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8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疆大吏?若是还想要对付赵俊臣,自然是要另想手段!

    却没曾想,这个沈常茂竟是如此愚钝,完全不懂得时势之变化,也丝毫没有耐心,只知道拿着我的主意到父皇面前卖弄,不仅是完全照搬了我的想法,就连引用的古语也是一般无二!

    再加上我与‘太。子党’官员的关系向来紧密,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暗中促成‘太。子党’与‘沈党’之间的合流,这般迹象必然会引起父皇的察觉……如此种种情况叠加于一起,以父皇他的警觉与多疑性子,就必然会怀疑我所发挥的作用,进而也就会怀疑我此前所表现出的温良恭顺全部都是伪装!却是让我接任太子储君的计划横生波折!”

    这个时候,贾伦终于是缓缓开口了,说道:“我收到消息,陛下他与诸位阁老商议结束之后,很快就召见了东西二厂的厂督,说不定就会让厂卫暗中探查殿下你与沈常茂、程远道等人暗中联系的事情……”

    说到这里,贾伦稍稍犹豫了一下,忍不住还是说道:“殿下,我一直都是觉得,你如今还尚未接任太子储君之位,就已经是暗中渗透‘太。子党’、‘沈党’、‘赵党’等派系,似乎是有些操之过急了!这些事情最好是正式有了太子名分之后再办比较好,否则很容易就会露出破绽。如今不仅是陛下或许有了一丝疑心,赵俊臣那边更是对您满是忌惮,这些都是变数。”

    朱和坚缓缓摇头,却并没有任何后悔之色,说道:“若是等我接任了太子储君的位置,很多事情不仅是时机晚了,到时候被所有人紧紧盯着,也就需要避嫌不能亲自去办了!太子储君的位置看似荣耀,但也最是危险尴尬,半君半臣、亦君亦臣,更还是君疑臣忌,若是自身没有任何权势,不仅是百官会小觑、父皇会失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被人替换,登基后也难以控制朝廷局面,但若是积极扩张权势,又会遭到权臣们的忌惮与暗拌,父皇的猜忌与打压……嘿嘿,你别看父皇他目前似乎是对我宠信有加,但等我正式成了太子储君之后,他就是另一番态度了!”

    只见朱和坚的态度依然坚定,缓缓说道:“所以,我若是想要坐稳太子储君的位置,就必须抢在正式名位确定之前拥有一定的权势影响,暗中渗透‘太。子党’只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太。子党’的清流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成熟不足败事有余之辈,不足以作为依仗,如今沈常茂坐不稳首辅之位,也正是我与他暗中合作的大好机会,他迟早都会垮台,等到他垮台之际我差不多也应该正式走向前台了,也正好可以接受‘沈党’的势力,到时候我同时拥有‘太。子党’与‘沈党’的支持,很快就可以稳固太子储君的地位!若非如此的话,到时候只怕是就要面对父皇、周尚景、赵俊臣等人的轮番刺探……三哥的目前局面,就是先例啊!”

    显然,朱和坚只是觉得自己办事依然不够谨慎,却不认为自己操之过急了。

    从某方面而言,这既是朱和坚的性格优势,却也是朱和坚的性格缺陷。

    听到朱和坚的这般说法,贾伦并未再有质疑,只是问道:“但如今陛下他很可能已经生出疑心,一旦是陛下派人暗中详查,咱们这些年来的种种事情很难不被发现,东西二厂经过屡次整顿之后,咱们的控制力已经下降了许多。”

    朱和坚沉吟片刻后,缓缓道:“父皇他应该还没有太过怀疑于我,只是他精通帝王心术,所以察觉到一丝迹象之后就会下意识的心中生出疑虑罢了!如今事情大还可以挽回,只要是能够抢在父皇疑心变大之前彻底打消父皇的疑虑,这件事自然也就过去了!”

    贾伦再次问道:“那又应该如何处理?”

