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8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渭水北岸,正在紧张观察渭水南岸战事进展的戚斌顿时是表情一肃,转身大声命令道“全军备战,蒙古鞑子就要渡河了,绝不能让蒙古鞑子顺利上岸!”

    听到戚斌的命令之后,戚斌新军的几位武官纷纷是大声领命!

    戚斌新军在渭水北岸已经等待太久时间了,此前的战事皆是与他们无关,如今终于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所有人都是情绪振奋,很快就行动了起来。

    然而,戚斌专心指挥布防之际,却是完全没有发现,自己身后的几位侍卫皆是表情复杂的注视着他的背影,或是愧疚、或是阴鸷。

    这道红色狼烟,并不仅仅只是赵俊臣与戚斌之间的暗号而已。

    在某些人的眼中,这道红色狼烟还代表着更深一层的意思!

    就在戚斌新军紧张布防之际,一直紧跟在齐格木身边的魏松也发现了中军大营的红色狼烟,顿时是表情一振,策马来到了齐格木的身边,说道“齐格木首领,钦差赵大人已经发来了暗号,你可以率领蒙古右翼勇士们行动了!”

    在此之前,蒙古右翼的骑兵们作为蒙古联军的后军,一直都在与明军骑兵交锋作战!

    但实际上,双方将领皆是有所保留,交锋并不激烈,也并没有造成多少伤亡。

    巴根见到蒙古右翼骑兵与明军骑兵的交锋情况之后,还以为这代表着明军骑兵战力不强、以及蒙古右翼骑兵的游刃有余,却完全没有想到交战双方只是做戏罢了。

    听到魏松的提醒之后,齐格木的表情却是有些古怪,似乎是事到临头有些犹豫。

    两军交战之前,巴根那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让齐格木心里颇是有些触动,原本背叛蒙古联军的想法也有了一些动摇。

    巴根的说法并没有错,汉人对蒙古部落的畏惧乃是蒙古部落的先祖们用刀枪与战马赢来的!若是齐格木这次当真是背叛了蒙古联军,蒙古联军必然会遭遇一场百年未有的惨败,蒙古祖先们好不容易建立的威名也会毁于一旦,从今往后汉人对于蒙古部落的畏惧之心也会荡然无存,这样一来齐格木今后岂不是要成为蒙古部落遗臭千年的叛徒?

    见到齐格木表情间的犹豫之后,魏松不由是心中一紧。

    收到了蒙古右翼与诸察合台背叛蒙古联军的消息之后,赵俊臣必然是修改了作战计划,若是齐格木事到临头突然反悔决定不再背叛蒙古联军了,赵俊臣的计划岂不是就要全乱?

    虽然魏松也知道赵俊臣绝不会把所有希望寄托于蒙古联军的内乱,必定是留有后手准备,但若是这样的话,就代表魏松的严重失职了。

    于是,魏松冲着齐格木冷笑道“怎么?齐格木首领,事到临头觉得后悔了?但你如今还有选择的余地吗?更何况,难道你这次不背叛准噶尔部落,准噶尔部落今后就不会吞并蒙古右翼各大部落了?还是说,你认为蒙古联军目前形势大好,自己可以追随巴根顺利逃回草原,然后假装所有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别天真了,不论是你们蒙古右翼是否背叛,蒙古联军已是难逃惨败的结局,只不过是需要明军付出更多一些代价罢了,但到了那个时候,你也别指望自己可以回到草原了!”

    魏松的这一番话,既是威胁也是讲理,终于是消除了齐格木的心中犹豫。

    只见齐格木狠狠一咬牙,向着自己身边几位亲信下令道“按照原计划行事!派人向各部落首领传话,就说我已经与汉人钦差达成协议,共同抵抗准噶尔汗国!汉人朝廷还会送给蒙古右翼部落大量粮草物资作为答谢,有了这批粮草,蒙古右翼各大部落就可以度过今年的寒冬,收到这些消息之后,我相信他们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再传令下去,等到准噶尔军队击破了汉军防线之后,我军就与汉军脱离作战,转而进攻准噶尔军队、全力堵住准噶尔军队的退路!”

