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逆袭成王-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脏,我洗过的。多可惜啊。”

    刘备闭眼深吸着气,带着化不开的鼻音,“就像是那条袖子,怎么就割了多可惜啊,为兄还以为你龙阳之好呢。”

    好感度还在降,已经到“0”了,刘正望向东面,朦胧的眼眸里带着一丝光亮闪烁,“兄长好这口?我还真不是。也不可惜啊。这辈子很多事没做过咳,总要做一下的。我不像兄长,能够随心所欲,拜了师,那就得守规矩年少时太过沉稳敦实,连我爹都觉得我没出息。我也想像你一样,说一说坐华盖车的事情,但你也明白,第一个说的是天才,第二个说的便是东施效颦了。既然说没用了,那我便只能抢先去做,用做来表现我是第一个人。呵,这辈子比不过你,只能想着一些歪门邪道,算是让自己成了人上人了小人无非如此了。”

    “所以你也没想到嗯,见过子度贤弟,待我向伯珪问好。”

    公孙越过来表明身份,刘备便也礼数周全的拱手,但他没有扭头看公孙越一眼,也没继续与公孙越寒暄,“为兄有一日会借匕首?你露了财,不知道为兄还会惦记啊?为兄可不是要脸的人,即便你如今威名无双。”

    “想过。但现在我时日不多,无所谓了”

    听着系统提示好感度“…20”,刘正揉着发痒的嗓子,不让自己咳出来,抬起大拇指到肩膀上指了指身后关羽张飞在的方向:“要是死了,都是你的。匕首也是。没死的话,我爹叫我们和睦”

    他目光红彤彤的,展颜笑道:“不过你真借匕首啊?我倒是想给,可我三弟不会答应的。我爹说的只是你跟我。”

    “哈哈哈哈德然,你脸皮厚了很多啊。”

    刘备大笑起来,眼泪先一步滴落下来,“为兄都比不上了。不借就算了,反正有你万人敌的名声啊,为兄也能借势捞点好处。”…39了

    “你看看,你功利心这么重,怎么借啊你又不会还的!”

    刘正也跟着大笑,落泪道:“我死了才是你的。我没死你别抢啊!哈哈抢了我这么多年,我就不说你了。早年都被孔融那家伙骗了,让个梨,得了天下士人的名声,可我让了这么多年,好处都没有,连老婆本都没了哈哈!”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你还看不透啊哈哈哈哈!”…50

    “你逛青楼当然见多了,可我没见过啊,刚纳了宪和的堂妹当小妾,当宝贝哄着呢!你就是太随性了。哈哈咳,真兄弟假兄弟分不出,再对人好一点,哪里会有这些事情啊兄长啊,没什么事情的,割个袖子而已,家父说得话才是大道理,兄弟要和睦,对吧?”…70

    “令尊说的没错啊!兄弟是要和睦,哪天你死了,你妻子我来养,儿子过继给你宪和也会高兴的。他就是心软,哈哈”

    “哈哈哈,没错,是这个道理。我也心软,所以我没死,你别抢,我不会说什么的!没听到我死的消息,你可别笑这么欢了。死了,更不能笑这么欢,好歹是两兄弟啊,而且咱们身边都是士人,咱们也算士人哈哈哈。”…80

    “对对对,咱们是两兄弟啊。不过你说错了,为兄就这一次想笑,往后不管你的消息怎么样了,我也一定惦记着自己是士人,什么都不表现。哈哈你说的没错,孔融他就是个白痴啊!竟然能让梨,我就是那家大哥,好处什么的要,也一定要!吃好喝好,才能活得好嘛!”…90

    “哈哈哈哈,这话我没死就记下了,往后你可别遇到孔融了!我会在旁边插你两刀咳咳咳,哈哈,先走了,再不走我要笑得吐血身亡了”

    …100!

