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97章 又一个奉旨前来的() 
馨香馥郁,春se无边。

    刘胤轻吻着那一截粉白雪腻的玉颈,鼻端轻嗅着雪舞身上特有的馨香,如兰似麝,刘胤不禁为之陶醉,血脉贲涨,呼吸变得沉重起来,一双大手不安分地在她玲珑婀娜的曲线上游走着,轻解罗衫,欲效于飞。

    魏雪舞轻声嘤咛了一声,柔情无限地道:“夫君,由妾身来为你更衣吧。”

    在这个时代,夫妻同房,男人们自然是无需劳动的,自是由女人们来服侍,为他们宽衣解带,刘胤难得享受一回大男子的待遇,轻嗯了一声,任由魏雪舞春葱似的玉指剥去他的衣衫。

    魏雪舞自幼接受的教育便是夫为妻纲,女人服侍男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虽然她和刘胤尚未洞房,但早已有了夫妻之实,所以为刘胤脱衣解带,魏雪舞的动作虽然生涩,但却是洒脱如朱兰,并无拘泥之感。

    “啪”地一声轻响,从刘胤的怀间掉出了一样东西,也让身处绮梦之中的二人骤然地清醒了过来。

    魏雪舞轻盈地从地上拾了起来,那是一卷厚厚的纸,搁在手中还颇有点份量,魏雪舞疑惑地道:“这是什么呀?”

    还未等她打开,刘胤已经是劈手夺了过去,干笑一声道:“只是一些军中的文书,没什么好看的。”

    魏雪舞嘴角轻扬,脸上如罩薄霜,扭头不屑地道:“既然是你的宝贝,那你就藏着掖着吧,我才不屑去看呢。”

    虽然如此说,但魏雪舞明显的不高兴起来,似乎在嗔怪刘胤有事瞒着她,原本的柔情蜜意荡然无存,屋内的气氛瞬间就起了变化。

    刘胤只得陪笑道:“雪舞,别生气,其实告诉你也没什么,这是火药的生产配方。原本是放在火药工坊内的,因为这段时间被魏国的细作所觎觑,我才放在身边保管。我并不是有心瞒你的,虽然这东西是高度机密。但和我心爱的女人比起来,它的份量可就轻多了。雪舞,这一路走来,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雨,你我心心相印。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无分彼此,如果你喜欢的话,直管拿去看便是。”

    说着,刘胤将纸卷递了过去。

    但魏雪舞却没有接,轻轻地道:“这么枯燥乏味的东西,我看它作甚?文宣,对不起,是我太任性了。你不光是我的夫君。你还是朝廷的骠骑大将军,在其位便谋其政,你说它是机密的东西,我便不该碰才是,而且这么重要的东西,你应该妥善的保管好才是,随身带着,终究是不太方便。”

    刘胤呵呵一笑,道:“还是我的雪舞明事理识大体,好吧。我先把它放到密室之中,你等我回来噢。”

    霸陵侯府内,有一间密室,与刘胤的住处相通。通过一段密道,便可以进入秘室之中。当然这个秘室并非是刘胤所建,而是原来这座大宅的主人钟繇所建,在那个年代,官贵贵人世家豪族都有建秘道秘室的习惯,所谓狡兔三窟。防患于未然,就是这个道理。

