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之前,虫子的更新一直不给力,所以虫子也不好意思向大家索要订阅和打赏之类。

    但从今天开始,恳求大家给予虫子一些实际的支持,让本书的收入稍微可以入眼,这样虫子才可以顶住家庭方面的压力,继续安心写书。

    当然,与此同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之下,更新也会加速。

    谢谢大家!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暗棋(上)。() 
……

    ……

    当赵俊臣回府之后,刚刚下了轿子,门房就向赵俊臣通报,说是西厂的指挥使魏槐已是在府中等候赵俊臣多时了。

    当初,在赵俊臣奉旨组建西厂之际,魏槐就出力不少,可记首功;当西厂成立之后,魏槐也一直都是赵俊臣在西厂事务方面的左膀右臂,因为魏槐的存在,赵俊臣几乎没有特别操心过西厂的事务,一切皆是被魏槐处理得井井有条,对于赵俊臣所吩咐的任务,魏槐也一向是处理得当。

    如今,西厂虽然是即将要归还内廷了,但赵俊臣对于魏槐的重视却没有任何改变。

    所以,听到魏槐正在府中等待自己之后,赵俊臣马上就向着书房方向走去,同时吩咐府中下人带领魏槐前往书房见自己。

    当赵俊臣在书房中见到魏槐之后,发现他依然是老样子,坐在轮椅上面被人推着,身材枯瘦却双目炯炯,面色苍白且眼神阴鸷,隐隐带给人一种莫名的冷意。

    “赵大人。”

    来到书房之后,魏槐坐在轮椅上面向赵俊臣躬身行礼。

    赵俊臣挥了挥手,推轮椅的西厂番子就躬身告退了。

    然后,赵俊臣向魏槐笑着问道:“魏先生,今天的大朝议之上,陛下的那些决定你可听说了?西厂马上就要归还给内廷了。”

    魏槐点了点头,用一贯的沙哑声音回答道:“听说了,所以卑职才会第一时间求见大人。”

    赵俊臣轻轻摇头,说道:“果然正如你我所料,南巡结束之后,陛下会收回西厂之权从,对于此事,早在南巡开始之前,我就已是让你秘密准备了,如今五个月时间过去了,我想知道你准备得如何了?”

    对于赵俊臣开门见山的询问,魏槐并不感到意外,只是从怀中抽出一封密信,双手递给了赵俊臣,说道:“这是第二批名单,总计一百三十七人,皆是可以信任,他们将完全听命于赵大人,再加上第一份名单里的二百一十三人,如今西厂内部已是有近半人完全受大人您的控制……所以,西厂依然会是赵大人您手中的西厂,它今后依然只会听从赵大人您的命令。”

    说到后面,魏槐的语气有些意味深长。

    正如魏槐所说,这已是他交给赵俊臣的第二份名单了——早在南巡之前,魏槐就已是交给了赵俊臣一份类似的名单。

    赵俊臣接过名单之后,展开细细审阅,发现里面罗列着大量的人名,人名后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备注,这些备注皆是名单内众人的把柄罪证,也正因为这些把柄罪证,赵俊臣才可以控制名单里的众多人物。

    当初,魏槐受命挑选西厂人员的时候,就是反其道而行,利用筛选时的调查之权,找到了许多表面上看似忠心耿耿,但私下里却做过许多欺君枉法之事的锦衣卫、禁卫军与内廷太监,并把他们调到了西厂任职,又趁机掌控了这些人的罪证把柄,然后魏槐再利用这些把柄罪证对他们威逼利诱,最终这些人自然是只能选择效忠于赵俊臣了。

    自从西厂组建之后,这件事一直都是魏槐最主要的任务。

    将名单细细审阅了一遍之后,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很好,这两份名单加起来,足有近四百人,其中既有最低级的番子,也有高层的千户百户,遍布了西厂各阶层,还皆是西厂内的骨干,有了这些人的投效,西厂即使交还给了内廷,却依然掌握在咱们手中……”

    说话之间,赵俊臣的表情间闪过了一丝思索。

    说起来,西厂拥有侦缉之权,一直都是赵俊臣手中最强大的力量,但赵俊臣却从未私自使用过西厂的力量为自己办事,哪怕是赵俊臣遇到难题与危机的时候,也一直是对西厂的力量敬而远之。

    因为,赵俊臣很清楚,西厂乃是德庆皇帝的御用力量,自己若是私下使用,就会引起德庆皇帝的不满与猜忌,这是其一;西厂的力量代表着皇权的独断,一向受到百官的抵触,利用西厂的力量即使可以得利一时,今后也必然会迎来百官的排挤与反弹,不利于长远发展,这是其二;厂卫在朝野的名声极差,赵俊臣若是与西厂联系得太紧密的话,对赵俊臣扭转自身声誉的计划不符,所以赵俊臣也一直在刻意淡化自己乃是西厂厂督的事实,这是其三。

    所以,除非是得到了德庆皇帝的吩咐,否则赵俊臣从不会动用西厂的力量,在赵俊臣的刻意淡化之下,西厂也一向表现低调,经常会被朝野忽视。

    不过,像是西厂这般强大的力量,明明掌握在手中,却又从不使用,却也有些浪费了。

    如今,在表面上,德庆皇帝已是收回了赵俊臣手中的西厂之权,与此同时,赵俊臣通过诸般准备,却依然保持着对西厂的控制力——这样一来,对赵俊臣而言却是一件好事,因为赵俊臣表面上已是与西厂摘清了关系,德庆皇帝的猜忌、百官的排挤、朝野的敌视,皆是不会牵连到赵俊臣身上,这也就意味着赵俊臣今后终于可以随意的使用西厂的力量了!既可以得到西厂庞大力量的好处,却也不会受到西厂的牵连!

