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宏图-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封镇西将军,加封都亭侯。

    李炎看罢董卓的封赏诏书,不由得嘴角上扬,董卓将自己由从三品的平西将军直接越级升为从二品的镇西将军,可谓是恩宠有加了。

    对于受封都亭侯之事,李炎到未太过在意,虽然封侯,但却只是个荣誉称号罢了,相对于军职的晋升,封侯并未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看完董卓封赏诏书之后,李炎便打开贾诩所写的书信,依旧是短短的半页帛书。

    “汝虽荡平凉州,名为刺史,实则行州牧之权,然凉州十余载战乱,百姓身死逃亡者不可计数,当今凉州之地,百姓凋零,其户口不过五十余万,尚不及中原一郡之地,据凉州不足以为王霸之业,汝切不可妄自尊大。”

    李炎看得苦笑摇头,自己这岳父大人还真是当头就来一盆冷水,将自己彻底从扫灭凉州各路诸侯的成就感中浇醒。

    接着往下看,只见贾诩话风一转:“然汝手中部众乃西凉军勇悍之士,将士久经战阵,乃当世之强军,汝亦莫要妄自菲薄。”

    “汝此番两月而定凉州,朝野震动,汝之功勋已震太师矣,汝当以出兵塞外为由,遣使者入长安向太师求取粮草,如此可安太师之心,汝亦可得粮草物资。”

    “凉州初平,当行仁政,休兵屯粮,待关中有变,东出陇右霸业可成!”

    看完贾诩书信,李炎长吸了一口气,自己纵使有后世见识,但依旧远远比不上贾诩之能。

    李炎以为自己制订的练兵屯田之策已经将眼光放得很长远了,可终究是未曾注重到自己两个月便荡平凉州对朝野所造成的影响。

    正所谓功高震主,自己如今被封为从二品的镇西将军,已是位比九卿,如若再立大功便是位比三公了。

    董卓昔日便是在凉州起家,怎可能再放任李炎成了下一个他自己。

    唯有如贾诩所言,找董卓哭穷讨要粮草,让董卓把握住自己的“命脉”所在,方能让董卓对自己消除疑虑,让自己依旧驻守凉州。

    思绪已定,李炎便接着拆开吕布的书信,书信前半段皆是对李炎扫平凉州,大仇得报的恭贺之语。

    然则待到看到:“王司徒许其女貂蝉与为兄,貂蝉之美非青云所能想象,想来纵使天女下凡亦不过如此,为兄能得貂蝉,此生无憾矣,只恨青云身受皇命远在西凉,不得前来与为兄共饮喜酒,此乃吾兄弟之憾事也!”

    李炎看罢这段话语,顿时目瞪口呆,半响无语之后,李炎只得摇头苦笑一声,看来自己荡平凉州不仅是朝野震动,董卓起疑,也给朝中的士族大臣造成了压迫危机感,以至于王允的连环计正式拉开了序幕。

