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延年不为所动,亲兵将赫格昆拖了下去,手起刀落,将他的人头砍了下来。刘延年环视左右,沉声地道:“赫格昆违反军令,罪不可赦,传令下去,如有违抗军令擅作主张者,一律斩首示众,绝不轻赦。”

    众将悚然,俯首听命。

    “渡口那边情况如何?”刘延年处置完赫格昆,立刻便问渡口那边的情形。

    立刻有哨骑向刘延年禀道:“启禀大帅,蜀人已有五千余人渡过黄河,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地渡河而来。”

    “真是混帐!”刘延年对赫格昆是余恨未消,如果不是赫格昆擅作主张耽误军情的话,匈奴军至少也应该比现在早两三个时辰到达军渡,绝对不会出现被蜀军抢先的局面,这个赫格昆,真是死有余辜。

    “准备攻击!”刘延年很快地下达了命令,现在每多耽搁一刻,就会有更多的蜀军渡过黄河,这无疑对匈奴人很不利,现在再追究谁的责任已经是于事无补,当务之急,就是夺回渡口,将已经渡河的蜀军赶下河去。

    现在的局面,对于匈奴人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比竟渡过河的蜀军人数并不太多,只有五千人来人,趁其立足未稳,即刻发起反攻,夺回渡口的希望其实还是蛮大的,所以刘延年果断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匈奴骑兵赶了一夜的路,虽然比较疲乏,但现在的形势可不容许他们歇下来休息,刘延年一声令下,匈奴人万骑突进,向着渡口方向发起了进攻。

    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方法自然莫过于偏厢车,不过偏厢车过于笨重,虎步军长途奔袭,轻装而进,根本就没有准备偏厢车,包括偏厢车在内的后续辎重装备现在还停留在黄河西岸,现在蜀军轻装而进,携带的都是随身武器,面对着突如其来的遭遇战,高远早已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在阵前排出了长枪阵,用来抵御匈奴人的骑兵冲击。

    步兵对抗骑兵,长枪列阵是唯一有效的招数,锋利的长枪一排排斜刺排开,宛如密林,匈奴骑兵撞上来的时候,那一条条长枪便毫不留情地刺穿了骑兵和战马。

    但匈奴骑兵的冲击之势相当地猛烈,前面的骑兵倒了下去,后面的骑兵依然不惧生死地冲了上来,在匈奴骑兵轮番地冲击之下,长枪阵也渐渐有被冲垮的危险。

    诚然长枪阵是对付骑兵的法宝,但也仅仅是对抗一些零星的骑兵,如果遇到大队的骑兵发起集团冲击的时候,长枪阵的弱点也就暴露无疑。

    一条长枪只能对付的了一匹战马或一名骑兵,长长的刺枪穿透匈奴骑兵或战马的身体之后,很难一下子就拨出来,而匈奴骑兵正是用这种伤亡换突破,前面的骑兵阵亡或受伤之后,后面的骑兵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顶上来,轮番地对长枪阵进行冲击。

    双方的战斗进行地十分惨烈,整个前沿都混战成了一团。(未完待续。)

第769章 偷袭左国城() 
得到了援兵的相助,刘延年变得信心满满,他立刻率军发起了进攻。

    不过蜀军这一夜可没歇着,除了设制拒马之外,还挖了不少的壕沟,堆土石为垒,构筑了不少的防御阵地,让匈奴骑兵的进攻变得无数顺畅起来。

    不过,困难再大,也动摇不了刘延年夺回渡口的决心,刘延年倾尽所有的兵力,就是欲一战将过河的蜀军全部歼灭掉,何况自己占据着绝对优势兵力,蜀军就算是设置一些小小的障碍,又岂能阻止匈奴铁蹄的前进步伐?

