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道之天下霸主-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考过童试的才能成为秀才,而第一场童试是由知县主持的,考过了二月的第一场,唤作“童生”,紧接着考过了四月由朝廷派来的学政主持的、郡里的第二场,才可成为“秀才”,算是真正的踏上了科举之路。

    如果是按着宁江父亲生前的安排,高锁县的父老乡亲推选他成为孝廉,就可以不用参加第一场而直接参加第二场,只是,要成为孝廉,必须乡亲推荐、知县上书,曹剀定当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在钻研学问的同时,他也在指点妹妹练剑。

    此时,他已经让妹妹将朱光玉腴丹、自然龙骨丹、紫华流精丹分次服下。

    单是靠着这三颗灵丹,妹妹在武道上,可以说已经是直接入门,肌肤与骨骼都要比普通人强韧许多,经脉中内力自生。

    跟另一个世界武侠书里的描写不同,这个世界的内力并没有那么夸张。

    这个世界的武道,分作外功和内功两种。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修炼外功的人,不但要练皮、煅骨,更要强筋,练出一身肌肉,纯凭身体素质和蛮力横扫敌人,唤作“横练”。而内功,则是一向讲究“仙风道骨”的道家最先创出的修炼方式,抛开了“强筋”这一过程,练皮、锻骨之后,紧接着就是“筑气”,从体内练出内力,这样,一方面,可以以内力对敌,另一方面,又可以不用担心因“强筋”而引起的身体变形问题。

    道家的高手基本上修炼的全都是内功,其实内练有内练的优点,外练也有外练的优点,单是持久力这一点,内练就无法比得上外练,可以说,真正敢上战场的全都是外功高手,但是内炼的一个绝对优点,是外练怎么也比不上的,那就是……形象好啊!!!

    也正是因此,从一开始,宁江打算让妹妹修炼的就是内功,而这也是当然的……谁会想要一个脸蛋秀气,满身肌肉的妹妹?

    只是,不管修炼的是内功还是外功,以宁江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武道,都有一个极大的问题……练体不练魄。

    这就意味着,不管如何修炼,这个世界的武者,也仅仅只是“武者”,无法从武道上升到“仙道”。

    宁江为小梦创出的《璇玑剑舞》,却是体、魄兼修,在提纯内力、磨砺剑术的过程中,也通过性命圭旨的方式,视身体为炉鼎,以性命为火种,炼魂炼魄,走出一条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道路。当然,此刻的小梦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她在修炼上的与众不同,只以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十月获稻,葭月潜龙……

    天气越来越冷,终于下起了雪。

    潜龙者,冰川雪地,万物在地底孕育生机。

    那一日,宁江坐在火炉边,读着圣贤书。抬头看去,花园中,地面与枝头已是白茫一片,雪花如鹅毛一般飘落。腊梅还没有盛开,这个花园一片萧瑟,唯有在覆了白雪的花枝间舞着宝剑的小梦,成为了天寒地冻的天地间,粉妆玉琢的美丽。

    虽然天气变得寒冷,已经成功筑气的小梦,穿的却依旧是夏季的襦裙,在飞雪间翩跹而舞。

    她的脚步轻灵而又轻快,剑光随着她那娇小的身姿,在白色的枝与枝之间如同光圈一般绽放。

    宁江写出的这套《璇玑剑舞》,以璇玑为名。

    这“璇玑”二字,指的并不是天文学里北斗七星中的前四星,而是《璇玑图》。

    妹妹现在所练的正是《璇玑图》中的“琴芳兰凋茂熙阳”,宁江将这套剑法融入了《璇玑图》,成为最适合女孩子学的剑术,此刻由妹妹在纷飞的白雪间舞动,美得就像是画一般,单是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宁江穿着半旧的蓝色大袄,靠着摇椅,头上遮着屋檐,身边放着火炉。左手握着圣贤书,右手拿起椅边矮凳上的一颗松子,用力往前一扔,松子往妹妹飞去,还没有击中妹妹,啪的一声轻响,剑光斜斜的飞过,松子已经分了两半留在地上。

    宁江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摇着摇椅,翘着二郎腿,看着手中圣贤书,随口吟道:“今有佳人宁小梦,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小梦将剑一收,剑光四散,白雪飘飘,她持剑俏立,朝着哥哥喜道:“哥哥,你的诗越做越好了。”

    宁江继续摇摇椅:“一般般……一般般的好!”这几句是抄袭杜甫的。

    摇椅在他的刻意摇晃下,前后摆动,吱啦啦的响。

    似这般,读书赏妹,日子一天天的又过去了,终于到了“腊月嘉年”,腊梅花的花香溢满了花园。最寒冷的时节已经过去,早春的花朵开始出现花苞,县城里,准备着新年的人们忙忙碌碌,园林外,时而有孩子的嬉笑声,以及看园的老婆子的喝骂声,想是翻墙摘花的顽童被人发现。

    新年将近,上门来提亲的媒婆越来越多,几乎踏破了门槛,不只是为宁江这个高锁县的“钻石王老五”而来,也有为小梦而来的。

    宁江自然是全都拒绝了,不管是对他,还是对他妹妹,此刻的高锁县,已经是太小太小,小的根本不足以容纳他们。而就算他有心要在这个小小县城悠悠哉哉的混日子,无法避免的天下大乱,也终究会将他卷进去。

    那一日,眼看着新年将近,段家、华家、路家三家家主,派人请他前去商谈正月初二“迎财神”的事宜。

    每年正月初二,由本县的四个大家族花费重金“迎财神”,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盛会。实际上,大周王朝到了这个时候,土地兼并已经非常的严重,高锁县可以耕种的土地,基本上已经被这四个家族瓜分,乡下的农户可以说,全都是这四个家族的佃民。好在临川郡的各县,也算是鱼米之乡,各种苛捐杂税之下,百姓也都还过得下去。

    而每年的“迎财神”,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对他们这四家的存在感的强调,以及对地方的“回馈”。随着门阀制度因科举的发展和四百年前削藩的成功而消失,乡绅制度取代了门阀,段、华、路、宁四家,就是这高锁县的“乡绅”。

    “新年要到了啊!”宁江收起书卷,左手握着负在身后,轻轻敲着自己有些坐酸了的腰,“曹剀定那厮安分了几个月,恐怕要再来找麻烦了,为了能够成功考过童试,也为了让自己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差不多该给他下点饵了!”

