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6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封疆大吏自然是心中不满,尤其是三边总督王铮这一次被赵俊臣彻底架空了,就更加是心中不甘了。

    但如今赵俊臣已是彻底掌控了花马池营的局势,并且还抓住了几位督抚的把柄罪证,正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他们再是如何不满不甘又能如何?

    更何况,赵俊臣并没有即刻追究他们的罪行,反而还留给了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就已经是意外的惊喜了。

    事实上,如今的陕甘局势可谓是内忧外患、一滩浑水,几位督抚若是能够趁机脱身,也就摘脱了绝大部分责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赵俊臣的这些“建议”对他们而言虽然不是最好的结果,但也不算是最差,属于可以接受的范畴。

    最终,只是稍稍沉默了片刻之后,几位督抚就考虑清楚了利弊,陆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王铮的表情有些难堪,但还是勉强坐直了身子,用苦涩的声音向赵俊臣拱手道:“钦差大人所说有理,下官如今的身体情况确实是不适合再主持陕甘边防大局了……今后的陕甘防务,就全凭钦差大人做主!”

    张文辉与吴敏二人对视一眼之后,也是齐声说道:“一切全凭钦差大人做主!”

    见到几位督抚纷纷是表态支持了自己的想法,赵俊臣的面色稍稍温和了一些,表情间的讥讽也不再是那么的明显。

    如今的西北局势太过复杂,确实是不适合大动干戈,这几位封疆大吏虽然是各有明显缺陷,但他们的办事经验与人脉声望尚在,赵俊臣也暂且还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于是,为了让他们安心办事,赵俊臣的语气稍稍温和了一些,承诺道:“只要是你们妥善处理好了灾情赈济与赏罚核定的事情,等到本官击退了蒙古人之后,这份功勋自然也有你们的一份!绥靖之事虽然是大罪,但终究是尚未实施,本钦差遇袭之事,也大可以遮掩,你们只要有了功勋在身,过往的种种事情……朝廷那边也可以翻篇不谈。”

    听到赵俊臣的承诺,几位督抚又是心情一松——赵俊臣独揽大权固然是架空了他们,但也把所有责任都担在了自己身上,一旦是御敌不力,最大的黑锅也只会是赵俊臣的,反之若是赵俊臣退敌有功,那么他们还可以瓜分到许多功勋,何乐而不为?

    想到这一点之后,几位督抚甚至还认为自己占了赵俊臣的便宜。

    在几位督抚之中,河东巡抚吴敏看似胆子最小,但性子里面却有一股追根溯底的劲儿,虽然是同意了赵俊臣的提议,但还是忍不住问道:“钦差大人,今年的形势不同以往,蒙古人声势浩大、来势汹汹,您真有把握击退他们?”

    赵俊臣看了吴敏一眼,并没有详细解释自己的想法,而是避重就轻的说道:“蒙古人固然凶残,但吴巡抚也不要认为他们就是不可战胜的,不论是各方面的消息情报,还是本钦差的亲眼所见,皆是表明蒙古人的实力并不比边军精锐更强!只不过边军士气低迷,将领们又一心想着保存实力,皆是不愿意积极迎敌,再加上蒙古人善于游骑奔袭,所以才陷入了如今的被动局面,但只要是鼓动了边军士气,各地将领们也是踊跃参战,再限制了蒙古人的骑兵优势,想要战胜他们并不似想象中那边困难!”

    在陕甘三边,与蒙古人勾结的卖国贼并不是只有汪家,蒙古人对陕甘三边的渗透虽然是远远不如后金对辽东的渗透那般严重,但也是极为普遍,边境各处的商人、百姓、军队经常会与蒙古人交易铁器、情报、粮食,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一直是屡禁不绝!