    蜀军自然是拼死而战,箭如雨下,刀枪如林,在渡口前面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将匈奴人死死地挡住,不得前进。

    不过让刘延年感到疑惑的是,貌似参与防守的蜀军和昨天的数量相差并不大,按理说经过一夜的抢渡,蜀军的人数至少也可以再增加一倍,但现在看来,蜀军的人马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让刘延年颇为有些想不通。

    难道蜀军昨夜就没怎么渡河?毕竟夜间的渡河条件比白天要差了许多,可这也不是一个理由呀。

    难道是蜀军故意地示敌以弱,然后集聚力量再行反击?或许这才是蜀军的真正动机。

    不管怎么说,刘延年也是全然不惧,他就不信了,自己大军全部压上,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军渡?

    激战了两个多时辰之后,匈奴军已经突破了蜀军的数道防线,眼看着胜利在望之时,突然一骑飞奔而至,冲到近前,滚鞍落马,急报道:“启禀大帅,蜀军今晨突然偷袭了左国城,左国城已经失守了!”

    “什么?”刘延年本来是骑在马上的,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顿时变得惨白,眼前一黑,差点儿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原来蜀军人少原因在这儿,他们并没有困守渡口,而是趁机偷袭了左国城,刘延年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这一步,顿时他是面如死灰。

    ┄┄┄┄┄┄┄┄┄┄┄┄┄┄┄┄┄┄┄┄┄┄┄┄┄┄┄┄┄┄┄

    这还要追溯到昨天的夜里。

    蜀军的渡河速度远比刘延年想象的要快的多,先期渡过虎步军和永安军两个步兵军之后,接下来渡河的就是虎骑军和青龙军这些骑兵了,蜀军三巨头刘胤、傅佥和罗宪也随同大部队到达了东岸。

    随着骑军的到来,也让高远和罗袭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一整天被匈奴骑兵压着打,蜀军步兵确实是相当地吃力,现在蜀军骑兵到位之后,完全可以以骑制骑,步兵的苦逼日子总算是到头了。

    罗宪也向刘胤表示,在次日的作战之中,骑军可以来打头阵。

    不过刘胤则是另有打算,刘延年在第一天的进攻受挫,第二天必然会增加援兵再次发起攻击,而刘延年连续地调兵之后,其后方左国城必然会空虚,如果蜀军能捉住这个机会的话,一举拿下左国城,便可轻而易举地奠定东渡以来的首胜。

    刘胤将自己的计划和傅佥、罗宪进行了商议,傅佥和罗宪立刻表示赞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刘胤的这一手相当地高段。唯一的隐忧就是蜀军对道路环境不是太熟,还必须地避开大路上的匈奴援兵,能否在一夜之内兵抵左国城下,是一个最大的疑问。

    很显然刘胤在这方面早已是做足了功课,为了此次进军并州,刘胤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派出了斥侯密探,悄悄地潜入到了并州境内,将并州的地形地貌和匈奴人的驻守情况摸个透,现在刘胤的手头,不光有并州各地山川地理图本,而且匈奴人在各地兵力驻守的多少也是一目了然。

    从军渡前往左国城,除了匈奴骑兵所走的那条大道之外,还有两条小路可供选择,刘胤决定自己亲率虎骑军和青龙军从其中的一条小路上进军,而将军渡这边的防务,交给傅佥和罗宪来负责。

    一路翻山越岭,刘胤率军在天明的时候,抵达了左国城的城下,刘延年已经将左国城的五万大军全部调走了,现在防守左国城的,只是些小股零星地匈奴军队。

    而且左国城全然没有什么防备,到了鸡鸣时分,左国城的城门一如既往地打开了,百里之外军渡的激烈战况,似乎一点也没有影响到这儿。

    自打匈奴宣布成立汉国之后,左国城就成为了其都城的所在地,刘豹的王宫就建在左国城中。不过相对于并州晋阳这样的大城,左国城的规模则小的多,人口自然也比较少,而且城里城外,进进出出的,都是匈奴人,看不到半个汉人的身影。