    刘胤的密室钥匙只有他本人才有,而且密室之中机关重重,所以最重要的文件保存这儿,是再恰当不过了。

    侯府的秘室极大,至少也有三间屋子大小,秘室之内有分成了几个暗格,不过刘胤却没有什么值得密藏的东西,所以整个密室之上空空荡荡。

    刘胤将纸卷放在了暗格之中,打量了一下四周,其实密室以前刘胤也只进来过一次,对这儿的环境并不太熟悉,此次进来,他专门的四处打瞧了一下,这才离开了密室。

    出了密室,还没来得及返回卧房,就接到了执金吾杜弼求见的通报。

    杜弼此次是奉朝廷的旨意前来关中的,到达长安之后,首先便来霸陵拜见刘胤。刘胤一听杜弼来访,很是高兴,杜弼在他担任中尉右丞的时候,便是与他同级为官的中尉左丞,后来刘胤升任执金吾,杜弼便成为了他的下属。在刘胤的印象之中,杜弼为人雅量,聪慧睿达,论资历,他在中尉府的时间和功绩都要强过刘胤,但却从来没有与刘胤有过什么勾心斗角暗地算计的举动,刘胤就任执金吾成为他的顶头上司之后,也是一始既往地全力配合,搞好中尉府的事务。

    所以刘胤就任镇北大将军卸任执金吾的时候,主动地提名杜弼来担任执金吾一职,因为刘胤觉得杜弼完可以胜任执金吾这一职务。

    “见过大将军。”方一见面,杜弼就毕恭毕敬地向刘胤施礼道。

    “辅国,什么风把你给吹到长安了?”刘胤含笑风趣地道。

    “当然是西南风了。”南中在长安的西南面,杜弼也是半开玩笑地道:“去年与大将军在南中一别,卑职甚为想念,所以刚刚听到大将军的消息,便马不停蹄地从南中赶来,就是为了想见大将军一面。”

    刘胤笑了笑,道:“得了,别瞎扯了,你现在可是执金吾,位同九卿,那有什么闲工夫出来瞎逛?说吧,此来长安,是怀有什么目的,意欲何为?”

    杜弼呵呵一笑道:“当然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来长安的,不过马不停蹄地一路狂行猛赶,也确实是为了早一步见到大将军的尊颜,一别经年,殊为想念,今日总算是一偿卑职之愿也。”

    奉旨前来?刘胤不禁是心里一动,前番钦差郤正是以雍州刺史的身份奉旨而来的,此次杜弼突然间造访,打得也是皇帝的旗号,奉得也是皇帝的旨意,如果说只派一个前来主理雍州事务,倒也在情理之中,但郤正前脚步刚走,杜弼后脚就来了,就显然是一件不太正常的事,按照私底下人们的议论,这是朝廷要摘桃子的时候了。虽然刘胤并不在乎什么名利,但他身处于这个位置,必须要考虑更全面的事情,朝廷的这一举措,的确是有什么新的动作了,否则也不会出现现在的这个状况。(未完待续。)

第498章 再议迁都() 
杜弼此次是奉朝廷的旨意前来关中的,到达长安之后,首先便来霸陵拜见刘胤。刘胤一听杜弼来访,很是高兴,杜弼在他担任中尉右丞的时候,便是与他同级为官的中尉左丞,后来刘胤升任执金吾,杜弼便成为了他的下属。在刘胤的印象之中,杜弼为人雅量,聪慧睿达,论资历,他在中尉府的时间和功绩都要强过刘胤,但却从来没有与刘胤有过什么勾心斗角暗地算计的举动,刘胤就任执金吾成为他的顶头上司之后,也是一始既往地全力配合,搞好中尉府的事务。

    所以刘胤就任镇北大将军卸任执金吾的时候,主动地提名杜弼来担任执金吾一职,因为刘胤觉得杜弼完可以胜任执金吾这一职务。

    “见过大将军。”方一见面,杜弼就毕恭毕敬地向刘胤施礼道。

    “辅国,什么风把你给吹到长安了?”刘胤含笑风趣地道。

    “当然是西南风了。”南中在长安的西南面,杜弼也是半开玩笑地道:“去年与大将军在南中一别,卑职甚为想念,所以刚刚听到大将军的消息,便马不停蹄地从南中赶来,就是为了想见大将军一面。”

    刘胤笑了笑,道:“得了,别瞎扯了,你现在可是执金吾,位同九卿,那有什么闲工夫出来瞎逛?说吧,此来长安是怀有什么目的,意欲何为?”

