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80章 血染白石沟() 
ps:按惯例还是两点左右更正,等不及的书友请明天再看吧…………………………………………………………………………………………………………………………………蜀军的攻击也仅仅只是试探性,根本就谈不上用尽全力,然而就是这么一次简单的进攻,却很轻易地攻破了马鸣山,确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难道是匈奴人的圈套和诡计?他们故意示敌以弱,将蜀军引诱上山,再找机会包围反击?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又是极低的,毕竟马鸣山的防线主要集中在前山一带,匈奴一旦丢失掉前山防御阵地,再想夺回来,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而蜀军控制了马鸣山的前山阵地,已经将马鸣山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匈奴人的溃败之势已经是不可逆转。

    当然傅著还是很谨慎地下令蜀军不必追击,在搞清楚匈奴人溃败的动机之前,盲目的追击只会中敌人的圈套。

    最让傅著感到疑惑的是,蜀军在攻山的时候,匈奴人的后方似乎出现过骚动的迹象,正是因为这个骚动,让匈奴人的防线明显地受到了打击,蜀军趁机进攻,才得以大获全胜。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匈奴人的后防出现骚动?傅著自然是不得而知,但从表面的迹象来看,匈奴人肯定是遭受到一支部队的攻击,而且这支部队的规模不会很大,但能影响到匈奴人的阵形,可见攻击力十分的强悍。

    可这支军队来自何方,是何人部下?傅著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支部队与蜀军没有半点的关联,因为在这之前,他并没有派出任何的小股部队去袭扰匈奴人后防,而且其他两路蜀军正分别攻击老爷岭和庙前山,根本无瑕顾及马鸣山这边。

    带着一丝好奇,傅著登上了山顶。

    这个时候,天已经渐渐地黑了,蜀军点起了不少的火把,将整个马鸣山照得如白昼一般,这也是为了继续搜索藏匿在山上不曾撤走的匈奴人。

    “别误会,俺们是汉民!”前方突然地出现喧哗声,引起了傅著的注意。

    傅著急问道:“前面怎么回事?”

    傅著身边的亲兵当然也不清楚出了什么状况,不过有几名腿脚麻利的亲兵已经跑上前去探听消息了,很快地就回到了傅著身边,禀报道:“启禀将军,前面发现不少的人,但并没有身着匈奴人的统一军服,倒是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说话的口音也是汉话,现在正与我军对峙着。”

    傅著心头一喜,看来此前自己的疑惑这个时候全解开了,确实有一支特殊的部队在匈奴人的后防线上给了匈奴人致命的一击,傅著立刻赶上前去,看个究竟。

    火把的照耀之下,纤毫毕现,傅著可以很轻易地看到这支部队大约有数百人的样子,穿着的衣服五花八门,和平常的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区别,通过衣着看职业,这些人应该是些猎户樵夫之类的百姓,他们手中所持的,大部分是猎户所用比较粗陋的弓箭,还有就是樵夫所用的斧头和砍刀。

    不用再有什么疑问了,看来这支特殊的部队就是本地的山民了,但在傅著的印象之中,并没有什么老百姓自发地加入到蜀军的队伍中,马鸣山山高险峻,匈奴人暴虐成性,为何这些山民会甘冒风险,来偷袭匈奴人的后防?

    这些山民正在与蜀军对峙着,双方剑拨弩张,只是没有暴发冲突。

    “全部后退!”傅著高声地下令道。

    现场一名司马对傅著道:“傅将军,这些人来路不明,小心有诈。”

    傅著呵呵一笑道:“你听过匈奴人有把汉话说的这么溜的吗?”

    那名司马脸上微微一红,道:“卑职倒没有想到这一点,但这些人全副武装,行迹可疑,我军围山之时,他们企图逃跑,所以卑职才将他们给围了起来。”

    傅著道:“你恐怕还得感谢他们才是,如果不是他们的缘故,我们可不会这么轻易地就拿下马鸣山。”

    说着傅著大步向前,冲着那些山民抱拳道:“诸位老乡了,失礼了,在下乃是汉军虎骑营军护军将军傅著,却不知各位老乡是何方人氏,怎么会出现在马鸣山?”