    朱和坚却是站起身来,说道:“走,随我去拜访一下太子殿下!”

    ……

    抱歉,突然觉得一些情节应该删减留到后期描写,所以这一章更新晚了,字数也比较少,大家见谅。

    另,谢谢大家的提醒,上一章的PS已经删掉了。

    ……

第九百一十四章。兄友弟恭。() 
……

    ……

    这一天的傍晚时分,太子东宫之中。

    太子朱和堉身上穿着朱****长袍,面无表情的坐在东宫正殿之内,就好似正在等待着什么。

    收到了渭水大捷的消息之后,太子朱和堉的心中满是震惊,反复确认了消息属实才敢相信——他完全没想到赵俊臣竟是立下了这般惊人的赫赫战功!

    于是,朱和堉开始认真思考一个问题——自己今后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赵俊臣?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种种变故,朱和堉的心性终究是成熟了许多,也亲眼见证了赵俊臣近年来的种种政绩——改善财政、川盐开发、商税整顿、打击走私、农务整改、阻止了西北督抚们的私下乞和,再加上一举全歼了蒙古联军的十万兵马!

    这些政绩,一桩桩一件件皆是耀眼至极,寻常官员只要是能办成一件就足以夸耀一辈子,以名臣贤良而自诩了!像是那些整天围绕在朱和堉身边的清流大儒们,恐怕是任何一件也办不成。

    但这些事情赵俊臣仅仅是一年多时间就全部办成了,像是改善财政、打击走私等事皆已经是成效显著,像是川盐开发、商税整顿、农务整改等事也同样是进展顺利,一旦是最终实现就更将是功在千秋!

    所以,若是说赵俊臣并非是一位好官,显然是并不客观,他的眼光、魄力、担当等等在百官之中皆是数一数二,他对朝廷与百姓的贡献更是少有人及!

    也许,若是朝廷给予赵俊臣更多时间、更多权限,赵俊臣还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朝廷与百姓也会得到更多实惠!

    但是,赵俊臣固然是功勋卓著,但他就可以称之为一名好官吗?只怕也同样不能!

    在“赵党”之中有多少恶疾累累的贪官污吏?有多少百姓血汗因为“赵党”的暗中运作而失踪不见?又有多少鱼肉百姓的劣绅土豪仗着赵俊臣的庇护而为非作歹?

    所以,难道就是因为赵俊臣的政绩很高、能力很强,所以就要任由他贪赃枉法、结党隐私、庇护朋党、违法乱纪?

    黑非黑、白非白、善与恶交融于一处,是与非混淆在一起,对与错也变成了不切实际的虚假概念,也许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所以世人也就不再坚持善恶、对错的区分,所以像是朱和堉这般坚持黑白、是非应该分明的人也就活该是举步维艰了。

    想起赵山才尚且在世的时候,就屡次想要促使太子朱和堉与赵俊臣和解合作,朱和堉的心情就是无比复杂!

    也许,赵山才早就预见了赵俊臣的如今功绩?若是朱和堉当初没有固执己见,选择了与赵俊臣和解、合作,也许他如今就不再是这般道尽途殚?但若是这样的话,朱和堉与那些“赵党”里的贪官污吏又有何区别?

