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道之天下霸主-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前方的两支方阵,每一个方阵有三千六百人,其中又分成了九个小方阵。每一个小方阵,大体上采用的是另一个世界里,戚继光所创造出的鸳鸯阵。鸳鸯阵原本是为了对方倭寇所创,后来戚继光被调到北方对抗胡人,又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良。

    宁江对另一个世界里,戚继光用来对付胡人的鸳鸯阵,其实也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只是在借用了《太公兵法》的理论后,进行了重新设计。

    在另一个世界里,因为并不存在文气这种近乎于玄学的东西,对于兵阵的研究和开发,自然也就极为重视,从扶周灭商的姜太公,到一统六国的秦军,再到诸葛亮、李靖、戚继光等名将,莫不如此。

    以长得吓人的长矛摆在兵阵的最前方,就是秦军的首创。诸葛亮的八卦阵并不只是演义,而是被后世的李世民和李靖不断夸赞的排兵之法,戚继光更是兵阵的大行家。

    虽然在宋朝时,因为以文统武,兵阵在很大程度上走上了歧途。那些实际上根本不懂兵法的文官,迷信于所谓的奇门术数,他们不知道诸葛亮的八卦阵不过是因为每一个大阵刚好分作了八个小阵,所以用了“八卦”之名,真以为那些三才五行、八卦九宫之类的术数带着神秘的力量,热衷于去搞三才阵、五行阵、六合阵、九宫阵之类神神鬼鬼的东西,结果在战场上完全派不上用场。

    当然,对于在金兵杀到城外时,大开城门,请道士召唤天兵天将驱敌、结果就这般被金兵长驱直入的宋朝君臣,宁江也实在无法去指望他们什么。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背离实际,书读得越多越愚蠢。

    但是这个世界的“实际”,就是的的确确存在着一些玄学性的东西,当然,除非经过反复的验证后,真正的将玄学和实际结合起来,否则,宁江绝不会去搞什么五行阵、九宫阵,而是老老实实的布下了跟玄学扯不上关系的、戚继光的鸳鸯阵。

    对于那些蛮兵来说,战场上的排兵布阵自然是必须的事,但是那种将兵种混搭,形成古怪阵形的“兵阵”,却是他们以往所不曾见过的。此刻,看着对面那两组方阵,都有一些摸不着头绪。但是这个时候,显然也没有时间给他们思考。

    日头移上了中天,敌我两方前都擂起了战鼓。嗵、嗵、嗵、嗵……随着战鼓的节奏声,方阵推进,蛮兵也同时推进。打头阵的蛮兵,用的原本就是相对较短的重兵器,在不断的接近中,看到对面的华夏兵布成两排,两丈长的长矛密密麻麻的对准了他们,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那些重型长矛兵却已是同时发出一声大喊,随着喊声,在后边同伴的推动下大力往前冲去。

    成排成列的矛尖冲入了敌阵,蛮兵一个个翻起。重型长矛兵继续推进,前排的蛮兵如同波浪一般卷动。紧跟着,就是成排的标枪从长矛兵的后方飞出,越过重型长矛,飞入了蛮兵之中,鲜血一股股的溅洒。

    蛮兵的冲势顿了一顿,华夏军一方已在初次接触的振奋中杀上前去,紧跟着便是双方的混战。

    两组大方阵的最前锋与蛮兵的接触最为密集,每一个小方阵的中央,战场上的士兵轮番射出了火箭。格挡为主、无法用来进攻的狼筅与如同三叉戟一般的镗钯形成有效的配合,一边阻挡着敌人对方阵的冲击,一边趁隙击杀敌人。以往从来没有应对过这种状况的蛮兵,在战斗的一开始就死伤惨重。

    最前方的兵士,扔下了刺穿敌人身体的重型长矛,拿起了后方同伴递上的藤盾和大刀。藤盾密密麻麻的集结在一起,身后的战友在滕盾与藤盾之间架起了普通的长枪,然后再继续前冲,脚下倒着成片的尸体。

