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悍爹-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才华什么的高升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剽窃的本事那是一等一的。

    见杨妙儿神游物外,李贞心里涌上一阵气恼,如此爱梅的杨妙儿,居然能对着极品朱砂梅发呆,难道那些买通奴婢的钱都打了水漂么?

    不行,这里还有那么多勋贵、宗亲在场,他这个东主,得表现出荣辱不惊的淡定。

    让越王府赏梅成为一桩雅事,从而提升他在长安的名望,这才是正途。

    “诸位、诸位。”

    满场欣赏梅花、与胡姬胡天黑地的宾客,都闻声看向了首座的越王李贞。

    “满饮此杯。”李贞笑着举杯。

    宾客纷纷跟着举杯,杨妙儿回过神,也举起了酒杯,随着李贞饮尽了杯中的葡萄美酒。

    饮罢,李贞笑道:“赏梅、赏乐、赏舞,诸家王亲、公侯不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么?”

    在场的勋贵、宗亲听到这话还不上道的话,那就跟傻子差不多了。

    越王李贞,善兵、善骑射、善诗文,博古通今,与纪王李慎时称“纪、越”,其能文能武,又自诩有先帝遗风。

    此刻是赏梅,总不能让越王李贞当院演武,总要文雅一些,那就只能让越王表演另一个特长,赋诗。

    “长安坊间早就有‘纪、越’之名,不若越王今日与我等赋诗一首,也不妄了今日这赏梅雅事。”

    “好,郇国公这个提议好。”

    “越王之才,当世少有,今日不妨赋诗一首,让我等在这赏梅雅事之中,陶冶情操。”

    “对、对,越王赋诗,为我等助兴!”

    “”

    满楼勋贵、宗亲一片倒的投其所好,让李贞赋诗一首,场面热烈,连一旁的杨妙儿都来了兴趣。

    见杨妙儿终于将目光投到自己身上,李贞露出一脸自得神色,起身对在场众人作揖,道:“小王才疏学浅,些许微末道行,倒要叫诸家王亲、公侯见笑了。”

    他倒是不客气。

    其实,这里的宗亲、勋贵都是与越王府关系交好的,其中不乏巴结之辈,当然会为了越王李贞的装逼造势。

    李贞见众人纷纷叫好,便念道:“月下暗芬芳,清风影半长,飞花乘雪落,红梅画新妆。”

    “好——”

    “妙——”

    叫好声混杂着激烈的掌声,让李贞极度膨胀,脸上却装作若无其事,一幅老成的样子。

    好吧,这首诗可是他昨夜就苦思冥想,今日准备拿来征服杨妙儿,也征服全长安百姓的诗句。

    李贞念完自己的诗,当即就看向了杨妙儿,准备瞧瞧杨妙儿反应。

    只见杨妙儿脸色平淡,并没有为他的这首诗而动容,甚至是波澜不惊,内心没有一丝波澜。

    不是吧?

    李贞有些傻眼,按下心中的恼怒,当即遥对杨妙儿作揖道:“妙儿小娘子在平康仿亦有才女的称号,小王倒要问问妙儿小娘子,小王这首说梅律诗作得如何?”

    

第196章 章196 无心插柳() 
杨妙儿见李贞如此直白的相问,顿觉李贞这人的肚量,并不是外表看着那样大度。

    李贞咄咄逼人,她也不得不回击一番。

    杨妙儿站起身,遥对李贞盈盈一礼,这才道:“奴才疏学浅,若评论得不对,还请越王与在座的列位勿怪。”

    “妙儿小娘子的才学,长安城无人不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涉猎颇多,岂会评论得不对?”

    李贞气恼杨妙儿刚才的怠慢,完全是逼着杨妙儿评论他作的这首诗。

    他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逼着杨妙儿在这场赏梅中认输、丢脸。

    长安名伶杨妙儿在百姓中的才名没有“纪、越”大,但也是长安城内炙手可热的名人。

    只要击败了杨妙儿,让她无话可说,在场的勋贵、宗亲就会将今天这场论战传出去,更能增加他越王在长安城内的声望。

    如此咄咄逼人,杨妙儿秀眉微邹,心中便打定了主意。

    “既然越王如此说,奴就大胆一评。”

    李贞面色平静,心里却暗哼了一声,心道,看你这艺妓如何来评小王的诗句。

    “得罪。”

    杨妙儿道了一声,见满场的目光注视着自己,寒风一吹,她觉更为清醒,在场这些人有不少人是她的恩客,都是一幅高高在上,见不得别人半点意见之人,与高升真是千差万别。

    “越王这五言诗句,不论从意境与用词上看,实是好诗,妙的是最后一句‘红梅画新装’,为这萧瑟无雪的隆冬时节添了一句妙语。”

    听到这句话,在场的宗亲、勋贵顿时面面相觑,越王李贞更是一脸火烫。

    哎呦,今年冬天不下雪,他的诗里,还信誓旦旦的“飞花乘雪落”,完全就不合时宜啊。

    这脸打得不要不要的,可是杨妙儿的评论里全是恭维之词,全句话没有一个字说这首诗不好。

    就在李贞想找个地缝一钻了事的时候,只听杨妙儿继续道:“只是越王作的这首诗乃是咏物,却落了下乘。”

    之前,当着那么多勋贵、宗亲的面,杨妙儿从诗句中找出缺陷,让他羞得无地自容。

    此刻,杨妙儿还说什么咏物咏志,还说他的诗落了下乘,真是不可原谅。

    难道本王脸嫩,尔等就能随意抽么?

    李贞冷哼,道:“哼,小王这诗,何以见得下乘?”