    “快走快走哈哈哈哈,为兄给你送行!记得别回来了啊,割我袖子,为兄家里穷,还难受着呢再插我两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让我想起我爹娘来,就更难受了。走好走好,别回来了哈哈哈哈!真吐了!倒霉孩子,说什么是什么哈哈哈!刚还说自己时日不多了,可别真这样了!哈哈哈!”

    “咳咳咳咳”

    刘正剧烈咳嗽着,捂着蒙在脸上的布被甘始扶着到马车旁,荀棐骑马过来,喊着什么话,但刘正已经听不清了,只看到刘备走到辕门旁,一边大笑一边落泪,手指敲打着木桩,大喊道:“为兄给你送行啊!哈哈哈哈给你唱一曲,咱们以前最喜欢的小雅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乎”

    “去你妈的,你那手指敲什么?!你以为唱渡易水歌啊,让我不回来了咳咳你骂谁匪人!咱们刘家哪里对不起你了!唱狗屁的四月!让我消极咒我迁谪,是说我一身功劳终究因死而没,你好当做嫁衣,对吧?哈哈哈,兄长,骂得痛快啊咳咳咳多谢,呕!”

    刘正撑着马车,干呕起来,含泪的目光却凶光毕露,瞪着刘备。

    甘始关羽张飞闹哄哄地说着话,扶着他上了马车,荀棐也匆匆地和卢节交代几句。

    马车开始南下,数百人骑马跟随而去。

    歌声还在持续。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刘备一直敲着,唱完之后又唱了一遍。

    直到视野中马队消失,直到荀棐宽慰了他几句也牵马进了辕门,他闭眼深吸了一口气,突然脸色狰狞起来。

    佩剑铿然出鞘,他指着南方,红着眼望着那块飘到远处的画布,咬牙切齿道:“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啊——!”

    他大吼着,持剑在地上猛戳,直到身躯乏累,他躺倒在地,目视烈阳,双眸落泪。

    先祖匪人,没了侯位

    父亲早逝,负我

    老师逐我出师门,我如今有用,又对我好

    你我同塌而眠数年,竟是虎狼卧伺

    刘正,你做的好弟弟!

    刘某祝你——

    早日入土——

    永世不得超生!

    接下来几天,卢植很忙。

    虽然决策是定下来了,荀棐也已经带着四千多人出去了,但反对声还是时不时地会在耳畔响起。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事无巨细地将朝廷军这五万余人安排好,偶尔看着身边沉默不语的刘备,知道对方遭逢巨变,情绪压抑,也会心声叹气,想起那个南下生死未卜的小徒弟来。

第129章 相聚(七)() 
小徒弟打小老实,当年进门的时候,也就十一二的样子。

    当初自己从九江平乱回来,身体抱恙离开朝堂,又遇刘始相求,卢植自然也想着教书育人平定血气,教些孩子也算为大汉出点力气。

    可刘正虽然懂事,终归不如公孙瓒刘备这些年纪大的孩子聪明,一番对比,他倒也知道大道理没什么可以教的,这么小的孩子,只能教些识文断字的内容,后来蔡邕等人校勘儒学经典,立太学石经,他毛遂自荐,倒是将这几个孩子疏忽掉了。

    来来回回在雒阳与涿郡跑了几个月,朝堂争斗激烈,不少士人又死于非命,自己身心疲累,也有些心烦气躁,又发现刘始极度重视的刘备喜欢游手好闲,必须用强硬手段剔除掉散漫心态,他便一时鬼迷心窍,干脆把刘备逐出门外当做敲打,连带着这个中规中矩、毫无长处的小徒弟都像是担心被逐出师门,话语越来越少了他便也有些怠慢了,慢慢的发现师生氛围有些太过死板,干脆把几个弟子都遣散回家。

    后来很久的时间里,他深陷朝堂争斗,为了士人不断奔走在朝堂内外,逢年过节,一开始小徒弟也会过来,给他有些惫懒的心里填充一些温暖,后来像是年纪大了有羞耻心,自从某天寄信说去当了账房先生,便也只写信,再也不来了。

