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悍爹-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处弼、李敬业看他着魔一般,对视一眼,脸上同时漏出疑惑的表情。

    高升微微一叹,显然水银来测试淬火与回火的温度是不行的,因为钢材淬火与回火的温度,远远高于水银能测的温度。

    其实他本想用水银来反复测试自己的腋下温度,记下水银上升的高度,那就是36度左右,这样通过水银就能测量淬火和回火所需要的温度。

    后来,又一想水银根本测不了钢材的淬火与回火温度,只能作罢。

    高升一脸的失落,心中叹息,看来只能用点香的方式来记录钢材的淬火和回火时间,在同量的石炭燃烧下反复测试,通过时间的长短摸索出正确的时间,从而获得好碳钢,任重而道远啊

第70章 章70 只想做个富家翁() 
三天之后,与李明月约定之期已至。

    吃过早饭之后,高升打点行装,而后对胖了一圈的程处弼、李敬业道:“你二人真不跟我回长安?”

    程处弼、李敬业二人似乎约好了一般,同时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微胖的程处弼随着摇动脑袋的频率,脸上的肥肉也荡漾着。

    这里有美食,这里还有美猴王的故事,这里还有田园美景,鲜美的河鱼以及野物,这里还有安逸的小日子。

    二人在这里唯一的事情就是吃喝拉撒睡,比猪还安逸,连上茅房也是一种享受。

    长安城里不仅啥都没有,还凶险的紧。

    数日不着家,给两位阎罗逮住了,对待他们的,可是一顿胖揍。

    除非活腻味了,才会回长安城。

    看着这两白吃白住的货,高升撇撇嘴,由得他们。

    白吃白住的债他自然记着,等他抽出手来,得闲了,会加倍讨要回来,就让这两个货继续猪一样的生活吧。

    养肥了好宰杀,这才是他的作风。

    这次他只与女儿同行,没带张大柱。

    张大柱必须加班加点的监督部曲,赶制肥皂与香皂。

    先到上河村村学为高悦请假,见高悦又请假,夫子心里极为不痛快。

    高悦是个好苗子,虽是女儿身,可也是他的弟子,将来成就不可限量,作为启蒙恩师的他,也会随着高悦的成就而水涨船高。

    高悦这三天两头的请假,这叫什么事儿?

    夫子无奈,可是接过高升递过来的钱袋,估摸着有好几十文,无奈提醒高悦,道:“业精于勤荒于嬉,切记、切记。”

    高悦似模似样的朝夫子作揖,行了个晚辈礼,奶声奶气的回道:“弟子紧记师尊教诲,不敢有违。”

    夫子又得了钱财,这个唯一的女弟子又如此聪慧、乖巧,当即大笑道:“好、好,好的很。”

    拜别了见钱眼开的夫子,高升领着高悦驾着马车上路。

    为什么不骑马,主要是这货不会。

    来到长安城下,高升下了马车,让高悦坐在上面,牵着马车就往城里去。

    郑王府的路他还记得,一路穿街过巷,到见巡街的武侯比上次多了许多,一个个东张西望,似乎再找什么人。

    高升管不了许多,一路带着高悦前行,来到郑王府已经日上三竿。

    守卫王府大门的部曲见他上次来过,急忙进去通报。

    高升与女儿在外等了片刻,就见小翠与部曲急匆匆出了大门,不待他说话,便急忙道:“小娘子在王府后院等候,郎君将马车交与部曲,领了丫丫且随我入府。”

    小翠催得急,这让高升有些狐疑,急忙将手中马缰递给一旁的部曲,牵着高悦的小手,就跟小翠进入了郑王府。

    沿着游廊进入前厅,而后一路前行,到了王府后院,就听到了他熟悉的歌声和曲声。

    高悦兴奋的说道:“阿耶,是送别。”