    此外,通过自己对西厂的暗中掌控,赵俊臣也可以利用西厂反过来渗透帝党与内廷……

    暗思之间,赵俊臣脑中已是浮现了一系列的计划。

    不过,在魏槐面前,赵俊臣并没有将自己的思绪表现出来,只是向魏槐叹息道:“幸苦魏先生了……只可惜,我将西厂交还给内廷之后,你依然要留在西厂帮我暗中掌控局势,但新任厂督为了掌控西厂的大局,恐怕会想方设法的打压你,到时候就更要委屈你了。”

    魏槐表情平淡的说道:“这也是卑职自己做出的选择,所以并不觉得委屈。”

    见魏槐这般模样,赵俊臣无奈摇头。

    接着,赵俊臣沉思片刻后,突然说道:“说起来,趁着西厂尚未确认新任厂督的人选,还需要你为我办一件事情。”

    “还请大人吩咐。”

    *****

    与此同时,就在赵俊臣与魏槐密谈的时候,内廷却是一片欢腾景象。

    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大太监们,此时也是齐聚一堂,皆是一副欢喜模样。

    ……

    PS:感谢大家的支持,并恳请大家正版订阅!

    另,明天会有爆发!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二章。暗棋(中)。() 
……

    ……

    在今天的大朝议期间,德庆皇帝宣布从赵俊臣手中收回西厂与内承运库的权柄,并且将这两个衙门重新交回内廷。

    这样一来,内廷方面得到了消息之后,自然是欢呼声一片。

    不论西厂还是内承运库,皆是权柄极大且又油水十足的衙门,原本就应该由内廷来负责,奈何德庆皇帝并不信任内廷太监们的办事能力,竟是全部交由赵俊臣这个外臣负责。

    偏偏,赵俊臣确实是能力出众,他接手了内承运库之后,原本周转不良的内帑很快就渐有盈余,并且还增加了许多财路,像是日进斗金的香胰生意,如今就由内承运库在垄断着,除了赵俊臣的悦容坊之外,大明朝的商人们若是想插手香胰生意,就必须要从内承运库买货;而赵俊臣组建了西厂之后,更是屡建功勋,许多时候甚至还压倒了老招牌的东厂。

    这样一来,内廷的大太监们感到脸上无光之余,却也只能违心赞颂德庆皇帝的“慧眼识人”,完全不敢向德庆皇帝提及将这两个衙门归还内廷的事情,只觉得内廷短时间内恐怕是很难将这两个衙门收回来了——至少在赵俊臣倒台之前,是收不回来了。

    所以,内廷的大太监们原本已是熄了对西厂与内承运库的心思,却没想到局势变化之下,竟是平白走了好运,西厂与内承运库突然回到了他们的手中。

    对于这般情况,内廷的大太监们自然是幸喜若狂。

    其中,西厂虽然有侦缉之权,乃是帝王之亲信爪牙、令外朝百官敬畏,但在内廷的众位大太监眼中,西厂的重要性却远远比不上内承运库!

    无他,内承运库乃是皇帝内帑,油水最是丰厚,并且如今的内承运库经过赵俊臣的苦心经营之后,更是颇有盈余,还得到了许多生财之路,内廷的大太监们得到了内承运库的权柄之后,只要稍动手脚,就能得到无尽的好处。

    无论什么时候,为自己谋取好处都是最重要的,对于内廷的太监们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得到了消息之后,内廷的大太监们很快就聚在了一起。

    接手了西厂与内承运库之后,有许多事情都需要处理,最重要的是,西厂与内承运库的诸多利益,究竟应该如何分配,也需要他们认真研究一下。

    *****

    在内廷司礼监的大堂之中,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大太监们,此时齐聚一堂,皆是一副欢喜模样,兴致勃勃的讨论着他们未来的光明前景。

    司礼监乃是内廷十二监之首,全权负责皇城内一切事宜,管理着数以万计的宦官,专掌机密奏章,有票拟与批红的大权,东厂也受其辖制,最是权势强盛。

    司礼监现在的掌印太监,名叫吴信泉,年纪大约五旬上下,此人身材瘦长、面白无须、相貌儒雅、神色沉稳,若是让不知情的人见到他,恐怕会误以为他是一个学术有成的儒生,却很难相信他是一个太监,还是大明朝数万宦官的首领。

    事实上,这位看似儒雅温和的老太监,手段却是很不寻常,此时内廷众位大太监在他面前皆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显然吴信泉掌管司礼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是在内廷中树立了威信。

    此时,在大堂之中,吴信泉坐在主位右首的位置上,笑着向众位大太监说道:“各位想必已是知晓了消息,在今日的早朝上,陛下已是将西厂与内承运库两大衙门从赵俊臣手中收了回来,交还到了咱们内廷的手中,这可是一件大喜事啊。”

    吴信泉的话声刚落,就见内官监的掌印太监朱金荣连连点头,大声说道:“是啊,尤其是内承运库掌管内帑的收支,一向是咱们内廷的命脉所在,这个衙门回到手中之后,咱们这些人今后就不用再受赵俊臣的掣肘了。”

    朱金荣是一位矮胖太监,一向都是吴信泉的应声虫,但他如今的态度,却不仅仅只是附和吴信泉而已。

    内官监一向负责采买与建造之事,往年内承运库还在内廷手中的时候,这内官监通过虚报账目、捏造损耗等手段,每年都能捞取大量的好处,但自从两年前德庆皇帝将内承运库交给赵俊臣管理之后,内官监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无论采买还是建造,所需的花费都会受到严格的审核,所以内官监的油水也因此而减少了大半,日子也幸苦了许多——但另一方面,内承运库的周转情况却是顿时好转了许多。

    如今,内廷收回内承运库的权柄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