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5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束不了了。

    此外,苏长畛是一个贪官的事情,德庆皇帝自然是知道的,但德庆皇帝如今还留着苏长畛有用处,所以还不希望苏长畛太快的垮台——事实上,德庆皇帝最希望赵俊臣迎娶苏长畛的女儿苏秀宁为妻,这样的话赵俊臣与苏长畛的势力必定会合流于一处,两人都是大贪官,他们手下的人也都不干净,两人联合之后固然会权势高涨,但身上的污点也会多出一倍,也更容易抓到把柄,今后德庆皇帝想要整治赵俊臣,也就更加轻松了。

    如此各种理由加到一起,德庆皇帝看到李俞弹劾苏长畛之后,心中自然是有些不高兴,只觉得李俞完全不懂得体察圣意。

    于是,德庆皇帝的语气也有些冷厉,缓缓问道:“哦?十大罪?先帝惩办魏忠贤的时候,就给魏忠贤列举过十大罪,最终魏忠贤畏罪自缢,更牵扯出了近万名共犯余党!这可是很严厉的指控,你要弹劾苏长畛十大罪,难不成苏长畛的罪行已经可以与前朝的魏忠贤相比了?”

    顿了顿之后,德庆皇帝语带威胁,继续说道:“就在刚才,太子朱和堉弹劾陈东祥的时候,因为手中没有切实罪证,让朕责罚了他闭门思过十日!你毕竟不是太子,朕也不会给你留情面!若是你同样手中没有切实证据,就冒然污蔑了朝廷的封疆大吏,又亲眼见到太子的前车之鉴犹不知收敛,那朕对你的惩戒可就不是闭门思过这么简单了!”

    面对德庆皇帝这般明显至极的威胁,恐怕绝大多数官员都会两股颤颤、匆忙请罪。

    然而,李俞依然是面色平静,反倒是一副成仁取义的殉道者模样,似乎为了弹劾奸臣贪官他完全不在意德庆皇帝的责罚与威胁一般。

    仅仅这般表情,就顿时加大了李俞弹劾的可信度,也顿时让“太。子党”众人对他好感大增。

    “陛下,苏长畛乃是朝中老臣,又是封疆大吏,若是臣手中没有切实证据,又如何敢当众弹劾于他?事实上,苏长畛的诸般罪行,绝不仅仅只有十处,臣之所以只列举其十,正是因为这十个罪行臣皆是收集到了切实罪证、容不得苏长畛狡辩的缘故!”

    听到李俞的这一番话,皇极殿内百官皆是面色微变,知道李俞的弹劾绝不是临时起兴,而是事先有了充足准备,这样的话苏长畛今天恐怕要有大麻烦了!

    另一边,李俞已是从袖子中抽出一封奏疏,然后也没有经过德庆皇帝的同意,就当众展开朗读了起来,声音清晰可辩。

    一时间,皇极殿内只剩下了李俞弹劾苏长畛的声音。

    “臣闻自古帝王御天下之道,举直错枉而已。窃自念职在纠弹,仰体陛下圣贤之心,辄效鹰鹯之逐。谨将南直隶巡抚苏长畛背公营私实迹具陈于此:

    其一,受贿之罪!苏长畛担任南直隶巡抚期间,私仗公器为私利,多次接受下属官员与民间商贾之贿赂,仅只是实证可查之例,就有七处之多,分别是于德庆二十一年接受苏州知府赵本琪贿赂三万两银子,受贿之后苏长畛就帮着赵本琪遮掩了苏州银库亏空之事;于德庆二十二年接受徽商王玮六万两银子,然后就掩盖了王玮贩售私盐之罪行……

    其二,连结党羽,以朝廷之利结好于南直隶各大衙门,与上下官员结为死党,寄以腹心。南直隶各府各县等,如今已是有六成有余对他惟命是听,但知戴德私门,凡会议会推,皆由苏长畛与其党羽等把持,众多地方官员为之囊槖……”

    其三,卖官贩鬻,凡南直隶各府县缺出,苏长畛无不展转贩鬻,必索及满欲而止,是以南直隶各府县等官愈事剥削,小民重困。今天下遭逢圣主,爱民如子,而民犹有未给足者,皆债官以奉私门之所致也……