    他考虑到对方家世沦落如此,自己又逐渐进入阉人的视野里,为了保护,便也没有怎么留意了,偶然书信考究,或是带些为人师长的苛刻言辞,对方倒也实诚,不懂的就道歉,懂就写一些中规中矩的答案——当然不懂的时候比较多,他通过木牍看到刘正的愚钝,不知变通,也替刘始着急刘家的未来,后来其实也自暴自弃,觉得孔丘教出来的弟子都未必能成龙成凤,有这么一个平庸的徒弟,就当他卢某人倒霉

    谁叫他是汉臣,看着刘始家的式微,就想到如今的汉室,自己心软摊上了呢

    但心中也记挂着这份感情,总想着不能辜负了刘始兄那番光耀门楣的心思。

    于是蛾贼之乱爆发,他觉得时机到了,便书信过去让刘正准备一番。当军师嘛,旁边跟着看看学学,就算不说话,凭着他卢植的名声,好歹也能混些功绩,而且也没什么大的危险,起码也能改善一下刘家的家业。

    没想到对方到底还是让给了刘备。

    那天刘备到来,哭哭啼啼,又说刘正伤寒无人探望,又说家中连田都没了,卢植便也一时心软,觉得自己这个老师对刘正一家多有怠慢,觉得刘备好歹是刘家的希望,便让他留下。

    只是这个让,卢植心头真是对那小徒弟恨铁不成钢啊

    看着刘备杀贼,在自己身边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卢植倒也慢慢看好刘备,觉得对方算是一个突破口,往后不妨造造势,也算对得起刘家,但他下笔给诸多友人准备造势没多久,一封故安来的书信着实是让他大吃一惊。

    八人破五万

    他身经百战,对于这份战绩本身倒也没有太大的波澜,毕竟黄巾贼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个猛将斩将夺旗,气势一溃,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是太难预料的事情。

    只是那猛将的人选中终究没有他那小徒弟的

    可对方还是做到了。

    而且这一次做得连对方朝夕相处的兄长都大吃一惊。

    他看着善藏的刘备露了破绽,心中痛快的同时,却也没想到自家小徒弟原来更是善藏之人。

    但他更没想到,信中还有更多的内容。

    刘始兄死了,小徒弟伤寒再发,过来寻求名医

    在收到这份书信的大半个月里,卢植就一直在想一些事情,有关时势,有关党派,也有关史书。

    放任刘正自学成才,他为人师表,是觉得亏欠的,也没想到刘正能够有这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作为。

    有关八人破五万的传奇,他能够想象到会流传很广。

    而一直倾向朝堂不正,以宗亲镇守四方拱卫京都的幽州刺史刘焉,也一定会抓住机会,把这件事情捅到朝堂上,作为废史立牧的关键性事件。

    朝堂震动是必然的,那么在以宗亲为首的手段之下,自家徒弟天下闻名,在汉朝史书上留下一笔,也是迟早的事情。

    毕竟这乱世之下,总归要树立英雄的。

    而史书中的人物,毕竟太过遥远,只能说刘正的身份刚刚好,时机也刚刚好。

    他想到这里,想着对方身上的伤寒,多少有些沉痛,但不管对方会不会死,这件事情他也是能利用到的。

    其实那天夸赞对方妙计,他也是准备让史书上给刘正留下文武双全的名声,算是再送刘正一场造化。

    他身经百战,这样的计划又不是想不到,只是阉党环伺,若是他本人来提,必然是不适合的。

    朝廷要名,绝对不会让这样的计策实施。

    用诡计,那便说明朝廷自知不能力敌,无法用五万雄师直接对着十五万普通百姓组成的蛾贼进行碾压、一bo推平,也无法彰显朝廷军的威仪,震慑宵小这样的说法那群根本不懂打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