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宏图-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腾闻言,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将自己从张掖结盟之后毛遂自荐领着两万大军直奔枝阳救解马休马岱,到自己三崖口受伏击,联军一万五先锋千大军尽数覆灭一一讲与马休马岱听。

    马休马岱听完不由得心中惊骇,在他们眼中纵横凉州十数年未曾一败的马腾,竟然惨败在李炎手中,除去自己五千嫡系之外,其余联军先锋竟然尽数折损。

    马休不由得出言道:“父亲,联军尽数折损乃是他们自身贪图重赏,与父亲又有何关系。”说到后面马休声音渐渐小了,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话语实在太过幼稚了些。

    “为父又岂会不知如此重赔必会损筋动骨,然则败便是败了,联军先锋将士因我而亡,吾之嫡系兵马却是未曾折损几人,为父早已百口莫辩,若不重赔,联军一到,局势危已,危机之时,当以大局为重。”马腾严肃道。

    马休张了张嘴,却是没再多说什么。

第45章 凉州联军人心异,韩遂大营压众军() 
长安相国府,董卓看罢李炎送来的请罪书,沉默片刻,将帛书递给李儒道:“文优以为李炎兵败之事该当如何处置?”

    李儒看完书信反倒是心中暗自松了口气,此番折损兵马一万五千,想来气血方刚的李炎便能看清现实,不再如此急于冒进。

    如此便能为自己在长安的谋划争取一段安定的时光。

    “太师,胜败乃兵家常事,李炎此番虽有折损,但其夺取枝阳,驱逐马腾逆贼,却也有功,属下以为其功过可相抵,可依旧令其驻守凉州,勿要莫要贪功冒进。”李儒抱拳道。

    董卓闻言微微点头:“便依文优所言行事,你且替吾回予李炎一封责令书,若其再有冒进大败,定不轻饶。”

    却说韩遂、梁兴、张横等其余凉州联军集结各自兵马,汇军于屋兰。

    十余万气势正盛的凉州联军正待挥军南下,却接到前线先锋军大溃败,他们派遣出的部众尽数折损的消息。

    一时之间凉州联军震动,他们都未曾想到威震一方势力强大的枭雄马腾亲自率领联军出征,竟然仅只三日时间便惨败于默默无闻的李炎之手。

    这便给士气昂扬的凉州联军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联军先锋部队之中都有他们各自的兵马,多者出兵千余人,少者亦有七八百,方才三日时间,就这样尽数覆灭了?

    一时间,各路军阀都有些捶胸顿足,暗自后悔不该派出如此多的精锐兵将。

    然而紧接着传到屋兰的消息确是令十余路凉州联军震怒不已,此番马腾率领联军出征,竟然只是折损了他们的部下,而马腾自己嫡系兵将却是几乎未有伤亡。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若是马腾自己部下也损失惨重,他们还不好多说什么,可此时却仅只是他们部众灭亡,众人不由得大怒。

    脾气有些暴躁的张横听闻禀报,当即便掀了面前案机,张横领地距离张掖不远,此番会盟张横出了一千二百精兵,算是联军中出兵仅次于韩遂的军阀了。

    张横掀翻案机霍然站了起来,向大帐中各路军阀道:“诸君,吾等此番会盟于此,乃是为凉州之大义,为吾等今后之前程,本该一心为公共谋大事。”

    “那马寿成子嗣战败,吾等怜之,尽出部下精锐将士以助其救援,未曾想马寿成竟是如此狼心狗肺之人,将吾等将士当成炮灰,以至于尽数折戟武威,他自己部众却未有折损,如此卑鄙小人,吾等正该共讨了。”

    大帐中其余军阀虽未如同张横那般出了千余人的精兵,但毕竟是受了损失,原本众人还考虑到联盟初成,不宜将事情闹大。

    可此时有了张横带头,各路军阀便不由得打起了心中小算盘,韩遂之前描绘的蓝图虽然美好,但毕竟还是有些遥远。

    而马腾占据的武威郡乃是凉州大郡,此番马腾激起众怒,若是能乘机联合众人将其扫灭,然后尽数瓜分其地,以充实自身实力,岂不妙哉。

    况且马腾身为一方枭雄,仇敌自然也不少,与之有间隙的凉州军阀更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趁马腾陷入危机之际扑上去咬下几块肉来。

