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霸途-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离放下茶杯若有所思:“试探寡人对赵国是否有意吗?那他赵雍也未免太多疑了。”

    “是试探主公的野心到了何种地步。”荀彧摇摇头,将随身携带的地图在三人面前摊开,“主公请看,三家分晋之后,我大唐现有人口四百三十余万,带甲三十万,而赵国人口虽已扩张到六百余万。但晋国毕万在前线死战,廉颇俘虏的晋军不过五万余人,国内能动用的兵力不会超过四十万。”

    “所以赵雍就对寡人起了疑?”方离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突然猛地砸在大梁城上,“文若的意思寡人明白了,此前唐国弱,要仰赵楚鼻息过活,直到三家攻晋为止,赵雍恐怕都还在想让赵国吃肉,寡人喝点稀粥就行。”

    宫之奇也点点头:“臣以为,无论赵公是否是试探亦或真心,主公目前都不可称王啊。”

    “那当然,寡人还没糊涂到那种地步。”方离不屑地撇撇嘴,“秦国虎狼之名震慑天下尚且不敢称王,齐国乃当世第一强国,姜小白也未曾称王,寡人为何要去做天下的靶子?没看熊侣称王后盟国立刻少了大半么。”

    荀彧和宫之奇相视而笑,都是点头:“主公英明,臣等就放心了。”

    方离笑笑,知道之前函谷之围后,大唐上下都有些担心他再次得意忘形做出什么冲动之事,因此常常劝谏,方离对此也很欣慰。

    不过。。。

    “二位先生行迹如此匆忙,想必不只是为了赵雍的使者吧?”方离将杯中热茶一口饮尽,舒服地叹息一声,“还有何事,一并说了吧。”

    两人沉默半晌,荀彧突然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还是臣来说吧,韩公来信,说是恭喜主公喜得贵子,韩国使团一月后到洛,并带来了丰盛的满月礼。”

    韩国?

    方离一愣,随即怒上心头:“他韩武还好意思遣使来唐?居然还把主意打到了夫人未出世的孩子身上!”

    唐国和韩国的恩怨由来已久,唐国还是个建立在虞国之上的小嫩苗时,韩国曾遣使表示愿与方离结为友好盟国,双方互派使团常驻,方离还给了韩非唐国的官职以表友善。

    但后来唐国屡经磨难,也曾多次派遣使者往韩国求援,韩武偏偏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直接推脱说韩国无兵。

    最早韩非还能率私兵帮助方离,算是韩唐之间最后一块遮羞布,但后来韩非被韩武禁足,并且在平陆之围时扯出荥阳的韩国使团后,两国关系就此降到了冰点。

    对这个见利忘义的墙头草,方离早就是满肚子火,可苦于找不着机会收拾。

    “寡人还没找他麻烦,他竟然倒先来找寡人了?!”方离怒极反笑,“现在知道要报唐国大腿?晚了!”

    “还有一事,主公知道后肯定会哭笑不得。”宫之奇笑道,“韩公派来的使臣,主公可知是谁?”

    “是谁?”方离看了看宫之奇微妙的表情,突然恍然大悟,“韩武那浑人,莫非是把韩非派来了?”

    “正是韩非。”荀彧无奈地摇摇头,“韩非此前以私人名义帮助我大唐,主公又对其颇为赏识,韩公或许以为派其人前来便可缓和关系吧。”

    “哼!”方离一掌拍在案上冷笑连连,“用之及来挥之即去,寡人到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做主公的,亏得韩非还是他韩国的世家公子!”

    荀彧捂住嘴轻咳两声:“月后韩非来唐,主公如何打算?”

    “不见!”方离果断道,“告诉韩非,寡人感激他,但唐国和韩国再无交好可能!”

    荀彧深吸一口气,郑重道:“主公请听臣一言,臣以为,对待韩使,不但要见,还要隆重的见,大张旗鼓地见!”

