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道之天下霸主-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流移的日光照在妹妹探出窗口的俏脸上,青春而又娇美,引得路上的人们纷纷抬头往她看去。

    宁江走入酒楼,妹妹迎了下来:“哥,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宁江笑了一笑:“这次的策问比较简单。”

    酒楼里,一些秀才的亲人也在这里等待着,听到宁江的回答,纷纷庆幸,比较简单啊,那就好,那就好。

    宁江就在这家酒楼里吃了东西,在他们兄妹离去后,又过了一个时辰,才有其他学子相继走出。有人问他们今天的考题是不是真的很简单,然后他们就一脸郁闷的看着问话的人。

    那天晚上,铜州的各个酒馆、青楼都变得热闹起来。

    紧张了多日的学子们,趁着还没有放榜,让自己彻底的放松一下,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斜川江上,张灯结彩,落佩湖上,也停留了好几艘华丽的花船,莺歌燕舞,花红酒绿,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个个不亦乐乎,虽然两天之后,有的人就此平步青云,有的人依旧要在泥泞中挣扎,但并不妨碍他们在这一刻暂时忘却所有烦恼。

    那日傍晚,小梦也让雇来的婆子,帮他们筹备了一桌的好酒好菜,酒足饭饱之后,兄妹两人便泛着他们的舴艋舟,在落佩湖中游玩了一番。

    第二日,又开始下起了小雨,秋雨一旦下起,便是没完没了,连带着昨晚还一团热闹的铜州城,也似乎变得萧瑟了许多。

    那艘艘花船,在雨中游荡,偶尔有歌声、琴声传来,远处的崆山,艳红的满山枫叶,蒙上了迷蒙的轻纱,反更让人陶醉。

    这一整天都无事做的宁江带着妹妹,逛了一天的街,眼见着天气变得凉了,冬天的小袄、棉裤等等也都要开始准备了,还有,妹妹又在发育中,胸兜、心衣慢慢的也已开始嫌小,长兄如父,宁江也只能稍稍的过问一下。

    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

    州试的放榜与府试不同,府试中,因为需要请天人三策,开辟文曲印府,所有的童生都要聚集一处,等着三位大人念出名字。州试时,众位秀才只需要呆在住处,等着报喜人前来报喜请赏。

    虽然如此,急于知道消息的小梦,仍是一大早,便要拉着哥哥前往府衙前等待放榜……

第59章 解元() 
“哥哥,起来……起来……”

    小梦身穿金百蝶穿花大红褙袄,下着石榴红撒花绉裙,腰间系着五彩宫绦,宫绦上斜插宝剑,头上梳着百花髻。

    她使劲拉着床上哥哥的手臂,想要把哥哥拉起。

    “再睡会,再睡会。”宁江趴在床上,翻着身子。

    “马上就要放榜了。”小梦急道。

    “没事,”宁江继续睡,“准备好赏银,等报喜人来就可以了。”

    “哥……”小梦气得跺脚,却又拿哥哥无法,只好先放着哥哥不管,到外头等着。

    太阳慢慢的升起,远处的山岭雾气还未消散,湖光在阳光下晃动,停靠在另一头的湖岸边的花船,在昨晚的喧嚣过后,此时已是一片安静。

    小梦一边等待着报喜人,一边无聊得在门口走来走去。

    郑府的一角,寄居在郑府的路知远心神不宁的等待着,路惜芙一边与他说话,一边陪着他。

    就这般,过了许久,外头突然响起爆竹声,紧接着就有管事的前来通知,路知远松了一口气,到了外头,妹夫郑祥已是在笑着帮他放赏钱。看到路知远出来,这些报喜人涌来贺喜,路知远问起,得知自己中了三等。

    虽然只是三等,但毕竟还是中了举,再加上妹妹嫁入郑府,眼看着郑大夫就要出仕吏部,就算日后无法在功名上更进一步,弄一个官帽也是十拿九稳的事,自是眉开眼笑。

    又问道:“不知乙榜头名,解元是哪位?”

    报喜人笑道:“说起来,正是路举人您的同乡……”

    路知远一时又沉默了下来!

    同一时间,铜州知军甘家,甘烈在家中走来走去,心情烦躁,等了许久,外头始终没有炮竹声响起,一直到了中午,终是没有动静,最终只能狠狠的甩着桌上杯碗,下人们知道公子脾气暴躁,此时自也不敢打搅。

    铜州城中,各个郡汇聚而来的秀才有上千之多,此时此刻,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黯然的,那一座座青楼、一艘艘花船的小姐们也已经准备好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其中一艘来自岳湖的花船上,艺名秦红韵的女子慵懒的伸伸懒腰,前去抄榜的青绾已经回来,将抄来的本州今秋乙榜名单呈了上来。

    每个洲的州试,中举的名额都是限死的,如京城,如靠近京城的大州,名额能够上百,如一些偏远州郡,每场举人的名额不过就是十几二十人。铜州算是中等州府,朝廷给的名额有六十名。

    秦红韵摊开名单,一眼看到最顶端的解元之名,讶道:“是他?”