第15章 亢龙有悔() 
宁江被人领进段家大宅院时,段家家主段高鸿、华家家主华天成、路家家主路泰都已经等在这里。

    段高鸿年岁较高,在高锁县的四个家族中势力也是最大,看着宁江,笑道:“这些日子,实在是难得见到贤侄。”

    宁江故意露出苦笑:“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又向华天成、路泰问礼。

    华天成客气的答了礼,路泰却是冷冷的哼了一声。

    宁江自然知道,路泰跟他也没有什么过节,只不过自己前些日子拒绝了路泰的二姨太为他生下的那个女儿的亲事,让他很没面子。听说路泰的那个女儿,在高锁县也是一个能诗会画的才女,长得也还漂亮,向她提亲的才子可是不少,虽然是庶女,但她同母所生的兄长路知远,在本县却是有名气的秀才,功名在身,举人有望,非常得路泰看重。

    秀才虽然无法直接当官,但在这个儒道独尊的时代里,已经足以让原本是庶子的路知远成为一个“有身份的人”,如果真的考中举人,毫无疑问的,将成为路家的下任家主,若再高中进士,那这家主之位他还真看不上,路知远的前途无量,连带着他的妹妹在路家也跟着地位大涨,再挂着个“才女”的名头,追求者自然不用多说。

    只是听说那位路家姐儿的脾气不是太好,心胸有些狭窄,挂着才女的名头,结果提亲被拒,想必在家中没少发火,连带着路泰对宁江也没有好脸色。

    当然,宁江居然会拒绝路家的提亲,也的确是出人意料的事。

    在高锁县,路家好歹跟宁家一样,是个大家族,两家联姻,陪嫁的嫁妆绝对不会亏待了宁江,路家姐儿的哥哥又是功名在身,有望成为路家家主的。如果她人丑也还算了,人还漂亮,又是高锁县有名的才女。而以宁江的年纪,终究是要娶妻的,宁、路两家联姻,哪点不好?

    回想起提亲被拒时,女儿的一张黑脸,路泰对宁江自然也是一张黑脸。

    如果不是看在这小子好歹也是宁氏主家的家主,女儿嫁给他,至少在高锁县也是一个富婆,而且他还死爹死妈,做他的妻子没有公婆欺负的份上,他还未必看得上这小子。这世界,有钱不如有功名,等我儿考中举人,连我路家在高锁县也跟着水涨船高,你这小子算什么东西?

    “知县曹大人到!”外头传来一声唱诺。

    四大家主一同迎了出去,“迎财神”虽然是由四大家族举办,但这种盛会,自然也是要经过官府的同意,而且成功举办后,功劳还得归功于官府,当然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曹剀定踏步而入,目光在四人身上扫过,看到宁江,心中闪过阴戾,那个时候,他被这小子当面顶撞,不好再对他下手,以避免惹上嫌疑,现在过了几个月,大家也将那时候的事淡忘得差不多了,现在也该想个办法,将这小子解决掉去。

    心中虽然生出杀意,表面上自然是和颜悦色,与四位家主微笑招呼,看到宁江,更是微笑问道:“这些日子,贤侄似乎很少出门,大家都难得一见,倒是贤侄的一些诗词,本官看了一些,颇为不错。”

    “大人勿怪,不是小民不愿出门,”宁江叹道,“实在是七月时发生那种事情,小民心中惊惧,后来自己起了一卦,得了个‘巽上兑下,六三’,象曰:来之坎坎,坎险且枕。按这卦象,不管出去做什么都会有危险,只有呆在家里最安全,吓得小民这几个月来,连门都不敢出一步。”

    段高鸿等人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他这几个月连街都不上,只是躲在家中。对于宁江说的什么“巽上兑下”,他们自然是一窍不通,但正因为不懂,所以反而“不明觉厉”,但是不管怎么,人家是算了卦的,出门有难,那不出门也很正常。

    曹剀定却是一个错愕,心中想着,还以为这小子怕他找麻烦,所以藏得怎么深,搞了半天……原来是读书读傻掉了?

    宁江说的“来之坎坎,坎险且枕”出自《周易》,周易最早的确是用来算卦所用,后来成了儒家六经之一,但是真的会以之卜卦然后深信不疑,被吓得不敢出门的,恐怕也只有死读书然后读傻掉的书生。

    不过想一想,他心中倒也了然,确实,那个时候,这小子可是好不容易逃过一劫,差一点就身败名裂,所谓惊弓之鸟,闻弦惊惧,自己卜了个凶卦出来,吓得不敢出门也不是不能理解。

    想到这里,他心中微动:“小鹦鹉洲是宁家的祖坟,就算解决掉他,也难以把它弄到手,倒是这小子,既然这般的信卦怕命,不是不可以利用。”

    心中拿定主意后,更是放下架子,与四位家主一同商量完“迎财神”之事后,紧接着便与宁江说笑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