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这场关于黄有容的争执,从一开始就是赵俊臣指示“赵党”官员挑起的,然而挑起了争执之后,赵俊臣与“赵党”官员们马上就抽身离开了,再也没有参与其中,尤其是赵俊臣本人,至始至终都是隐藏在幕后冷眼旁观,就好似赵俊臣本身与这件事完全无关一般。

    对于赵俊臣这般搭起台子看戏的作为,德庆皇帝却是有些看不惯。

    于是,德庆皇帝也不打算让赵俊臣继续抽身事外,却是向赵俊臣问道:“赵爱卿,今日乃是大朝议,官员们弹劾黄有容的事情也是至关重要,你身为户部尚书,怎么可以不发一言?关于朝中百官们的争论,你怎么看?”

    见德庆皇帝突然找上了自己,赵俊臣并没有感到意外,也是早有对策,却是出列答道:“陛下,不论黄阁老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也不论百官们对他是支持还是反对,但既然有这么多人弹劾了黄阁老,那么不论他们的弹劾罪名是真是假,陛下都需要派人详查。这样一来,才可以令百官信服,也省得百官们继续争吵。”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尤其是户部侍郎詹善常、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顾全、吏部侍郎刘长安三位大人被黄阁老免职的事情,更是应该马上详查,毕竟这三位大人皆是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若是因为无中生有的罪名被罢免了官职,恐怕会令百官寒心。”

    事实上,在弹劾黄有容的计划之中,赵俊臣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恢复几位“赵党”官员的官职,如今见到主题渐渐走偏了,赵俊臣也趁机将这件事再次强调了一遍。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几位“赵党”官员们自然是纷纷出声表示赞同。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的回答之后,德庆皇帝同样是比较满意——赵俊臣的回答虽然是狡猾了一些,但也正中德庆皇帝的下怀,毕竟德庆皇帝并不希望黄有容马上垮台,还打算让黄有容成为一个靶子,继续代替太子朱和堉吸引百官们的怨气,所以赵俊臣的调查提议,也正好可以拖延几天时间,还不耽误黄有容的最终垮台。

    于是,德庆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又转头向周尚景问道:“周爱卿,你与黄阁老二人也是同朝多年了,对黄阁老也算是比较了解,却不知你的看法又是如何?”

    周尚景出列答道:“陛下,老臣也赞同赵尚书的提议,百官们的弹劾终究还是需要朝廷详细调查之后再做结论,否则不免会冤枉了好人……不论是黄阁老,还是黄阁老罢免了官职的那几位大人,皆是如此。”

    德庆皇帝再次点头,说道:“既然周阁老同样是这般看法,百官们又是争论不休,那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下吧,传朕旨意,命三司衙门调集精干官员详查此事,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结果!”

    然后,德庆皇帝又将目光转向黄有容,仿佛宽慰一般,缓缓说道:“黄阁老你也不必在意,朕让人详细调查,也是为了证明你的清白……不过,既然是百官纷纷弹劾于你,为了避嫌,在事情查清楚之前你依然是内阁阁老、可以参知政事,但具体的事务嘛,就不要参与了,若是最后的调查结果证明你是无辜的,朕也会亲自为你澄清。”

    随着德庆皇帝的决定,百官纷纷弹劾黄有容的事情也就暂时落下了帷幕。

    毕竟,这是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共同意志,其他的官员即使有不同的想法,也绝无可能改变结果。

    此外,德庆皇帝最后的这一番话,却也等同于架空了黄有容的所有权力——这是黄有容失势的开始。

    对此,黄有容依然是没有任何抵抗,只是平静的答应了。

    *******

    却说,随着百官纷纷弹劾黄有容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之后,这次大朝议的第一次高潮也渐渐平缓了下来。

    但很快,又一次高潮来临了。

    那就是太子朱和堉整顿商税的事情。

    ……

    PS:恩,小章节,但在今天凌晨之后,还会更新一个六千字以上的大章节。

    此外,明天会爆发一下。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议(八)。() 
……

    ……

    却说,德庆皇帝处理了黄有容的事情之后,朝议很快就转向了下一个议题。

    在此之前,因为南巡的缘故,德庆皇帝已经有四个多月的时间没有举行朝议了,所以朝廷中枢自然是积压了许多重要政务需要尽快处理。

    比如四川布政使的空缺、又比如今年的河工预算银子、再比如某两位朝廷大员之间的相互弹劾……

    这些事情若是放在平时,全都是受人瞩目的大事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与争论,甚至还会引发朝廷各大派系的明争暗斗、相互攻讦,但放在今天的大朝议之中,它们又都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甚至在许多官员眼中,这些事情也只比李俞然弹劾赵山才的事情稍稍重要一点而已——以至于百官们根本没有耗费太多的精力讨论它们,皆是有些心不在焉。

    因为,皇极殿内的百官们都知道,在今天的大朝议之上,真正重要的议题只有两件:一个是黄有容即将要倒台的事情、以及黄有容倒台之后的朝廷格局变化;另一个则是商税整顿的后续发展——太子朱和堉所推行的商税整顿政策,如今已是造成了朝野局势的混乱,它是否要继续下去?又是否要做出改变?以及……是否要追究相关人等的责任?

