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霸途-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国境内山川虽多,但险要都集中在国都宛城附近,地理形势相比于之前虞国的池阳、绛关两座关卡逊色了不少。

    再加上申国只有三万八千兵马,在姜焕父子几乎倾巢而出的情况下,全国只留下了八千兵马,且都被姜焕的女儿姜翠屏与相邦申熹集中在宛县死守。

    周瑜率兵一路南下,除了在汾丘遭到千余人的地方武装抵抗之外,一路兵不血刃,申国的各县官吏俱都望风而逃,因此周瑜才得以长驱直入。

    “姜焕竟然没有退兵?”

    得知方离在太谷战败之后,周瑜有些惊讶,“据可靠情报,申国总兵力不足四万,在姜焕率三万人出征的情况下宛城的兵力只剩万人左右,姜焕有多大把握能够守住?”

    “姜焕有这么大的把握不退兵,应该是自信宛城不会丢失,十有八九向别国求援了。”灌婴双臂抱在胸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帅案上摆放着一张崭新的纸质地图,是大军出征之前刘晔特地命冶造局和兵铸局联合制作的,详细标准了申国境内的山川河流,以及周遭的几个诸侯国。

    周瑜审视了一圈之后不停地摇头:“陈、许、蔡、邓这些国家要么实力薄弱,要么与申国并无交情。我军毕竟是奉了天子诏书讨贼,想来这些诸侯绝不会自讨麻烦!”

    “如果没有援兵,为何姜焕依旧滞留在太谷县附近,还把……主公杀的大败?”马岱挠了挠脑袋,一脸不解。

    周瑜的目光缓缓落在了与唐国东部接壤的魏国上,自信满满的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姜焕一定向魏斯求援了,以进为退,让魏国出兵攻打我们唐国本土。”

    听周瑜提起魏国,整个帅帐中的将校都为之色变,毕竟魏国拥有多达四百万人口,兵力超过二十万,实力仅在五大强国之下,比起燕、鲁、吴这几个国家还要稍微强一些。若是魏国参战,只怕胜负将会出现巨大的变数。

    灌婴抬手抚摸着唇角的八字胡,沉吟道:“我们唐国的前身虞与魏接壤多年,一直相安无事,无冤无仇,我想魏国应该不会发难吧?”

    “会,一定会!”

    周瑜霍然起身,背负双手在帅帐中来回踱步:“此一时彼一时,这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之前魏与虞相安无事,只因虞对魏没有威胁,而且魏最大的敌人韩国现在成了我们唐国的盟友,魏就更有理由入侵我们唐国。如今我们大军出征,魏斯十有八九会趁机发难,出兵入侵。”

    灌婴、马岱俱都露出紧张之色:“这……魏国实力强大,如果魏军入侵的话,我们东部无险可守,魏军可以长驱直入。若是后方不稳,恐怕将会军心动摇,那咱们还攻不攻宛城?”

    “攻!”

    周瑜郑重的吐出了一个字,缓缓走到帅帐门前眺望夜幕中的鲁阳城,掷地有声的道:“一拳打得开,免得百拳来。如果我们不能壮大自己,魏国永远都会有入侵的可能。这次姜焕中计出兵,申国国内空虚,我们又奉诏讨伐不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如果这次拿不下宛城,灭不了申国,可能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灌婴狠狠地揪下一根胡须,恶狠狠的道:“要不然咱们就赌一把?看看魏军破城快,还是我军攻破宛城更快一些?”

    周瑜点头:“不错,现在就是拼的速度!平陆有审配、纪灵、廖化三人驻守,就算魏军以十万来犯,至少也能够支撑半月左右。而魏军到河内或者荥阳尚有一段距离,拿不下平陆未必敢深入境内。所以我军必须力争十天之内攻破宛城,只要破了宛城,就能集结兵力迎战,从此再也不用惧怕魏军!”