    兵阵在战斗的一开始就起到了极大的效果,然而随着战场的推进,要想保持兵阵不会变形,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大的方阵逐渐变得散乱,一些小的方阵也被蛮族猛士带队击穿。虽然如此,却仍然有大半的小方阵强行保持着阵形,在混乱中有效的杀伤敌人。

    密密麻麻的杀戮,鲜血一波又一波的翻滚,混乱的局面下,相持的焦灼点却在往蛮军营寨那一边一点一点的推进。

    后方的蒙郁陡然挥手,身边鼓声密集,营寨右侧,一支两千人的骑兵划了个弧形,往宁家军的后方刺去。

    眼看着敌方骑兵主力出动,宁江也同样下了命令,左侧山上,岳青同样率着骑兵主力,利用斜坡的坡度,后发先至,冲击蛮军铁骑的腰际。

    虽然锋线的接触,通过兵阵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但是宁江并没有多少喜色。兵阵对士兵的要求极高,那结成两个大方阵的七千多名士兵,已经是他所能够挑选出的精兵中的精兵,虽然宁家军的步兵有数万之众,但这七千人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步兵主力。

    然而蛮族的惯用战术,冲在最前方的,往往都是不被重用的、最底层的兵士,而这些兵士往往又会驱赶着比他们还弱的降兵又或华夏老百姓冲击敌阵。通过相对较弱、打下手的蛮兵在锋线形成僵持,再通过骑兵精锐侧袭,打乱对手的队形,锋线的蛮兵趁机推进,这是蛮族屡试不爽的战术。

    “以正合,以奇胜”虽然是孙子兵法里的名句,但不管是这个世界还是宁江所知的另外一个世界,都是由北方的蛮胡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蛮胡的骑兵,的确是有利于发挥这种战术所需要的机动性。

    锋线正面冲撞形成的优势,对于其他华夏军来说,几乎已经可称作奇迹,毕竟,这可是在野地里与蛮军的大规模交锋。但是对宁江来说,这种优势的形成,说到底还只是以上驷对下驷,如果以精心挑选出来的七千精兵组成的兵阵,对上蛮军最底层的蛮兵,连这种优势都没有,那这支军队这几个月的苦练真的是白做了。

    岳青手提长枪,一马当先,利用下山时的冲刺以及顺风的优势,在那支蛮骑从侧面刺入己方的步兵大阵之前,成功的冲入蛮骑主力的侧翼,紧接着便是一场人仰马翻的大厮杀,铁蹄滚滚,战马嘶鸣,不断被挑飞、被刺落、被砸翻的人影中,两股死亡的阴影争相收割着对方的性命……(未完待续。)

第37章 连攻鱼鳞阵() 
远处的山头上,春笺丽与宁小梦各自拿着一架望远筒,看着那相隔遥远的战场。

    战场是浩大而又壮阔的,通过望远筒,实际上也只能看到局部的厮杀,然而看到的就算只是局部,也只能用惨烈两个字来形容。

    虽然在心里担心着,但是这一场战争,她们并没有办法参与。她们已经做了许多事,然而这种正面冲杀的战场,终究还是那些男人的事,而她们只能一边担心,一边等待着最终的结局。

    混战之中,岳青对上了一名使用狼牙棒的蛮族勇士,长枪与狼牙棒接连的几次交击,震得他手臂发麻。

    两方的战马几乎是互相擦着,交错而过,紧接着,岳青与那发狠的蛮族勇士之间的距离,就在混乱中拉开。在他身边,连着两名敌人被长枪挑落,另一边,一名宁家军的骑兵被狼牙棒狠狠的、连人带马一同砸歪,撞倒了边上的同伴。

    两方骑兵的厮杀,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虽然为了避免敌人骑兵队己方本阵的冲击,这样的混乱是必须的,然而骑兵的对冲,对于华夏一方的确是非常不利的事。