    与这两件事情相比,其它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

    如今,黄有容的事情暂且告一段落了,但商税整顿的事情尚还没有开始,所有人都在默默等待着,或是焦急、或是平静。

    不过,商税的事情虽然是十分重要,与绝大多数官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但在最开始的时候,百官们皆是小心翼翼的避开了这个话题,只是将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陆续抛出来进行讨论,却是绝口不提商税的事情。

    毕竟,商税的事情太敏感了、也太复杂了,不仅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还牵连到了太子朱和堉,谁也不愿意亲自点燃这个炮仗,生怕会炸到自己。

    此外,商税整顿的事情固然是触犯了绝大多数官员的利益,也因此而受到了广泛的反对与抵触,但这种反对与抵触毕竟只是朝廷中底层官员的心声,但像是德庆皇帝、周尚景、沈常茂、赵俊臣等等这些庙堂核心人物的真正想法究竟如何,却依然还是未知数,若是发言的时候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恐怕就会引火烧身、自找麻烦!

    能够参加大朝议的朝廷官员,绝大多数都是“聪明人”,他们不想当出头鸟、只想要坐收渔翁之利,可惜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每位官员都十分谨慎,最终竟是没有任何人主动出头,于是形势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事实上,即使是一向以“耿直”著称的“太子。党”官员们,面对商税问题的时候也是异乎寻常的沉默——毕竟这件事情就是他们亲手搞砸的,他们自然是不愿意自曝其短。

    这般情况之下,自从黄有容的事情暂时解决之后,在不知不觉之间,已是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去了,德庆皇帝与百官们已是连续讨论处理了七八件积压政务,但商税的事情依然是没有人主动提及。

    这样一来,即使德庆皇帝再有耐心,却也是渐渐有些感到不耐烦了。

    于是,德庆皇帝的目光转向了周尚景——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二人如今尚处于合作阶段,所以德庆皇帝希望周尚景能够主动提及商税整顿的事情,以打破目前的僵局——可惜周尚景只是一副垂首低目的模样,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德庆皇帝的暗示。

    德庆皇帝眉头轻轻皱了一下之后,又自然而然的将目光转向了赵俊臣。

    对于德庆皇帝而言,“有麻烦就找赵俊臣”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项本能。

    与周尚景不同,赵俊臣的势力影响尚有不足,他暂时还不敢无视德庆皇帝的暗示,也不敢违背德庆皇帝的心意,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

    所以,赵俊臣只能选择遵从。

    于是,又一件积存政务处理结束之后,在众人瞩目之下,赵俊臣缓缓出列了。

    ******

    “陛下,臣有要事禀奏。”出列之后,赵俊臣扬声说道。

    德庆皇帝眉头一扬,说道:“哦?什么事情?说吧。”

    赵俊臣缓缓说道:“据臣所知,在陛下南巡期间,几位阁老与太子殿下曾是详细调查了我朝商税的现状,发现了许多弊病之处,并且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整顿措施。然而到目前为止,商税的整顿并没有见到任何成效,反倒是引发了许多混乱,甚至还有许多中下层官员呼吁朝廷改变政策、中止整顿,这件事非同小可、影响深远,所以臣认为朝廷应该详细商议此事,并且尽快做出决定,否则朝野局势的混乱就会进一步扩大,还望陛下明鉴。”

    发言之际,赵俊臣十分谨慎的挑选着措辞,尽量不让自己的话语之中表现出任何的倾向性。

    然而,赵俊臣虽然已是尽量的表现中立了,但德庆皇帝还是追问道:“几位阁老与太子整顿商税的事情朕也知情,但百官们的分歧竟是如此严重?赵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对商税的状况最是了解,对于此事又是怎样的看法?”

    显然,德庆皇帝这是在逼迫赵俊臣表态了。

    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赵俊臣心底暗暗叹息一声,但很快的,赵俊臣已是换上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沉重表情,说道:“陛下,臣自从掌管户部以来,就深知我朝商税的种种弊端,朝廷每年的商税收入只不过七十余万白银,但与此同时,因为商税政策的诸般弊病与种种漏洞,朝廷每年损失的商税收入却高达两千万两白银以上,两者对比之下,可谓是触目惊心,所以臣一直想要设法扭转商税现状,也构想了许多计划,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现如今,臣依然认为时机并不成熟,但既然朝廷中枢已经开始着手整顿商税现状,并且颁布了相关政令,那么就更加不能半途而废,正应该一鼓作气、坚持到底,趁机彻底扭转商税的混乱现状!此外,出于维护朝廷声誉的考虑,朝廷的政策也不能朝令夕改!”

    说话间,赵俊臣已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而且态度坚决。

    毕竟,赵俊臣若是想要接手商税整顿的事情,此时就必须要表明自己支持商税整顿的态度,否则赵俊臣就会彻底失去负责此事的资格。

    然而,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皇极殿内顿时就有许多敌视的眼神投向了赵俊臣。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赵俊臣想要改变商税现状的立场,自然是引起了许多官员的敌视。

    对于官员们的敌视目光,赵俊臣早有预料,却是并不在意。

    另一边,德庆皇帝发现了这一点之后,眼神之中却是闪过了一丝满意。

    德庆皇帝打算让赵俊臣接手商税整顿的事情,固然是想要借助赵俊臣的能力扭转商税的混乱现状,但同时也打算借着这件事情让百官们敌视赵俊臣,这样一来,赵俊臣为了自保,将来就只能继续寻求德庆皇帝的庇护,德庆皇帝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赵俊臣的控制力。

    于是,德庆皇帝再次确认道:“这么说,赵爱卿你对于朝廷整顿商税的事情,是秉持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