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宏图-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因为自己的母亲是羌人,无论自己表现得如何出色,也从来不会被马腾认可。

    纵使自己在十四岁那年单枪匹马杀进羌人部落,斩了一个小部落的羌人酋长,浑身浴血拎着那颗人头回来,马腾也只不过是有些惊奇,随便给自己找了个大夫了事。

    往事一幕幕划过马超脑海,越是回想马超也就越是绝望。

    白天马腾的那两鞭子不仅打疼了他的脸,也彻底打死了他的心。

    或许自己根本就不是马腾的亲生儿子吧,马超自嘲一笑。

    正回想着,门外响起了低沉的敲门声音。

    这么晚了,还会有谁来找自己?

    马超疑惑的起身去开门,只见门外闪进一人,乃是自己的至交好友庞德。

    庞德本是雍州南安郡人,虽然弓马娴熟武艺高强,但因并非出自士族,来投马腾的时间也不长,如今在马腾手下也只不过是一名小小的军侯。

    庞德曾无意间与马超结识,两人都很欣赏对方的武艺才能,一来二去便成了至交好友。

    此时马超见来访之人是庞德,赶忙将他拉进屋来。

    分主客坐下,马超道:“令明(庞德字)深夜来访,可是有事?”

    庞德看着马超脸上的两条血痕,叹了口气:“孟起,你今晚且速速逃命去吧!待到明日,主公恐不会饶你。”

    马超也知道在马腾眼里自己只不过是卑微的贱庶子,马腾此次吃了这么大的亏,定然不会只打自己两鞭子便完事。

    只是马超心中任抱有那么一丝丝的幻想,此时这一丝的幻想也被庞德打破。

    见马超沉默不语,庞德摇了摇头:“孟起,莫要再犹豫了,当今天下动乱,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有如留在此处郁郁不得志,不若你我二人领了军马另去他处开创一番基业。”

    马超现在算是对马腾彻底死心了,见庞德如此说,眼中精光一闪,上前握住庞德的手臂道:“吾得令明相助,大事可成已。”

    说罢,马超拔出腰中长剑,在墙壁上狠狠的刻下“恩断义绝”四个大字,领了庞德连夜遁去。

    庞德早已把跟随自己的两百士卒安排在城外,此时接应了马超,便去汇合马超的本部八百骑兵。

    待到远离了马腾驻地,两人相视大笑,领着一千勇士直奔并州而去。

    却说李傕驻军大营内,时至半夜,李傕依然未曾醒来,一众亲信将领都忧心忡忡的陆续离开。

    唯有李利依然在大帐内焦急的守护着李傕。

    李利乃是李傕侄子,但李利自幼丧父,李傕见其可怜,便将李利收养在身边,传授其兵法武艺。

    李利倒也有几分习武的天赋,年仅十九岁便将枯木逢春枪法练到了第六式,跟随李傕四处征战,立下不少战功。

    对于李傕的恩情,李利一直牢记心中,此时见李傕依旧昏迷不醒,不由得心中焦虑不已。

    虽然众人都劝李利去歇息片刻,但李利却固执的坚持守在李傕床榻旁。

    李利烦躁的在李傕卧榻前来回踱步,却听见榻上的李傕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声。

    李利见李傕醒来,心中大喜,赶忙上前握住李傕的手道:“叔父你终于醒了,伤口可还疼吗?”

    李傕此时脸色苍白,见李利如此关怀自己,心中欣慰,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强支撑着坐起身来。

    李傕有些艰难的道:“成虎,你速去取笔墨来,叔父……咳咳!叔父有要事要做。”

    李利虽然心中担忧李傕身体,可此时也不是矫情的时候,便赶忙按照李傕吩咐取来笔墨。

    李利扶着李傕坐到案机前,铺开一块上好的蜀锦,李榷握笔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强撑着写完书信,李榷叹了口气:“成虎,这封书信你速速派人送与董太师(此时董卓已自封为太师),一定要八……咳咳……八百里加急送去。”

    李利连忙应诺,领命而去。

    想了想了,李傕又提笔给李炎写一封书信。

    想起自己出征之前李炎的劝告,李傕不由得惨然一笑。

    若听吾儿之言,焉能落得如此下场,可此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马腾韩遂等人来袭,李傕被逼无奈之下又动用了武力,此时已是伤及肺腑,恐怕是难以痊愈了。

    长安太师府内,董卓正与自己一众姬妾嘻戏,却听侍卫来报说是李傕有信使求见。

    董卓虽然心头不爽快,却也应道:“且去把信呈上来。”

    打开信件,董卓方才看了几行便对身边侍卫喝道:“速去传李儒来见我。”

    董卓身边侍卫赶忙应诺,小跑着去请李儒。

    董卓原本只不过是一富家子弟,但因其性格豪爽,又喜好结交各方任侠豪杰,才慢慢有了名气。

    之后羌人作乱,董卓带着自己一众朋党参军,凭着战功一步步往上爬,做了东中郎将。

    但那时的董卓也只不过是一中上级军官,离他独霸一方的目标还很远。

    之后董卓便遇见了陇西李氏家族的嫡子李傕,那时李傕虽然年幼但却勇武非凡。

    董卓见了大为欢喜,而李傕见董卓骑于马上还能左右开弓,且又为人豪爽,也非常敬佩董卓。

    李傕当即便答应了董卓的招募,跟随董卓左右。

    李傕方一追随董卓,便在西北大地起了连锁反应。

    雍、凉、并地区那些原本并不看好董卓的世家豪族,一夜之间改了主意,纷纷把自己家族中的人才、物力资源向董卓投注了一部分。

    对于这个意外之喜,董卓乐得睡梦中都能笑醒,从此便更为看重李傕。

    李傕也没有让董卓失望,忠心耿耿跟随董卓,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

    董卓原本还想着等自己称帝了,便封李傕做个车骑大将军。

    此时却突然得知镇守西方关口的李傕重伤愈死,董卓哪能不惊。

    李儒闻讯赶到董卓府上之事,只见董卓手中拿着一块布帛,脸色阴晴不定。

    见李儒来了,董卓不待李儒开口便道:“文优(李儒字)你且先看看这封书信。”