    杨妙儿平淡的笑道:“越王莫急,奴这里也有一首咏梅的诗句,只是这诗句借咏梅实咏志,越王与在座的王侯公卿不妨听一听、品一品,看看如何。”

    在场无数双眼睛看着她与李贞,大多人心想今天来越王府赏梅,真是来对了,还有妓女硬怼亲王的戏码可看,当真不虚此行。

    李贞脸色愈冷,他倒要看看杨妙儿能拿出什么诗句,将自己的思索了一夜的诗句比下去。

    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自己,杨妙儿没有丝毫慌乱,反而一脸自信,念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杨大家念这诗句也没甚稀奇的么,我看就没有越王的诗句妙。”

    杨妙儿念完,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就响起了。

    她不用看就知道这发出不和谐声音的主人,绝对是不学无术白丁。

    其实,这诗句与越王李贞所作的诗句,高下立判。

    这首诗所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而且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了诗人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底线、拼搏向上,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只要有些文化,就能体会这首诗中的意境。

    这诗完全就是,借咏梅实咏志。

    而李贞所作的诗仅仅是咏物,哪有借咏物实咏志的诗句高明?

    在场不缺文化人,而且是大多人脸色不善的看着李贞,看李贞如何应对这危机。

    李贞一张俊美的脸早成了猪肝色,无可否认,杨妙儿的诗句比他的高明太多。

    那么多勋贵、宗亲在场,李贞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叹道:“妙儿小娘子,这诗乃谁之大作?”

    他清楚杨妙儿诗句的水准,而且杨妙儿绝没有如此大气磅礴的志向,将自身喻成梅花。

    杨妙儿不假思索,便道:“一位友人。”

    她必须保护高升不受越王的骚扰,其实在那日听到高升口念这诗句的时候,她就知道了高升的志向,居然如此崇高和伟岸。

    要是杨妙儿知道这诗是高升剽窃而来,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某田舍汉最大的志向就是与女儿,成日游手好闲,混吃等死。

    李贞知道杨妙儿不愿实话实说,大庭广众之下,当着那么多勋贵、宗亲的面,他也拉不下脸面来逼迫杨妙儿,只能借故,与在座的诸位宗亲、勋贵谈谈风月,吃吃酒,完全揭过了自己技不如人的窘状。

    越王府举办的赏梅酒宴,越王李贞花尽了心思,却没扑腾出什么浪花,反而让杨妙儿这位友人一举成名。

    在场的宗亲、勋贵,结束越王府的赏梅酒宴,返家之后就将越王府的遭遇与家人一说。

    于是就有长舌妇一传十十传百,没想到第二日杨妙儿这位友人,成了长安城街头巷尾的话题人物。

    不论是勋贵、宗亲,还是贩夫走卒,人人都在猜,能作出如此志气满满诗句的,是何方雄才?

    “好一个‘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李治从王伏胜嘴里得知,昨日越王府赏梅的经过,从中得来的诗句,击掌叫了一声好。

    正如杨妙儿所说,李贞那首也就是寻常咏物诗句,乃是下乘,李治没兴趣。

    国子学、太学每日都有上百首言之无物的咏物诗句出品,他都听得麻木了。

    他倒是第一次,听到如此雄心壮志的诗句。

    “闻诗达人,这作诗之人定是个吃得苦中苦的非常之人,胸中定有雄心壮志未酬。伏胜,如此人才朕必得,你且寻到这人,其定要为朕所用、为大唐所用。”

    “诺。”

    王伏胜还是第一次见李治对一个人如此性急。

    就算是高升,李治都是反反复复考察之后,才做出决定,让高升去江南道走一趟

第197章 章197 就怕你不懂() 
“哈切”

    高升没有来由的打了个喷嚏。

    对面的李明月脸色顿时紧张起来,焦急问道:“你受凉风寒了么?”

    风寒个屁嘞,突然要打喷嚏,他有什么办法?

    高升心里却纳闷,是谁在念叨着小爷?

    昨日,李明月得知他成功将高悦从皇宫中领出,对皇宫也再无眷恋,急忙与李治请辞,第二日一早,她就出了宫,而后直奔下河村,来到高家。

    见她如此早就出现在家里,高升心中非议不已,却带着隐隐的兴奋,李明月亦是他心中所念啊。

    李明月主动将自己为何消失月余的原因说了出来,他才了解到,面前这位仙子,为了不让高悦在宫中太过孤单,只身进宫,又将宫里遇到的一切与他详细说了,让他了解了女儿高悦身在宫中月余的情况。

    就在谈论到武昭仪对高悦的态度的时候,高升没来由的打了一个喷嚏,二人谈话顿时停了下来。

    见李明月面带不太相信的神色,高升无奈道:“明月多滤了,我家四处都有暖气,怎会受凉风寒?”

    李明月点点头,心叹自己太过担忧眼前这人。

    她师从药王孙思邈,看得出来,高升完全没有风寒之症,只不过适才见到他没来由的打喷嚏,太过忧心高升的身体,这才乱了方寸,急急询问。

    李明月脸上闪过尴尬,岔开话题接着道:“看得出来,圣上非常喜欢丫丫,也许是因为家姊的缘故,丫丫与家姊儿时长得一模一样,而圣上幼年时与家姊的关系非常要好。”

    高升点点头,他已经不止一次从别人嘴里知道,高悦与李明月的姐姐李艳阳长得极其相似,这让他在心里都开始狐疑,死去妻子陈氏的身份了。

    李明月接着说道:“这武昭仪亦极得圣上宠爱,否则就不会将丫丫安置在武昭仪的寝宫里。”

    “嗯?”听到这话,高升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这武昭仪对丫丫如何?”

    再过些年,这姓武的就要上位,将来二圣临朝,抱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