    杜弼呵呵一笑道:“当然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来长安的,不过马不停蹄地一路狂行猛赶,也确实是为了早一步见到大将军的尊颜,一别经年,殊为想念,今日总算是一偿卑职之愿也。”

    奉旨前来?刘胤不禁是心里一动。前番钦差郤正是以雍州刺史的身份奉旨而来的,此次杜弼突然间造访,打得也是皇帝的旗号,奉得也是皇帝的旨意,如果说只派一个前来主理雍州事务,倒也在情理之中。但郤正前脚步刚走,杜弼后脚就来了,就显然是一件不太正常的事,按照私底下人们的议论,这是朝廷要摘桃子的时候了。虽然刘胤并不在乎什么名利,但他身处于这个位置,必须要考虑更全面的事情,朝廷的这一举措,的确是有什么新的动作了。否则也不会出现现在的这个状况。

    “朝廷那边有什么最新状况?究竟是出了什么,竟然要劳动辅国你亲自前来?”刘胤敏锐地感到朝廷那边一定有大事要发生。

    杜弼略带神秘地低声道:“卑职此次前来,就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来长安一探迁都的可能性。”

    迁都?刘胤只是微微地一怔,不过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去年迁都到南中,的确是受形势所迫,不得以而为之。现在刘胤已打下了关中,姜维收复蜀中。迁都之议便再一次地摆在了桌面上。

    不光是刘禅思念故土,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也同样是极欲回到蜀地,在南中这块荒凉偏僻他们可受够了。

    不过成都城已经被一把大火付之一炬,想要在短时间将成都城恢复到战乱之前的模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刘禅回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成都,毕竟他在成都也生活了四十年,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但成都残破,根本就不可能顺利地回还回来。

    蜀地的其他城池。比如说涪城、雒城、锦竹、汉寿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气势上,都不足以成为都城的地位,而成都的重建,没有一个三年五载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本就不足以修筑完成。

    可刘禅似乎不愿意等,那些搬迁到南中的世家大族更是急盼着回蜀中,想来在南中多呆一天,也是一件倍受折磨的事。在南中,那些世家大族的地位是一落千丈,没有了土地,对于豪族而言终究是折翼的老鹰,再也无法对朝堂和地方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当然,回迁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要夺回成都及蜀中,在姜维收复成都之前,就算那些士家等的望眼欲穿,也终究是一个梦想而已。许多人悲观地哀叹着,都在担心有生之年不可能回归故土,将自己的尸骸埋葬于异乡荒野。

    不过时间才刚刚过去半年多,幸福竟然会来得如此突然,不光是姜维收复了蜀地,刘胤更是攻占了关中,蜀汉的疆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仅让所有逃亡南中的蜀汉人喜极而泣,更让他们萌生了回迁都城的想法。

    但这个想法却是一波三折,有人主张缓迁,等成都修复完成了再行迁都,有人主张立刻迁都,成都不行,还有别的城池可以暂为都城,比如雒城绵竹,与成都同在一个平原上,相隔也不远,完全可以暂做陪都,等成都修好之后,再迁回成都即可。

    但持反对意见的却认为,现在成都附近的局势并不稳定,魏人仍旧占据着涪水以东的巴西,时刻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吴人也占据着江州永安,对成都依然可以形成威胁,总而言之,现在迁都回蜀中,并不是理想的时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一国之主怎可陷身于危城之中,故而不可轻动,等蜀中局势稳定之后和成都重建完成之后,再行迁都未迟。

    速迁派和缓迁派因为迁都之事闹得不可开交,就连刘禅都深感头痛,不知是何去何从。

    这个时候,杜弼突然地提出一个新奇而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迁都长安。当然他的提议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杜弼在奏疏中提到,蜀中的形势扑朔迷离,战况不明,冒然迁都回蜀中的话,是有着很大的风险,而现在关中战局稳定,外有雄关把守,内部政通人和,迁都长安很是理想。更何况,长安原本就是前汉的都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