    李儒恭敬接过布帛,开始认真看起来,却是越看脸色越阴沉。

    原本李儒正在谋划如何以最小的损失为代价,让小皇帝刘协禅位给董卓。

    此时却突然接到李傕重伤愈死的消息,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李儒的许多计划。

    李儒虽然是西凉军中顶级的谋士,但却也是一个偏执得近乎疯狂的疯子。

    自从西凉军入关的那一天起,李儒就想当一当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那怕是只能当一个月或者是只能当一天都死而无憾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李儒不惜背上千古骂名,亲手毒杀了汉少帝刘辩和皇太后何氏。

    为的就是让董卓更好的集中权力,积累称帝的资本。

    可如今的丞相是董卓,李儒无法撼动董卓,也不可能取而代之。

    要想做丞相,李儒就只得想方设法进劝董卓称帝,这是李儒唯一的机会。

    眼看着自己的计划就要成功了,却突然在李傕这里出了岔子,这是李儒绝对不允许的。

    李傕手中掌控五万西凉铁骑,在西凉军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若是李傕死了,而又无法找到合适的人选统领李傕部众的话,那群远在西凉的骄兵悍将指不定生出什么乱子。

    到那时,若是关东诸侯趁乱攻打,董卓别说登顶九五之尊,能保住小命就算不错的了,而自己的丞相梦也必然随之破灭。

    李儒越想越觉得可怕,当今之计便是找到合适的人选统领李傕旧部,保持暂时的稳定局面。

    董承、徐荣、樊稠、张济……一众将领的面孔在李儒脑海中划过,却又很快被李儒否定。

    突然,李儒想起前些日子在城门口遇见自己下马向自己恭敬行礼的李炎。

    李儒不由得嘴角上扬,李炎身为李傕嫡子,若是李炎接了李傕的班,李傕旧部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抵触。

    再者,李炎上任,必然会找与自己有杀父之仇的马腾韩遂等人死磕。

    若是李炎胜了,则可恩威并施封赏李炎,让其统领大军镇守西凉。

    若是李炎败了,到那时再派出一名忠心的将领统率李傕旧部,那些残兵败将也就无话可说了,此乃一石二鸟的妙计。

    说时迟那时快,万千思虑只在电光火花只间。

    李儒一扫方才心中的压抑,上前向董卓行了礼道:“太师,当今之计应速速选派将领替换李将军,如若李将军不幸伤势加重,只恐马腾韩遂等贼子乘机作乱。”

    董卓也从方才的回忆中醒悟过来,一脚踢翻面前的案机怒道:“马腾韩遂诸贼子此番伤了稚然,咋家定要让尔等贼子血债血还,速速传令,让吾儿奉先前来见我。”

    李儒见董卓要找吕布来,那还不知道董卓打的什么主意。

    赶忙上前道:“太师且息怒,吕布将军乃是并州军,若是让他统领李将军旧部,只恐……”

    董卓方才也是怒火攻心,此时听李儒一劝也慢慢冷静下来。

    身为西凉军的最高统帅,董卓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复杂关系。

    想到此处董卓沉声道:“那依文优之见,咋家该派何人接替稚然?”

    李儒也不废话直接道:“依属下愚见,李傕之子李炎可担此大任。”

    “李炎?”

第15章 青云受封领众军,稚然重伤归长安() 
沉默片刻,董卓终是采纳李儒的建议,且把一应后续事宜交给李儒处理。

    李儒倒也办事效率颇高,仅只一天时间,便将相关文书拟定好,让人快马加鞭送去西凉李傕处。

    李傕这两日情况也是愈发严重,时常处于昏迷之中。

    接到董卓发来的文书,李傕勉强支撑着身体,把部下各处防守事宜安排妥当。

    又任命李利为临时指挥,伍习、杨起石为副将,辅佐李利。

    一应事宜安排完毕,李傕方才松了口气,在亲信护卫护送下,秘密出城返回长安。

    却说李炎这段时间到是过得平静而充实。

    白天到军营与众士卒一同训练,对于枪法马术,李炎更是不耻下问,但凡有不懂之处,无论是对张辽徐晃等高手还是对普通士卒,只要李炎觉得可用,便虚心向其请教。

    这也使得李炎在短短几个月中,战力马术精进不少,枯木逢春枪法大有精进。

    晚上时间,李炎也没闲着,认真研读诗经、尚书、孙子兵法等经典古籍兵书,算是每日必做的功课。

    一番努力下来,倒也有了一定的收获,李炎心态、谋略、涵养等方面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当然李炎一有空闲时间也会跑到贾诩府上去拜访拜访。

    然而让李炎无奈的是,这个时代礼教甚严,纵使自己已经和贾玉定了亲,但在正式成亲之前,却也没法见到那个自己朝思暮想的可人儿。

    李炎只得无奈的通过月儿传递书信,以表相思之情。

    今日李炎如往常般正在军营与张辽高顺等人探讨马术,却见李贞风风火火赶来。

    还不待李炎发问,李贞便将一封书信呈上来道:“公子,这是主公派人送来的密信。”

    “密信?”李炎眉头微皱,心中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

    李炎与李傕时常有书信往来,却从未有过什么密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