    傅著一来,蜀军便奉命后撤,双方之间剑拨弩张的紧张空气也就消散了,何况傅著态度友好,言语和蔼,那些山民的戒备之心也就消散了不少,为首的几人对视了一眼,一人挺身而出,拱手道:“草民见过将军,我等俱是本地人氏,只因匈奴作乱,残害百姓,故而自组乡勇,奋起反击。”

    傅著一听,果然与自己所想的没有什么差别,与这些山民们进一步详谈傅著得知,原来匈奴自叛乱之后,对并州的汉人百姓大肆杀戮,奸淫掳掠,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原本居住在平原地带的汉人百姓不得不往深山里逃遁,但残暴的匈奴人并没有因此而放过汉人百姓,在深山里面,也经常会有匈奴人疯狂残杀汉人百姓的事情发生。

    这些百姓已经完全被逼到了绝路上,他们的父母妻儿,多数已经是惨遭匈奴人的毒手,为了自保,这些健壮的汉人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对抗匈奴人,其中多数人是猎户和樵夫出身,都是在这大山深处生活惯了的百姓。

    此番匈奴人大规模的入山,开始的时候,这些山民还以为是匈奴人的又一次进剿,但通过打探消息,他们得知这些匈奴人进驻老爷岭马鸣山一带,是为了和蜀军作战的,这些山民认为复仇的机会来临了,但纠集了数百人的队伍,通过他们熟悉的山路,悄悄地绕到了匈奴人的背后。

    当然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举动会影响整个儿的战果,他们只是希望在两军交战的时候,从背后捅上匈奴人一把,杀上一些匈奴给自己的亲人报仇。(未完待续。)

第781章 坚壁清野() 
刘延年背上也中了一箭,他顾不得拨箭,一刀斩去了箭杆,箭头仍深深地埋在他的肉里,刘延年就这样咬着牙冲出了白石沟。

    看到自己手下侥幸生还的残兵败将,刘延年不禁是哀叹一声,从左国城带出来的五万人马,到现在只剩下了几千人,和全军覆灭也相差不多了,不过万幸的是,自己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他不敢在梗阳城停留,出了白石沟,就折向北行,望几十里之外的晋阳城逃去。

    对于刘延年来说,什么地方也不再是安全的,唯有逃回晋阳,才有一线生机,至于背上的箭伤,虽然疼痛难忍,可他也得忍着。

    傅著的虎骑军度最快,紧跟着匈奴人冲出了白石沟,攻下了梗阳城。

    梗阳城是一座小城,方圆只有数里,春秋时为祁氏邑,晋灭祁氏,魏献子为政,分其地为七县,梗阳便是七县之一,后来汉武帝创十三州刺史部,梗阳降县为乡,隶属于太原郡榆次县,至魏末晋初,梗阳城一直为榆次县的西境。

    不过梗阳城虽小,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由此向北五十里,便是并州州治晋阳城,可以说梗阳称得上是晋阳的南大门,梗阳的失守,必然会震动整个的并州。

    梗阳城只有零星的驻军,根本就无力抵御虎骑军的进攻,傅著率领虎骑军以势如破竹之势便拿下了梗阳城。

    很快地,刘胤、傅佥、罗宪率蜀军大队人马出了白石沟,抵达了梗阳城。

    梗阳城太小,根本就容纳不下这么多的人马,刘胤便令大军在白石河以北扎营,谓之北营,但见连营数十里,旌旗飘扬,营垒森严,气势蔚然。

    刘延年败逃回晋阳城,去面见刘猛,满脸愧色,细述战败之情形,刘猛倒没有责怪于他,宽慰了几句,吩咐下面的人带他去疗伤休息。刘延年留在后背的箭头一直没有处理,伤口已经开始化脓溃烂了,刘延年倒也算是一条铮铮硬汉,伤成之样,居然一声也不吭。

    刘猛脸色阴沉,对手下部属道:“想不到蜀人刘胤来势竟然如此凶猛,不但在左国城袭杀了汉王,而且一路狂进,数日之内竟然攻破娄烦占据梗阳,如今蜀人距晋阳已不足五十里,诸位可有退敌良策吗?”

