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霸途-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灵催马过了吊桥,径直来到徐登面前方才驻马,左手拎着包袱喝道:“印绶在此!”

    徐登伸手去接,却见寒光一闪,纪灵手中三尖两刃戟猛地横扫过来,正中徐登颈部;登时将头颅斩于马下,鲜血如泉水般喷涌而起,无头尸体轰然倒地。

    “不好了,徐将军被杀啦!”

    虢军登时乱作一团,被纪灵挥舞三尖刀杀的人仰马翻,纷纷后退。

    “全军冲锋!”

    纪灵的副将听到城门底下杀声大作,手中大刀一招,身先士卒的带队冲锋,转眼间便踏上吊桥,挥刀猛砍铁索,不消几下,便拦腰斩断。

    “杀啊!”

    斩断铁索后虢军再也无法拉起吊桥,数不清的唐军头顶盾牌冒着箭雨向前冲锋,踏过护城河,穿过城门,在纪灵的率领下与虢军展开了血肉横飞的巷战。

    “完了,完了,终究还是中了唐军的诡计!”

    董圣在城墙上仰天长叹,望着蜂拥而入的唐军,自知荥阳难保,突然拔剑自刎,“先主啊,我董圣无能,不能辅佐幼主,今日便随你去了!”

    话音未落,锋利的剑刃一下子撕裂了颈部,殷红的鲜血汩汩流出,寒风“嗖嗖”的灌进腔子里,董圣整个人登时瘫软了下去。“噗通”一声自四丈高的城墙上栽了下去,再也不动一动。

    纪灵率部攻占南城门后接着打开荥阳东门,赵云挺枪跃马,率领近万唐军蜂拥而入,与纪灵合围城内的虢军。

    马岱、周瑜分别率部堵住荥阳西门和南门,城里谁也无法逃脱,姬诞见大势已去,只能向赵云请降:“寡人愿降,寡人愿降!寡人其实是支持虢虞合并为唐的,只是那董圣手握兵权,胁迫寡人继承虢公之位,并与你们分庭抗礼。如今董圣已死,寡人愿降,但求饶命!”

    赵云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谁是始作俑者的时候,重要的是先完整的接收荥阳的财物与人口,收编虢国的军队,扩充唐国的实力。等将来彻底掌控了荥阳,要杀姬诞还不是如碾死一只蚂蚁般轻松!

    “来人,把诞公子及诸位大臣保护起来,回头交给大将军发落!”

    赵云长枪一招,命人把姬诞等人先控制起来,接着带兵直奔库府与粮仓,重兵看守,免得出现差池。

    随着姬诞的投降与董圣的自刎,荥阳城内群龙无首,虢军纷纷缴械投降,而协助守城的百姓们纷纷逃回家中紧闭大门,唯恐惹祸上身。

    当旭日冲破雾霾的时候,战事也落下帷幕,唐军诈开城门,兵不血刃的控制了荥阳。除了董圣自刎之外,包括姬诞在内的万余虢国君臣及军队全部投降。

    周瑜一边出榜安民,宣扬唐国的政策,大力宣传虢虞一家;一边派使者赶往河内向方离报捷,告知攻克荥阳的好消息。

    “哈哈……实在太好了,仅用了阵亡几百人的代价就攻克了荥阳,公瑾果然不负众望!”

    方离接到攻克荥阳的消息后笑逐颜开,与荀彧、陈登等人互相道贺,并派遣荀彧赶往荥阳安顿局势,笼络人心。

    虢国的重心在河南,包括荥阳、偃师、京县、阳城等地人口加起来超过百万,而河北的河内、武德、成皋等地加起来人口仅有五十万,所以方离必须好好经营河南。

    只要让虢国人接受了虢虞合并的事实,不再有抵触心理,黄河南部将会成为方离募兵的重要源泉,从一百万人中招募五六万人想来不再话下。

    得知周瑜攻克荥阳的消息后,姬叔弼面如土色,坐在桌案后呆若木鸡,情知虢国已经彻底灭亡了,将来自己能够活下去已是万幸,若是再妄想复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姬翟却有些幸灾乐祸,抱着一坛酒来找姬叔弼对饮:“哈哈……我早就说你们虢国也会步我们虞国的后尘,现在你我同病相怜,就不要再过问政事了。只要方离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咱俩,就算烧高香咯!”

