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5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嶙璋慊叵缡匦ⅲ磕悴⒚挥凶龃硎裁矗参扌枥⒕危磺兄皇且蛭被磺砂樟恕!

    见周尚景如此理解自己,李和的脸上满是感动之色,心中更是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誓死报效周尚景的恩情。

    将李和的神色变化看在眼中,周尚景轻轻点头,但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继续说道:“不过,如今却是一次良机,在黄有容致仕之后,虽然朝中各大派系皆是窥探这个内阁席位,并且纷纷举荐了各自的人选,但终究还是以你的希望最大,却也希望你能够把握这次良机,切不要再生波折。”

    听到周尚景的吩咐之后,李和先是郑重答应,然后又神色迟疑的说道:“多谢首辅大人的信任,李和必定是竭尽全力!只是……如今有许多‘帝党’官员举荐了三边总督梁辅臣回京入阁,那梁辅臣镇守三边多年,功勋卓著、声望极高,操守能力也是首屈一指,李和与此人相争,恐怕是胜算不大。”

    对于李和的心中担忧,周尚景并不在意,只是缓缓说道:“梁辅臣此人,确实是一位能臣,这些年来他镇守北疆,在三边军镇已是糜烂入骨、积重难返的情况之下,竟然还可以勉强维持住局势,确实是十分难得……不过,他的功勋再强、声势再高,但他‘帝党’的身份,就是他最大的先天不足!沈常茂与朝中众位重臣,即使再怎么明争暗斗,也绝不会允许陛下插手内阁事务,这点眼光相信他们还是有的!若是朝中各派系因为内阁空缺僵持不下的时候,梁辅臣凭借着他的功勋与声望,或许还有可能进入内阁辅政,但若是内阁的竞争者只剩下你与梁辅臣两个人的时候,除了‘太子。党’之外,朝中各大派系一定会抛弃成见、协同立场,纷纷抵制梁辅臣而一同支持于你,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

    说到这里,周尚景用下结论的语气总结道:“现在,朝中各大派系皆是盯着内阁空位,纷纷抛出了各自的人选,竞争者实在是太多了,这般情况之下,不免是给了梁辅臣趁乱得利的机会……所以,咱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淘汰掉那些不够资格的竞争者,等到朝中只剩下你与梁辅臣两人竞争的时候,也就大局已定了!”

    说完,周尚景的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刑部尚书张伯崇的身上。

    注意到周尚景的目光之后,张伯崇马上是起身禀报道:“首辅大人,下官这里已是准备万全,不论是赵正和、左兰山、霍正源,又或是其他的竞争者,下官皆已是准备好了他们的许多丑闻与罪证,只等首辅大人您的一声令下,下官就可以安排御史们弹劾他们,到时候他们即使可以摆脱弹劾,也需要耗费许多时间,那时候内阁空位之事早已是尘埃落定了。”

    周尚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必着急,要等待时机,也要一个一个来,否则就会引起众怒、得不偿失,首先……从赵正和开始吧。”

    “是!”

    随着周尚景的话声落下,李和、宋启文、张伯崇三人纷纷起身应是。

    在周尚景的领导下,他们皆是信心十足,坚信“周党”会是这场内阁席位争夺战的最终胜利者。

    不过,他们三人却没有发现,在他们信心十足的同时,周尚景的眼中却是闪过了一丝无奈。

    *

    前文已是讲过,如今的周尚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的人生目标已是悄然发生了转变。

    从前,周尚景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屹立在权力之巅,希望自己能够权倾朝野、一家独大,所以周尚景自然是竭尽所能的争权夺势,只希望自己的权势影响越大越好。

    但如今,周尚景的年纪大了,渐渐不再那么热衷于权臣之道,只希望自己的权势与家族可以延续下去,所以周尚景心中已是有了与德庆皇帝化敌为友的想法。

    在这个时候,周尚景其实并不希望自己的权势进一步扩大,这样会进一步引来德庆皇帝的猜疑与忌惮,不利于周尚景与德庆皇帝的和解!

    只可惜,人在庙堂,往往是身不由己,周尚景如今看似是权倾朝野,是朝中最大派系“周党”的唯一领袖,并且地位稳固,但实际上周尚景成为了“周党”领袖之后,固然是得到了“周党”所有官员的拥护,但他同时也成为了“周党”所有官员的利益代言人,必须要为“周党”所有官员争取利益、谋取好处。

    若是周尚景无法为“周党”众人争取利益,甚至是反过来阻碍了“周党”所有官员的利益,那么即使是威望卓绝、地位稳固的周尚景,也很快就会被“周党”所有人抛弃掉。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即使是以周尚景的手段与智谋,也无法改变丝毫。

    如今,周尚景固然是不希望自己的权势进一步增加了,但举荐李和进入内阁、增加“周党”在内阁的话语权,乃是“周党”所有人的共同心愿,所以周尚景也只能选择顺从。

    这大概就是权臣们的无奈之处了,当他们走上这条道路之后,就再也无法回头了,周尚景如此,赵俊臣也如此!