    高升点点头,加快了步伐,领着高悦随着小翠终于来到了后院的花园中。

    只见数个婢子站在池塘边的水榭内,伺候着坐在水榭内的李明月和杨妙儿。

    此刻,杨妙儿正一边十指轻抚琴玄,弹出送别的旋律,一边清唱着送别歌词。

    将送别的旋律用古琴弹出来,而且只听过两次,这杨妙儿就能弹出,不仅没走调,而且更显其中神韵,配合着她本来就不错的声线,有一种别样的韵味。

    小翠正要上前通报,高升抬手拦住她,并摇摇头,让杨妙儿将这一曲唱完再通报不迟。

    他心中亦是感叹,果然是名满长安城的名伶,若多些好歌曲让杨妙儿弹唱,恐怕这女人的名声将会更为响亮。

    杨妙儿能在长安城中家喻户晓,在乐曲上的造诣之高,恐怕比现代的当红歌星也不妨多让。

    好歌妙曲终了。

    第一时间,高升拍起了掌,并大声叫了个“好”字。

    高悦亦拼命拍着小手,她可不是为杨妙儿的歌唱而鼓掌,是觉得老爹的教的歌谣真是好听。

    二女同时看了过来,见是高升,杨妙儿急忙起身盈盈一礼,道:“先生。”

    李明月却道:“你来得正好,妙儿小娘子已将这送别词曲练的纯熟,只待午后东西二市开市,就在肆铺外一鸣惊人。”

    高升领着高悦步入水榭,一边施礼,一边对杨妙儿笑道:“歌唱得不错,曲也弹得妙,一会儿东西二市开市,就拜托妙儿小娘子一展才华,某先谢了。”

    杨妙儿急忙道:“先生将送别赠与奴,奴自当为先生与郑王府效死力,何须言谢。”

    李明月笑道:“他应该的,妙儿小娘子受谢便是。”

    三人哈哈大笑。

    让婢子,给高升、高悦上座,添置茶杯之后,李明月这才道:“这三日来,可苦了妙儿小娘子,每日到王府练琴、练歌,又得让王府画师作画,我亦负责东西二市的肆铺修缮,忙得焦头烂额,你倒躲在下河村逍遥快活。”

    听李明月话里有责怪的意思,高升唯有苦笑。

    这三天来他可没逍遥过一刻,除了吃喝拉撒睡,就一心扑在测试新碳钢的炼制上,没日没夜,依旧毫无进展。

    当然,他研究新碳钢这种事,自然不会说给李明月知晓。

    一旦新碳钢炼制出来,就算改变不了时代,至少会影响大唐的冶金,对大唐的军事亦有促进作用。

    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小的新碳钢,搞不好就让人眼热而抢夺,一个不好他小命不保。

    就算炼制出了高硬度、高韧性的新碳钢,自用也就罢了,他不想把这种几乎能决定一国军事实力的大杀器轻易视人。

    安心做他的富家翁,什么事儿也不去参合,这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否则等到二圣临朝,奸臣酷吏当道的时候,不低调的做个富家翁,怎么死都不知道。

    李明月见他不答话,也不理会,将这三日来肥皂、香皂面市的准备一一告诉了他,让他从中参详,看看哪里还需要补久的,趁着没开市,还来得及补救。

    高升逐件事物详听了一遍,李明月都是按照他事前的交代而去准备,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根本没有什么遗漏。

    这让他心中暗叹,这妹纸巾帼不让须眉,是个人物。

    过些年,二圣临朝,李治与武则天同掌天下的时代,女性的地位相对提高,李明月恐怕亦会一飞冲天。

    届时也是女权当道、酷吏奸逆横行的时代,想想,他还是做个不招灾惹祸的富家翁安逸啊

第71章 章71 盛况空前() 
“咚咚”

    日中午后,东西二市的市鼓同时响起,就在这一刻,东西二市内的肆铺纷纷拆下门板、窗板开始一天的经营。

    东市许多肆铺的店家,一开门,就见到不远处的两间肆铺前,围满了等待的百姓,人挤人,连街道都堵了。

    定眼一瞧,店家纷纷诧异,这不是三天前张贴减水配方、以及“肥皂”妙用的肆铺么?

