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辈想来会生一场大病,朝中诸事,也只能在后面看热闹,到时候就看各位前辈的了。”

    说到这里,赵俊臣略一犹豫,又说道:“只是太医院那边,晚辈却不是很熟悉。陛下到时候若是派太医院的人来为晚辈治病,却也不好应付。”

    周尚景轻轻一挥手,说道:“这一点俊臣你不用担心,太医院的御医们医术高超,必然会确定俊臣你是身患突疾,并为俊臣细细调养的。”

    赵俊臣点头道:“既然如此,晚辈到时候也就能静心养病了。”

    黄有容亦是呵呵一笑,说道:“一旦俊臣病了,这南巡的诸般安排,陛下大概会在礼部中挑选人手来负责,但无论挑选之人出自谁的门下,咱们都可出列反对,称其早已朝事缠身,根本无力应付,僵持之下,以太子的性子,必然会忍不住跳出来自荐的。”

    沈常茂亦是点头,说道:“至少也会举荐礼部侍郎鲍文杰,但那样与太子亲自负责此事,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

    ………

    谈论之间,四人已是定下了接下来的计划。

    待太子负责南巡安排后,如何陷太子于不利不义之地?如何造势为太子抹黑?又如何制造罪名并推到太子身上?如何加深太子与德庆皇帝之间的冲突?

    对于这些事情,赵俊臣经验尚浅,根本插不上嘴,周尚景亦恢复了之前的沉默模样,原先最是敌对的沈常茂与黄有容两人,却是讨论的颇为热切,诸般阴谋诡计,顺口就来,其阴险卑鄙之处,即使赵俊臣早已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但倾听之际依然不由的暗暗心惊。

    “太子这一次怕是有难了。”

    赵俊臣暗暗想道。

    ………

    待诸般事情皆是商议确定之后,时间已晚。

    众人面前的诸般可口菜肴,却没动几口,亦早已冰凉。

    但这般聚宴,根本没人是为了菜肴而来,所以也根本不会在意。

    这次相聚,虽然并没有确定究竟是由谁来留京辅政,虽然往后四人依旧是敌非友,在庙堂上依然会相争相斗,但在接下来的春闱会试,以及今后在针对太子朱和堉的计划上,四人却定下了同进同退的联盟。

    庙堂之上,敌友之间,总是这般分辨不清楚。

    在众人打算离去之前,赵俊臣起身,举着酒杯,说出了结束前的最后祝酒辞。

    “晚辈在此,祝各位前辈身体康健,祝吾皇千秋万年,祝我大明国泰民安!”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周尚景、沈常茂、黄有容三人,亦是起身,举杯相碰。

    在这场聚宴中,定下了陷害太子、科举舞弊、欺瞒君上、牺牲百姓等诸般计划的四位朝廷重臣,在这一刻为天下江山百姓们,许下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美好愿望。

    ~~~~~~~~~~~~~~~~~~~~~~~~~~~~~~~~~~~~~~~~~

    PS:渐渐进入写作节奏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君与臣。() 
回赵府的路上,坐在马车之中,赵俊臣若有所思。

    这场聚宴,商议之间,诸多结论,或多或少都会在影响日后朝野大势。

    但既然已经定计,赵俊臣也就不会再想太多,只要照着计划行事,按部就班就是。

    赵俊臣此时所思虑的,却是聚宴结束后,周尚景与他私下说的一番话。

    或者说,那是一番忠告。

    ………

    当时,聚德饭庄外,在周尚景的示意下,黄有容与沈常茂虽然疑惑,但还是知趣的先行离去了。

    而周尚景则坐到了轿中,掀开轿帘,与恭候在一旁的赵俊臣说话。

    “今日聚宴,本是为了商议陛下南巡期间,究竟由谁来留京辅政,但终究还是没能商议出个结论。”周尚景轻轻叹息一声,轻声慢语道:“不过,我看俊臣你虽说是两不相帮,但心中怕早已是有了决定了吧?”