    一时间众人对视一眼,都暗自点头,尽皆义愤填膺的起身响应张横,开始大肆声讨马腾。

    屋兰衙门府内,韩遂不但接到了前线战报,与之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封马腾的亲笔书信。

    书信中详细描述了三崖口一战经过,韩遂与马腾毕竟是多年的结拜兄弟,对于马腾人品还是颇为了解的,对于书信内容倒是没有过多的怀疑。

    然则韩遂看完书信却是无奈的叹息一声,寿成老弟啊,吾虽信你,可联军未必肯信,即便他们知道此为事实,亦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吾此番联盟凉州各路军阀,福焉?祸焉?

    不待韩遂多做感叹,便有侍卫匆忙进来禀报道:“主公,大营之中各路将军群情激奋,皆是出言要马将军给予交代,如若不然,便要同举大军问罪于武威。”

    韩遂闻言,脸色转冷,低喝了声胡闹,便大步朝着联军大营走去。

    联军大营之中,众军阀见韩遂面色不善的进来,不由得停住了叫嚣声,尽皆起身向韩遂行礼。

    韩遂见此,喝道:“诸君皆是一方英雄,胜败乃兵家常事,只因前锋小小失利,便不问缘由在此叫嚣着要讨伐盟友,成何体统?如此作为,吾等还谈何与中原各路诸侯争雄?不若乘早解甲归田罢了。”

    韩遂毕竟是凉州实力最为强劲的军阀,又是此时的联军盟主,一番呵斥下来,大营之中倒也无人敢出言顶撞。

    静寂片刻之后,张横上前对韩遂拱手道:“盟主,吾等亦知如此作为有些莽撞,不利吾等共谋大事。然则马腾此番作为实在卑鄙,吾等对其如此信任,将手中精锐交于他统帅,他却将吾等将士视为草芥,此番如若马腾不给吾等一个交代,只恐寒了诸位弟兄之心。”

    大营中其余军阀听闻张横如此说,也都齐齐对韩遂抱拳道:“盟主,马腾此番作为实在令吾等心寒,还请盟主为吾等主持正义,还死去将士一个公道。”

    韩遂亦知这些能在残酷的凉州占据一席之地的军阀皆是务实狠辣之辈,仅靠区区几句大义正道是不可能让众人罢休的,马腾此番若不下点老本,恐怕武威将危已。

    韩遂正色道:“马腾此番战败,折损吾等联军声威,吾自会按照盟军军法处置,革去其先锋之职,令其尽起部众以戴罪立功。”

    “至于折损诸君部众之责,吾这便为马腾写去书信,传达诸君意图,想来马腾自会给诸君一个满意的答复。”

