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32章 羯人的末日() 
ps:稍后更正…………………………………………………………………………………………………………………………………………………………………………………………………………………………………………………………………………………………………………………………………………………………………………离较短,只要不让蜀军有机会近身,他们的火器就无用武之地,毕竟手雷的投掷距离只有几十步远,比起上百步的弓箭,那是远远不及的。

    所以常海在担任寒山要塞的守将之后,为了防备蜀军的火器进攻还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首先两侧的山峰高地上设立巡哨,阻断蜀军占领两侧山峰的可能,其次安排强弩手,对冲到寒山要塞近前几十步的蜀兵进行强力地灭杀,不给他们一丝接近要塞的机会。

    但常海万万没想到,蜀军居然会用投石车来发射火器,由于火器较轻,射程远远地超过石弹,匈奴人最强的弓箭都无法射到这么远的位置,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石雷从天而降,在他们的头顶上凌空爆炸。

    火器的杀伤威力何其的惊人,尤其是蜀军使用了火药填装量比竹筒手雷大了五六倍的石雷,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散尽之后,一丈之内是一片狼籍,满地残肢断臂和血肉模糊的尸体,看得令人触目惊心。

    在强大的火器面前,匈奴人号称是固若金汤的防守变得如麻纸一般的脆弱不堪,一枚石雷或集束手雷就可以给匈奴人造成成片的伤亡,几十枚石雷同时落到要塞之内,这种打击近乎是毁灭性的。

    它不光摧毁的是匈奴人的防御工事,而且摧毁的是匈奴人的防御信心,就连常海面对这样的打击都已经是心如死灰了,更别说普通的匈奴士兵了。

    蜀军潮水般地攻了上来,遭受重创的匈奴人虽然还在顽强地抵抗着,但这样的抵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寒山要塞的防线轻易地就被蜀军给撕破了,蜀军从东西两面同时地攻入了要塞之中,展开了最后的白刃战。

    一方面匈奴人防守意志已经被彻底地摧垮了,另一方面蜀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兵力,这样的肉搏战只能是呈现一边倒的状况,常海虽然也是一员骁将,但在大势已去的情形之下,他也是无力回天。

    突围已经没有了意义,就算他侥幸逃得出去,下场也只能是和前任守将卢塔一样,被刘渊给斩首,与其那样窝窝囊囊地死,倒还不如在寒山要塞死得轰轰烈烈。

    常海拒绝了部下要他突围的建议,他一个人手执单刀扑向了蜀军的聚集处,大肆地砍杀起来。常海骁猛异常,连着斩杀了多名的蜀兵,但他一个人再猛,也是无济于事的,最终常海被十几条长枪刺穿了身体,战死在了寒山要塞。

    以寡敌众的匈奴人个个都倒是挺有血性,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大部分的匈奴兵都选择了和他们主将一样的命运,誓死而战,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不过,匈奴人的顽强再也改变不了寒山要塞的命运,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激战,当最后一名匈奴兵倒在血泊之中的时候,寒山要塞的上空,高高地飘扬起了“汉”字大旗。

    所有的蜀军将士都在欢呼,久违的胜利让他们群情激昂,笑语欢声,最让他们高兴的是,蜀军中军团终于会师了,在七百多个****夜夜之中,他们艰苦卓绝地各自为战,与强大的匈奴人极尽周旋,前仆后继,奋勇作战,积小胜为大胜,今天终于等到了三军会师的日子,也正是蜀军扬眉吐气的日子。

    寒山要塞之战的胜利,也将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蜀军将彻底地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整个抗胡战争也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之中。

    黄崇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还是大将军办法多,竟然可以想到用投石车来投掷火器,一下子就解决了火器射程不足的难题,再坚固的防御工事在火器的面前,那也是形同虚设,这取寒山关便如探囊取物。”

    刘胤面带着微笑地道:“如果强攻寒山关的话,我军伤亡必定会很大,有火器的话,自然是事半功倍。”

    拥有超过整个时代的武器,刘胤对这种攻坚战还是有着十足的自信的,想想到了晚清时代,外国的侵略者在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整个国家,先进的技术所带来的那种压倒性的优势,是相当可怕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刘胤在发明火药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火药的研制和生产上,他保持着绝对的保密状态,如果一旦被敌国对手掌握了火药的配方和生产技术,自己所拥有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正是凭借着火药这个威力惊人的武器,刘胤才能在一次次的关键性战役中胜出,远的不说,就单说这两次的寒山要塞之战,都是因为蜀军拥着火器,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小的伤亡代价下拿下这座号称是上党第一要塞的寒山关隘,如果没有火药,很可能现在还被困在谷远的狭小地带内,被匈奴人四面围剿着,如果没有火药,蜀军也几乎不可能做到三军会师,彻底改变上党的局势。

    现在三军成功的会师之后,三块根据地便彼此连通,反倒是匈奴所控制的上党郡城,处在了蜀军的三面包围之中。

    上党的郡城可是个好地方,这是个被群山环抱的脚盆,有鱼有肉,刘胤早就眼馋很久了,只是当初自初来乍到,实力不济,只能是钻在穷山沟里打游击,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刘胤自然把目前投向了上党郡城壶关,也只有拿下壶关城,那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整个上党。(未完待续。)

