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嘴角甚至带了一丝难以名状的笑意。

    直到织田信忠心里有点发毛,平手汎秀才躬身施礼,缓缓说到:

    “请恕臣下直言,少主您对于下山乡垣这个小人物,未免有些……过于重视了。”

    “您的意思是……”织田信忠疑惑不解,面上隐约有些不满。

    “若杀此人,会显得织田家无容人之量;但不加惩戒,又令您难以释怀。既然如此,不妨把此事交给臣下吧。”

    话音入耳,织田信忠越发犹疑,上下打量了半天,疑道:“您……会怎么做?”

    “前面与您的安排一致,把下山乡垣这家伙带回岐阜城。至于日后,便把他派到我平手家麾下即可。”平手汎秀淡然道,“论对付友军的手段,臣下虽然不如某些同僚,却也不至于毫无办法。三月之内,定然让少主了却心头这桩残事。”

    此言一出,听者一齐都愣了。

    居然公开的宣称要整死友军?这还是那个算无遗策的智将吗?

    平手汎秀淡定自若地承受着两道惊讶的目光,心下毫无波澜。

    他的话当然不是随口说说的,而是算准了听众的反应。

    包括了远在京都,但日后一定会从相关人员口中得知今日之事的织田信长。

第八十九章 趁势落篷,见好就收() 
    夺取了柏原城之后,大军便已经占据了伊贺国名张郡的半数以上。

    趁着这个余威,织田信忠、平手汎秀继续领兵前进,做出一副斩草除根,枯本竭源的姿态来。

    但主将和副将心里都清楚,在这柏原城下耽误两日,敌方便已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接下来再取得重大战果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果不其然,攻至伊贺国腹地的丸山城时,便遇到“三忍”之一百地泰光(即百地三太夫,也被称作百地丹波守)带领的一千多人。

    这丸山城居高临下,扼守着一条狭长的山道,西面是悬崖,东面是峭壁,正面宽度不到十丈,大部队根本施展不开,堪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此城西北方向,还有一座上野城,规模稍大,同样是地势极其险要,也有千余人把守。这两个据点拦死了继续前进的道路。

    面对这种局面,任你有百般韬略,也无用武之地,除了派小部队轮番搦战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那百地三太夫成名已久,能在这兵荒马乱群魔乱舞作威作福,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他手下士兵不多,却个个都身强体壮,悍不畏死,仗着地形优势,毫不把大军放在眼里。

    织田信忠尝试派了旗本精锐进攻,结果激战一刻钟下来,己方伤亡了二三百,才杀死了三十多个敌兵,这亏本生意显然做不下去。

    也不是没试过翻墙撬锁,放火投毒之类的战术,但效果就更糟糕了。那百地丹波守号称“三忍”之一,是这行当的权威,跟他玩阴招,不是班门弄斧吗?

    信长派过来帮忙的梁田广正肯定不是庸手,平手汎秀麾下的石川五右卫门也手段不凡,但在百地丹波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守住自己的营帐不被气息就很勉强了,完全无力反击。

    总而言之,在两座坚城下蹉跎旬日,丝毫没有取得进展,只能期待另一条战线上的友军能大发神威,从后方杀过来,断敌粮水了。

    不过,从伊势出发的那一路杂牌军,本来就是打着故意输掉,削弱畿内豪族的目的。

    主将还是泷川一益,这个人用兵以谨慎精密闻名,你指望他打出大胜有点难度,但要他打出大败,那还是很稳妥的。

    没过几天,预料之中的消息传来——

    泷川一益率领的一万七千联军,在进攻伊贺国山田郡时,被“三忍”之一的藤林正保(即藤林长门守)夜袭得手,全军陷入混乱,狼狈逃窜,死伤、逃散了数千士卒。

    更有山冈景隆、朽木元纲、革岛一宣等多名亲近幕府的国人众失陷在军中,被敌方擒获。

    可是,任谁都想不到的是,那藤林正保与百地泰光不同,乃是伊贺众当中的“鸽派”,向来是主张有限抵抗,以战促和的。这人抓了一大批俘虏,却是丝毫没有虐待,反而好吃好喝地供着,礼送出境。

    面对这个局面,信长是有苦说不出,非但不能表示出惋惜,还公开在京都说到:“想不到,藤林长门守其人,偏鄙之地的一介土豪,居然有如此的器量,令我惺惺相惜。”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平手汎秀完全可以想象出大魔王私底下咬牙切齿,青筋直冒的样子。

    眼看就要成功的“借刀杀人”之计,却被人搅和了。怎能不气?

    可藤林正保看上去并没恶意,一个小地方的人看不懂天下局势,只是拍马屁拍到马蹄子而已。

    所以你还没发怪罪。

    真是憋屈啊!

    ……

    另一方面,平手汎秀眼见伊贺攻略已经难以为继,便独自求见,对着主将织田信忠说:“我军此次前来伊贺,已经降伏筒井家,占据名张郡,足以证明织田氏的威名,不如趁势落篷,见好就收。”

    织田信忠对此也表示赞同,然后又反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

    “近来听人说,挡住我军的百地丹波,还有击败泷川大人的藤林长门,都是伊贺国的所谓‘三忍’之一。知道这个之后,我一直好奇‘三忍’的名号是如何来的,其中剩下一位又是谁,却不好意思向家臣们询问。姑父您可否为我解惑呢?”