    如今的李炎,最需要的便是时间,但偏偏朝野中的各位大佬都不给李炎半点喘息之机。

    既然王允已在着手连环计之事,那董卓还能活多久,便已不是李炎所能预料得到的了,或许半年或许三个月亦或许是一个月……

    连环计一旦拉开序幕,董卓或许沉溺于貂蝉美色,无暇打压自己这个震动朝野的“功臣”,但贾诩提出的向董卓讨要粮草之事却让李炎动了心思。

    李炎虽然在凉州征战只用了两个月时间,但数万大军齐出,对于粮草的消耗实在不是个小数目。

    此时的局势与原本的历史已有了很大的变动,若不乘董卓健在之时多弄点粮草囤积,一旦董卓身死,是否能如原本历史那样十数万西凉军同心协力齐攻长安便成了未知。

    思虑片刻,李炎叫人拿来笔墨,当即向董卓写去一封求粮信,书信中李炎表明自己向来崇拜卫青霍去病,但求等驱逐异族封狼居胥,请求董卓发来粮草以助扫灭塞外窥视之异族。

第109章 凉州七郡人口凋,李炎便衣巡金城() 
将求粮书信封装好派使者送往长安,看着面前吕布写来的帛书,李炎越发感觉时间紧迫。

    当今之计唯有派出忠诚之将镇守各处重要关隘,派遣族中子弟前往各处郡县任职,将不配合屯田之策的地主豪强彻底清除。

    如此待到董卓身死之时,自己才无后顾之忧,方能集中精力对付长安城中的朝臣士子。

    思绪已定,李炎当即任命伍习为陇右校尉、张辽为中阳校尉、李利为阳平校尉,赏金千两,各率精兵五千驻守三处关隘。

    接着李炎又令章朝为下卞都尉,余孔为谷远都尉,赏金五百两,各率兵马三千守关。

    安排完金城各处要塞防守将领,李炎回到金城衙门府时,金城太守苏远与钟繇远远便迎了上来。

    挥手示意两人无需多礼,李炎向苏远道:“华阳(苏远字)吾那一百族中子弟可还在金城否?”

    “禀主公,前些时日属下接到主公旨令,便已派遣各位公子前往武威,想来如今已是到武威郡了。”苏远恭敬抱拳道。

    李炎闻言微微点头,随即看向钟繇:“元常,凉州各郡县户口统计之事如何了?”

    “禀主公,凉州共计七郡四十四县,除去军中将士,尚有人口五十二万,然则枝阳为马腾所毁,昭武为韩遂屠灭,算下来仅有四十二县矣。”钟繇拱手应道。

    五十二万人,这到与贾诩所言相差无几,人口的确是太少了,若非军中余粮尚多,要想以这五十余万百姓养活自己部下七八万的兵马就有些困难了。

    此时时日尚早,李炎歇息片刻便令钟繇苏远换上便服,仅只带了两个侍卫,一同前往城中街道上探查民情。

    此番凉州之战,七郡之地六郡皆受波及,唯有金城免于战火,城中宽广的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小商小贩叫卖声不绝,不时还能见到身着胡服的异族商人。

    李炎转了一圈,见各类市场划分清晰,百姓与商贩讨价还价,颇为热闹,治安亦不错,每隔一段距离便能见到巡视的衙役。

    李炎看得暗自点头,这金城太守苏远能将金城治理成如此模样,倒也有些本事。

    在城中转了一圈,李炎也觉得有些累了,便朝苏远道:“华阳,金城乃是你治下之郡,这城中可有特色酒家,且领吾与元常品尝一二,这顿酒水便算吾犒劳你二人随吾巡城之苦。”

    这一路走来,苏远也了解到自己面前这位名震朝野的年轻刺史乃是干实事之人,虽然传言其对待异族之人异常残酷,但对待自己部属却颇为和善,特别是对待有功之人更是无微不至。

    听闻李炎如此诙谐的让自己领其前去寻找酒家,苏远便知道李炎对自己所治理的金城还算满意,先前悬着的心也彻底放下。

    苏远微笑抱拳道:“主公尚且不畏劳苦,属下不过陪同左右,岂敢言苦,特色酒家属下倒也识得几处,且请主公元常随吾来。”

    李炎钟繇跟随苏远来到一处并不算繁华的巷子,钟繇一指前面两层小楼的酒家道:“主公,此处酒家虽小,但食材却颇为讲究,且每日仅有三十桌,卖完便打烊,不知今日尚有桌椅否。”

    “卖完三十桌便打烊,这酒家倒也有个性,吾等且进去看看。”李炎闻言颇为好奇的道。

    “嘿,几位客官来得可正是时候,今日小店恰有最后一桌了。”李炎几人刚进酒家,便有一名青衣小厮上来热情招呼道。

    李炎扫了一眼酒家大厅,三十张酒桌虽然算不上华丽,却也排布整齐,一应食具干净整洁。

    其余二十九桌皆坐满了食客,这些食客多是商贾打扮,一边享受桌上美食,一边谈论各州新近发生的大事,不时有人对桌上菜肴发出赞赏声。

    看着这家酒馆内的场景,李炎嘴角上扬,这地方算是来对了。

    “几位客官请。”青衣小厮满脸堆笑的引领李炎等人走到角落里唯一剩下的空桌坐下。

    点了七八个特色菜肴,上了一壶茶两壶清酒,轻泯了一口香茶,只听前面一桌那名身材矮胖的商贾高声道:“杀几十人算得了什么,吾前些时日至幽州,见公孙太守一举抓住辽西郡内大户数十户,渔阳、北平豪族大家百余户。”

