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悍爹-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炼制新碳钢的技术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这是高宗底线。

    国之重器只有高宗一个买主,也只有高宗一个使用者,这样高升才安全,也只有高宗才出得起封爵的价格。

    若是卖给其他人,那就意味着他吃饭的家伙,随时有可能搬家。

    高升带着淡淡的笑容点点头,道:“小子任凭陈老国公安排。”

    这回轮到程知节傻眼,昨天问这小子要不要做官,这小子直接晕菜给他看,今日换个说法,这小子居然没有丝毫异常,这也太反常了。

    什么情况?

    不论是什么情况,好钢的事总算告一段落,老程又是个凡事不爱动脑,遇事从来不深究的货,当即大笑道:“好、好,小子你就等着圣上封爵的敕书吧。”

    一高兴,老程顿时得意忘形,破锣一般的嗓门终于全功率释放,在院中忙碌的管家孙有福听到这话,直接栽了个跟头。

    消息就这样不胫而走,在高家内扩散。

    当送走李明月和程知节之后,管家孙有福带着十多个奴婢都给来高升道喜,老爷子、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幸好没乐晕过去。

    高家祖上从没出过什么官僚,十八代祖宗都是地里抛食的田舍汉,诸般穷困潦倒都受过,否则老爷子和老太太也不会咬牙硬挺,暮年劳作不算,还差点答应孙女做人童养媳换回一贯,供高家男丁念书,为的就是光宗耀祖,改变高家祖祖辈辈田舍汉的命运。

    由此可见二老一脑子的封建思想,又极想与天地命运斗争一番,改变后辈的命运。

    奈何高家老大、老二都不是省油的灯,也只有老三高升让他们惊喜连连了。

    看着众人高兴,老爷子难得头脑清醒一回,一副家长派头,道:“此事八字还没一撇,尔等切不可将三郎封爵的消息传了出去,若是不成,反惹众乡邻笑话,那三郎还怎么在下河村立足?”

    管家孙有福一脸的喜色,当即躬身对老爷子道:“老主人放心,婢子晓得。”

    “婢子等晓得。”众奴婢人人一脸喜色,齐呼。

    也难怪他们不惊喜,当初他们伺候的上家虽是官吏,仅仅是个从八品下的礼部主事,而他们现在的少主人高升要封爵了,就算是闲爵,最低也是个从五品上的爵位。

    高升封爵,他们的身份也会随之提高,以后出门别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高升突然有些感慨,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接下来数天,管家孙有福和众奴婢干活都勤快了不少,人人脸上挂着笑容。

    老爷子和老太太自不必说了,脸上一脸的得意,就差没在身上写几个大字广而告之,“我家三郎封爵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自己院内才有的情况,离了家到了村里,老爷子、老太太尽管脸上带着喜悦,却不敢得瑟,因为高升的爵位还没封下来,八字还没一撇,若是有变故,空欢喜不说,还让众乡邻在背后说闲话,那就不好听了。

    天气渐渐转冷,眼看入冬,高升将捕鱼陷阱、捕兽陷阱全交给了张大柱来打理,让他每天去带回收获,留一大部分在高家,小部分让田氏和张石打牙祭。

    说来,自从张大柱跟高升干上营生之后,家里已经跨入了富户水准,日子一天天好过,天天大鱼大肉都吃得起,正在奔向土财主的康庄大道上。

    张大柱一家的变化,让乡邻看在眼里,有羡慕的,有拍大腿后悔的,为啥跟着三哥做营生的不是他们呢?