    推荐阅读:天蚕土豆大神新书《元尊》、猫腻大神新作《》

二百七十八 谋韩() 
    中文网,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荀彧毫不犹豫地否定了主公的意见,然而不管是宫之奇还是方离本人都是习以为常的模样。

    谋士的工作不就是这个吗?唯唯诺诺有那堆內侍就够了,方离忍着对韩国的膈应,问道:“丞相必有了计策,快快说与寡人听。”

    荀彧应诺,却不答反问:“敢问主公,三月以来大唐秣马厉兵以初有成效,晋国已灭,魏国不成气候,大唐此后所图何国?”

    方离看向地图:“燕、赵、楚皆不可图,秦更不必说,大唐此后目标当然只能是韩国。”

    “正是,想必主公也是因此对韩国不假辞色。”荀彧道,“但如今韩国坐拥百姓二百六十余万,十六万带甲尽皆精锐,且损耗不大,与其硬碰硬让韩武早有准备,不如出其不意。”

    “丞相以为寡人不想吗?奈何没有办法啊。”方离在韩国的位置画了个圈,“我大唐南、北、西面皆是盟国,韩武用脚趾头都想得到寡人接下来会拿他开刀,怎么可能会没有准备呢?”

    荀彧摇摇头:“韩武自然知道主公会伐韩,但什么时候伐?如何伐?韩国还有多久准备时间?韩武心里没有底,才会派韩非来唐,一是试图缓和关系争取更多时间,二来,也是让精通兵法的韩非来摸清我军动向。”

    见方离沉思不语,荀彧喝了口茶润润嗓子,又继续道:“兵家之道虚虚实实,主公不信韩武真心示好,韩武也不会主公无意伐韩,但如果是暂时无意伐韩,韩武想必还是会信的。”

    “暂时?”方离眼睛一亮,“丞相既然已经胸有成竹,快快说来让寡人知道!”

    荀彧谦虚地摆摆手,复又言道:“灭国之法无非两种,其一,重兵攻打以力灭国,而后纳为郡县;其二,就如此前文和劝宋公所做的,以强权迫使郑国另立君主,换上一名自己满意的,也就顺势把郑国纳入了宋国的势力范围。”

    “韩非为人忠勇,不为权利所诱惑,又极善兵法韬略,多次向韩武进谏也表明其人并不是无心政事,韩武却弃之不用,只有不得不用到的时候才想到他,无非是因为韩非出身公家,以他的血统继承韩国国君之位也无甚问题,韩武当然不会任由其积攒名望。”

    荀彧循循善诱,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方离脑海中缓缓浮现:“离间计!”

    “主公果然英明。”荀彧欣慰地点头,“主公无需让韩武相信唐国没有恶意,只需让韩武觉得,唐国的打算不是以武力取胜,而是釜底抽薪,把韩武换成韩非就行了。”

    只要韩武成功误会,准备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比起整顿兵马以防唐国大军压境,韩武很可能会将杀掉韩非已灭后患作为最优先解决的事情。

    “倒时只需对韩非以礼相待,同时把其软禁在洛阳不允许回国,封住他所有对外联系的通道,同时让内卫在韩国放出一点风声,剩下来的,韩武自己自然会替寡人补全。”方离倾过身抱住荀彧的肩膀哈哈大笑,“文若啊,你果然是大唐的姜子牙、张子房!”

    荀彧一愣,回头望向宫之奇,却见宫之奇也是一脸茫然,不由得困惑地皱眉:“谢主公夸奖,但恕臣无知,这张子房。。。不知是何人士,竟能得主公将其和姜公相提并论?”

    “。。。咳咳。”意识到说漏嘴的方离掩饰性地捂住嘴,顾左右而言他道,“既然事情已定,天色也不早了,你们回府休息去吧,寡人明日召见赵使,免得把政事拖到夫人临盆的时候!”

    荀彧和宫之奇虽茫然,但主公已经下了逐客令,也只能无可奈何地退下,一边暗下决心回去一定要好好打听打听,当世有个名为张子房,能和姜公并称的大才,他荀彧怎么可能不知道?

