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等于明着支持赵俊臣整顿商税了,而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怒火与敌视,也就不会集中在赵俊臣一个人身上!

    这样一来,赵俊臣身上的压力,自然可以减轻许多!

    如今,已是夕阳西下,等今夜过去之后,就是第二天的早朝了。

    先是赵俊臣遇刺,然后又是西厂遇袭、刺杀赵俊臣的凶徒被灭口,这些事情的性质之恶劣,再怎么描述也不为过,而且在赵俊臣的暗中策划之下,这些事情的脏水皆是泼到了那些反对商税整顿的利益集团身上,如此一来,德庆皇帝自觉权威被挑衅之后,到了明天早朝之上究竟会出现怎样的激烈反应?

    对此,赵俊臣很期待!

    ……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三章。() 
……

    ……

    第二天,清晨卯时,午门之外。

    在早朝开始之前,当赵俊臣下轿现身之后,顿时是引起了百官们的纷纷侧目。

    目光之中,蕴含的情绪各有不同,有担心、有审视、有幸灾乐祸、也有意味深长。

    毕竟,就在前一天,赵俊臣遇刺之事震动朝野,而行刺赵俊臣的凶徒好不容易被西厂抓获了,竟然又在半路上被人截杀灭口,这件事更是让朝野各方瞠目结舌、只觉得匪夷所思。

    大明朝数百年来,类似的恶劣事件屈指可数,而赵俊臣身为这件事的主角,自然是备受瞩目。

    在百官们的瞩目之下,赵俊臣的神色依然平静、举止依然从容,近乎与往日没有任何区别,仿佛完全没有受到昨天那场刺杀的影响。

    对于赵俊臣的表现,朝中各方势力也是反应各有不同。

    *

    与往常一样,“太子。党”官员们纷纷聚拢在太子朱和堉的周围。

    远远看着赵俊臣的平静表现,阁老程远道冷声说道:“装模作样!故作镇定!”

    礼部侍郎陈东祥也是说道:“这个赵俊臣,一贯就会装神弄鬼!”

    “太子。党”众人原本以为赵俊臣遭遇刺杀之后,必然会是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模样,他们还期望能在今天早朝上看到赵俊臣的笑话,却没想到赵俊臣依然是平静如常,所以“太子。党”官员们感到失望之余,也纷纷认为赵俊臣的平静镇定只是伪装出来的。

    毕竟,他们扪心自问,若是自己遭遇了刺杀、险险逃掉一命,却绝对无法像赵俊臣这般镇定从容,但既然自己这样不畏强权的清流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像是赵俊臣这样卑劣的贪官小人又如何可以做到?所以,赵俊臣的平静镇定一定是、也只能是装出来的。

    对于这个观点,“太子。党”众人深信不疑,毕竟,如果否认了这个观点,就等于是承认他们还不如赵俊臣这个贪官了!

    所以,听到程远道与陈东祥的言论之后,“太子。党”官员们也都是纷纷附和。

    在“太子。党”众人的围拢之下,太子朱和堉刚开始似乎也想要表示赞同,但他随后突然想到了赵山才前些日子对自己的规劝,却是沉默着没有说话。

    “若是太子殿下您将赵俊臣视为大敌,那又为何不愿承认赵俊臣的诸般优点,对赵俊臣总是不屑一顾?若是太子殿下您对赵俊臣不屑一顾,认为赵俊臣只是一个卑劣无能的贪官,那又何必对赵俊臣这般执念?太子殿下,您若是真想要扳倒赵俊臣,就必须要承认赵俊臣的强大,并且还要清楚赵俊臣到底强大在哪些方面,否则您只会做出错误的评估,永远也无法实现目标……”

    对于这些话,太子朱和堉刚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此时却不知为何突然回想了起来,所以他并没有附和其他“太子。党”官员们的观点,反倒是看着赵俊臣的目光凝重了许多。

    不得不说,虽然成效有些缓慢,但赵山才确实是在一点一点的改变着太子朱和堉的固有观念。

    *

    另一边,阁老周尚景看到赵俊臣的表现之后,却是隐隐有些赞赏,点头道:“赵俊臣的城府心志,倒是愈加出色了……仅凭这一点,我朝其余的那些青年才俊们,就远远无法与他相提并论,老夫只希望他能将自己的才智用到正确的地方,有些时候,赵俊臣的做法有些过激了,也不知是福是祸……”

    周尚景的这一番话,似乎是意有所指,却是引起了周围几位“周党”官员的注意。

    吏部尚书宋启文小心翼翼的问道:“阁老您的意思是……?”

    周尚景看似昏花的老眼微微一闪,轻声说道:“你们说,赵俊臣遇刺之事的前后,究竟是谁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周尚景的周围几人,皆是“周党”的核心官员,自然都不是笨人,听到周尚景的提示之后,先是暗暗思索了片刻,然后皆是面露惊骇之色。

    刑部尚书张伯崇的眼神闪烁不定,缓缓问道:“阁老您是说,赵俊臣遇刺之事、乃至于西厂遇袭之事,有可能是赵俊臣的故意为之?”

