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逆袭成王-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野所及,倒也能够感觉到这帮刘正手下并没有真的失去理智,便是一边谩骂,一边气势十足地不断迫近。要不然,在两边长廊堵满了刘正手下的情况下,这十人也就几个呼吸就能够丢了性命。

    “狗官!便是你们对我家主公痛下杀手对吧?!”

    “这四楼,也就你们的人多,还负隅顽抗,我就不信不是你们!”

    “四楼其余人都已经束手就擒,静候我等审讯。你们最好也老实一点,要不然,别怪我等翻脸无情!”

    叽叽喳喳的话语中,齐周抬了抬手中的头颅,朝着众人说道:“还请劳烦诸位安静。某乃刘使君麾下从事齐周”

    一片“狗官,少摆身份你们以为老子会怕你们吗?”之类的谩骂声中,齐周嘴角抽了抽,“这位便是刘使君之子”

    谩骂声还是此起彼伏,随后人群中有人突然呵斥起来,随着人群慢慢安静下来,有人挤出人群,拍着衣服提刀朝人群指了指,谩骂道:“白痴啊你们!还杀人!这么不正常的事情都感觉不到!没感觉人少了吗?之前他娘的堵得这么凶,三楼四楼,根本就进不来,如今轻而易举就攻破了还不去找找空房间,还有隔壁那楼,看看是不是有人效仿主公自窗口离去,亦或伪装起来了。”

    那人显然是个小头目,这时说完后拱了拱手,道歉几句,见那帮手下无人离去,倒也无可奈何地回过头,又道歉一句,随后望着齐周手中的人头问道:“还不知”

    齐周开口道:“我等恰巧遇到贼人,被贼人得知身份,以至于被人挟持了大公子,一同到了这里。我等的心腹会阻拦,也是担心诸位壮士触怒贼人,以至于大公子有了闪失。未曾想,还多亏了诸多壮士让贼人分心,也好让我等”

    这番话出口,齐周也是算准了这帮人群情激奋,不可能从那二十来名护卫口中询问清楚缘由,此时打的注意,也是开脱的同时,让这帮人领了这功劳,以至于有个台阶下让这些人下,让此事能够尽早收尾。

    但话语未完,有些事情便脱离了掌控。

    眼看着那小头目露出有些迟疑的表情,大概是觉得此事棘手、有些动摇,人群中,突然伸出了一把刀。

    刀芒一闪,人头冲突而起,随后便有人高声呼唤,“大公子,你们快走!我等跟他们拼了!”

    混乱骤然爆发开来,齐周来不及抹掉溅到脸上的血,大喊一声:“诸位别中了贼人的计了!”随后扔了人头就拉着刘和进门。

    但房门毕竟是开了的,便是阿辅、边廉等人反应快,去拉两扇门,随着人群推搡拥挤,房门还是被破开了,无数人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涌进门来

    没过多久,整个房间内到处都是战斗,角落处,刘和沿着唾沫,一边护着那些尖叫不止的舞姬乐师,一边望着边廉和阿辅与人拼斗

    某一刻,边廉突然尖叫出声,有鲜血洒在脸上,刘和抿着嘴,感受着刺鼻的血腥味,呐呐开口,“老妈妈,你们若是有人侥幸逃出去了,告诉我爹贼人在辽东、冀州、雒阳三处刘德然”

    刀芒在眼前一闪,刘和闭上眼,就听见“叮”的一声脆响,有人倒地,与此同时,他的肩膀被推搡了一下,有人问道:“哟,临死还护花,阁下着实是我辈中人啊。敢问,刘侍中在哪里?”

    来人被一具飞过来的尸体压了一下,踉跄着倒在地上,随后破口大骂起来,“文子盛!郗某”

    “看人啊!就知道往女人堆里冲!刘侍中何在!文某乃刘正手下第一大将文丑文子盛!”

    “呸!第一大将?你也不嫌丢人!”