一百一十九 胸大无脑() 
坚定了拿下宛城的信心之后,周瑜率部直接穿过鲁阳,杀奔申国都城。

    只要能攻克宛城,鲁阳势必不战而降,如果拿不下宛城,而背后又遭到魏军进攻的话,拿下鲁阳也得放弃,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忽视鲁阳,把灭亡申国的重心放在宛城。

    先锋大将由灌婴担任,率领四千盾兵在前,两千弓兵次之,两千枪兵最后,两千骑兵在侧翼游弋,整齐有序的顺着驿道朝宛城全速进军。

    在赵武灵王之前,各国的重型战队都以战车为主,但赵雍统治的赵国深受北方的林胡、楼烦、丽狄等少数民族骚扰,他们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劫掠百姓,赵国边境的居民深受其害。

    赵雍也曾经派廉颇、李牧等人轮流率兵前往边境讨伐胡人,但笨重的战车根本无法追上胡人的踪影,这边战车的轱辘声响起,那边早已逃之夭夭,无影无踪。

    赵雍绞尽脑汁,苦思对付胡人的良策,决定摒弃笨重的战车,效仿胡人组建骑兵部队。并改革服装,将宽袖长袍改成胡人一样轻便快捷的战服,迅速提高了赵国的军事实力。

    自从“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军事实力大增,李牧、廉颇都曾经在北方边境大破胡人,俘获了大量的马匹,使得赵国骑兵迅速发展,壮大到四万左右,几乎为天下之冠。

    看到赵国的骑兵大出风头,各国纷纷效仿组建骑兵,而战车则因为造价高昂,行动笨拙等劣势逐渐遭到淘汰,各国已经不再重点发展。

    而方离组建唐国之后甚至直接放弃了制造战车,只打造一些用来运输辎重的粮车,把其他物资放在制造兵器和甲胄上,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灌婴率一万骑兵在前,周瑜率三万大军随后,星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杀奔宛城。

    次日傍晚,四万唐军抵达了西鄂县境内的淯水北岸,只要渡过淯水,穿过西鄂县城,再有七十里便可以兵临宛县城下。

    “禀报灌将军,淯水南岸发现申军踪影!”斥候飞马向灌婴禀报。

    此刻已是正月下旬,天气却依旧寒冷,淯水河面上的寒冰依然很厚,足以承载大军渡过宽达百丈的淯水。

    “吁……”

    灌婴在河边勒马带缰,向对面极目眺望,只见果然有一支大约五六千人的队伍正在淯水南岸严阵以待。

    “姜”字大旗迎风猎猎招展,旗下一员女将手提白玉戟,头插两支大红色的朱雀稚翎,身披白银连环甲,外罩大红色披风,在北风中耀武扬威,英姿飒爽。

    “呦呵……看来申国真是没人了,竟然派女人上阵?”灌婴身边一名校尉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

    “休要小瞧了女人!”灌婴正色提醒。

    前日得知方离在太谷县战败之后,周瑜与众将深入探讨了申国的军事实力,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姜焕最为依靠的左膀右臂就是他的“一子一女一侄”。

    姜焕的长子姜霸天已经展露了身手,足可正面硬撼赵云、典韦;而姜焕的侄子姜夔武力也不在张辽、灌婴之下,由此可知姜焕的女儿姜翠屏也不是浪得虚名。

    “就算这姜翠屏巾帼不让须眉,可她只有五六千兵马,就想把我们的大军阻挡在淯水北面么?”

    一名叫做廖羿的裨将摇头哂笑,“女人真是胸大无脑啊,若是换做其他季节,淯水滔滔,她或许能够临水列阵。现在河面上冰冻三尺,我军如履平地,她有什么把握挡住我军?”

    灌婴亦是有些纳闷,但有方离太谷战败的前车之鉴也不敢大意,吩咐廖羿道:“你先带一千人到河面上佯攻一番,看看这女人耍的什么花招?”

    “喏!”

    廖羿答应一声,催马提戈,率领五百盾兵五百弩兵跳下河岸,踏着冰面杀向对岸,“我大唐雄师奉诏讨贼,申军还不快快投降?”

