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霸途-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和放心,无事。”方离从书桌中抽出一叠白纸递过去,“先看看这个,有何想法?”

    茫然地接过纸张,贾诩垂头研读半晌,眼睛越来越亮:“主公要设立内卫?”

    “不错。”方离端起茶杯。“想必文和也发现了,自大唐初立以来虽然连战连胜,但大多都是后发先至,因为我们在各国的探子实在太少。”

    “因此,寡人才有了这个想法。”方离浅抿一口茶,含笑望向贾诩,“文若、仲德都太过刚正,孝直又在魏国,寡人想遍所有人,也就只有文和最为适合执掌内卫,做寡人的眼睛了。”

    名字虽然叫内卫,但内部构成却不像武则天那样鬼鬼祟祟,方离实际上是仿照明朝锦衣卫的职能构成,再联系大唐的实际,才有了这份草稿。

    贾诩拿着白纸的手微微发颤:“依主公所言,内卫不仅要负责搜集各国情报消息,还要对内监察百官?”

    “正是。”方离点头,“这只是寡人的初步构想,文和若是有补充的,尽可以提出来。”

    “不,这简直是天才的构想!”贾诩脸部肌肉微微抽动,突然拱手道,“谢主公信任,臣愿做主公的眼睛,助主公看清天下!”

    方离微笑着扶起贾诩:“文和的能力寡人不疑,只是在监察百官方面一定要轻重适度,我大唐基业未定,不要让寡人的肱骨们心寒,至于人,可找典韦去要,他会助文和办清楚。”

    “臣明白。”贾诩把写有内卫职能构造的纸张收起,郑重地深施一礼,趁着夜色又离开了唐公府。

    方离注视着贾诩匆匆的背影,视线幽深。

    召唤而来的人才毕竟只占少数,今年来唐国战事屡屡处于下风,肯定是有敌国的探子已经潜入了大唐中枢之中,不把这些钉子拔出来,方离连睡觉都不得安稳。

    有了情报机构,接下来就是仿照特种部队,为唐国打造一柄锋利的尖刀了。

    这个冬天虽然寒冷,但来得太是时候。

二百七十六 知人善任() 
    言情中文网。,春秋霸途!

    拿下晋国之后,唐国现在共有原虞、虢、申、纪、翟、梁等六国所有土地,以及魏国献上的十城、晋国的三分之一国土,总人口数量直逼五百万。

    将所有的降兵整合为唐军后,大唐目前带甲三十万左右,分布在各地边境,洛阳只有唐军两万,以及被分配到郊外大营里安置的周军。

    距洛阳西南十几里的甘城已经变成一座空城,百姓全部被妥善安置到别处,方离准备在这里以秦国蓝田大营为参照建立甘城大营,以高顺为首,为唐国训练一支精锐的常备军。

    目前驻扎在甘城大营中的,只有随高顺而来的三千陷阵营精锐,其余兵卒要等待各州自行选拔后上洛。

    与此同时,方离还让孙策和典韦在民间征集能人异士,为训练专门执行特殊任务的“踏白军”做准备。

    由于唐军开出的军饷极具诱惑力,且唐国不问出身,不问宗族,只问功劳行赏的制度也吸引了一大批有野心的青年,短短半个月就募集了上千人。

    方离按照现代特种部队选拔人才的方法编制了训练纲要,一个月以后,只留下名列前茅的三百人,其余人全部遣散回家。

    唐国在甘城设立大营的消息让周室上下非常不安,却又无可奈何。

    为彻底浇灭周室再次翻身的念头,方离将洛阳仅剩的一万周军一股脑全赶进了甘城大营,由孙策带领和唐军共同训练,凡是抗命不从的不问出身全部夺职,力图将这一万人收归己用。

    甘城大营步入正轨之后,程昱终于从延州抵达洛阳,方离趁此机会召集三省六部众官员齐聚唐公府,宣布了职位的调动。

    宫之奇调任礼部尚书,刘晔任工部尚书不变,审配任刑部尚书不变,陈登外任吏部尚书不变,户部尚书的职位由程昱接任。

    众人纷纷领旨谢恩,目光却都不自觉地飘向贾诩。

    贾诩履历大功,六部尚书中却没有他的份儿,难道是要入职中书或者门下,与荀彧共行宰相之职吗?