    送走荀彧和宫之奇之后,方离并没有马上回到后院去探望心心牵挂的芈月,而是命人去传唤贾诩。

    内卫成立也有好几个月了,虽然揪出了不少埋在洛阳及周边的探子,也牢牢掌握住了中枢大臣们的行踪,但真正拿得上手的大事却没做过几件。

    据贾诩说内卫埋在各国的眼线已经初步到位,韩国距大唐不远,这次正好能试试他们的身手。

    不过两盏茶的时间,贾诩便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方离面前,还带着一股子淡淡的血腥味,失礼的时候袖子带出一缕清风,差点没把方离熏倒。

    “文和这是?”方离急忙起身走到贾诩旁边,上上下下确认对方身上是否有伤,“莫非是遇上了刺杀?有无受伤,刺客是否抓到?”

    方离的关系不似作假,贾诩心里一暖,后退一步解释道:“谢主公关怀,臣刚去地牢审讯一名顽固不化的探子,沾染上了血腥没来得及清晰,让主公受惊了。”

    “原来如此,无事就好。”方离长舒一口气,示意贾诩入座,“是什么探子,竟然要劳动文和亲自动手?”

    贾诩面瘫着脸跪坐下来:“臣正要禀告主公,内卫前几日在洛阳城中查封一家可疑的马行,经审问才得知原来是齐国探子的窝点,臣等正在深挖。”

    “齐国?”方离皱眉,“姜小白这手伸得可够远。”

    贾诩赞同地点头,又问:“主公召臣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确有要事让内卫去办。”方离收回心神,将荀彧的谋划细细说了一遍,“不知在韩国的网,文和布得怎么样了?”

    “内卫在韩国已经初步站稳脚跟,但尚未渗透进权力中心。”贾诩想了想,才拱手回答,“但于市井处散步谣言并无问题,此次正好也让他们练练兵。”

    “寡人也是做此想。”方离叮嘱道,“注意好度,切忌弄巧成拙。”

    贾诩凛然应是,然后退下了。

    眼看天色已经将黑,方离例行回到后院去看望芈月。

    还有三五日临盆期就快到了,按郎中所说也不是没有早产的可能,这些日子芈月经常疼得满头是汗,胃口也越来越不好,让方离很是担心。

    好在有大乔和虞妙戈两人经常来逗芈月开心,又有生过孩子的荆兮精心照料,方离能稍稍安下心处理公事。

    看着忙前忙后的荆兮和虞妙戈,一个从虞国时就不离不弃地跟着自己,一个是自己此生最爱的女人,方离心中愧疚,暗道待这些事过后,一定要找个机会给她们个名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二百七十九 喜事再临门() 
    赵国派出的使者是平原君赵胜,次日一大早意思意思拜见过天子之后便直接调转马头来到了唐公府。

    说起来也憋屈,迁都洛阳虽更加方便掌控姬郑,但天子脚下,方离就算再狂妄也不能擅自建造宫殿,唐公府虽然五脏俱全,但比之荥阳的宫城还是寒酸了不少。

    但这一举动为方离赢得了不少诸侯好感,尤其是注重血缘礼法的宋、鲁诸国,无意中使唐国的名望上涨了不少。

    正堂中,以荀彧、高顺为首的文武位列两班,方离身着朝服高坐上首,传唤已经等候在府外的赵胜进来。

    赵胜快步走入殿中,先是例行地行礼如仪嘘寒问暖,然后直奔重点道:“唐公,外臣前来除了为唐公贺之外,还有一事。”

    以为赵胜说的是相王的事,方离做好心理准备绷紧神经,面上是温和的微笑:“有何事,赵使尽管说来。”

    赵胜清清嗓子,表情既郑重又严肃:“敢问唐公,贾诩将军曾承诺我主的二十万石粮草,以及金银军资若干,何时能送到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