    *

    近段时间,“赵党”的发展一直是顺风顺水,赵俊臣在“赵党”内部也是一家独大,没有任何人敢挑战赵俊臣的威望。

    不过,赵俊臣若是了解到了周尚景的无奈之处,也一定会感同身受。

    如今,随着“赵党”权势影响越来越大,赵俊臣也是越来越感到身不由己,许多时候他必须要顾虑到手下人的想法,许多计划也因此变得复杂了许多。

    比如现在,在争夺内阁空位的事情上,赵俊臣就感受到了来自于门下官员的压力。

    就在“周党”众人议事的时候,赵俊臣也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

    刚刚进入府门,赵俊臣就得到了府中管事的禀报,称是许多“赵党”官员不约而同的前来求见赵俊臣,此时他们正聚在赵府客厅之中等候。

    而且,这些“赵党”官员相互见面之后,气氛隐隐有些不睦,甚至还有些相互敌视的意思。

    ……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五章。内部纷争。() 
……

    ……

    “老爷,户部侍郎詹善常、通政司的通政使童桓、左通政王邖、都察院右副督查御史司徒翰、右佥都御史顾全、太常寺少卿林有伦等众位大人前来拜见老爷,如今他们正在府中正客厅内等候老爷。”

    赵俊臣刚刚迈步进入府门,府中管事就匆忙向赵俊臣禀报道。

    听到禀报之后,赵俊臣不由一愣。

    这么多“赵党”官员纷纷前来拜见自己,难不成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又想到这些“赵党”官员的身份经历之间的差异,赵俊臣心中微微一动,问道:“他们可是一同来府里的?”

    赵府管事摇了摇头,答道:“回老爷的话,他们是分两拨先后来府里的,詹善常詹大人、童桓童大人、顾全顾大人这三位大人是先来的,但没过多久,王邖王大人、司徒翰司徒大人以及林有伦林大人也跟着过来了……”

    说完,赵府管事稍稍犹豫了一下之后,又补充道:“不过,小人觉得,这两拨人见面之后,好像关系不大融洽,言语交谈之际满是机锋针对,隐约间似乎有些相互有些敌视的样子……”

    “哦?相互有些敌视?”赵俊臣若有所思,神色间隐约有些讥讽的意味,并且轻声自语道:“也难怪了……内阁出现空缺之后,正是利之所在,不仅是朝中各大派系皆有想法,即使是同属于一个派系之内,也同样是人心纷乱、明争暗斗,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想法、也都要为自己争取好处……不过,这样也好,容易制衡……”

    听到赵府管事的禀报之后,赵俊臣大约已是猜到了众位“赵党”官员前来拜见自己的真实原因。

    不外乎就是为了内阁空缺的事情。

    *

    黄有容致仕之后,内阁出现了空位,朝中各大派系皆是暗中准备充分,提前统一了内部意见,并且纷纷举荐了各自的人选,却唯有“赵党”因为赵俊臣另有计划的缘故,事先并没有统一意见,这样一来,“赵党”众人的想法自然是各有不同,在今日早朝之上,“赵党”众人也根据各自的立场,纷纷是举荐了他们心中的最佳人选。

    当然,所谓“最佳人选”,其实就是对他们最有利的人选。

    “赵党”内部成员复杂,来历各有不同,看似是齐心协力、精诚团结,但实际上则是可以细分为几个小派系,相互间也隐约有些矛盾。

    其中,最主要的派系是以工部尚书左兰山为首,包括了户部侍郎詹善常、右佥都御史顾全、通政司通政使童桓等人,这些人皆是当初赵俊臣与内阁阁老温观良争斗之际,所收买的原“温党”官员,他们不仅人数最多、权职最强、跟随赵俊臣的时间也最长,所以在“赵党”之中,他们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也最盛,许多时候连赵俊臣也必须要顾忌他们的意见。

    理所当然的,在今天的早朝上,这些人不约而同的举荐了工部尚书左兰山入阁辅政。

    除了这些原“温党”官员之外,“赵党”内部的第二大派系则是以大学士、新任顺天府尹霍正源为首,还包括了通政司左通政王邖、右副督查御史司徒翰、太常寺少卿林有伦等人,他们皆是黄有容垮台之后,赵俊臣所收编的原“黄党”官员,这些人刚刚投靠赵俊臣不久,人数不如前者,权柄也不似前者一般强盛,在“赵党”内部的影响力只能屈居第二。

    不过,也正因为这些人刚刚投靠赵俊臣不久,所以赵俊臣还没有来得及分化他们,对他们的控制力也不强,所以这些人要比左兰山等人更加团结一些。

    在今天早朝上,因为出身立场相似的原因,这些人纷纷是支持大学士、新任顺天府尹霍正源入阁辅政!

    至于“赵党”内部的第三大派系,则是以吏部侍郎刘长安、刑部侍郎秦怀远等人为代表,他们原本皆是朝廷里的中立派,并没有任何的靠山与党派,只是见到赵俊臣权势渐大之后,就先后投靠了赵俊臣,这部分人虽然是人数不少,但他们没有统一的立场,官职权位也不大重要,平日里的表现也不活跃,在“赵党”内部话语权最少。

    有趣的是,在今天早朝之上,这部分人或许是因为不愿意得罪前两个派系,又或许是想要讨好赵俊臣,大都是举荐了赵俊臣入阁辅政。

    这样一来,在今天的早朝之上,“赵党”的表态完全是南辕北辙,竟是同时举荐了三个人入阁辅政,分别是工部尚书左兰山、大学士霍正源、以及赵俊臣本人!

    内阁席位是如此的重要,“赵党”内部各派系自然是不愿意退让,相互间的矛盾也就渐渐明朗化了。

    不过,明眼人皆是看得明白,“赵党”虽然是一口气举荐了三个人选,其中赵俊臣还是“赵党”内部无可置疑的领袖,但在这三人之中,却还要数赵俊臣入阁的希望最低,毕竟赵俊臣的年纪太轻、资历太浅、名声也是毁誉参半,完全没有任何的入阁可能!此外,那些支持赵俊臣入阁的“赵党”官员也只是想要拍马屁罢了,立场并不坚定。

    所以,“赵党”最终的举荐人选,只会在左兰山与霍正源之间做出选择。

    其实,赵俊臣早已是打定主意要让左兰山入阁了,但因为这里面涉及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