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诉苦运动并不是哭过就完了,非常重要的是趁热打铁展开热烈的讨论,启发战士思考广大穷人受苦的原因,产生反抗剥削压迫、打倒g军的意志。史书记载:西北野战军一纵一旅展开了热烈争论,讨论穷人受苦的原因,“凡争论热烈的单位,饭也不吃,冷也不觉,非把问题闹清不干”“诉苦不是目的,流泪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搞清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才能挖出造成穷苦的根子。”

    诉苦运动通过分析残酷的剥削事实力图证明:“罪恶决不是单个地主或具体地发生的,大家来自山南海北,都受到同样的痛苦,都同样受冻受饿受辱挨打,这证明普天之下都存在着两种人,一种是压迫人的人,一种是受人压迫的人。”

    很多战士特别是解放战士在诉苦运动中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在灵魂深处爆发了革命,这种大梦初醒的觉悟感让他们既激动又痛快,他们的灵魂被重新塑造了,从此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战士房天静在指导员赵绪珍的启发下倒出一肚子苦水,“如服下大黄,泻出肝火,倒出苦水,一身轻快舒坦,耳目清新”。

    当然,这里要进行的诉苦运动,批判的对象则是换成了突厥,现在,薛仁贵与前来协助的刘仁轨、马周等人要做的工作是疡诉苦典型,疡擅长讲话的人,唯有疡好对象,才能达到“一诉就成功”的目的。秦风在询问将士们与突厥人有何仇怨时,已经为接下来的疡做好了铺垫,到时候,只要从中挑选出适合的人淹行了。

    秦风走得并不远,出了军营,就骑着天罚跑到了个偏僻的角落里蹲点。方法他已经给出去了,而且还有刘仁轨、马周这二位未来执宰的帮助,相信一定会进行得很胜利。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诉苦运动好比做广告的一样,请几个群众演员、托儿说产品如何好,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集体痛哭是诉苦运动中感人至深的**,其重要性几乎达到“不哭不灵”、“一哭就灵”的程度。解放战争时期,军中大约70%是贫农出身,地主富农等出身的只有5%,所以一个人受苦的经历很容易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强烈共鸣,最后达到一种触及灵魂的震撼性的群体情感释放。东北野战军整军总结中谈到,“诉苦是一种悲愤交集的场面,诉得好的,常泣不成声,并感动得全场落泪。许多部队的诉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痛哭。”

    庆州边军里,有八千人以上与突厥有着直接的仇恨,其余人等也不好过。所以,秦风在期待有可能立马出现的感人至深的画面。

    果然不出秦风之所料,不到半个斜的时间,不知是谁就呜呜咽咽地大哭里起来。这哭声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大家都忍不着啕大哭。霎时,整个军营已经是哭声一片,空气都凝结在万分悲愤之中。

    秦风知道诉苦运动成功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笑的,可是,他怎么也笑不出来,不知何时,两行泪水从眼角滑落。时光飞逝穿梭,他似乎回到了二十一世纪,似乎回到了孤苦的时光。

    正午,薛仁贵、房遗爱、刘仁轨、马周、杜荷到达都督府交令n功的扭转了边军的心志,但,几人的心情却格外沉重。尤其是出自高贵人家的房遗爱与杜荷,更仿佛获得了新生一样。此刻,他们心中沉甸甸的,一种名叫责任的东西已经悄悄根值于心中,在默默的发芽。

    “如何?”秦风放下手中的公文,作为三州的行政长官,怎么说也得了解领地内的大致情况。

    “第一步已经成功了。”

    刘仁轨由衷道:“都督想人之所不想,能人之所不能,属下佩服万分。”

    “这只是初步阶段成功,战士们情绪十分不稳定,你们得多费心思了。下一步,尤为关键。”

    马周忧虑道:“将军,诉苦运动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情感激荡,但是如果没有组织上制度上的落实,情感平复后效果也就减退了。”

    “没错!”秦风道:“所以,第二步要进行的就是三查三整。”

    “将军,何为三查三整?”精通政务的马周十分期待的问道。

    “‘三查’就是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就是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三查’与‘三整’结合起来进行,边查边整。通过查整,达到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团结,纯洁和巩固部队,改进工作作风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接着,秦风将新式整军运动大概的操作模式一一道出。

    大家叹为观止,马周由衷道:“将军天赋异禀,人中奇才,诉苦运动是根基,而三查三整则是脉络了,经过诉苦会、三查三整和军中民主运动,定然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边军的面貌涣然一新。也大大加强了军队的团结。”

    “将军打乱了边军现有的体系,皆由士兵们选出的基层官员,都估计能打仗,又能爱兵的人了,与此同时,又能清除害群之马,又能加强边军的归属感,认同感,诚可谓是一举数得之策。属下自愧不如”刘仁轨接过话头说着。

    薛仁贵长叹道:“我大唐能拥有将军这样的人物,实在是莫大幸事。”

    “这其中还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你们看着办,该删减的就删减,该增加的就增加进去,在尚未执行之前,完善了最好,要是朝令夕改就不好了。我就说嘛什么时代都有穷苦大众,这诉苦运动即便千年后,一样通用,嘿嘿,以后别人雅,也会记得我秦风的。”秦风有些飘飘然的,甚是得意。说到最后,莫名其妙的自恋了起来。

    刘仁轨、马周与薛仁贵相互望了一眼,都知趣的没有说话,他们这个将军算是难得的人才、天才,值得大家追随。但是有一点却让大家至始至终都接受不了:那就是深受李世民影响的秦风,不可避免的近墨者黑了起来,一如李世民那样自恋,时不时的就会夸自己几句,让他们都为之脸红,当事者却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

    “正则刘仁轨字)、宾王马周字)等三查三整进行且看到成效后,你们联合拟个公文送给陛下,让他见识见识咱们庆州团队精诚团结、上下一心后产生的巨大能量。”

    刘仁轨、马周拱手应喏!