    “呃……”平手汎秀伸手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看来二代目的情绪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居然展露出少年人热衷八卦的好奇本性,倒也是好事。

    要是问到答不上来的事情可就尴尬了,幸好这个八卦自己有过了解。

    “伊贺国的国人众们,历来有忍术传承,被誉为忍者摇篮。而所谓‘三忍’,乃是说三位忍术高超,深孚威望,被推举为盟主的豪族,分明是人称‘丹波守’的百地泰光,人称‘长门守’的藤林正保,以及人称‘石见守’的服部保长。初次之外,伊贺崎道顺,柘植三之丞、森田净云等人也有过各自的传奇故事,但总体上讲都还略逊色些。‘三忍’成名是在二十年前,那时三好家和六角家正在畿内连年大战。有一年双方在胜龙寺城对峙……”

    平手汎秀就当自己是说书先生,娓娓道来,不徐不疾。

    织田信忠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闪过羡慕的神色。

    连续讲了几个未经证实的段子,说得口干舌燥,平手汎秀才稍微缓了一缓。

    这时突然织田信忠又问到:“百地和藤林这两个,如今都见识过了。另外一个……人称‘石见守’的服部保长又在何处?”

    “这个么……”平手汎秀不自觉有些恍惚,目光瞟向东南的方向,“少主大概听说过三河德川家的服部半藏。”

    “居然是他——”织田信忠惊呼,而后又立即摇摇头,“不对,德川家的半藏年纪与姑父您年纪相仿,断然不可能二十多年前就成名,难道是子嗣辈?”

    “正如您所说。人称‘石见守’的服部保长是个志存高远之人,不愿将才能浪费在伊贺国,于是成名后抛弃家业前往京都,向幕府毛遂自荐,成为故公方足利义晴的侍卫。但后来他见到庸庸碌碌,复兴无望,决然下野,作为浪人四处流浪,寻找明主,最终在游至三河时加入了德川家。现在的‘服部半藏’,即是服部保长的儿子。”

    “噢……”织田信忠听得悠然神往,闭着眼回味了一番。但很快又发现新的重点:“从京都下野,到达三河,必须要路过尾张的吧!也就是,他寻找明主的过程中,没有选择织田,而是选择了德川吗?”

    平手汎秀闻言一愣。

    以前听这些半真半假的物语故事,只当是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完全没推敲过细节。现在被耿直的少年二代目加以引申,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只能转移话题了:

    “这些虚虚实实的逸话,臣下也不清楚是否可信——话说天色已经不早,请问少主是准备今日撤军,还是明日呢?断后和驻守名张郡的人选又是谁呢?”

    “这个我倒也考虑过一番,正要与您商议。”听到正事,织田信忠果然不再纠结原来的话题了,“稻叶殿和池田殿作为前锋一路辛苦了,其他各部又恐有失,所以断后我打算交给蒲生殿和水野殿,至于日后正式镇守此地的人选……还是等回到京都,由父亲定夺得好。”

第九十章 三喜临门() 
    兴师动众的“伊贺攻略”,总共只花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落下帷幕。

    从大和国走的那一路,以织田信忠为主将,平手汎秀为辅的这支部队,在这段时间里,劝降了筒井顺庆,攻下了伊贺国的名张郡,讨取了“伊贺十二人众”之一的泷野贞清,总计歼敌九百余人,还杀了三千多百姓。

    自伊势国进攻的那一路,以泷川一益为主将,塙直政为副将,却是遭受“三忍”之一的藤林正保突袭,惨败而归,伤亡近四千。当然身为坑队友专家的泷川一益本人是全身而退的,损兵折将的全是那些与幕府关系亲密的小势力。

    八月初十,织田信忠率领众将启程,离开了伊贺,只留下少量兵力看守胜利果实。

    三万多人排成队列,浩浩荡荡,熙熙攘攘,前不见首,后不见尾。各家各户的旗帜和马印,有好几百种样式,同时举起来的时候,简直遮天蔽日。

    除了先行开道,提醒围观群众避让的安全人员之外,骑着高头大马,穿得花团锦簇,走在最前面的,当然是意气风发的二代目织田信忠。河尻秀隆、梁田广正、毛利长秀等直属部下跟在他周围。

    其他家臣以平手汎秀为首,拖后几十步,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朴素的衣甲和座驾,以免喧宾夺主。

    一行人里面最特殊的一个是刚刚投降的筒井顺庆。这家伙是第一次去觐见高贵的公方大人和强大的织田弹正,心里颇有些慌张。特别是他已经渐渐意识到,足利家与织田家的微妙关系之后。

    经由大和国前往京都,一路走走停停,夸耀武运,耽搁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一共花了足足四天,到八月十四的上午,才看到京都的南门。

    同时也看到了大量的迎接人员,规模十分夸张。

    毕竟是天底下最受瞩目的二代目初阵归来嘛。

    远远望去,信长竟把丹羽长秀、柴田胜家、森可成等重臣都丢过来迎接,除了关禁闭的佐久间信盛和留守岐阜城的林秀贞,巨头们几乎尽数到齐。大家都喜笑颜开,踌躇满志,脸上充满乐观开怀的神情,为织田家后继有人感到无限欣喜——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足利义昭也捏着鼻子派了几个象征性的代表,包括幕府鸽派的摄津晴门与伊势贞兴,这两人都是强颜欢笑,眼色凄苦,看来最近过得很不如意。不过明智光秀和细川藤孝倒是表现得跟织田家臣一样高兴。这俩二五仔的身份已经瞒不住有心人了,区别是一个半公开,一个暂未公开。

    朝廷那边也没闲着,以正四位下参议劝修寺晴丰为首,从五位上右近卫少将正亲町季秀其次,足足来了十几个有正式官阶的年轻公家子弟。考虑到现在织田信忠身上连个官位都没有,这个阵容是显得极为重视了。

    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