    刘胤抵达左国城附近的时候,没有急于进攻,由于他带来的全部是骑兵,没有什么攻城的器械,只适合于野战,不利于攻城,所以只宜智取,不宜强攻。

    刘胤回头对傅著道:“子诚,你带一小队人乔装成匈奴人的模样,把城门夺了。”刘胤看到匈奴人全然无备,就连城门口站岗的兵卒都没有几个,便立刻安排傅著带人乔装去袭城。

    蜀军之中,自然有不少缴获的匈奴人的军服和各种武器,傅著当即令人取过几十套来,找了几个会说匈奴话的士兵,将匈奴的军服换上,望城门口而去。

    早晨的城门口显得非常地冷清,来来往往也没有几个人,昨天晚上左国城派出大军出征,折腾了大半宿,直到后半夜最后一批匈奴骑兵离开左国城才恢复了平静。而留守城池的匈奴兵并没有睡好,天刚亮就得开城门站岗,疲惫写满了那几名士兵的脸上,整个人都有些无精打采,懒洋洋地驻着长枪,木然地打量着前方。

    这个时侯,从城西的方向远远地驰来几十骑,那几名岗哨陡然站直了,脸色有些紧张,等看清楚是自家骑兵,却又松懈了下来,那几十骑很快地来到了近前,岗哨问道:“你们不是随大队刚走吗,怎么又返回来了?”(未完待续。)

第670章 砍倒“汉”字旗() 
那岗哨说的是匈奴话,傅著自然听不懂,不过他身边可是有着几个精通匈奴话的士兵,这几个士兵都是从北地郡招来的,常年同匈奴人打交道,他们说匈奴话的水平几乎和真正的匈奴人不相上下。

    “大帅已经率兵夺回了渡口,特命我们回来禀报大王。”

    那几名岗哨不禁是大喜过望,连声道:“大帅出马果然了得,这么快就摆平了蜀人。”

    傅著等人说着话,慢慢地也就靠到了近前,傅著瞧着距离已经是足够近了,突得大喝一声道:“给我杀!”

    那些蜀军早已暗暗地准备好了兵器,听得傅著一声令下,立刻是对着那几名匈奴岗哨突下杀手。

    那几名匈奴岗哨猝不及防,当场就被蜀兵给斩杀掉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着了几个刚想要出城的人,看到前面血淋淋的一幕,立刻是掉头就跑。

    斩杀掉了那几名岗哨之后,傅著便控制了左国城的西城门,他立刻向刘胤那边讯息,刘胤率着大队人马便向左国城扑去。

    傅著刚刚控制住了城门口的局势,城内便有一队匈奴扑了上来,显然他们也看到了西城门所生的突事件,为了确保西城门的不失,这一队匈奴兵不顾一切地冲了上来。

    蜀军早有准备,傅著下令蜀军摆开阵式与之迎战,刘胤的大军就在身后,只相隔了三四里的距离,对于高飞驰的战马,这三四里的距离转瞬即逝,刘胤的大军很快就会杀过来,只要挡得住匈奴人的这次反扑,胜利可望。

    西城门的突遭变故,从外表看起来似乎是匈奴兵自相残杀,但这支巡逻兵的统领却不这么认为,就算匈奴兵之间有什么冲突,也没人有胆量在城门口制造事端,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有汉人的奸细混了进来,而且城门隐隐有急骤的马蹄之声,似有千军万马一般地杀来,那统领不敢大意,立刻率兵杀上来,想将傅著等人逐出城去。

    傅著冷笑一声,毫不犹豫地就抬枪冲上去了,与匈奴人的这一队人马战在了一处,但见傅著一杆长枪上下翻飞,舞如游龙,将不太宽的路口死死地封住了,匈奴再想接近西城门口,根本就无法越过去。

    那统领瞧着城外蜀军骑兵是越来越近,而眼前此人竟是如此悍勇,单凭一己之力竟然能挡得住大队的匈奴兵,他不禁心急如焚,立刻拍马向前,挥舞大刀,向傅著斩去。

    傅著见阵中杀出一将,知他是匈奴人的领兵之人,反手一拧,一枪便刺了过去,那统领连忙挥刀去架,但那知傅著这一枪本是虚招,还没有刺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