    赵俊臣似乎听不懂一般,神色疑惑,问道:“晚辈愚钝,不知首辅大人您何出此言?”

    周尚景一笑,说道:“俊臣既然心中清楚,又何必装着不明白?眼下形势分明,这留京辅政的人选,老夫更看好沈常茂,而俊臣则更支持黄有容一些,可是如此?否则今日聚宴,俊臣你又何必暗助黄有容?”

    听周尚景此言,赵俊臣不由沉默。

    确实,赵俊臣在聚宴上的小动作,或许能瞒过沈常茂与黄有容两人一时,却绝对瞒不过老奸巨猾的周尚景。

    前文已是说过,对于留京辅政的选择,沈常茂与黄有容各有优势,以沈常茂的性子作风,更容易压制太子一党,而以黄有容的风格为人,则更擅长稳定朝野局势。

    但因为赵俊臣的提议,太子一党中的干将能臣,大都被选入了伴驾南巡的名单,太子一党留守京城的力量也随之大幅衰减,如此一来,即使是性子阴柔的黄有容,也有了压制太子的底气与能力,这等于变相的削弱了沈常茂的优势。

    虽然无法决定什么,但至少如此一来,周尚景对沈常茂的支持,不会再像原先那般坚定了。

    而这点小手段小心机,自然逃不过周尚景的眼睛。

    所以,在沉默片刻后,赵俊臣叹息一声,说道:“首辅大人目光如炬,晚辈的这些小动作,在首辅大人面前自是无所遁形。确实,对晚辈而言,这留京辅政的人选,不管是黄阁老还是沈阁老,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以晚辈想来,陛下定是支持黄阁老的,晚辈如今还无法违背陛下的意愿,所以将来也只能支持黄阁老留京辅政,但沈阁老有首辅大人您的暗中支持,与首辅大人作对,晚辈实在是没把握,也实在是不愿意,所以也只能暗中使些小动作,动摇首辅大人您对沈阁老的支持了。”

    说话间,赵俊臣向着轿中的周尚景微微躬身行礼,口中说道:“晚辈班门弄斧了,还请首辅大人恕罪。”

    周尚景轻轻摆手,道:“恕罪什么的倒不用,老夫自有自己的计划,这计划之中,这留京辅政的人选,究竟是沈常茂,还是黄有容,其实区别不大,只是由沈常茂留京辅政的话,老夫的计划实施起来会更加方便一些罢了,但换成黄有容的话,却也没什么影响。”

    对周尚景口中的“计划”,赵俊臣颇感兴趣,却知趣的没有追问,只是继续听着周尚景说话。

    周尚景却在重复着赵俊臣之前的话语,神色之间似笑非笑,轻声道:“俊臣你之前所言颇为有趣……‘如今还无法违背陛下的意愿’……只是‘如今’吗?”

    顿了顿后,周尚景话锋一转,突然问道:“俊臣,你可知道,老夫为何能拥有如今之权势?”

    赵俊臣神色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口中却说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然是首辅大人您辅政有道,睿智如海,又得陛下看重了。”

    周尚景却摇头失笑,说道:“俊臣你呀,在你口中,就从来都听不到一句真心话,不过这件事,老夫倒可以告诉你,老夫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老夫所代表的不仅仅只是老夫自己,更还代表着我大明朝的群臣百官。”

    赵俊臣沉默,若有所思,却没有说话,只是继续倾听。

    对于赵俊臣的沉默,周尚景并不在意,只是带着些许恍惚,似乎是在回忆,悠悠说道:“老夫当年是因为拥护当今陛下登基,陛下也投桃李报,所以才得以入阁,圣宠之隆,不下于俊臣今日。然而入阁之后,老夫却发现自己屡屡遭受朝中群臣的疏远制防,虽是有意无意,却也态度分明,俊臣你以为这是为何?”