    来人谩骂一声,然后挺身喊着“刘侍中”、“刘侍中”又冲进人堆里。

    刘和呆呆地望着被一柄长枪捅翻在地的边廉的身影,红着眼举手道:“我是”

第339章 家与国,义与义(二)() 
当夷吾楼所在的街道这一片的喧嚣在时间的流逝中彻底陷入沉寂,整个蓟县城已经伴随着曙光从睡梦中苏醒过来。

    蓟县很大,即便昨夜有动则上千的人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奔行、厮杀,很多人甚至到得第二天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如往常一样,开开心心地赶向集市、前往商铺、走向作坊然后便感觉到来来往往的衙役、士卒变得多了,到得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的时候,便也在有些压抑、谨慎的交头接耳中,大概地知道了昨夜的变故,于是,情绪在“血流成河”、“改天换日”、“封城追凶”等诸多字眼的刺激下,变得复杂起来。

    他们不知所措,却也无可奈何,尤其是得知城门已封,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放,绝大多数人只能抱怨几声,然后认命,继续过自己能过的日子。

    倒也不乏好事者,以及今日不需要忙碌的富闲和原本计划着出城的人家,或是从城门,或是从那片街道,乃至于从府衙、权贵家中过来,然后有些消息便传了开去。

    夷吾楼那一片街道已经完全封了,好些楼都在昨夜的混乱中被烧了,街道上惨不忍睹,到处都是血迹和尸首,连那些整理尸首的士卒都换了一批又一批,据说一半是累的,另一半则是精神崩溃。

    与此同时,昨夜整个城池的各处混乱中,到底是死了几个大人物,具体是谁,倒也没人敢乱说,只说还得等那些士卒官吏收拢尸体后出结果,但好些官吏平白失踪,上面还发了告示说要封城到捉拿到真凶为止,虽说这种告示很有可能是给贼人看的,却也无疑让昨夜的事情显得愈发严重,性质极其恶劣。

    有人倒是从被驱赶出街道的几个青楼人士口中得知,是辽东和乌桓的人对刘别驾和荀辽东伺机报复,此后波及了恰好在夷吾楼里聚会的一众高官,众人便也同仇敌忾一番,不乏被激起了满腔热血之人在往后的几天时间内前去从军;也有人自告奋勇,说是想要帮着找那些行踪鬼鬼祟祟、极其可疑的人,在此后的岁月中,倒也真的找到一批又一批的作奸犯科之人,肃清了附近街道的治安。

    算是昨夜这场战事为数不多的几个正面意义。

    但这些消息,大部分都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权贵觉得应该让这些百姓知道的事情,在那些权贵眼中,整件事情到得如今,看似清晰,实则却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昨夜刘政私宅府邸、夷吾楼突然被围,便也预示着分别有刘政、荀彧和一伙贼人三批人参与到战事中,而从口号、技法上判断救援刘政和荀彧的那伙人,分明预示着这两人根本就是刘正的势力,也就是说,这就是一伙贼人针对刘正展开的阴谋。

    其后,北城门突然被破,围攻刘政私宅的贼人在间隔不久的时间内撤退,这两边看似一伙人,但从人数上显示,围攻刘政私宅的贼人根本没有突破北城门,而是消失不见了——也就说,分明是有人利用混乱引发的城门兵力薄弱,趁虚破城而出。这两伙人,根本不是一起的。

    这件事情,倒也有人怀疑是有人策划围攻刘政府邸,也好分散蓟县兵力,能够让那些人出城,但这个想法很快被人否决,毕竟白天根本没有城禁,无需如此大费周章地出城,便是需要抓时机攻城门,那也应该在北城门外埋伏一只奇兵,然后里应外合破城,怎么可能这么尾大不掉,做出这么蠢的事情来。

    不过,倒也有人觉得或许便是因为那伙人突然离城而去,以至于围攻刘政府邸的贼人群龙无首,便退散了。

    众说纷纭,大多都只能凭空猜想,唯一能够知晓的是,那伙出城而去的贼人往北逃窜,分明代表着是北方的某一方势力。这也预示着,刘正与乌桓、辽东的纠纷才是这件事情的真正起因。

