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道之天下霸主-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晚上,摸自己的时候,忍不住就在想着,宁江会不会在他的床上对……然后就失眠了。

    可恶,自己到底在想怎么啊,他们可是兄妹啊兄妹。

    意识到自己思想不纯洁的少女,双手搭在窗台上,看着窗外的落花,长长的叹一口气……这个季节,花就已经开始凋谢了吗?

    至于远处那满园的花朵,暂时被她无视了……又或者说,感觉上它们的光彩都已经被花园中舞剑的那个少女抢走了。

    转过身来,耷拉着上身,往床榻走去,想要回到床上再睡一会。忽的,额头顶到了什么,她陡然抬头,一眼看到宁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了她的房间里,低头看着她:“你在做什么?”

    她整个人猛地一僵:“那个……我、我……”整张脸一下红了起来。

    青年好笑的看去。

    此刻的春笺丽,上身是仅有一尺宽的、红色的抹胸,抹胸的上下两端,缀着金色的花边。饱满的胸脯被抹胸完美的包裹着,玉削般的香肩,凝脂般的雪肤,完美地收缩着的小蛮腰,以及可爱的小肚脐,全都露在了外头。下身是同色的精美丝绸小袄裤,很薄,几乎是紧贴着她的小腹、玉臀与大腿,让她那诱人的身体曲线,完美的勾勒了出来。

    小袄裤的裤管只到大腿的长度,玉腿充满了身为舞姬的、健康的弹力,让人很想亲手摸上一摸。

    没有想到他竟然这般无声无息的,出现在自己屋子里,看到了她的这幅模样。玉臀紧绷的少女,脸蛋瞬间红了一红,星一般的眼眸却像是看到夜空中最喜欢的星辰一般,闪动着喜悦的光芒。

    青年却是看着秀发蓬松的她,如同清晨的阳光般、笑了一笑:“昨晚没睡好?”

    少女低下头去,并没有因为自己穿成这个样子,羞人的站在他的面前而难为情,又或者说,这份难为情很快就被她抛在了一边。她轻轻的道:“恩!”紧接着又抬起头来,充满勇气的迎着青年的目光,仿佛是在挑衅着什么。

    对于这个走惯江湖,敢爱而又敢恨的、红色抹胸与小袄裤的少女,青年自然早已有许多了解。伸出手,将她的小蛮腰搂住,在她的香唇上狠狠吻了一下。

    外头却在这时传来哗的一声,树木倒下的声响。

    外面的园中,秦小丫儿本是坐在假山上,看着姑娘舞剑。

    姑娘的剑术一向犹如行云流水,美轮美奂,即便小丫儿自己也是一个女孩子,也同样看得赏心悦目。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在一朵朵花丛中,将宝剑舞得光华四射,剑气纵横,人比花儿更美的姑娘,却在这时一个失手,宝剑刷得一下,直接击倒了一棵桃树,将她吓了一跳。

    远处屋子里的两人,也在这时停止了动作,一同往窗外看去。紧接着却是一片安静,外头宝剑划破空气的刷刷声停了下来。

    两人彼此对望了,等了一会儿,外头没有了动静。青年便慢慢的,将少女推到了榻上,将她压住。

    就在这个时候,府门之外,传来一声吆喝:“圣旨到!”

    宁江抬起头来……

    ***

    宁江令众人设下香案,开始接旨。

    实际上,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在他想来,这个圣旨必定是责备他信口雌黄,在毫无根据之下,夸大北方威胁的。

    天子宋劭听到他昨日的话后,必定会去找群臣询问,然而,承认北方蛮族的兵力,远远的超出这一次蛮族南下的二十万,便等于是承认大周王朝已经处在灭亡的边缘,对于许多朝臣来说,这是难以去接受并且相信的事,绝大部分人,恐怕都更愿意像把头埋在沙子里、不愿看到威胁接近的鸵鸟一般,千方百计的,反驳这种可能性。

    而把责任推给做出这种可怕猜想的他,无疑是最简单的事。与其去相信大周王朝随时都会遭遇灭国之祸,不如去相信,是他这一个黄口小儿危言耸听,或是有意散播这种流言,或是愚蠢的相信了这种几乎为零的可能性,总之,一切都是他的错。

    在这种情况下,对他的处罚和责备,应该很快就会下来。而宁江已经决定,只要一接到这种处罚,哪怕是再轻,他都会马上离开京城,因为这意味着,在朝堂上,他很难找到盟友,与其在京城浪费时间,不如尽快的做其他打算。

    但是令他意外的是,这一次,下来的圣旨,竟然是封官的……封了一个龙图阁直学士。

    龙图阁直学士?宁江在心中快速的思量着,这一个官职背后所暗藏的微妙玄机,以便决定自己到底是去是留。

    在他的后方院子里,小梦问道:“龙图阁直学士……这是几品的官儿?”对于她们这种对官场了解不多的人,第一个反应,自然就是拿品阶来比大小。

    春笺丽原本是拜火教安插在京城中的细作,以往也在京城结交了许多的高官子弟,对官场的了解更多一些,道:“龙图阁直学士,同样也是从三品,大约是个没有实权的虚衔吧?!”

    秦小丫儿道:“听说那些大官原本是要让老爷做正三品的大将军,皇帝老儿硬是压了下去,只封了一个从三品的护军,一听就没有‘大将军’威猛,现在再次封官,只给了什么直学士,还是从三品的,皇帝老儿果然是不喜欢老爷么?”