    秦风沉吟了一刻,道:“杜荷!”

    “属下在。”杜荷一怔,上前听令。

    秦风道:“这公文由你来写!”

    “啊?”杜荷有些惊惶失措了,讷讷道:“将军,我不行的。”

    “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你的好哥们都独当一面的当上了陌刀队的主将,难道你不如他么?就这么定了。公文就由你行文起草了,你觉得不错了,再让两位先生把关,一个人给别人机会,也要自己给自己机会,你不试过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你、我、遗爱都没有资格继承爵位,未来的成就要看我们自己。你不努力,没人帮你成功,杜相护得了你一时,护不了你一世。要想出人头地,你得靠你自己。”杜荷归入虎贲军之后,人也变得成熟了不少,各种坏毛不样未见,现在每天都像海绵吸水一样的吸收着知识,他的努力,秦风看在眼里,故而,给他这么一个机会。

    杜荷心中激荡,高声应道:“属下遵命,一定全心全意做好这件事。”

    秦风纠正道:“不是这件事,而应是每一件事。”

    “喏!”

第256章:杜如晦的感激() 
三查、三整与军队民主运动的大致的方向由秦风敲定,至于枝叶,则由刘仁轨、马周、杜荷等幕僚团来增加了。

    经过诉苦会、三查三整和军中民主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边军的面貌涣然一新。新式整军大大加强了部队的团结,特别是消除了士兵间的隔阂。

    短短几天时间,边军在这种饱满的精神力量立杆见影地在纪律、训练和战斗上表现出来,转化为强大的战斗力。

    经过新式整军运动,战士获得了内在的尊严感,遵守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一种自觉,不再是活一天算一天、能占便宜就占便宜的“兵”,而成为具有高度道德感的“战斗之士”。诉苦整军的效果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战士们在中的勇猛精神,而这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罗通带领的“逃奴”也已到位,有了这一万三千人的加入,秦风所部的兵力为之大增。

    他将这一万三千人拆分为三部分,庆州、绥州、延州各自部署三分之一,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突厥人的压迫与奴役中,使得诉苦运动进行得更加彻底,也让大家对突厥的仇视达到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

    全军主将见识到诉苦运动带来的巨大变化,对“发明”这套玩意的秦风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天,秦风又来到了庆州军营视察。这一次,全军上下对于他们的新统帅,抱着极大的热情。

    秦风会心一笑,他知道这是虎贲军老兵的功劳,在他的默许下,与边军已经打成一片的虎贲军向大家宣扬了秦风这半年来的种种丰功伟绩,这也使得边军对秦风有了新的认识,至于逃奴就更不要说了,只因他们现在的生活是秦风给他们,如果没有秦风,他们要么早就死在大草原里,要么还要过着奴隶一样的生活,对于他们的恩人,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尊重与服从,在他们的诉说下,秦风及虎贲军简直成了天兵天将,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如神天降,也正因为如此,秦风已经成为这支军队名符其实的统帅。

    对于将卒的热情欢迎秦风并不觉得意外,在军队中最能令兵卒信服的不是智慧,不是统率力,更不是亲和力,而是拥有绝对的实力。尤其是在好战敢战的军队中,力量更是最令人信服的关键。

    强者在军队里永远受到尊敬。

    秦风的光辉事迹已经深入人心,故而,这群油得出奇的边军才会如此。

    秦风高声说道:“见到大家现在的样子,我收回那天的话,大家不是绵羊,而是一只只睡着了的老虎。不用我说一支军队关键的是战斗力,一支拥有战斗力的军队才能委以重任,才能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踩着敌人的尸体活下来。你们要么是久经战场的老兵,要么在生死线上徘徊过,所以,见到你们今天的精气神,我已经不再怀疑你们的战斗力。”

    校台下的一票将士,一个个都自豪的昂首挺胸,老兵确实是一个值得自豪的称号。

    只有了解战场残酷的人,才知道想当一个老兵多么不容易。只有指挥过军队的人,才知道老兵在战场上发挥的力量是多么的重要。毫不夸张的说,一个老兵在战场上至少能当十个新兵蛋子。

    秦风续道:“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们满足于现状,那么下一个死的人很可能是你们。不要以为大唐即将一统天下,你们就能够过上太平日子了。突厥,我华夏子民的世代仇敌,无时无刻不觊觎窥视这我们的家园,他们的强大凶残你们都应该有所耳闻。早晚我们会与他们对上,到时候我们败了死的可不只是我们,就连我们身后的家人也会惨受屠戮。”

    秦风说这话的时候,有许多的兵卒眼睛都红了,伤感之情皆在脸上。

    人群中登时有人大喊:“突厥狗来了更好,老子正好为我哥哥报仇。”他喊出声后,校台下登时熙熙攘攘,相互洋溢着同仇敌忾的心情。

    秦风高声道:“突厥内战不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