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没有太多顾忌的缘故,赵俊臣又是心中早有预案,所以命令发布极快,不过是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就向在场所有人都安排了差事。

    相比较大堂上的种种商议,这一系列命令更加详细,乃是赵俊臣真正的计划安排。

    听到赵俊臣的命令之后,在场众人纷纷是起身领命。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候,赵俊臣的雷厉风行、独断专行的做法,反倒是容易让人心生信任。

    等到所有命令全都是宣布完毕之后,赵俊臣就让所有人前去办事了。

    如今的陕甘三边,随时都会出现变故,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

    *

    等到所有人皆是离开之后,书房内只剩下了许庆彦一人,赵俊臣终于是卸下了冷肃强硬的面具,长长出了一口气之后,身体瘫靠在椅背上,满是筋疲力尽,眼神之中更是充满了忧虑之意。

    自从掌控了花马池营的局势之后,赵俊臣就一直是表现出一副信心满满、智珠在握的态度,因为赵俊臣希望自己成为陕甘高层的主心骨,带动整个陕甘三边的决心与信念!像是王铮那般优柔寡断、三病五痨的模样,不仅会让人觉得软弱可欺,更也会让人对未来的战事失去信心。

    但只有赵俊臣自己知道——他这一次玩脱了!

    赵俊臣原本还以为今年的火筛入寇虽然是比往年严峻一些,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赵俊臣才会安排了种种伏笔,并且是亲自前来西北主持大局!

    在赵俊臣最初的预想之中,只要自己能够带领陕甘边军击退今年的蒙古入侵,多杀一些蒙古鞑子,想办法制造几场大胜仗,就能够收获大量的军功与声望,有了这些军功与声望之后,赵俊臣在庙堂中枢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缓冲时间,渗透兵权的计划也会大有进展!

    然而,来到西北之后,赵俊臣才发现事情与自己的预想中完全不一样,蒙古人的威胁远远大于自己最初的想象,想要收获军功与声望,也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一旦是战事失利,赵俊臣甚至还会成为最大的替罪羔羊,不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还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所以,赵俊臣的心中压力极大。

    事实上,赵俊臣甚至还有一些举棋不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究竟应该如何击退蒙古大军,赵俊臣至今也只想到一个大概的思路,但这个方法究竟能不能成功,赵俊臣的心中也没底。

    所以,等到所有人全都离开之后,赵俊臣卸下伪装之余,也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见到赵俊臣的这般变化,许庆彦的表情有些复杂,只是为赵俊臣端来一盏茶,默默地放在赵俊臣的手边。

    而就在赵俊臣举棋不定的时候,钦差副使鲍文杰也终于是赶到了京城中枢,德庆皇帝也终于是获悉了西北局势的真相!

    ……

    ……

第七百六十四章。远在京城的变故(一)。() 
……

    ……

    自从赵俊臣担任钦差大臣离开京城前往西北之后,京城中枢的政治氛围就有些奇怪了。

    原本还算是稳定的党派平衡,因为“赵党”的群龙无首,突然间被打破了。

    这段时间以来,“周党”、“沈党”、“太子党”,甚至还有“帝党”,皆是蠢蠢欲动,想要趁机占一些“赵党”的便宜、插手“赵党”的势力范围。

    尤其是最近几天,朝廷各大派系可谓是动作频频,或者是伺机寻找“赵党”的几位核心人物的麻烦,又或者是编造借口想要插手工部与户部的政务,甚至是觊觎“联合船行”的控制权,动作虽然还不算大,但态度叵测、引人深思。

    有许多明眼人已是看明白了,这些动作只是试探罢了,各大派系一旦是摸清楚了“赵党”的虚实与底线,恐怕很快就会有大动作!若是没有意外的话,“赵党”的麻烦只是刚刚开始罢了!

    然而,就在所有人等着好戏开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与赵俊臣一同离京前往西北办差的钦差副使鲍文杰突然间匆匆赶回京城。

    回到京城之后,鲍文杰没有任何耽搁,紧急入宫觐见了德庆皇帝。

    *

    这一天,结束了早朝之后,几位阁老就来到了紫禁城的文华殿内,商议政务、批复公文。

    近段时间以来,朝廷表面上最主要的任务是赵俊臣所提议的农务整改,赵俊臣所制定的计划虽然也算是详尽,但各地的情况大不相同,民间农户也不理解朝廷的政令,许多官员又是阴奉阳违,执行之际却是不如人意,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皆是呈送到了内阁之中,需要几位阁老们商议决定。

    除了农务整改之外,朝廷还在暗中紧紧盯着南直隶的局势变化,相比较农务整改的事情,不论是德庆皇帝还是众位阁老,皆是更加重视朝廷中枢从南京六部收权的事情。

    此时的文华殿之中,阁老们正在商议这两件事情。

    “河南布政使送来消息,称是河南境内的农务整改不顺利,朝廷虽然是无偿送给了农户们玉米种子,但农户们大都还是愿意种植谷物,地方官员们也不敢强行推广,担心是激生民变……”

    周尚景翻阅着河南送来的奏疏,花白眉毛微微皱着,苍老的面庞上看不出喜怒,缓声说道。

    首辅沈常茂冷笑道:“类似的奏疏,如今已经收到七八份了吧?眼看着民间秋种即将要结束,赵俊臣的农务整改计划依旧是阻力重重、挫折不断,必然是要失败了……依老夫来看,这个计划原本就是赵俊臣临时拍脑袋决定的,事先完全没有准备,临到秋种前一个月才匆匆宣布,各地官府皆是措不及防,时至今日,玉米的种植还算是好的,土豆的种植就要更加不堪了,至今都没有收集到足够的种子,又谈何推广?这一次,赵俊臣必然是要闹出笑话,如今因为这件事情,他已经被民间百姓们骂惨了,一旦是劳民伤财、激起民怨,老夫倒要看他如何收场!”