    怀着这般复杂思绪之余,朱和堉也连忙是换上了正式场合的太子服饰,等待着德庆皇帝的传唤。

    在太子朱和堉想来,京城中枢收到了这般重要的消息之后,朝廷必须要商讨赵俊臣的封赏、出兵收复河套等等事宜,所以德庆皇帝也一定会传唤他赶到御书房共同商议的。

    刚开始的时候,朱和堉还在构想着自己见到德庆皇帝的时候应该如何表态,自己应该秉持怎样的立场才能够对朝廷百姓有利……

    然而,直到天色将晚,朱和堉依旧没有等到德庆皇帝的召唤。

    德庆皇帝却好似已经忘记了朱和堉的存在,又或是认为这般重要的事情完全不需要朱和堉这位太子储君参与讨论。

    于是,朱和堉的一颗心渐渐沉入了深渊。

    德庆皇帝的废黜心思满朝皆知,朱和堉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而且朱和堉还很清楚德庆皇帝心中理想的下一任储君乃是与他关系最为紧密的七皇子朱和坚,德庆皇帝这段时间以来屡次召唤朱和坚问话,迟迟不让朱和坚离京封赏,前段时间新任太子太师王保仁抵京的时候也是抛开了太子朱和堉选择让七皇子朱和坚前去迎接……这些迹象都是极为明显。

    但不论如何,朱和堉从未有一次像是如今这般被德庆皇帝彻底无视过。

    这让朱和堉觉得自己的储君之路似乎是彻底走到了尽头。

    这般发现让朱和堉很恼火、很焦躁,但恼火与焦躁之余,隐隐却还夹杂着一丝轻松。

    也许,这样的话他就不需要再为了这个黑白不分的世界而烦恼了。

    *

    “太子殿下,宫中传来了消息,陛下与诸位阁老收到了渭水大捷的消息之后,如今已经在御书房内商讨出了结论,决定要即刻派兵支援陕甘三边趁机收复河套地区,并且是任命赵俊臣为当朝少傅、东阁大学士,入文华阁辅政,还册封赵俊臣为不世新成伯,食俸八百。”

    一名老太监走进太子东宫的正殿,面无表情的缓缓禀报道。

    这名老太监名叫周正,原本是出身于司礼监的大太监,是德庆皇帝前些日子派来服侍太子朱和堉的。

    当时,德庆皇帝的废黜心思尚未显露,朱和堉得到赏赐之后还很高兴,认为这是德庆皇帝呵护自己的表现。

    但很快,德庆皇帝就表现出了废黜之意,而这个老太监周正则是随时跟在朱和堉的身边、紧紧盯着朱和堉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于是朱和堉也就明白了德庆皇帝的真实心思——德庆皇帝显然是担心朱和堉发现了他的废黜计划后会做出铤而走险的事情,所以才会把老太监周正安排到朱和堉的身边进行监视。

    此时,听到老太监周正的禀报之后,再看着周正老脸上的冷漠之态,朱和堉却是自嘲一笑,缓缓起身说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再穿着正装等待父皇召唤了,为我更衣吧!”

    周正倒也没有失礼,马上就走到朱和堉身边伺候着换衣服。

    但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小太监匆匆进入东宫正殿禀报道:“启禀太子殿下,七皇子他来了!”

    朱和堉微微一愣,抬手阻止了周正继续为自己换衣的动作,表情满是复杂的点头道:“既然如此,就请七弟前来正殿见我吧。”

    说起来,自从德庆皇帝显露出废黜之意后,朱和坚依然是每隔三两天就会前来东宫拜访朱和堉,朱和堉也依旧关心着朱和坚的身体,两兄弟看似是感情完全没有变化。

    在朱和堉看来,朱和坚并非是有意与他争夺储位,一切都是德庆皇帝的意思,根据朱和堉所收到的消息,朱和坚为了朱和堉还曾多次冒着风险向德庆皇帝进谏说情,所以朱和坚在朱和堉的心中依然是一位好弟弟。

    只是,这段时间以来,朱和堉见到朱和坚之后依然会觉得尴尬别扭。

    而就在朱和堉心情复杂之际,朱和坚已经是来到了东宫正殿。

    在朱和堉面前,朱和坚永远都是一副守礼知节的模样,就好似他在德庆皇帝面前总是一副谨守孝道、聪慧且又无害的样子,此时见到朱和堉之后也同样是一本正经的行礼问安,口中说道:“臣弟见过太子。”

    朱和堉连忙扶住朱和坚的身体,摇头叹道:“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我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相互间不必这般多礼,快快坐下谈话吧。”

    朱和坚则是坚持说道:“三哥你是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