    “城北菜市,公孙大人亲自下令斩首,午时下的令,斩至酉时尚未杀完,直斩得刽子手手臂发麻,刀刃卷口,有几个地主老爷被砍了四五刀尚未砍断头颅,诸位未见那菜市街面鲜血深二尺,无头的尸体堆积如山,血腥之气六七日尚未消散的情景。”那矮胖的商贾绘声绘色道。

    其余商贾闻言皆不由停下手中食著,嘘嘘感叹不已,不时与身旁同伴交头接耳。

    “辽西豪族欺压商贾百姓,又向来蔑视公孙太守,对公孙太守之令阳奉阴违,如今为公孙大人尽数斩杀,却也在情理之中。”又一名商贾出言道。

    “这位仁兄所言甚是,吾等昔日往幽州贩马,便为辽西豪族盘剥,如今公孙太守杀了这群豪强,真乃为民除害大快人心,吾等且共贺一爵。”一名粗犷汉子起身颇为豪气的举起酒爵道。

    其余人闻言纷纷点头应是,举爵与那粗犷汉子共饮一杯。

    李炎几人正听得津津有味,青衣小厮却已将菜肴端上来了,看着面前有香有色的菜肴,李炎食指大动。

    自入凉州以来,李炎不是在打仗便是在去打仗的路上,扫平凉州之后却又忙于各郡官吏考核,各处要塞守将任令,两月有余还尚未能如今日这般有空闲好好坐下来品味美食。

    夹了一筷黄焖羊肉放入口中,只感觉口味香酥,肥而不腻,李炎不由得眼前一亮,吃得大点其头。

    见李炎吃得连连点头,苏远亦笑道:“主公且尝尝这丝路驼掌,属下上次吃过之后便觉回味无穷,只是其后两次前来都未曾吃到,今日托了主公之福,得以再次品尝。”

    李炎闻言颇有兴致的夹了一筷金黄的驼掌,驼掌全部是筋,吃起来劲道十足,其美味程度比之李炎之前吃过的熊掌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110章 马腾虽死留余威,蒲元马均身价高() 
两杯烈酒下肚,那名率先朝一众商贾举杯的粗犷大汉咂咂嘴道:“如今天下不太平,吾等商贾之人不知哪天便会被拉去做了填沟壑之人,能得在此处共饮美酒同食佳肴实为不易,诸位且再饮一爵。”

    其余几桌的商贾闻言不由得神色一黯,自孝武帝之时便大行重农抑商之策,获利最多的盐铁又被官府把持,商人的地位一降再降。

    任你有钱财万贯,战乱一起,各地官府抓壮丁皆是先从这些行走各州的商贾之人开始抓起,几经辛劳赚得的钱财也不过为各地军阀做了嫁衣。

    见众人神色不太好,一名消瘦的中年商人起身道:“诸位何须如此伤感,如今李大人扫平凉州,安定各处郡县,又领军剿杀丝路马贼流寇,吾等近水楼台先得月,正可走丝路前往塞外贸易,岂不比冒险前去关东商贸来的好些。”

    这名消瘦中年人话语一出,在座的商贾不少人眼前一亮,心思活络起来。

    众人一扫方才的黯然之色,纷纷面带笑意的起身与那粗狂大汉举杯共饮。

    那粗犷汉子饮罢爵中之酒出言道:“此番李大人扫灭凉州各路叛军,为民除害,且又于吾等商贾百姓秋毫无犯,真乃仁义之师也。”

    “何尝不是,当今天下如李大人这般仁义的将军只恐已屈指可数。”众人闻言皆点头应是。

    又有一名商贾起身道:“吾听闻李大人这两个月共计杀了四五万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