    这天,高升在家中折腾酸菜坛,从中捞出一块萝卜,用从新炼制的菜刀切片,而后裹了点麦芽糖,咬上一口,酸酸甜甜的滋味让他喜出望外,女儿又多一种零食,还是别人家没有的。

    就在他吃着酸菜,管家孙有福带着满脸的喜悦,匆忙走进屋来,禀报道:“主人,大喜啊,宫中宣旨的宦官已来到村中。”

第86章 章86 下河县男() 
一队铠甲锃亮的禁军,护卫着三个穿着绛紫色锦袍、头戴幞帽的无须宦官,神情倨傲目的出现在高家院外。

    高家院子内外,早围满了来瞧热闹的下河村村民,这些村民本在家中听到送旨队伍一路行来高呼“圣旨到——”、“下河村高升是何人”、“速来接旨”,就知道高升家有大事发生,纷纷从村中各处赶来瞧热闹。

    为首宦官四十来岁,双手捧着金色绣龙锦卷,昂着头一脸淡漠的呼喊道:“下河村高升是何人?速来接旨——”

    众围观的村民,慌忙自觉的分开一条道,容三个宦官进入院内。

    威武的禁军停在院外,为首宦官领着两个年轻的宦官也不客气,大摇大摆走进院内。

    “谁是高升?圣旨到,速来接旨。”

    在场村民傻楞楞的看着步入院中的高升,眼神满是震惊和羡慕。

    此刻老爷子、老太太和一干奴婢早已站在院内,见高升和管家孙有福出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高升急忙上前,向三个宦官慌忙跪下,道:“本人下河村庄户高升接旨。”

    他这一跪,紧接着就是老爷子、老太太以及家中奴婢,和在场的众乡邻都纷纷跪下,而后低着头一动不敢动。

    三个宦官见高升和草民如此识趣,倒也满意,却哪里知道,李明月在之前就交代过他接圣旨的规矩。

    为首宦官摊开手中的黄色锦卷,面无表情地开始宣读圣旨敕书。

    “今有下河村庄户高升为圣上分忧,献出炼钢之法,强我大唐府兵军械,强兵壮国、利在千秋,功德无量,御封高升下河县男,从五品上,食邑三百户、赐田五百亩,钦此。”

    敕书没甚华丽的语言,也不似寻常圣旨的基本模式,什么敕书繁文都没有,直白得很,料想是李治当高升这田舍汉目不识丁,也就一切从简了,免得他听了晕在当场出丑,难道还要以大不敬之罪砍了他么?

    祖宗十八代都是土里刨食的田舍汉,突然成了县男,而且还食邑三百户、赐田五百亩,别说周围的村民,就连宦官也呆了了呆,似乎这份敕书的内容三个宦官在事前也不知晓。

    圣旨敕书念完,三个本来一脸倨傲神情的宦官,脸色立刻变得和善起来,虽然上河县男高升没有官位,好歹是大唐的勋爵,容不得他们放肆。

    为首宦官带些许吃惊,合上圣旨,一脸和善的瞧着他。

    高升慌忙磕头谢恩,接过圣旨之后,心头震撼,没想到高宗还真是舍得下本,封爵不算,还“食邑三百户、赐田五百亩”,如此恩赏,反倒让他有些头皮发麻。

    高宗的后世评价是真是假只有天知道,可是此刻,高升却真实的感受到了高宗的手段。

    难怪高宗敢偷自己老爹的女人,难怪门阀、士族到了高宗时期倒了血霉。

    这位皇帝老儿,想要得到什么,绝对会不惜代价,甚至是个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会走极端的家伙。

    管家孙有福在官吏家中当过管家,知道其中规矩,当即上前将早就准备好的铜钱,塞给三个宦官,为首的宦官直接给了一贯钱,让这宦官大感满意,又有些头疼,九斤多的铜钱,背回去不得累死啊?