    落佩湖边,宁小梦继续踱着步子,忽见远处一群人一窝蜂的冲来,在他们身后卷起滚滚尘土。她睁大眼睛,看着这些人冲到她的面前,一片哄然:“宁解元可是住在这里?”“宁解元可在?”……

    “等一下等一下,”小梦叫道,“这里没有叫做宁解元的,我哥哥叫宁江……”

    众人笑道:“那不就是宁解元么?”“乙榜头名宁江老爷!”“恭喜恭喜!”……

    “我哥哥是解元?”小梦兴奋的跳脚,紧接着就往院子里冲,众人自是跟着拥了进去。

    此时,宁江刚起来未久,还在院中拿着杯子漱口刷牙,忽的大家就都涌了进来,贺喜的,讨赏银的,七嘴八舌,他叫道:“等一下等一下!”……

    ***

    科举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榜,一个是殿试放出的进士榜,又称甲榜,一个是州试放出的举人榜,唤作乙榜。

    进士榜自不用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金榜”就是甲榜,因为是天子钦点,以黄榜放出,固又称作“金榜”,榜上的“三鼎甲”直接进入翰林院,而哪怕只是列在三甲,放到地方上,也大多都能从知府、同知那一级别做起。

    举人榜则基本保住了,就算将来没有能够更上层楼,也至少有个官身,能够当个知县、学官,将来也未尝没有机会做到同知,当然,还要再继续往上爬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甲榜和乙榜,是科举中的两个龙门,至于其它的,如会试、府试等,都只是跳过这两个龙门的台阶。

    也正因此,合称“两榜”的甲榜和乙榜,乃是整个科举的重中之重。

    乙榜头名,便是“解元”!

    哥哥不但中了举,而且更是中了解元,小梦自是高兴得不断跳脚,租宅院给他们的院子主人,早已在外头放着鞭炮,噼噼啪啪的,亮光闪动,租用他们屋子的秀才不但中了举,更是乙榜头名的解元,以后不愁这宅院没有学子抢着住。

    远处花船上的姑娘们,也都在往这边看来,此时才知道州试的头名竟然离她们如此之近,早知道昨晚贴钱也要请他上船留宿。

    小梦开心的发放着彩头,众人又自发的帮着在院门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下午时分,唐虞书院的教授、学事也纷纷前来贺喜,虽说他们并没有教上宁江什么,但解元是从州学里出来的,总是让整个书院也跟着沾光。

    似这般,哄哄闹闹,直到天黑后安静下来,小梦的兴奋依旧没有衰减,宁江也拿她无法。

    天黑后,兄妹两人在院中热着小酒,小梦也喝了一些,脸红红的,道:“哥哥,你现在可是‘老爷’了,嘻嘻。”但凡考上举人,不管年纪大小,有没有取妻生子,都可以称作“老爷”。

    宁江拿书卷敲她头:“不过是举人罢了,就有那么值得开心么?”

    小梦道:“嘻嘻!”中了举人,哥哥就可以上京去吃长公主了。

    因为一直都在担心着,不知道哥哥能不能中举,小梦昨晚根本没有睡好,今天又忙碌了一天,此刻多喝了些酒,不知不觉就东倒西歪了,以至于宁江不得不把她背到她的房间,扶她上床睡去。

    从妹妹的屋中走出,他立在院中,看着天上星辰,再过几天就是中秋,天上的银盘已是椭圆。外头的落佩湖,有琴乐与歌声传来,唱的居然是由绮梦编曲的“天接云涛连晓雾”。

    他负着双手,让那水一般的月光洒在自己身上。

    接下来,可以上京去找绮梦了,所以得先想好来……清蒸还是红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第二日一早,按着规矩,此次州试上了乙榜的新举人,全都在府衙聚集,由铜州太守姬成化领着,入府拜圣。

    宁江自然是排在第一位,天人感应之后,大量文气灌入他的眉心祖窍,文曲印府进一步开拓,至此,才算是真正有了用处。

    第一位拜圣的举人,能够得到最多的文气,后面跟着的会依次衰减,到了三等,所得文气比起解元来,已是差了许多,但是再差,也要远远高于秀才。

    到了中午,太守姬成化便在府中设宴,宴请众位新举人,六十名新举人按在名次入座,宁江自然是坐在最上席。

    席宴过后,新举人们开始互相走动,而一些离省城较远的举人,也开始准备归家,好在中秋时与家人团圆。

    其实,在以前,州试的时间都是定在八月底,后来改在八月初,朝廷虽然没有说明原因,不过宁江猜想,其中一个目的大约也是让这些举人们没有太多抱团的时间,毕竟按着“同乡之谊”结成的派系,往往是朝堂中党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放榜的时间放在中秋前,大多数的新举人在彼此聚集个两天后,就不得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当然,也有许多人便连中秋也不打算回家,流连于风月场所。

    对于宁江来说,倒是没有这样的问题,毕竟,他唯一的亲人就在身边,不存在团不团圆的问题,不过一来,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二来,留在这里,势必要与其他举人相互走动,不然人人怕是都会说他孤僻,而他又不想有那么多的应酬,已是干脆还是先回乡的好。

    回到临江郡后,满城轰动,知府典宏亲自率众来迎,对于宁江来说,也算是“受宠若惊”了。

    与他一同归来的同榜举人路知远、郁成益虽然知道,自己只是跟着沾光,知府大人真正迎接的是宁江这个解元,但与宁江一同被大家众星拱月一般簇拥着,亦是与有荣焉。

    当日午间,典宏便与当地的几位乡绅,一同在酒楼宴请了几位新举人。

    酒中,典宏道:“当日宁贤侄推了本官国子学的举荐,本官还担心你是自信过甚,没想到转头你就中了个解元回来,十六岁的解元,至少在铜州,应当是第一个了。”

    众人纷纷恭贺,宁江拱手道:“全赖大人与诸位的福荫!”

    典宏笑道:“不敢当,绝不敢当。”

    郡城里的宴席结束之后,宁江回到高锁县,自然也是轰动全城。

    本县的秀才考中解元,原本就是了不起的事,更何况还是本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家主,即便是为了前来讨好,也非得“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