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悍爹-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小娘子上是我等,我等读书人怎可受小娘子恩惠,两文自是要出的。”

    “对对,这钱一定要给,两文钱又不贵。”

    “不收我等的钱,小娘子岂不是羞辱我等读书人吗?”

    “”

    好么,李明月只不过想表示表示,让这群士子为长安周报宣扬造势,没想到,这群士子还不愿意领她好意。

    两文也是钱,既然这群士子要出钱,那就出钱好了。

    早朝已毕,李治在紫宸殿内休息,叛变静立着跟班宦官王伏胜。

    “咦,长安周报?”

    李治对摆放在长几上的长安周报来了兴趣,坐下便拿过来看了一眼,对王伏胜道:“这长安周报是怎么回事?”

    王伏胜急忙恭敬的回道:“禀圣上,这长安周报乃是长安东市知音书坊所制,上河县主李明月今晨特地送入宫中。”

    李治皱眉问道:“就是明月与高升同开的书坊?”

    “禀圣上,是。”

    得到肯定的大福,李治坐在龙椅上,将长安周报摊开,看了起来。

    这一看,李治的脸色有些古怪了,连一旁的王伏胜都看不出他的喜悦。

    等到将整份周报看完,李治没有丝毫表情的对王伏胜道:“哼,西游志这故事倒也罢了,朝中大事居然也往这长安周报上写,明月和高升胆子可不小。”

    王伏胜心里一惊,没有说话,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说话,这是作为皇帝内臣的本分。

    李治从龙椅上起身,将报纸递给王伏胜,道:“带上这长安周报,与朕去见见武昭仪。”

    王伏胜心里又是一惊,最近许多李治拿不定主意的事情,都会去找武昭仪,这种现象不太利于东宫了。

    何况武昭仪此刻临产在即,若是生了一位龙子,凭借李忠对武昭仪的宠爱来说,将来对东宫的威胁那就大了。

    东宫太子李忠,那是王伏胜服侍过几年的旧主,虽说他只为皇帝老儿李治负责,只不过有这层情谊在,他总有些偏向李忠。

    最重要的是他始终记得先帝的话,对武昭仪充满了警惕之心

第214章 章214 又惹事了() 
武昭仪看着李治递过来的长安周报,越来心中越是翻江倒海,脸上却适时的漏出惊讶和好奇的表情。

    所有人见了新奇事物,无外乎惊讶中掺杂着好奇,此刻武昭仪脸上的表情与常人无异。

    只不过,她的内心世界,却在翻江倒海,想的却是另一回事。

    武昭仪盯着长安周报,久久没有言语,李治不耐,便唤道:“媚娘?”

    武昭仪恍然醒悟过来,急忙从长安周报上移开视线,握在手中,盈盈躬身,恭敬道:“圣上。”

    李治眉头一挑,道:“媚娘,对这长安周报的报纸如何看法?”

    武昭仪微微一笑,缓缓道:“圣上心中早有圣断,妾武氏观这长安周报,就算心中有看法,怕也不及圣上万一。”

    李治没有为武昭仪的托词而生气,笑道:“媚娘但说无妨。”

    若是别人,恐怕他第一时间就会在心中产生厌烦,一个皇帝,听过的恭维之词还少么?

    但武昭仪与他是夫妻,就好像天下所有夫妻一样,丈夫需要妻子的恭维,显得自己比较男人。

    就比如妻子夸耀丈夫“你好厉害”“你这么那么厉害”,这种恭维的话,男人百听不腻。

    恭维的话说过,下面就要抛出点实质性的见识,显得自己聪慧一面。

    李治需要的,不仅仅是个花瓶玩物,否则,他就不会想方设法的将老爹的女人变成自己的昭仪。

    “妾武氏观这长安周报,觉得这主编高县男真是个奇人,能想到如此方式,用近期发生的朝中大事,宣扬了我大唐威仪,还有奇闻异事、西游志连载以及生活常识,倒是妙趣横生。”

    武昭仪已经从李治的脸上,看到了李治心中大概的想法,否则这长安周报入不了李治的眼,李治一进殿,就该大发雷霆才是,何必问她看法。

    所以,揣摩到李治心思的武昭仪,只管捡好的说。

    李治不满的道:“哼,他(高升)倒真是个奇人,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其实他又哪里想不到这长安周报创刊号刊登的内容,特别是朝中近期发生的大事,对大唐百姓有何影响?