    所以,汪家固然是即将要倒台了,但在场的几位督抚同样是不值得信任——事实上,这几位督抚未必是真不知道汪家的卖国行径,很可能只是顺水推舟、假装不知情罢了——赵俊臣对他们自然是有所隐瞒。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之后,吴敏表情有些犹豫,认为赵俊臣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赵俊臣所表诉的观点很多人都清楚,但想要激发边军士气、促动将领们主动参战、限制蒙古人的骑兵优势等等,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办起来却是极难。

    想到这里,吴敏心中隐隐不安,怀疑赵俊臣有些眼高手低,有些不放心赵俊臣的能力,刚想要再追问几句,但他还未开口,就被张文辉暗中阻止了。

    阻止了吴敏的追问之后,张文辉依旧是一副无比恭顺的态度,满是恭维的说道:“钦差大人果然睿智!一眼就看透了问题关键之所在,有了钦差大人主持边防大局,定然是可以旗开得胜,狠狠打压蒙古鞑子的嚣张气焰!”

    赵俊臣看了一眼张文辉,目光中满是深意,让张文辉下意识的身体一缩。

    但最终,赵俊臣并没有拆穿张文辉的小心思,只是再次问道:“既然各位督抚都同意了本钦差的几项建议,那么这些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事不宜迟,还请各位大人现在就去准备奏疏与公文,到了明日清晨,这些事情就要公示于各地了!……此外,本钦差既然已经接手了陕甘三边的防务,还请王总督把陕甘的军务公文全部交接一下,我想要尽快了解一下目前的边防局势变化。”

    同意了赵俊臣的几项提议之后,这些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在赵俊臣的安排之下,几位督抚们很快就离开了大堂,前去书房准备奏疏与公文的事情。

    等到几位封疆大吏离开之后,赵俊臣的目光终于是转向了被捆在一旁的汪恭。

    此时的汪恭,已是再也看不到任何傲气,神情满是惶恐与绝望。

    刚才,赵俊臣宣布了汪家的罪名与处置之后,汪恭就顾不得自己被掌嘴的事情,急切想要表态说些什么,但他身边的禁军却是眼疾手快,直接找了一块破布塞入了汪恭的嘴中,所以汪恭并没有打扰到赵俊臣与几位督抚的谈话。

    再次打量了汪恭几眼之后,赵俊臣的语气恢复了冷淡,缓缓说道:“你究竟想要说些什么,本钦差心中很清楚!不外乎就是你们汪家愿意捐出一大笔钱粮,希望本钦差可以放过你们汪家一马,又或者是你们汪家在陕甘的影响力盘根错节,本钦差针对汪家的事情必然会被汪家提前知晓,若是汪家全力反扑的话,即使是本钦差也承担不起代价,是不是这样?”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之后,汪恭不由一愣——这正是他想要表明的观点。

    见到汪恭的反应,赵俊臣不由冷笑,说道:“本钦差想要掌控陕甘局势,就必须要杀鸡儆猴!很不幸,你们汪家所要扮演的角色正是那只吓唬猴子的公鸡!你也别指望些许钱粮就可以让本钦差放过汪家,汪家被查抄之后,汪家所有家产就要全部充公,本钦差自然不会稀罕汪家的钱粮贿赂,你也不要指望本钦差会忌惮汪家反扑,今天上午离开花马池营的五千禁军,他们的目标正是你们汪家,如今已经领先了数百里的路程,汪家根本不可能提前得到消息进行防备……所以,你们汪家的覆灭已是必不可免!”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汪恭身体一颤,表情愈加绝望。

    然后,赵俊臣紧紧盯着汪恭的表情变化,又说道:“不过,你若是愿意为本钦差办一件事情,那么本钦差也不会让你们汪家苗裔断绝,某些罪责不重的汪家子弟,依然会留有一条活路!你……可愿意?”

    ……

    遇到一点意外,老家的奶奶腰间盘突出,乡下医疗条件不好,就开车接到城里医治,耽误了一下午时间。

    不过,已经承诺了今天三更,虫子就要说到做到!