    而另一边,昨夜夷吾楼混乱中,参与其中的势力就显得更为错综复杂。

    单是救援的人就分成了一批又一批,包含了好几方势力。

    先是刘正的人,据说叫虎贲宿卫。

    此外,便是一群樵夫、渔民打扮的人,各个颇有武艺,不过大多数人的口音倒像是关中一带的,而且能够判断出,这伙人并非刘正的人,而是另外来支援的义士。

    而后便是一群衙役与士卒,这方面,事实上几个府衙是羞于提及的,毕竟救人不成反而添了不少乱子,怎么看都有些说不过去。

    最后便是那些佐吏门客了,这伙人有五六百人,但很奇怪的是,这些人似乎及至很晚才反应过来自家主公都在夷吾楼中,也是在刘政亲率数千弓弩手赶到、镇压住场面的时候,这伙人才姗姗来迟,简直就像是来走过场的,蠢的不行。

    至于敌人那一边,就更为离奇了。

    一开始的那伙贼人明显是要杀刘正和荀彧,及至两方逃窜后,竟然有部分人直接换了目标,朝着一众官吏下手。这其中,很多人从动机上考虑,觉得这批人与一开始的那伙贼人根本就是两批人,毕竟想要了解那些官吏的动向轻而易举,真要下手,根本无需临时起意,直接一网打尽比什么都干脆利落。

    再之后,其实还冒出来一批辽东人和一批乌桓人,听目击者所说,是闻讯赶过来支援贼人的,只不过那两批人合起来也没有过百,在前来的路上更是直接撞到了前来支援的刘政大军,还没来得及逞威风,就被弓弩手当场射杀了不少,随后便缴械投降。

    而有了这两帮人的参与,也就预示着一开始针对刘政和荀彧的那些贼人并非辽东和乌桓人,至少并非辽东和乌桓的心腹,毕竟,那百余人中反倒有几个乌桓和辽东那边比较有名的人物。

    事情打听到了这个地步,能在蓟县城中成为中等层次的权贵,一些模模糊糊的轮廓自然也描绘了出来,也知道整件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这时候除非是真的蠢,要不然绝对不会再去打听这件事情,以免家族受到牵连。

    也是在他们绝大多数人觉得只要将心思藏好,不至于被拉进泥潭的想法刚刚生出不久后,刘虞病危、骑督尉鲜于银和治中赵该为了替失踪的大公子刘和照顾刘虞而退位让贤的消息传出来了,于是,人心再一次浮动。

    这不仅仅是因为刘和突然失踪,刘虞病危,也是因为在这些消息中,还夹杂着刘政退居治中,前涿县太守刘备暂代别驾统治蓟县的消息。

    整个权力中心,在混乱发生后的第二天就彻底从州牧府来到了官驿,这一瞬间的改天换日,让无数人都恍然间觉得发现了昨夜的秘密,却也都反应不过来,不知道该不该站队,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找谁去问清楚鲜于银与赵该到底是不是真心退位让贤,因为此事受益的刘备又是不是始作俑者。

    而权力的更替,事实上连昨夜侥幸自夷吾楼中逃出生天的一众重要官吏都有些蒙了,连他们都无法得知鲜于银和赵该的心思。因为州牧府被保护了起来,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而且,那些守卫他们一个都不认识。

    另一方面,刘备并没有前往府衙就职,甚至根本无从得知他的下落,只能收到他派人传达的口谕、印信,以至于那些官吏都看不懂蓟县的局面了,甚至还有人前往州牧府对闭门不出的鲜于银破口大骂,妄图用“幽州困顿,蛮夷肆虐”激出一向暴躁、好战的鲜于银,却根本毫无效果,反而惹来护卫的一顿毒打驱赶。

    于是,往后的几天时间内,他们只能在州牧府和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