    众人听闻韩遂所言,都在心中惋惜一声,如此一来,瓜分武威的计谋便也落空了。

    然则韩遂都如此说了,自己等人若是还紧抓不放,倒时要是激起韩遂怒火,那便得不偿失了,一时间众人都不再多言。

    武威郡,马腾接到韩遂处置手书之时,早已将赔偿诸联军军阀的粮食准备完毕了。

    傍晚时分,马腾派去屋兰通告诸联军的部将已是到达,众人听闻马腾愿意按照折损一员士卒赔偿二十担粮食的高价赔偿,都不由得有些惊异。

    此番折损一万五千联军部众,按照一人二十担粮食折合下来,却也不是个小数目。

    获得如此之高的赔偿,各路军阀心中怒气大消,便也不再提讨伐马腾之事。

    翌日清晨,十余万凉州联军于屋兰誓师起行,身为联军盟主的韩遂亲自领队,大军一路南下,直奔姑臧而去。

    马腾接到联军南下的消息,亦亲自率领自己精锐部众北上迎接联军兵马。

    傍晚时分,安排一众联军兵马驻扎姑臧城外,马腾便邀请其余十一路军阀统领进城歇息,以敬地主之宜。

    十一路军阀人多势众,倒也无惧马腾搞小动作,皆是跟随马腾进了姑臧。

第46章 梁兴姑臧起疑心,贾诩三策指局势() 
姑臧马腾府上,凉州一众军阀与马腾推杯换盏,似是早先逼迫马腾,欲要谋划武威之事未曾发生过一般。

    突然梁兴看到大厅门口闪过一人,却是与马腾之子马休十分相似,梁兴不由得心中起疑。

    马腾之子不是已被李炎在枝阳擒杀,怎会又出现在姑臧?

    心中疑惑的梁兴借口入厕,赶忙起身跟随那疑似马休的人而去,到了转角处,梁兴看见那人正脸,正是马休无疑。

    梁兴只感觉自己瞬间心跳加速,后背发凉,不由得起了很多联想。

    马腾与李炎乃是杀父之仇,马腾之子落入李炎手中,竟然能完好无损的回来,若是说这其中若是没有内情,梁兴打死也不会相信。

    再一想到三崖口马腾所受伏击,按理说受到埋伏,马腾折损如此严重,正是李炎追杀马腾,报仇雪恨之时,可为何马腾竟能安然返回姑臧?

    不仅马腾安全回来了,其属下五千将士亦未曾折损几人。

    梁兴越想越心惊,是否马腾早已背叛联盟,投靠了李炎?

    李炎收降自己的杀父仇人,这虽然听上去有些搞笑,但毕竟此时乱世已起,人心丧乱,各方枭雄所为者,利也!什么仁义道德忠孝礼仪早已被抛到一边。

    为了足够大的利益,纵使联合自己的杀父仇人亦未尝就不会发生。

    况且此时凉州各大军阀皆集聚于此,若是马腾李炎真的已经联合,马腾乘机反水,一举灭杀各路盟友,那他还真有一统凉州的可能。

    想到此处,梁兴越发心惊,明明是热闹非凡的马腾府邸,但此时在梁兴看来却是阴冷如九幽。

    疑心一起,便再也止不住,梁兴也不敢再回马腾宴会上,避开府内所有仆人,梁兴小心翼翼的出了马腾府邸,直奔城外联军驻地而去。

    却说枝阳城中,李炎算了一下时日,此时已是伏击马腾之后的第四日,想来韩遂等人的凉州联军也已从张掖经出发了吧!

    正思索间,却有侍卫进来禀报,门外有一人自称乃是皇帝使臣,特来求见。

    听闻皇帝使节,李炎不由得露出一丝微笑,看来董卓派来的信使已经到了。

    李炎起身亲自出去迎接董卓信使,见到使节,李炎却是一愣,面白无须,一身的宦官打扮。

    太监?

    李炎未曾想到此番董卓竟然如此正规,真正的派了一个太监前来传指令。

    见李炎亲自出来迎接,这名年岁不大的小太监不由得心中高兴,自十常侍被袁绍等人诛杀之后,宫中宦官地位一落千丈,天下诸侯很少有人再将他们放在眼中。

    此时受到李炎如此礼遇,这名小太监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进到府内,分主客坐好,李炎微笑着开口道:“这位小公公,相国大人身体安好否?”

    这名小太监能被董卓派来当使节,自然是董卓的人,此时听闻李炎问候董卓,亦是笑着应道:“回禀李将军,相国大人体态安康,倒是有劳将军挂心了。”

    又是一番客套,两人才开始进入正题。

    这名小太监倒也是机警之人,见李炎态度和蔼,丝毫没有歧视之心,心中亦是对李炎颇有好感,便也不打算按所谓的天子礼节让李炎跪接圣旨。

    小太监从怀中掏出金黄的圣旨递到李炎面前道:“贺喜李将军大捷,此乃陛下封赏。”

    见这小太监直接掏出圣旨递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