    姬叔弼长吁短叹道:“人不可与命争,你我已经没了国公之命。要想活下去,我看干脆把唐公之位禅让给方离算了,免遭杀身之祸!”

    姬翟也同意姬叔弼的提议:“现在你我都是傀儡而已,还不如把这虚名直接让给方离。不过,我们要和他约定好,日后必须给你我发放俸禄,免得你我沦落街头!”

    说到这里,这对难兄难弟抱头痛哭,命下人设宴对饮,又召唤舞姬献舞取乐,商量着找个机会向方离提出禅让唐公之事。但前提是方离必须答应封赏给他们一个闲职,日后由国库按时发给俸禄。

    荀彧到了荥阳之后接管政务,周瑜命赵云、纪灵、马岱、曹性等人分兵攻掠偃师、京县、阳城、卷县等属于虢国的领土,大军所到之处,各县官吏俱都望风而降。

    不过半月功夫,周瑜彻底平定黄河南部的原虢国领土,将百万人口纳于唐国治下。使得虢虞真正融为一体,疆域扩大,人口暴涨至二百余万,再次引得天下诸侯纷纷侧目。

一百 最强步将() 


一百零一 三省六部() 
反正荆兮也不认识这种高科技的产物,所以方离也没必要紧张,笑着打开手电筒功能,说道:“这是姬叔弼送给我的一个宝贝,叫做夜明镜,晚上可以用来照明,光辉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哇喔……好精致的宝贝哟,镜面居然还能照出人影来?会不会被风吹灭呀?会不会烫手呢?”

    荆兮大开眼界,拿在手里把玩了片刻,又小心翼翼的还给方离:“这么贵重的宝贝,将军你快把它收起来吧,万一被阿兮摔坏了,可是担待不起!”

    方离记得自己刚刚穿越的时候系统精灵说过,这款手机的电量可以无限使用,而且不怕水浸,不怕摔砸,固若金汤,坚如磐石。

    按照描述简直可以当做暗器使用,不过方离可不敢轻易尝试,万一出现个意外,影响了召唤功能,那可是连哭的地方都找不到!

    “无妨,既然是宝贝,那就不会轻易损坏。”

    方离从荆兮手里接过手机揣进怀里,跟着荆兮到了偏厅吃过早膳,便带着马皮、曹飞等十余人微服出了府邸,以巡抚百姓为名在街上转悠,其实是为了寻访刘晔。

    河内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不过三万人口的城池,横竖十余条街巷,方离用了一个半时辰就找到了位于城池东北角的“刘记匠铺”,此刻正有几个铁匠穿着单薄的秋衣,站在炼铁炉前“叮叮当当”的打铁。

    尽管此刻已是寒冬腊月,但这些铁匠却已经满头大汗,挥动锤子敲打着火红的犁铧,双臂的肌肉将布衣撑的几乎爆裂开来,发出有节奏的清脆悦耳声音。

    方离装模作样的在店铺门前停下脚步,盯着摆在门外的农具研究了起来,连声夸赞:“不错,不错,你家的农具真是别出心裁,本将在别处还从未见到过呢!”

    门前一下子来了十几个大马金刀的汉子,匠铺的伙计急忙飞报主人,就看到一个三十岁左右,身材高挑偏瘦,相貌堂堂,满面红光的男子快步走了出来,抱拳施礼道:“在下刘记匠铺的主人刘晔,这厢有礼了,不知诸位要买什么器械?”

    马皮手按佩刀站在方离身旁,大声道:“这位是我们唐国的方大将军,途径你们店铺,还不快快施礼!”