第833章 高都之战() 
一点的突破往往会带来全盘的崩溃,原本还在做最后坚守的羯人由于防线的的失守,立刻是军心涣散,无心抵抗。

    蜀军趁势而进,如风卷残云一般地攻占了屯留县城。

    接下来,不用上面再吩咐,冲入城中的蜀军便开始了大屠杀,不管是还是负隅顽抗的还是已经拱手投降的羯兵,统统都做了刀下之鬼,那些手无寸铁的羯人平民,也一样是杀戮的对象,蜀军对羯人丝毫没有半点的怜悯,只要是高鼻梁蓝眼睛的白种人,一概统统处死。

    羯人的暴行为他们的亡族灭种埋下了祸根,当他们肆意杀戮以人为食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想到他们有一天也会被杀戮掉,汉人绝对不会想他们想象的那样孱弱,尽管汉人是礼仪之邦文明之邦,但他们绝对不是任人欺辱的对象。

    历史上有武悼天王冉闵,而今天有蜀汉骠骑大将军刘胤,他们都必将成为华夏民族不屈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天下宣告,汉人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隶,任何胡人对汉人犯下的累累罪行,都必将让其付出同等的代价,有犯大汉之威严者,虽远必诛!

    杀戮整整地持续了一夜,到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屯留城中,已经不再有任何羯人的存在了,整个的屯留城中,血流成河,尸堆如山。

    刘胤下令将这些羯人的尸体全部拉出城去,在屯留城的东郊,挖了一个巨坑,所有羯人的尸体,都被掩埋在此。后来这个万人冢被称之为羯人冢,常有野狗在此刨食,羯人的骨骸,也散乱在四周,无人收拾。

    一个凶残而暴虐的民族,在屯留走到了它的尽头,尽管在其他的地方,还有一些羯人的零星存在,但做为一个族群一个部落,它已经消亡了,并将永远地不复存在。

    ┄┄┄┄┄┄┄┄┄┄┄┄┄┄┄┄┄┄┄┄┄┄┄┄┄┄┄┄┄┄┄┄

    高都之战已经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但战事却依然很胶着,刘渊已经征调了一切可以征调的军队,来参与到高都之战中,但依然无法打破晋军对高都的围攻。

    刘渊暗暗地着急,战事拖得越久,形势就会越发对刘渊不利,整个上党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如果刘胤在此时发难的话,刘渊真不知道上党的局势如何收拾。

    刘渊一直密切地注意着后方的动静,当他抵达高都的时候,还尚未接到蜀军有任何动作的消息,这对于刘渊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最起码,他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高都战场上来,一门心思地去对付羊祜。

    按刘渊的盘算,高都目前有守军两万余人,再加上齐万年等从河内退回来的残兵两万多人,光高都的守军就四万余人,自己这一次亲率五万人赶来救援,匈奴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九万人,要比晋军的七万人为多,在兵力上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再倚仗高都城坚固的防守,里应外合之下,击败晋军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他显然是低估了羊祜的能力,虽然晋军在兵力要比匈奴军差上那么一点,但在整体的战力上及部队的运筹布置上,晋军是明显地略高一筹,晋军突破匈奴人的太行防线之后,便将高都城团团地围困起来。

    镇守高都的是刘渊的心腹大将赵固,高都本来就是匈奴人内防蜀人外防晋人的重要关隘,刘渊一直在高都派驻重兵防守,委任赵固为高都守将,修缮城池,完备兵甲,将高都打造成上党南部最为坚如磐石的重镇。

    原本高都就有两万的驻军,齐万年、郝元度、彭荡仲率着两万残兵从河内逃回来之后,奉刘渊的命令也驻守在了高都,这样高都守军的兵力就达到了四万余人,有这么多的军队再加上高都坚固的城防,赵固是信心满满,根本就无惧晋军的来袭。

    当晋军的先头部队向高都杀来的时候,赵固甚至还派出了一支人马前去偷营劫寨,想给晋军来一个下马威,不过羊祜那里会给赵固这样机会,反倒是将计就计,将偷袭的匈奴兵引入了包围圈,匈奴人遂是大败,损失惨重。

    折腾了这一下之后,赵固也老实了,将兵力收缩到了高都的城内,凭险拒守,死活也不再出战了,羊祜趁势将高都城围了起来,在高都的东西南北四面,各扎下一座大营,将高都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羊祜并没有急于进攻,对高都也是摆出了一付要打长久战的准备,赵固精心地准备了那么多的防御工事和器械,居然一样也用不上,反倒是被晋军深壕高垒地困在了城中,赵固不禁是暗暗着急,急盼刘渊的援兵到来。

    刘渊当然也不能等闲视之,高都的安危那是性命攸关的事,一旦高都失守,晋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整个上党的防线就会全盘地崩溃掉。

    刘渊也是头疼,蜀军在上党已经折腾了两年了,自己屡次围剿,都不见成效,这前门的狼还未驱走,这后门又来了一只虎,那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为了救援高都,刘渊只能是暂时地放弃了进剿蜀军的计划,率大军南下,直扑高都。

    刘渊想着速战速决,很快地将围攻高都的晋军给解决了,这样才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蜀人,秋季的围剿计划落空了,但无论如何也不拖过这个冬天,必须要在年前,彻底地把蜀军给消灭掉。

    在刘渊看来,只要匈奴军南北夹击里应外合,晋军腹背受敌,必然支撑不住,打退晋军的进攻,不过是迟早的事。

    但刘渊没想到羊祜竟然会针锋相对,就在匈奴人抵达桃水河北岸的时候,羊祜也率军进驻到了桃水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