    听到齐格木的命令之后,几位蒙古将领相互对视了一眼,表情皆是有所迟疑,但最终还是纷纷垂首遵令!

    趁着战场混乱之际,苏合如今已经回到了诸察合台骑兵之中,很快就重新恢复了对诸察合台骑兵的掌控。

    此时,因为巴根的命令,诸察合台骑兵们已经集结于一处,在五百名准噶尔骑兵的监视下,即将要奔袭明军的中军大营。

    苏合伪装成一名普通的诸察合台骑兵,隐藏在众位族人之中,一直是不动声色,任由那些负责监视的准噶尔骑兵发号施令。

    但当苏合见到汉人的中军大营燃起一道红色狼烟之后,却是面色一振,冷笑道“终于开始了,巴根他让我诸察合台勇士们白白送死,那也就怪不得我背后捅刀了!”

    巴根并不知道这些暗流汹涌,只是不断催促着准噶尔骑兵们不断冲击着明军左翼防线。

    期间,巴根也注意到了明军的中军大营燃起了红色狼烟,但巴根还以为这代表着汉人中军大营已经发现了诸察合台骑兵的突袭,这道红色狼烟乃是召集战场上的军队保护大营的意思。

    左翼防线的明军官兵也确实是作战无能,完全不是对手,很快就已是防线崩溃。

    见到明军防线终于被攻破之后,巴根顿时大喜,扬声下令道“全军抓紧时间渡河!渭水对岸只有三五千汉人驻防,并且大都只是步军,冲散他们!”

    ……

    ps这一章修改完毕之后,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比虫子预想中还要更晚一个小时,

    ……

    。

第八百九十二章。尘埃落定。() 
……

    ……

    “冲过河去!杀光所有汉人!”

    突破了明军的左翼防线之后,巴根没有任何犹豫,当即是率领准噶尔骑兵强渡渭水、向着北岸大举冲杀而去。

    此时,虽然说蒙古联军还需要再次突破明军的渭水北岸防线,但巴根却是认为蒙古联军的突围行动已经成功在望了。

    自开战伊始,两军的交战看似激烈,但巴根很清楚蒙古联军如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存元气、逃回草原,所以他指挥作战之际也一直都在尽可能的降低蒙古联军的损伤情况。

    此前,巴根指挥蒙古联军冲击明军的中军与右翼防线之际,只是稍稍试探之后见到明军防线稳固,就很快调转了主攻方向,所以巴根麾下的准噶尔骑兵们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伤亡,随后当巴根发现了明军防线破绽、开始集中兵力强攻明军防线左翼的时候,又因为对手全都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的缘故,准噶尔骑兵们依然是损伤不大。

    到了此时,两军交战已经一个时辰有余,但巴根麾下的准噶尔骑兵的战损比例依然没有超过三成,兵力尚有近万之多,不得不说巴根的指挥作战能力确实是有过人之处。

    与此同时,在渭水北岸驻防的戚斌新军,却只有三千余兵力,并且绝大多数都是步兵,又因为戚斌新军的阵列异常整齐的缘故,一眼望去就愈加显得兵力不足。

    所以,巴根自然是不会把戚斌新军放在眼里,认为渭水北岸的明军不过是两三千人,绝对挡不住近万名准噶尔骑兵的冲击,必然是一触即溃!

    率领准噶尔骑兵冲入渭水的时候,巴根仿佛已经看到了北岸的那支明军的瞬间溃败景象。

    “准噶尔勇士们冲散了汉人的北岸驻军之后,就要即刻离开渭水战场、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草原,到了那个时候,若是后军的蒙古右翼骑兵可以及时跟上,自然是最好不过,但若是他们迟迟都无法摆脱汉人骑兵的纠缠、不能及时跟上,那我也不会刻意留在这里等待他们!汉人军队毕竟是占着兵力优势,迟则生变!准噶尔勇士们已经攻破了汉人防线,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蒙古右翼骑兵若是一直都无法击退汉人骑兵,那就是他们自己无能,也不能怪我抛弃他们!……实际上,若是后军的蒙古右翼骑兵全部折损在这里,今后葛尔丹大汗征服草原的时候也能轻松一些!”