    诸将不禁是面面相觑,刘胤的来势凶猛确实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连左独鹿王刘延年都被打得满地找牙,那些匈奴诸将纷纷在心底暗自掂量,自己是不是刘胤的对手,别看平时这些匈奴大将们个个趾高气扬的,但真正应对危机,却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手段来,面对刘猛的询问,个个哑口无言。

    刘猛重重地哼了一声,道:“平时看你们一个个耀武扬威的,浑然没有把汉人放在眼里,今日一个小小的刘胤,居然让你们怕成这般,真是丢人现眼!”

    诸将被刘猛一顿训斥,个个脸色红,但刘猛的位子在那儿摆着,他们既不敢怒也不敢言,悄悄地受着便是。

    这时,谋士陈海光道:“右贤王不必忧虑,卑职有一计,可破刘胤。”

    刘猛大喜,道:“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陈海光道:“蜀人远道而来,粮草补给殊为困难,右贤王只须坚壁清野,尽遣汾水两岸之民归晋阳,仓禀野谷,尽皆烧之。蜀人粮草短缺,利在战,我军深沟高垒,拒守不战,不出百日,必然可以拖垮蜀人。如今赵王在河内连番大胜,右贤王亦可请赵王回兵晋阳,南北夹击,定然可以歼刘胤于梗阳。”

    刘猛呵呵大笑道:“陈军谋果然妙计,本王本欲尽起晋阳大军,与之决战,听陈军谋之计,倒不必心焦,以静待之,破敌有望。”

    陈海光道:“右贤王万万不可出战,如此岂不正中蜀人之下怀,蜀人远来,必求战,右贤王只须以静制动,何愁蜀敌不破?”

    刘猛听从了陈海光的计策,尽遣阳邑、祁县、榆次等县的百姓于晋阳,同时放火烧城,将三座县城全部纵火烧毁,三县附近的仓禀野谷,也一律纵火烧之,但见晋中大地,浓烟滚滚,火光熊熊,万人恸哭,声嘶泪悲。

    匈奴人的手段极为地残暴,有不愿意迁移的,一律通敌罪论处,格杀勿论,许多百姓也只能是忍气吞声,背井离乡,离开他们一直生活和栖息的土地,晋中数百里的大地,渺无人烟,沦为一片赤地,就连一座完整的房舍都不曾寻到,到处是残垣断壁,满目苍荑。

    也不得不说匈奴人的这个手段确实狠毒,虽然蜀军东渡,带了不少的粮草辎重,但后勤补给线的过于漫长,势必将给蜀军的后勤保障带来极大的困难,就食于敌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只有从匈奴人控制的地盘上夺取更多的粮草,才能有效地解决后勤补给上的亏空。

    但匈奴人坚壁清野的手段,让蜀军面临的局面陡然地严峻起来。军无粮则慌,任何一支军队在缺乏粮草的情况下,是永远也无法赢得胜利的,粮草是保证胜利的根本条件之一。

    蜀军十几万人马进入晋中,后勤补给线不断地被拉长,让本来雪上加霜的后勤补给变得十分困难,千里不运粮,就是因为补给线拉得太长,运送的粮草都比得上路上的损耗了,如果从长安算起,辗转经过军渡送达到晋中,路程肯定会过一千里,这个巨额的损耗让关中送抵晋中的粮草效率非常地低下。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就食于敌,在敌人的地盘之内搞到粮草,这样就可以解决军队粮食供应的亏空,而现在匈奴人采用的策略坚壁清野,让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