    刘晔脸色微变,急忙作揖施礼:“啊呀……原来是方大将军光临,小人真是眼拙,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不知者不罪!”

    方离笑吟吟的扶起刘晔,从他们匠铺生产的农具与铁器作为引子交谈起来,大夸刘晔独居匠心,设计的农具与众不同。

    刘晔笑着谦逊道:“大将军过奖了,小人只是对于发明略有心得而已,我家的农具、铁器都是由小人发明设计,我们刘记除了铁匠铺之外还有木匠铺。”

    方离赞不绝口:“刘先生真乃大才,如今我大唐刚刚建国,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刘先生有这样的才华,焉能埋没于闹市?何不出仕报国,凭你的才能换取荣华富贵。”

    “晔亦有此想法,只恨没有门路,多次自荐都被地方官府拒之门外,只好做些生意养家糊口。”刘晔摇头叹息,一脸报国无门的表情。

    方离握着刘晔的手,一脸诚挚的道:“你说的那是之前虢国的作风,如今我大唐用人唯才是举,不问出身。只要你有本事,绝不埋没你的才能!”

    方离当即宣布册封刘晔为太士,负责唐国的工程建设、兵器锻造、道路修筑等事宜,不受任何人管理,直接向自己禀报日常事务。

    刘晔闻言激动不已,对着方离长揖到地:“承蒙大将军器重,晔定当肝脑涂地,以死相报,不负大将军所托!”

    现在唐国的会议都在方离居住的太守府召开,各部门缺这少那,也没有完整的分工。方离带着刘晔来到太守府,分给他一排房屋,十几名官差,就算成立了唐国的建设部门。

    “我大唐刚刚建国,百废待兴,河内只是临时性的国都,待荀彧安顿好了荥阳之后本将便率众人迁到那边。这段时间只能委屈刘子扬自己解决困难,若经费有问题你去找宫之奇大人解决即可。”方离一脸歉疚的把难题分析给刘晔。

    刘晔拱手道:“伯辅将军直管放心,晔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会自己解决,我家里也有一些积蓄,便贡献出来资助国家好了。”

    “子扬真是高风亮节,我会让宫之奇大人做好记录,若子扬垫付了自家财物,待将来国家安定了,国库定会加倍偿还。”

    安顿好刘晔之后方离再次离开了太守府,在马皮、曹飞等人的护卫下前往军营寻访徐盛,一路上在心中暗自思忖:虽然荥阳已经拿下来了,但唐国的秩序还是一团乱麻,各部门分工模糊,难以做到人尽其职。要想快速提升唐国的国力,必须改革吏治,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等荀彧安顿好了荥阳之后,我便把国都迁过去,并将朝廷改革为三省六部制,对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如此定然会增强国力,大幅提升各个机构的办事效率。”

    现在的各国吏治俱都非常落后,大部分国家由宰相总揽大权,下面设置了太宰、太祝、太史、太士等官职;方离直到现在还分不太清楚哪个官职主管哪项事务?安排起政务来一团乱麻,半天理不清头绪。

    相比之下,创建于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则是封建社会高度集权,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一套先进制度,其组织严密性和效率远胜于现在各国的制度。因此从隋文帝创立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朝,前后持续了千年,更足以说明这套制度的优越性。

    方离明白,争夺天下不仅仅只是比的军事,也不只是比较人口,比较经济,而是整个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一套超越时代的官僚制度定然会让唐国如虎添翼,大幅提升国力。

    “改革吏治,推行三省六部制乃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到了荥阳就得施行。只要运转起来,我们大唐的吏治肯定会很快超越其他诸侯国,国力也将会飞速发展!”

    方离越想越兴奋,甚至开始在心中拟定各部门人选:“丞相肯定是荀文若的,至于周公瑾,就暂时让他担任大都督吧!刘晔就做工部尚书,宫之奇这人比较忠诚厚道,就让他做户部尚书,审配担任刑部尚书吧,至于陈登就让他做吏部尚书……”

    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