    程知节率领的唐军连战连捷,将西突厥贺鲁打得丢盔弃甲,在西突厥的大漠玩命逃窜,这本不是朝廷机密,世人皆知,只不过高升用报纸的形式,让天下人知晓,不仅鼓舞大唐百姓士气,更是能震慑大唐周边纯纯欲动的番邦。

    这件事可谓是一举多得,该褒奖高升才是。

    只是后面刊载新罗遣使大唐乞师,求大唐攻伐侵入的高句丽、百济,保新罗安全,这件事本是事实,没什么不妥。

    而且李治便是在当场满朝文武的面接见新罗遣使,新罗遣使大唐乞师,这事恐怕早就让高句丽、百济知道了。

    当时他在朝堂上没有当面同意新罗使节的乞求,其实暗中,他已经与李绩商议过,高句丽乃是大唐东南心腹大患,势必伐之,而且高句丽乃是大唐之恨,只不过前有李世民的前车之鉴在内,出兵攻伐,需要筹备万全才能确保事成。

    若这篇事实报道没有个人点评也就罢了,万不该,这篇报道之后加了很多个人点评,说什么贞观之恨犹在,身为大唐百姓,焉能坐视属国新罗覆没,让高句丽嚣张,强烈建议朝廷出兵攻伐高句丽,编者去参军之类的煽动言论。

    当时李治看到这篇报道,就头大如斗,他与李绩商议的结果是养精蓄锐,待军器监准备好足够的新钢军械,练好府兵,再发兵攻伐高句丽与百济。

    可这片报道鼓噪立时起兵攻伐高句丽与百济,不死不休,就是在瞎扯蛋。

    李治当然知道“金勇”是何许人也,不是高升这厮,还能有谁?

    皇帝老儿顿时恼怒高升乱造谣,要是让高句丽与百济在长安城的探子看到,还以为这是朝廷的意思,那还得了?

    武昭仪听到他的话,眼色微微一变,却不敢言语,此刻她还真看不出李治的心意,沉默才能明哲保身。

    李治愤愤的咬着牙道:“若非这厮(高升)身在江南道,这大理寺的监牢,朕定让他回去坐坐。”

    “阿切!”

    高升打了个喷嚏,翻翻白眼,又没感冒,还打喷嚏,定是有人念道他了,就是不知道是那个鳖孙。

    微胖的万良小心翼翼的看着高升,道:“高先生,您没事儿吧?”

    “呃,没事、没事。”高升吸吸鼻子,慌忙对万良道:“老丈请继续说下去,这清溪明府的师爷是如何对你说的?”

    原来,财主万良的儿子万康确实与陈硕真有关系,清溪县衙的不良人待了万康关押,倒是情有可原。

    只是万康与陈硕真的关系,仅限于数面之缘。

    年前一日,万康游山玩水的时候,见到一位美妙道姑,顿时让万康食指大动,上前搭讪。

    没想到美妙道姑居然一搭就上,而且温柔似水,让万康意乱神迷。

    鬼使神差的,万康返家之后,就立刻往深山里送了数车粮食。

    本来这段艳遇王康觉得仅此而已,没想到一月之后,他又巧遇这美妙道姑,再次迷迷糊糊的往深山里送了数车粮食,只不过这次,还有大量铁器。

    一来二去,万康都觉得不可思议,每次见到这美妙道姑,他就会送数车的物资到莫名其妙的地点,有些地点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地方。