    而西市,许多店家见到的景象又是不同。

    西市内数一数二规模,三天前刚起新名“溢香堂”的肆铺前,停满了长安城勋贵、达官府中的车马,已经将西市的街道都堵塞了。

    溢香堂前挤满了身着华服的贵妇、郎君,领着各自的奴婢。

    西市这些店家,认识这群经常光顾西市的贵妇、郎君,里面有国公府的女眷与儿郎,还有当朝大员府邸中的女眷与儿郎,眼尖的还看到一两个混在贵妇、郎君中的异邦王子与公主。

    往常这些贵妇、郎君在西市要买个什么,他们都会亲自送到这些贵妇、郎君府中,恨不得五体投地的讨好、巴结着。

    哪像今天,这些贵妇、君郎居然在市鼓没响前,就主动等候溢香堂开张?

    这番景象直接颠覆了西市店家的常识,溢香堂到底是卖何物,能如此吸引这些达官贵人?

    溢香堂,在三日前张贴了一张碱水配方的告示,而后就关门闭业。

    这些店家只见工匠带着各式材料,从溢香堂后门进出,而且,里面动静不小,他们却不知道溢香堂在干啥。

    众店家疑惑了三日,今日见这群贵妇、郎君都挤在溢香堂之前,心中更是狐疑。

    长安城里的贵妇、郎君大多都相熟,交好的扎堆交谈,人人一脸的兴奋,似乎等溢香堂开门,便毫不犹豫的抢进去买下心仪之物。

    市鼓一响,溢香堂打开门来,这群贵妇、郎君拥簇着正要入内,却见溢香堂内飘然而出一位仙子,迎面而来,在他们错愕间,冲着他们盈盈一礼。

    “是妙儿小娘子!”

    最先认出杨妙儿的是混在贵妇人群中的各家郎君,顿时涨红了脸,激动的与杨妙儿还礼。

    贵妇也有不少认识杨妙儿的,在府中见过杨妙儿抚琴,对杨妙儿的琴艺甚为叹服。

    “诸位娘子、郎君一早就来光顾溢香堂,奴无以为报,唯有尽展所长,献上友人相赠的一首绝妙歌谣。”

    言罢,杨妙儿在众人的叫好声中款款走出溢香堂,上了溢香堂前早就搭建好的高台。

    伙计慌忙搬着长案与坐榻跟在其后,在高台上摆下长案、坐榻,抱琴的婢女急忙将琴放在长案上,而后恭敬的静立一旁。

    长街闹市中抚琴,这可是大唐头一遭?

    不论是看热闹的百姓,还是周围肆铺内的店家,纷纷让杨妙儿的举动弄得一怔。

    杨妙儿冲着看热闹的百姓和诸家肆铺的掌柜盈盈一礼,而后自报家门,顿时赢得叫一群好声。

    这可是名满长安城的杨大家,一手琴艺在长安无出其右,寻常在忘忧居请杨大家一曲,没个数贯如何听得到,岂是他们听得起的?

    此刻,杨大家高台一座,现场抚琴,完全不要钱,这样的便宜,就仿佛他们白赚了数贯钱一样,顿时纷纷挤前来听曲。

    溢香堂前的贵妇、郎君连入店都忘记了,也纷纷顿足,准备一听杨妙儿的新曲。

    如此盛况空前,丛丛人影,连杨妙儿自己都有些吃惊。

    端坐在坐榻上,她舒了一口气稳定了情绪之后,抬起葱白十指按在琴弦上,轻轻一拨。

    “铮铮”

    在场的人瞬间给悠扬的琴声吸引了,接着就是沉浸在乐曲之中。

    就在众人陶醉乐曲中的时候,只听杨妙儿歌喉一展,一首绝妙如诗句一样的抒情歌词,回响在他们耳畔。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