    春笺丽好笑的道:“不是‘大将军’,是‘冠军大将军’,这个是武官头衔,听着威猛,在大周朝没什么用处的。另外‘护军’不是官,而是勋位,有这个勋位,再加上进士及第,你们老爷就算是儒将了,随时可以派出去领军。至于这个龙图阁直学士,这个是文官的官职……虽然好像没什么用处,龙图阁是放置以前的皇帝留下的御书、御制文集、地方官进献的祥瑞等东西的地方,和你们那个时候盗出九龙杯的宝文阁性质差不多,这个官职好像真没什么用处。”

    宁小梦道:“看来哥哥真的准备离开京城了。”不管怎么想,现在的哥哥,也没空去管理什么御书、御画之类的东西。

    春笺丽、秦无颜、秦小丫儿一同点头。

    外头,传旨太监将圣旨交到宁江手中,道:“直学士入宫谢恩吧!”

    宁江接过圣旨,道:“公公稍待,容下官入内换件衣服!”转身进入院中,却看到笺丽、小梦等人已经在整理东西,于是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小梦抬头看他:“哥哥,我们不是要离开京城么?”

    “暂时走不了!”宁江左手负后,右手拿着羽扇,轻轻的道,“圣上应该是想要重用我了。”(未完待续。)

第23章 执衡定元纪() 
宁江坐在马车上,随着司礼太监,从西城门进入内城。

    沿途,还能够看到去年京城陨石造成的天坑,虽然被强行征役的民夫清理过,但其周边那满目的疮痍,却是没有那么容易修复。

    豪华的马车,往皇城的正门驶去。

    对于这一次,天子宋劭对他的封官,宁江倒是颇有一些诧异。龙图阁直学士,并不是什么有实权的官职,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耀。龙图阁、宝文阁里的学士、直学士,也唤作“阁馆”,所谓一入阁馆,便是名流,说出去,倒的的确确是一件很有身份的事。但是这个官职本身属于加封性质的虚衔,在朝廷上是没有任何权力的。

    只是,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权力,但是首先,龙图阁位于皇城之内,身为龙图阁直学士的他,即便没有天子征召,也可以进入皇城,这本身就是一种恩赏。其次,即便是虚衔,它也终究是官职,这意味着宁江不再是散官,在天子的征召下,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朝堂上议事。

    最后,正因为这种阁馆,属于天子恩赐性质的加封,所以它不需要经过中书省,而是由天子直接下旨加官,也就绕过了相权。历史上,也的确是有皇帝想要重用某个官员,于是通过加封龙图阁、宝文阁学士,让其直接进入朝堂议政,同时培养资历的事。

    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天子将一个人贬官之后,加封一个龙图阁又或宝文阁的学士、直学士,表示我虽然贬了你的官,但对你的恩宠还在,这种则多半属于安慰性质。

    因为龙图阁直学士属于加封,一般来说,是原本就有官位,再“兼”一个龙图阁直学士,不过宁江并无官职,“护军”属于勋位,这龙图阁直学士,也就成了他的实际官职。

    在这种时候,天子突然封他做一个看上去可有可无、没有任何实权的虚衔,宁江细细推敲一番,很快就开始意识到,在有关任用他的问题上,君权与相权出现了偏差。

    进入皇城,天子宋劭直接便在深宫中召见了他。

    此刻的宋劭,看上去气色并不是太好,卧在龙榻上。

    如同昨日一般,免礼、赐座过后,宋劭在太监的搀扶下坐起,摆了摆手,让太监退到门口,然后看着端坐于凉席上的宁江,道:“昨日卿所说之事,朕与右仆射等商议过后,他们皆说,卿所言之事,未免有些杞人忧天。蛮胡各部,一向并非铁板一块,彼此相争,从未停歇,以贺兰山外蛮荒之地,想要养兵百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宁江道:“那他们是否知道,蛮族各部之间,至少已有二三十年未曾发生大的战争?天下肥沃的土地,皆为我华夏所有,贺兰山外,万里银川,虽然地大,但大多都是不适合居住的冰天雪地。在我华夏有文气之前,蛮族难以侵入华夏,只能为争夺贺兰山外万里银川那有限的资源,而杀得你死我活,能够在那种地方,带领族人生存下来的各部首领,无一不是心狠手辣之辈,这么多年未发生大战,唯一的可能,就是已经出现了,凭借强大武力一统蛮胡各部的蛮王。陛下且想,若是华夏文气依旧,也就罢了,如今文气流失,面对着我华夏羸弱的军民和肥沃的土地,那些蛮胡怎有可能会放过?这一次的蛮胡入侵,更多的只是试探,如今他们的试探已经结束,下一次,必将是蛮胡的大举入侵。”

    宋劭道:“若真如此,我们又当如何?”

    宁江道:“变法!”

    宋劭道:“如何变?”

    宁江道:“首先,必须要一改以往重文轻武之传统,如今我华夏内忧外患,风摇雨坠,儒道既衰,武力不显。是以,需对军中做出变革,重用精通兵法、战阵之人才。“

    宋劭道:“这一类的人才,恐怕并不好找!”

    宁江道:“天降一世之才,以供一世之用,以华夏之广,各方各面的人才,真要找总能找出。只是以往,此等人才难有出头之日,纵然存在于军中,也不受重用罢了。但是现在,乃是非常之时,是以,首先当罢用阶级法,用将不问出身,不问资格,对于在对抗蛮族、苗夷、乱民的作战中拥有出色能力的,一律予以重用。为将之道,各有所长,原本就没有什么准绳,有人擅长以宽治军,有人擅长以严治军,善领兵者不拘一格,以一条阶级法来约束所有军队,原本就是不合适的。在国难当头之时,唯有战绩是唯一准绳,对于与蛮夷作战时,表现优异的,不吝于封官加爵,以收人心。愈是乱世,人才便愈为重要。陛下,微臣也知道,朝堂之上,许多人已习惯于粉。饰太平,但是唯有真正认清时局之险恶,才有机会开创全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