    这是第一更!凌晨之后还有两更!

    ……

第七百五十六章。夜议(一)。() 
……

    ……

    等到几位封疆大吏拟好了奏疏与公文、返回总督府大堂的时候,赵俊臣已经命人把汪恭押下去进行审讯了。

    所以,包括章晟德在内,几位封疆大吏皆是不清楚赵俊臣与汪恭的谈话内容。

    这几位封疆大吏的理政能力暂且不论,但全都是斟字酌句的文章好手,他们的联名所署的奏疏与公文自然是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与漏洞。

    有了这几位督抚联名所署的奏疏与公文,赵俊臣主持三边防务的合法性就算是暂时解决了,德庆皇帝无法怪罪赵俊臣越权行事,各地的官员将领们也不敢明着违背赵俊臣的命令,除非是德庆皇帝另外遣派大臣前来陕甘三边专门负责边防之事,否则赵俊臣从明天开始就是实质上的三边总督了。

    赵俊臣审阅了奏疏与公文之后,就让几位督抚离开了,并没有与他们继续商议的意思。然后,赵俊臣又让关武元与李如安离开了总督府衙门,坐镇禁军大营、监视花马池营的动态。

    等到所有人皆是离开之后,赵俊臣则是独自留在大堂之内,认真翻阅着王铮送来的边防公文。

    近一年来,蒙古各部落频频入侵明朝边境,边防公文多达数百份,足足有好几大摞,近乎摆满了整个桌案,等到赵俊臣全部翻阅完毕,时间就已经是凌晨的丑时过半了,大堂外的夜色已经是漆黑一片。

    翻阅公文之际,赵俊臣的眉头越皱越紧,看完了最后一份边防公文之后,赵俊臣更是长长叹息一声。

    然后,赵俊臣抬头舒展了一下酸困的脖颈,却又突然一愣,发现陕西巡抚章晟德与监军太监李如安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自己的左右,两人各自捧着一盏烛台,一直为赵俊臣掌灯照明。

    赵俊臣翻阅公文的时候太过认真,竟是一直都没有发现他们二人的出现。

    大堂门外,有一队禁军正在戒备守卫,但禁军们显然是认为章晟德与李如安二人乃是赵俊臣的心腹,所以并没有阻拦他们二人。

    对此,赵俊臣心中有些不满,但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冲着二人点头道:“幸苦你们了,我翻阅公文之际太过入神,竟是一直没有发现你们的出现,让你们二人站在这里掌灯许久时间,实在是罪过。”

    李如安垂首道:“赵大人言重了,您这般幸苦的审阅公文、劳心劳力,咱家为您掌灯也是应该的,哪里有什么幸苦。”

    章晟德则是面现钦佩,说道:“赵大人审阅公文之际,态度如此专注认真,当真是百官之楷模,下官心中只有‘钦佩’二字,但明日清晨赵大人您还要召见花马池营的官员将领、宣布许多事情,还望赵大人一定要注意身体。”

    赵俊臣摇头一叹,说道:“我倒是也想要休息一下,但如今已经是夸下海口,接手了三边防务的重担,又如何敢有怠慢?若是我连陕甘三边的近况都不能了解,今后的计划也不好安排,这几天固然是要幸苦一些,但总好过今后心中没底、惶惶不安。”

    章晟德犹豫片刻后,却是提醒道:“赵大人,依下官之见,陕甘三边的担子太重了,您最好还是不要一个人承担,找人一同商议总是要轻松一些!下官也知道您不信任陕甘的官员,但这个重担压在自己一个人的肩上,终究还是太过吃力了……”

    赵俊臣打量了章晟德一眼,笑道:“章巡抚放心,你我二人一同经历了生死,我当然是信任你的,只不过如今还处于摸底的阶段,还是我亲力亲为比较好,等到我大概了解了陕甘三边的具体情况之后,自然会与章巡抚一同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