    姜翠屏立马淯水南岸,手中白玉戟一招,娇叱一声:“全军开弓,听我号令再射!”

    “杀啊!”

    廖羿纵马当先,率领五百名盾卒在前,五百名弓兵在后,在背后的号角与鼓声助威下杀向对岸。

    “噗通”一声,河面上出现裂缝,有两名唐军脚下一沉,陷进了冰冷的河水之中。在挣扎中呛了几口水,随即被滔滔河水卷走。

    “不好,申军破坏了冰层,速撤!”廖羿恍然顿悟,急忙大喝一声。

    伴随着千余名唐军向前逼近,河面上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裂痕,到处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眼见一块一块摇摇欲坠。

    原来申军提前破坏了河面上的寒冰,然后用霜雪做了掩盖,经过一天的冰冻之后有所恢复,在远处看不出来其中的玄机,但坚固性却是大不如前。

    “放箭!”

    看到唐军中计,姜翠屏长枪一招,喝令申军乱箭齐发。唯一遗憾的是河面上的唐军人数太少,不能予以重创。

    一时间淯水南岸的申军万箭齐发,犹如密集的飞蝗一般从天而降,把河面上的千余名唐军笼罩其中。

    这些可怜的唐军既要躲避头上的箭雨,又要提防脚下的寒冰破裂,一时间顾头难顾腚,死在乱箭之下,失足落水者不计其数。一千唐兵仅仅退回了两百余人,就连冲在最前面的裨将廖羿也被乱箭射死。

    两军还未交锋,便折损了七百多人,这让灌婴暴怒不已,挥军顺着淯水向下游进军:“随本将向下游渡河,我就不信申军能把整个河面都破坏了。等老子过河之后非杀他个片甲不留!”

    在灌婴的率领下,九千多唐军顺着淯水向下挺进,而姜翠屏则率领着申军在淯水对岸遥相对应,唐军向前走多远,申军就向前走多远。

    两军一边向前走,一边隔着百丈的淯水对骂,并隔河对射,互有伤亡。

    “侄女啊,咱们已经占了便宜,唐军主力部队近在咫尺,我看就不要再继续纠缠了。毕竟唐军势大,我军还是火速退回宛城死守,方为上策。”

    姜焕的兄弟姜佑望着淯水北岸远处尘土飞扬,极力规劝姜翠屏收兵返回宛城,“你看北面尘土飞扬,应当是周瑜率领的大军已经逼近。”

    姜翠屏冷哼一声,俊俏的脸上一副倨傲之色,不以为然的道:“我看唐将都是饭袋酒囊,连个淯水都过不来,等侄女杀他三五千人再撤退不迟!就算歼灭不了这些唐军,也能拖住唐军些许时日,给魏军进攻唐国创造条件。”

    见姜翠屏不听劝告,姜佑只好继续跟着队伍和北岸的唐军互射,两军一直向东走了十余里,依旧喋喋不休的互骂。

    “哦,这姜翠屏脾气真够火爆的,只可惜胸大无脑啊!”

    周瑜接到战报后大笑一声,命斥候通知灌婴继续拖住姜翠屏率领的这支申军。

    又命马岱率领四千骑兵顺着淯水向上游进军,寻找没有被破坏的河段渡过淯水,快速赶往姜翠屏撤退的道路上设伏,予以截杀。

    “喏!”

    马岱答应一声,率四千骑兵顺着淯水北岸向上游挺进,

    望着轰隆隆的战马,周瑜叹息一声:“可惜我大唐没有太多的战马,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一万余匹战马,否则何愁不能扫平申国?”

    淯水自西面而来,在西鄂县境内拐了个弯向南而去。

    马岱率骑兵顺着淯水北岸朝上游走了十余里,确定河面完好无损,便迅速过河,在向导的引领下全力赶往青蛇岭设伏,截杀撤退的申军。

    周瑜则与曹性率领剩下的大军尾随着骑兵的马蹄渡过淯水,浩浩荡荡,大张旗鼓的杀奔宛城,故意吸引申军斥候的注意。

    “禀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