    方阵的后方,却又有一大队华夏步兵冲了出来,这些步兵分作两组,一组拿的是长枪,一组拿的是盾牌和弯刀,长枪隔开战马,手持盾牌和弯刀的士兵以地趟法贴地滚去,专砍马腿。他们并不冲入混战的骑兵之中,而是沿着外围,专砍对方那些被冲散的蛮骑。

    与此同时,更多的蛮兵从后方杀来,宁家军的后方,同样也有新的战力压上,整个战场进一步扩大,局面也愈发的混乱。

    除了最前方的两个方阵,整个大军,宁江采用的是“鱼鳞阵”的排列,出战的兵力分作许多个小方阵,作战时,后方的兵力按着不同的时机,次第往前添加,乃是以进攻为主,利攻而不利守的布阵之法。

    这种布阵,兵力在中央集结,战斗中不断往前推进,然而侧后翼却是己方的薄弱点,不过因为他们原本就是背靠己方大本营,弱点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当然,对随时都有可能从侧翼袭来的、机动性极强的敌方骑兵的拦截,也是重中之重。此外,鱼鳞阵中,主帅通常都是处在全军的最后方,一般都是自身武力值稍差、或者说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主帅所采用,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上,“武侯”诸葛亮便惯用鱼麟阵,自身处在最后方,全军却保持着进攻姿态。

    而对自身武力值比较有信心的曹操、李世民、薛仁贵等,对鱼鳞阵则比较少用或者基本不用,在战场上,他们大多都是处在全军的中央又或是前端,其中,李世民与薛仁贵更是经常在最前方,亲自带着近卫,领军冲锋。

    骑兵在专门训练地堂刀的步兵的配合下,对敌人的精锐骑兵进行拦截和纠缠,步兵主力不断推进,有效杀伤敌人,这就是宁江在这一战中所采用的整体战术,简单,但显然是有效的。

    随着前方锋线的推进,以及后方兵力的往前补充,宁江站在木台上,十几名士兵推着木台,台下木轮滚动,连续前移。

    在木台的两侧,手持陌刀的督战队一字排开,随之往前推进。督战队的后方,手持鲜红大旗的骑手来回飞奔,让前方兵将知道整个大军底线的位置,同时也是态度鲜明的知会所有士兵……退至此线者斩。

    锋线的推移,每一步,都有大量的人死去。整个战场的中央,犬牙交错,彼此刺穿。

    蛮军之中,蒙郁一脸阴沉。

    这是第一次有华夏兵,能够与他的军队正面相持,甚至还占据优势。

    但是蒙郁并不急,虽然对面华夏军的步兵主力占据着优势,但想要在这场战斗中获得最后的胜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蛮族的军队里,并没有督战队,也不需要督战队。在北面那万里银川的凶险之地,每一个男子,都是从小被当成战士来培养的。战争,是他们出人头地、获得财富的唯一手段,要么抢夺其他部落的财富,要么成为其他部落的奴仆,骄傲的站着或者卑微地跪着,全都取决于武力,千百年来,那万里银川上生活的人们,全都是这般过来的。

    战场上的血性,深埋在他手下的这些蛮兵里每一个人的血液里。只要战斗还能够持续下去,他们便会继续战斗。

    蒙郁深知,不管对面那些华夏兵的阵法是如何的精妙,只要不断的相持,双方的混乱是必然的,到那个时候,蛮族士兵的力量和耐性,将会决定着最后的胜利,必将是属于他们。

    事实上,他已经看到了对方在不断的推进中,其方阵的逐渐散乱,虽然战斗到现在才开始慢慢变得混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但是这一趋势无法逆转,实际上,对方的推进已经开始一点一点的慢了下来。

    在他的左侧,蛮族勇士刺挞鲁,看着前方杀得轰烈的战场,舔了舔舌头,露出凶狠的表情:“大将,要不要我现在就带人杀过去?”前锋遭受到的重创,让他非常的不满,尤其是这些日子以来,不断的被骚扰,让他肚子里一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