    赵俊臣依旧沉默。

    周尚景却自问自答,接着说道:“这是因为,老夫在那个时候,还是陛下的人,而老夫那时候的所作所为,又皆是代表着陛下的意思。所以遭到百官抵制,自是必然。”

    见赵俊臣神色微动,周尚景微微一笑,又说道:“君权,臣权,两者自出现以来,就是相互争斗彼此对立,天下权益就这么多,君王多一分,群臣则少一分。君御臣,臣忠君,这般宣扬,也只是光鲜外表罢了。我大明朝数百年来,君臣之间的相争相斗,贯穿前后,至始至终,就从未停歇过。当初太祖废弃宰相一职,是太祖为了削弱臣权;其后内阁崛起,是群臣的反制手段;再其后,内廷二十四衙门势大,宦官耀武扬威,是皇帝为了制衡内阁而做出的应对;现如今内廷二十四衙门势弱,内阁权大,正是臣权再起的表现。”

    赵俊臣思虑片刻后,面露钦佩之色,点头道:“还是首辅大人看的明白,晚辈受教了。”

    周尚景点了点头,悠悠说道:“待老夫看清楚这一点后,遍查史书,却发现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所有能留名史册的臣子,无论是贤臣还是奸臣,其获权得势的方法,不外乎只是两种,或是代表君权,为君王做事,并在帝王的支持下权倾朝野;或是代表臣权,统领百官,与帝王争权夺益,并在百官的拥护下位极人臣。只是,前者的下场大都不堪,刘瑾、魏忠贤这些宦官,严嵩、温体仁这些奸臣,何尝不是君权之代表?其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帝王之意?但他们的下场又是何等的不堪?原因为何,俊臣你想必也心中清楚。”

    赵俊臣问道:“所以,首辅大人您就选择了第二条路?”

    周尚景依旧点头,看似昏花的老眼静静的看着赵俊臣,淡淡说道:“若是先皇还在,老夫应该会选第一条路,但既然是当今陛下在位,老夫就只能选择第二条路了,因为老夫不想成为另一个秦桧严嵩,总要为子孙后代和身后名声考虑。第二条路虽然难走些,也凶险些,但总归是个选择。”

    说到这里,周尚景老脸一笑,又说道:“现如今,老夫也算是得到了回报,陛下并不喜欢老夫,甚至因为当初老夫的立场转变,心中还有些怨恨老夫也说不定,而这些年来老夫势大,为了对付老夫,更是明里暗里不知使了多少手段,但从无一次能够成功,为何?无他,老夫代表着百官权益,能得百官回护,即使是老夫的那些政敌,也不希望老夫倒台,没了老夫这颗参天大树,陛下接下来的目标是就是他们,如此一来,即使是陛下,也不能随意违背百官意愿,否则君臣敌对,这天下就要乱了。”

    听周尚景这么说,赵俊臣叹息道:“首辅大人智深如海,远见卓著,晚辈佩服。”

    周尚景却缓缓摇头,抬目与赵俊臣对视,缓缓说道:“老夫的选择,毕竟只是老夫的选择,老夫今日之所以说这些,却是为了俊臣你。”

    赵俊臣面色一凝,似乎想到了什么,轻轻叹息了一声。

    见赵俊臣如此,周尚景竟也跟着叹息了一声:“其实今日这场聚宴,老夫原本是不赞成俊臣你参加的,俊臣你因为陛下宠信而得势,只能依据陛下的意愿而行事,而老夫、沈阁老、还有黄阁老,却是臣权之代表,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有意无意间,皆是为了朝中百官谋利,与俊臣你的所作所为,却是南辕北辙。”

    赵俊臣点头承认间,周尚景又说道:“其实,俊臣你如今的所思所虑,已是与老夫等人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为己谋利的同时,亦在为朝中百官谋利,但俊臣你说根道底,终究是陛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