    领兵冲锋之际,巴根的心中暗暗做出了决定,就好似准噶尔骑兵们已经击溃了北岸的明军。

    然而,巴根却不知道,在渭水北岸布防的这支明军乃是“戚斌新军”,这支军队的主帅戚斌乃是当年让蒙古部落闻风丧胆的戚少保后人,戚斌完全是按照当年戚家军的方法训练这支军队,哪怕是有着经验不足的缺点,这支军队的战力依然是要稳稳胜过陕甘境内另一支强军“战兵新军”一头!

    戚继光在世的时候,蒙古朵颜部的实力并不逊于今日的准噶尔汗国多少,朵彦酋长董狐狸曾在隆庆二年率领三万蒙古铁骑入寇,却被戚继光带领八千铳骑一举击溃,攻破了董狐狸的牙帐、俘虏了董狐狸侄子长昂,董狐狸仅以身免,逼得董狐狸扣关请罪,朵颜部也从此一蹶不振;又到了万历三年,蒙古兀良哈部落迅速崛起,五万铁骑大举入寇明朝疆土,戚继光又率领戚家军出塞包抄,不仅是一口气打垮五万蒙古骑兵,还活捉兀良哈部的主帅长秃,兀良哈部落亦是由此而衰。

    “戚斌新军”的成立时间尚短,实力自然是远远比不上当年鼎盛时期的“戚家军”,但如今坐拥地势之利、又有以逸待劳的优势,想要挡住近万名准噶尔骑兵渡河而至的冲击,却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

    与此同时,渭水北岸。

    戚斌看着蒙古骑兵们向着自己的方向冲杀而来,表情却是极为冷静!

    这段时间以来,戚斌新军一直都在渭水北岸驻防,并没有参加任何战事,但也从来都没有闲着,不仅是日夜勤于操练、愈加的训练有素,戚斌也准备了一些特别手段克制蒙古骑兵的冲锋战术。

    眼见到蒙古联军愈来愈近,很快就奔到了渭水的中间位置,戚斌突然间抬手下令道:“全军听令,辎重营上前,布车阵!”

    所谓车阵,乃是戚继光当年根据北方游牧民族擅长骑兵作战的特点所创的战术,布阵时每四人推一辆战车,战车里放置拒马器和火器,战时将战车结成方阵,马步军以战车为掩护,先用火器进行远距离攻击,敌人的骑兵靠近后步兵使用拒马器列于阵前,用长枪刺杀,敌人败北后,再派骑兵对其进行追击。

    随着戚斌的一声令下,戚斌新军的辎重营很快就把三百余辆战车推至阵前,戚斌新军的各类兵种也很快是以各辆战车为核心摆好了防御阵型。

    戚斌新军的训练有素,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准备好了这一切,正在渡河冲锋的蒙古联军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等到车阵布置完毕之后,眼看着蒙古骑兵们距离渭水北岸只剩下五百步左右,戚斌再次冷静下令道:“传令后军,虎蹲炮瞄准蒙古鞑子兵力最密集的地方连射!等到蒙古鞑子进入阵前百步范围之后,所有火铳兵即刻开始三段射击!绝不能让蒙古鞑子上岸!”

    虎蹲炮也同样是当年戚继光的发明,乃是通过碗口炮改良而来,拥有着便于携带、发射迅捷的优点,所用弹药主要是石子与铅球,威力略有不足,但杀伤范围却是极大,曾在戚家军当年剿倭灭蒙之际发挥了巨大作用。

    时至今日,这种火炮在世界范围内已有落伍之嫌,但这个时代的东亚军队皆是在相互比烂,蒙古骑兵也依旧是百年前的老一套战术,准噶尔汗国近年来倒是从沙俄那边购买了一些枪炮,但这些近代枪炮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