    收了好处的宦官对高升的态度更为客气,剩下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两个年轻宦官分别带来了下河县男的标准行头,锦袍、幞帽以及长筒靴,这可都是官方制式勋爵用服,民间可没有,也不敢有。

    到手的还有爵位鱼符一块,程知节的是黄金的,而高升的鱼符仅仅是铜制的普通货色,上面有“下河县男”字样,却没有“合同”字样,仅仅是表示身份的普通鱼符,而老程那块可是能调动军队的国公鱼符。

    三个宦官说了一些祝贺的话,而后带着禁军返回长安城,连茶水都没喝一口。

    老爷子、老太太虽然早知道儿子要封爵,可是现在封爵成了现实,到让二老愣在当场心里翻江倒海老半天。

    众乡邻纷纷向二老祝贺,反倒不敢找高升叙话。

    这也难怪,原来的他和众乡邻都是田舍汉,身份一样,但此刻他已鱼跃龙门,身份与众乡邻差了十万八千里,相互之间产生隔阂再所难免。

    看着老爷子和老太太成了众人祝贺的中心,高升撇撇嘴,不太得劲了,小爷是穿越客好不好,没有阶级之分好不好,怎的都不来与我祝贺?

    等到众乡邻散去,老爷子和老太太将高升拽过一边,一脸激动道:“你封了爵,可是光宗耀祖、显赫家门的大喜事,但咱高家不能忘本,得答谢村里乡亲,你穿开裆裤的时候,阿耶、阿娘忙着耕种,都是村里乡亲东家带一把、西家吃一口混大的,否则哪有你今日的风光?”

    高升忙回道:“阿耶要答谢乡亲,升儿自然欢喜,一切用度支出,您老自己拿主意便是。”

    其实他有些哭笑不得,老爷子不就是想出风头么?何苦如此招摇高调,算了,由着这老头吧。

    老爷子翻翻白眼,道:“俺懂个球啊,你现在封爵了,场面自然不能小了,否则弱了咱家的威风,让外人看轻。”

    得,老爷子意思再明白不过,完全就是想显摆、得瑟。

    这也难怪,老爷子和老太太含辛茹苦,就是想让高家大郎高平有出息,没想到高平连个贡生都考不上,毛的指望都没有。

    现在高升这最不看好的三儿摇身一变,成了从五品上的下河县男,比科考中举成了状元还牛逼,老爷子不得瑟、不显摆才怪了。

    不待高升回话,老爷子忽然开了窍一般,一拍双掌,喜道:“有福原来在官家中做过管家,定知道如何上档次、上场面的宴请乡邻。”

    高升苦笑,点点头,无奈道:“阿耶好算计呐。”

    老爷子翻翻白眼,道:“瓜怂,别看你现在封爵了,依旧是不经事,俺是你阿耶,自然得担待些。”

    高升无奈,懒得和老爷子废话,任由老爷子去折腾。

    就算这老头又封建、又势力,还不地道,但为人儿子,宁可爹坑他,他绝不坑爹,这是为人子的孝道,老爷子既然高兴,那就由他折腾吧

第87章 章87 贺宴() 
管家孙有福果然不负老爷子重托,一切贺宴用度的采买、布置都让老主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当然,老爷子也有不满意的地方,这场贺宴太奢侈了,整整花了两贯啊。

    尼妹的,两贯钱,这都顶上他和老伴劳苦一生的所得了,能买上一头耕地的好牛了。

    看着街坊四邻,大人小孩,老头老太,携家带口,带着礼物来恭贺,直夸老爷子有福气,养了个好儿子,这让老爷子乐得屁颠颠的,暂时忘却了两贯的花费,和老伴一起穿着新衣,带着一脸喜悦,在自家院中招呼来吃贺宴的宾客。

    这是一场注定要亏到老爷子吐血的贺宴,村中百姓都不富裕,能送来的贺礼,多是粮食,唯一值钱的,是村中富户赶来一头自家养的羊羔作为贺礼,这让高升哭笑不得。

    院门前负责迎客的还是张大柱夫妇,田氏还破天荒的给儿子张石请了一天假,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张石长长见识,让儿子以高升为榜样,努力念书,将来考个状元探花之类的封个官,光宗耀祖的同时,也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三婶依旧领着一帮村中妇女在后厨帮忙,才过了高家的新居之喜,又有一顿贺宴吃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