    左兰山看了沈常茂一眼,却是隐含深意的说道:“农改计划并不仅仅只是推广新农作物这一项,户部所编纂的新农书还是收到了一些好评的,工部在各地大兴水利,建造水渠、水车等物,同样是迎来了百姓称赞……事实上,若不是有人暗中编造一些不切实际的流言,恶意的造谣生事,到处宣称此事乃是户部盘剥百姓的举动,新作物的推广也未必会这么不顺利……”

    沈常茂看了左兰山一眼,完全没有接话,只是依旧冷笑不停。

    这段时间以来,针对赵俊臣整改农务的计划,沈常茂确实是暗中搞了许多小动作,他本身就认为赵俊臣的这个计划乃是天方夜谭,注定会迎来失败,就想要趁机把赵俊臣的名声进一步搞臭,但这一切皆是在暗中进行,沈常茂目前还不希望自己与“赵党”彻底翻脸,所以他听到左兰山的暗示与警告之后,却只是装作听不懂。

    见到沈常茂与左兰山的暗藏机锋,梁辅臣说了一句公道话:“赵俊臣这次的农务整改计划,确实是有些仓促,今年很难会有成果,但农务之事往往是需要四五年才能见到成效,仅仅依靠目前的情况就断定此事失败,同样是有些草率了……依我的看法,赵俊臣的初心还是好的,今年虽然是仓促了一些,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朝廷的粮食确实是遇到了问题。”

    周尚景抬头打量了几位阁老一眼,突然是面现笑意,说道:“依老夫来看,赵俊臣的计划还是很详尽的,颇是下了一番心思,各位切不要小觑于他……老夫收到了消息,那些与赵俊臣关系紧密的晋商、徽商们,目前已是与户部达成了一致,明年秋收之际将会抬高价格收购玉米与土豆等作物,到了那个时候,农户们见到这些作物有利可图,态度必然会发生变化,所以今年只不过是赵俊臣的试水罢了,真正的成效还要再等两年……再等到赵俊臣所负责的商税整顿、川盐开发、农务整改这些事情纷纷有了成效,他就会成为朝廷的大功臣,任谁也压不住他,等到明年或者后年的时候,这文华殿里面,恐怕就要再多一个座位了。”

    听到周尚景的暗示,在场的几位阁老皆是面色微变。

    赵俊臣如今尚未入阁,就已经有了这般大的声势与权柄,若是再让他入阁辅政,岂不是所有人都要受到压制?

    程远道有些难以接受,突然插口道:“哪里有这么顺利!农务整改的事情如今已是阻力重重,川盐开发的事情依然是一团乱麻,商税整顿的事情倒是成效显著,但我查过户部的账目,商税入账不过是增加了八九十万两银子,仅凭这么一点政绩,还远远不足以让他入阁辅政!……赵俊臣年纪太轻了,声誉也不好,若是想要入阁辅政,除了陛下的鼎力扶持之外,政绩也必须要格外显著才能服众……他如今还不够资格!”

    听到程远道的反驳,周尚景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并没有继续解释——他的这番表态,只是想要增加几位阁老心中的戒备与紧迫,如今已经达到了目标,周尚景自然是不会再多说什么,像是程远道、沈常茂等人皆是性格固执,周尚景也不想浪费口舌说服他们。

    眼见到几位阁老的谈话已是渐渐偏离主题,李和忍不住问道:“河南布政使的奏疏应该如何批复?可还是依照前例?”

    周尚景点了点头,说道:“还是依照前例吧,让河南官员们尽力即可,不必强求,更不要激生民变,哪怕是不能完成任务,朝廷也不会刻意责罚他们……地方官员屡屡呈送这样的奏疏,不外乎就是想要得到这句保证罢了,既然如此,咱们也无须刁难他们。”

    见到周尚景直接下了结论,完全没有询问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的意见,沈常茂的表情间闪过了一丝不满。

    但沈常茂终究还是隐忍了下来,反倒是主动开启了下一个议题,说道:“就在昨天,王保仁从应天府送来消息,称是新任的六位南京尚书已经陆续赴任了,王保仁他们也很快就会返回京城……针对南京六部的计划,已是开始了下一阶段。”

    周尚景沉吟道:“也不知道赵俊臣何时返回京城,下一步的计划,还是需要他亲自操办……”

    周尚景刚刚说到一半,就见到一位文华殿的当差太监匆匆走来,并且是递给了周尚景一张纸条,轻声说道:“周阁老,这是宫外送来的消息。”

    周尚景轻轻点头,伸手接过了纸条,拆开阅读之后,花白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一双老眼闪过了深思之色。

    其余几个阁老见到这一幕,就知道周尚景必然是收到了什么紧要情报,不由是心中好奇,但他们原本也没指望周尚景会向他们解释。

    不过,周尚景思索了片刻之后,却是没有任何隐瞒,将纸条放在手边之后,缓缓说道:“刚刚收到消息,与赵俊臣一同离开京城的钦差副使鲍文杰如今已经回到了京城,并且是紧急觐见了陛下。”

    听到周尚景的解释之后,众位阁老皆是心中一惊。

    左兰山连忙问道:“仅仅只是鲍文杰一人?赵尚书可有回京?”

    周尚景摇头道:“赵俊臣并未回京,应该是还在西北办差……看样子,西北的情况,要比咱们想象中更加复杂!鲍文杰这个时候突然返回京城,必然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