    就在昨天,因为赵俊臣遇刺与西厂遇袭的事情,张伯崇身为刑部尚书,可谓是忙得头昏脑涨、四脚朝天,吃也没吃好、睡也没睡好,可惜依然是迟迟没有收获任何进展,到了今天,张伯崇更是暗暗担心,生怕自己会受到德庆皇帝的斥责,但张伯崇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怨言,毕竟这都是他的职责所在……然而,若是这一切都是赵俊臣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的话,那么张伯崇岂不是被赵俊臣肆意玩弄了?对此,张伯崇自然是心中暗怒。

    另一边,顺天府尹薛贵更是面露恨意,毕竟因为赵俊臣遇刺与西厂遇袭的事情,他的官位已是岌岌可危了。

    然而,周尚景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老夫也只是一猜,仅是一种可能罢了,倒也未必是故意为之,至少赵俊臣遇刺的事情不像是作伪,但老夫看昨日京城里的风起云涌、形势变化,赵俊臣必然是趁乱下手、顺水推舟、将局势引导向了他所希望的方向……只是,遭遇凶徒刺杀之后还能冷静的分析形势、设法为自己争取好处,这个赵俊臣,未免有些冷静过头了,也有些过于不择手段了……”

    得到周尚景的回答之后,张伯崇与薛贵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只是他们的眼神依旧闪烁着,皆是一副思索模样。

    宋启文跟随周尚景时间更久,也更加了解周尚景的做事风格,听到周尚景的回答之后却是心中有些疑惑。

    在此之前,周尚景一向最是谨慎,从不会将这种无法证实的推测观点说给自己等人,但今天为何会一反常态,不仅是恶意的揣测了赵俊臣的图谋动机,还将这些观点说给了自己等人?这样一来,像是张伯崇、薛贵等这些“周党”官员,今后必然会暗中敌视赵俊臣,难道周尚景就不担心“周党”与“赵党”从此会逐步走向敌对?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周党”与“赵党”并没有太明显的利益冲突,反倒是利益合作之处更多一些。

    据宋启文所知,周尚景与赵俊臣已是准备联手整治南京六部,也准备在商税的事情上进行合作,在这个时候,周尚景为何要鼓动“周党”官员对赵俊臣的敌视情绪?

    疑惑之间,宋启文偷偷观察着周尚景的神情变化,希望自己能够察觉到周尚景的一些真实心思。

    然而,周尚景依旧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模样,只是静静的看着远处的赵俊臣,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刚才一番话究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难不成,周阁老也和陛下一样,随着赵俊臣的权势增加,开始对赵俊臣心生警惕了?也对,赵俊臣吞并了‘黄党’势力之后,他的实力已是足以对周阁老造成威胁了……更何况,赵俊臣这次的事情,还直接连累了薛贵,而薛贵一向是周阁老的重要亲信,顺天府尹的位置也十分重要,周阁老有些迁怒赵俊臣,倒也说得过去……”

    宋启文暗暗猜测着周尚景的真实心思。

    但实际上,宋启文的猜测与周尚景的真正想法,可谓是南辕北辙,完全没有搭边。

    ……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周尚景的变化。() 
……

    无语了,刚刚修改了一遍,电脑突然过热重启,只剩下了半章多一点,还都是干巴巴的描述文字,大家先将就着看看吧!

    ……

    吏部尚书宋启文,乃是周尚景的铁杆朋党、得意门生、亲信中的亲信,这些年来一直为周尚景牢牢把控着吏部,帮着周尚景培养了无数的门人党羽,乃是“周党”内自周尚景以降最为重要的人物。

    在“周党”官员之中,宋启文追随周尚景的时间最长、关系最亲近,所以他一向是最了解周尚景的过往作风。

    但也正因为宋启文太了解周尚景了,所以他完全误判了周尚景的真实意图。

    因为,宋启文所了解的那位周尚景,乃是从前的周尚景,乃是那位屹立在庙堂权势之巅、一家独大、雄心犹在的周尚景,那时候的周尚景,牢牢把控着庙堂大势,从不会与任何人分享权柄,也绝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挑战自己的地位。

    近二十年来,每当庙堂内出现了有能力挑战周尚景地位的人物,往往是刚刚冒头,就被周尚景打压排挤了,比如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能够在周尚景打压与排挤之下进入内阁的人选,则往往都是些资历声望虽然足够、但心机手段略有不足的人,比如温观良、黄有容、沈常茂等等,这些人再是如何折腾,也绝无法挑战周尚景的地位,而周尚景会让他们进入内阁,也只是不想让朝廷变成自己的一言堂罢了,那样就等于是逼着德庆皇帝下狠手了——毕竟,德庆皇帝一旦选择来硬的,出动了厂卫与禁军的力量,哪怕是周尚景也应付不来。

    可以说,从前的周尚景,对权力的占有欲十分强烈,看似内敛,实则霸道!

    但如今的周尚景,却已是年近古稀,随着年纪的渐渐增大、身体也渐渐变差,眼看着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撒手归天,周尚景心中的想法也渐渐发生了转变!

    从前的周尚景,总是期望自己可以永远站在权力之巅,而如今的周尚景,则更加希望自己的权势与家族可以永远的传承延续下去。

    前些日子,德庆皇帝在南巡之际,利用周尚景的长孙周素海来算计周尚景,而周尚景明明知道这是德庆皇帝的陷阱,却依然是义无反顾的跳了下去,虽然最终的结局并不算坏,但周尚景为了保住长孙周素海,终究是损失了许多声势——若是往日的周尚景,是绝不会做出这种选择的——而周尚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代表着在周尚景的内心之中,“传承”二字的意义已是大于“权力”二字了!

    但很可惜,这些年来,周尚景与德庆皇帝之间总是争斗不断,偏偏周尚景从来都没有让德庆皇帝占过便宜,所以周尚景已是变成了德庆皇帝的心病;更加可惜的是,周尚景的年纪要比德庆皇帝更大许多,身体也不似德庆皇帝一般健康,很难熬过德庆皇帝,而“周党”除了周尚景之外,也再没有其他人可以与德庆皇帝相抗衡,所以周尚景很担心自己过世之后,德庆皇帝就会马上出手铲除自己的党派与家族,到了那个时候,周尚景多年以来的心血与付出也就断了传承,全都会付诸于流水!

    所以,近几年来,周尚景的表现愈加低调,若非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