    其四,打压异己,陷害忠贤,辖下有内升出差者,皆居功要索。若是不从,则罗织罪名,以打压弃用……

    ……

    其十,为官不道。其为任南直隶巡抚期间,致使境内百姓苦不堪言,若是百姓稍有反弹,就私自派人镇压,如今仅是为臣所知,六年以来已是有三十七名百姓因其私兵镇压而亡,更有数倍之百姓受伤致残……

    ……此十项罪行,皆是罪证确凿,令人瞠目结舌,还请陛下圣断,将苏长畛罢官定罪,以慰天下民心!”

    随着李俞将手中奏疏朗诵完毕,皇极殿内百官皆是震惊不已。

    虽然早知道李俞的弹劾不会简单,但谁也没想到,李俞弹劾苏长畛的诸项罪名,竟是这般严重!

    ……

    ……

第五百八十三章。热闹的朝议(六)。() 
……

    ……

    听到李俞对苏长畛的一系列弹劾之后,德庆皇帝的面色也严肃了起来。

    李俞给苏长畛所列举的“十大罪”,严重性虽然比不上前朝的魏忠贤,但每一桩每一件都是不容小觑,哪怕只是其中某一项罪名被证实了真实性,苏长畛也是一个罢官抄家入狱的结果,若是这十项罪名皆是被证实了真实性,那么不仅仅苏长畛要抄家问斩,他的妻女族人也都要受到连累,到时候就算牵连上千人也不奇怪。

    不得不说,李俞写这份弹劾奏疏的时候,心情绝对是狠绝的。

    于是,德庆皇帝抬了抬手,就见他身边的大太监张德就快步走到李俞的身前,接过李俞手中的弹劾奏疏,然后双手捧着转交给了德庆皇帝。

    德庆皇帝将李俞的弹劾奏疏细细看了一遍之后,表情愈加的严肃了。

    然后,德庆皇帝抬头再次向李俞确认道:“苏长畛的这些罪名,你手中当真都有切实罪证?”

    李俞一副坦然模样,说道:“陛下,臣弹劾苏长畛的每一项罪名,都有确凿的物证或者人证。比如苏长畛接受前苏州知府赵本琪三万两银子的事情,那赵本琪在苏州知府的任期满了之后,又被调任为山东按察使,却依然不知收敛,最终犯了案子,如今正关押在刑部天牢里,他被定罪的案子虽然与苏州知府任期无关,但臣也曾前往天牢细细审问过赵本琪,而赵本琪对于他曾贿赂苏长畛的事情,同样是供认不讳,若是陛下不信,大可以从天牢招来赵本琪问话……

    再比如苏长畛调遣私兵镇压百姓的事情,臣手中也有几位前来京城告御状的百姓苦主,他们都可以证明臣的弹劾绝不虚假……

    又比如苏长畛排挤异己、结党营私的事情,臣同样有确凿人证!前任吴江县令李毅诚就因为自己不肯投靠苏长畛,被苏长畛罗织罪名罢免了官职,此人如今就闲居在京城,陛下可以寻他问话……”

    然后,李俞就这样当着德庆皇帝与百官的面,将自己收集的诸般罪证一桩桩一件件的详细说了出来,每一项证据皆是可证,这也再次加大了他弹劾的可信度。

    一时间,皇极殿内百官皆是心中震惊,即使有些官员原本是苏长畛的门生故吏,但面对无数的确凿铁证,却也不敢轻易的出列为苏长畛说话,生怕会受到牵累,选择了明哲保身。

    更有一些眼光敏锐的大臣,此时看向李俞的眼神更加是意味深长——仅凭李俞区区一个监察御史,绝不可能收集到这么多的翔实罪证,这需要耗费无数的时间与精力,恐怕是李俞受到了某股势力的指使与支持,只不过如今还不知道这股势力究竟是朝中哪个党派,也不清楚这股势力突然出手针对苏长畛究竟意欲何为。

    听完了李俞的解释之后,德庆皇帝表情略有沉凝,他同样想到了李俞背后有人指使的情况。

    于是,德庆皇帝深深看了李俞一眼,问道:“这些罪证,都是你一个人查出来的?恐怕不可能吧?”