    如此反复几次,万良、万康父子终于发现不对头了,于是就报了官。

    官府追查之下,还真将那美妙道姑抓捕,只是让万良、万康父子意外的是,县衙中拿美妙道姑倒打一耙,反将万康下了狱,而那美妙道姑居然没事人一样离开了县衙。

    万良见儿子居然下狱,顿时找官府说理,接见他的正是清溪县衙里明府的师爷。

    万良好说歹说,那师爷终于同意,要救万康这种协助反贼的犯人,也不是不可能,就看万良会不会做人。

    这么明显不过的勒索,万良自然明白得很,于是陷入了倾家荡产的恶性循环之中

第215章 章215 吉星高照() 
万良老头哭丧着脸道:“那师爷与老朽说,老朽的孩儿与反贼通物,没有两千贯打通关节,定会秋后问斩。”

    高升一言不发的站起生,看来清溪这潭水还真是够深的。

    一旁的狄仁杰起身,急忙安慰万良,道:“老丈,莫急,我等与老丈像个办法,定不会让令郎出了意外。”

    “多谢诸位、多谢诸位。”万良老头想到伤心处,顿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横流。

    狄仁杰安慰了万良老头,顿时来到高升身侧,邹眉道:“三哥,这事儿再明显不过了。”

    高升知他话里意思,沉默着点点头。

    唐朝的过年,除了祭祖,还是祭祀活动,不论是官府,还是民间都是组队祭祀。

    比如皇帝老儿在过年的时候组织文武百官,举行早朝大典,而后是官方的祭祀活动,最后要是皇帝老儿高心,会大赦天下。

    当然,这是皇帝老儿的春节,与高升这泥腿子小县男不搭边。

    毕竟是穿越客,春节自然要按照现代的春节来过了。

    唐朝的春节没有对联贴,这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所以他早就让人找了染布坊染了红纸,春节当天一早,他就指使高悦将还在赖床的狄仁杰拉了起来。

    狄胖子揉着睡眼,先看到高升,不满的道:“三哥,连日旅途劳累,又走访百姓,好不容易今日春节休息一下,你让俺再睡一会儿,可好?”

    高悦翻翻白眼,道:“怀英叔叔这么胖了还谁,小心胖得走不动道。昨日怀英叔叔可是与丫丫说了,为丫丫做爆杆的,可不许睡懒觉耍赖,连丫丫这小孩都早起了,怀英叔叔不会连丫丫这小孩都不如吧!”、

    古人用火烧竹子爆裂发声,故称“爆竹”。

    古代放“爆竹”是为了驱赶邪祟,传说古代有个叫“年”的邪祟,作恶多端,人们常用爆竹发声来赶跑它,让一家老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到了唐朝,人们称“爆竹”为“爆杆”。唐诗有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杆灰。”

    狄仁杰看着高悦苦笑,心说,这丫头说起道理来也是一套套的,真是有乃父必有其女,将来这小丫头的前途恐怕不可限量。

    让个小孩嘲笑,狄仁杰不得不起身,连高升都没有说话,他就起身穿衣洗漱。

    此刻,天已经放亮,吃过早餐,早有禁卫将高升需要的红纸铺在长案上,魏元忠准备好笔墨砚台。

    而后高升将狄仁杰拖到长安前,这胖子才发现,高升是要他写东西。

    这一行人里面,也只有狄仁杰的字写得不错,当然魏元忠的字也写得不错,不过狄仁杰的字更甚一筹,平时记录高升版的射雕英雄传都是由他主笔,魏元忠打下手磨墨。

    “三哥,你这是?”狄仁杰讶异问道,他还要去做过年用的爆杆,哪有时间写字?

    高升道:“怀英的字写的好,你来写春联,我来念。”

    “三哥,什么是春联?”狄仁杰有些傻了。

    唐朝可没有过年写春联的习俗,高升可是开了先河。

    对于穿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