    李俞依然是一副磊落模样,坦然道:“仅只是臣一人,当然不可能查出这么多的证据,臣在查证期间,也受到了多位同僚的支持与协助,比如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魏澜魏大人、刑部郎中季左季大人、通政司右参议万靖人万大人……”

    接着,李俞报出了一连串的名字,但听到李俞的禀报之后,德庆皇帝一时间却是更加糊涂了。

    李俞所列举的各位官员,大都品级不高,有些是朝廷的中立派人士,又有些是“赵党”、“周党”、“沈党”的边缘人士,当然还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清流,但这些人夹杂在一起,反倒是让德庆皇帝摸不清究竟是哪股势力想要搞垮苏长畛了。

    与此同时,赵俊臣则是将李俞所列举的一串名字暗暗记在心中。

    与摸不着头脑的德庆皇帝不同,赵俊臣已是猜到李俞的背后指使者乃是七皇子朱和坚,而李俞列举的这些人也必然参与了其中,恐怕全都与朱和坚有些关联,赵俊臣日后通过这些人也许就可以探查到朱和坚真实势力的一二了。

    *

    另一边,德庆皇帝再次沉吟片刻后,再次将李俞的奏疏递给了大太监张德,并且说道:“将李俞的弹劾奏疏交给各位阁老看看,苏长畛毕竟是封疆大吏、朝廷二品大员,如今又远在南直隶,朝廷若是要给他定罪,却也要谨慎一些。”

    说话之际,德庆皇帝眼角向着百官扫去。

    德庆皇帝这般表态的意思很明显——若是百官之中有人要为苏长畛说话,现在就是时候了。

    然而,皇极殿内绝大多数官员都将“明哲保身”四字视为人生准则,那些苏长畛的门生故吏又大都是些自私自利的贪官,眼看着苏长畛即将要有大麻烦了,他们又如何肯出头为苏长畛说话?至于那些清流们,早就看苏长畛不顺眼了,自然就更加不会为苏长畛求情了。

    一时间,皇极殿内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静观其变。

    最终,为苏长畛说话的人没有出现,落井下石的人倒是首先跳出来了。

    沈常茂如今身为内阁首辅,自然是首先阅览了李俞的弹劾折子。

    看完了弹劾折子之后,沈常茂面现喜色——他曾经想要拉拢苏长畛加入“沈党”壮大声势,然而却遭到了苏长畛的拒绝,所以沈常茂一直对苏长畛有些怀恨在心——如今不正是报复的大好时机?

    于是,将李俞的奏疏交给周尚景之后,沈常茂也不待其余阁老们看完奏疏,就抢先出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陛下,老臣认为李俞弹劾苏长畛的诸项罪名皆是可信!事实上,老臣近年来也时有听闻苏长畛在南直隶为非作歹的恶迹,只奈何远在京城,一直不方便查证,如今李俞弹劾苏长畛的诸项罪名皆是有实证可查,由此可见苏长畛确实是一名罪大恶极的贪官奸臣,正应该严查严办,否则就不足以正朝纲、不足以平民愤,还望陛下圣断!”

    随着沈常茂的话声落下,原本安静的皇极殿,也顿时再次热闹了起来。

    那些早已经看苏长畛不顺眼的清流、那些与苏长畛有过矛盾的政敌、以及唯沈常茂马首是瞻的“沈党”官员们,皆是纷纷出列,表达了请求朝廷严惩苏长畛的态度。

    ……

    明天双更。

    ……

第五百八十四章。热闹的朝议(七)。() 
……

    ……

    “陛下,苏长畛的所作所为,可谓是罪大恶极、人神共愤,绝不可轻饶啊,还望陛下圣鉴!”

    “苏长畛虽然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处置他固然要谨慎,但如今被揭露了如此之多的重罪,却也绝不能姑息,还请陛下当机立断,罢去苏长畛的官职,让其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