    六部官员任免完毕后,方离顺势又宣布了内卫的成立,由贾诩任内卫大将军,从武将序列,位同三品。

    群臣对内卫的设立倒是没有太多意见,彼时各国都有各自的情报机构,方离所做的,只不过是将其搬上了台面而已。

    比起暗地里偷偷摸摸,上了台面反而更利于平衡各方势力以免内卫独大,因此荀彧等人反倒更容易接受。

    职位变动后少不了又是一番折腾,折腾来折腾去一月时间转瞬即逝,芈月的肚子眼看着越来越大,府邸的下人们顿时忙碌起来。

    时间缓缓流逝,马上就要临近新年,除了秦国早早在十月就过了春节之外,各国都在细细筹备,洛阳城内也慢慢有了些过年的气息。

    这日黄昏之时,方离从甘城大营回到府邸,边走边跟身后的孙策抱怨:“周人的身体怎的如此不济?好好的一千人,最后竟然只剩下两百余人,其中大部分还都是周边慕名而来的唐人。”

    孙策抱着头盔也苦笑不已:“主公说得是,若全都是我唐人,绝不至于如此不济,只能再等等了。”

    方离迈过门槛:“周军现在如何了?”

    “回禀主公,臣按主公的吩咐剔除了周室那些不经大用的贵族子弟,又将其编制打散,兵头自卒长以上全由唐人担任,由臣训练战阵之法,华雄教授武艺,日日讲习我大唐军制清明,论功行赏,已经初有成效。”

    孙策跟着方离走进前院,笑道,“再有数月时间,臣保证姬郑再也无法调动周军一人!”

    “好!”方离继续道,“还有踏白军之事。。。”

    话说到一半,堂中突然冲出来几个满脸笑容的內侍,为首之人正是已经升职的赵高,几人见到方离也不怕,笑盈盈弯下腰道:“小人贺主公、孙校尉新年!”

    “新年?”方离脚步一顿,眼神难得地有些茫然,“这就到新年了?”

    赵高刚想说话,后面的孙策突然一拍额角,哭笑不得地叹息道:“这些日忙着甘城大营练兵,却忘记明日就该是除夕了,主公恕罪,臣这就走。”

    “诶,等等?”方离一把拉住孙策,“公事还未说完,伯符作甚要走?”

    “主公啊,臣要在待下去,夫人非得给臣上眼药不可!”孙策挤挤眼,示意方离看向右后边的小院门,“甘城大营尽管交给臣和高顺将军,主公就留在府中好好过年吧!”

    说完,朝小院门边遥遥一拜,脚底抹油瞬间溜了。

    方离好笑地摇摇头,干脆不再管孙策,大步走向在院门处等候的芈月、大乔和虞妙戈身前,大笑着每人亲了一口:“公事繁忙,寡人对不住夫人们了。”

    大乔和虞妙戈笑着瞪了方离一眼,芈月大着肚子无奈道:“就算主公不歇息,也不能让文武上下都不歇息吧?那些跟着你南征北战的兵卒,好不容易盼到了除夕,你总得让人家回去看看家人不是?”

    “是是是,夫人教训得是,寡人这就办。”

    方离小心翼翼地扶着芈月在后花园中坐下,又示意大乔和虞妙戈坐在一旁,这才挥手招来赵高:“你师父呢?”

    赵高笑眯眯地弯腰:“回禀主公,小人师父前几日偶感风寒,就让小人先伺候着。”

    偶感风寒?方离目光一凝,瞬间有了些不好的联想,不过在女人们面前不好说,便装作无意地道:“你去传寡人令谕,明日除夕,大唐上下文武皆休沐三日,士兵离得近的准许回家探望,远的发给三倍军饷,给家人寄回去。”

    赵高领了命,恭恭敬敬地退下了。

    看着那温顺恭谨的背影,方离总觉得哪里有些违和感,却又说不出来。

    刚和夫人们说了会儿话,门外又有內侍来报,说是天子使臣已经到门外,要求见唐公。

    “天子使臣?”方离不耐烦地皱眉,“姬郑又想玩什么花样?”

    “应该是除夕的事吧?”芈月细细回想着,“除夕过后,天子例行都要带领诸侯去洛阳郊外祭祀、接受各国国君朝拜,或许是为了这事?”

    方离一愣,他还真不知道这些习俗。

    “最好只是为了祭祀。”方离不情愿地起身,“诸位夫人稍待,等寡人应付了姬郑的人,马上就来陪夫人们!”

    不远处,荆兮静静站在回廊阴影处,面色黯然。

二百七十七 各怀心机() 
    姬郑派来的使臣是一个看起来已到知天命之年的內侍。

    门房没得到命令不敢让他进府,老內侍就笑呵呵地等在外面,见着方离也不摆架子,反倒恭敬地弯下腰,满是沟壑的脸上写满恭敬:“小人见过唐公。”

    方离大大方方地受了这礼,丝毫不掩饰不耐烦:“这位公公,天子有何旨意给寡人呐?”

    “天子有旨,除夕之后按祖制,陛下会带领在洛的诸侯一起去郊外祭天。”老內侍唯唯诺诺地递上帛书,“陛下怕唐公忘了,特地让小人来提醒。”

    “寡人知道了,你下去吧。”方离挥挥手,看那老內侍冻得有些瑟缩的样子,又让门房给了他一块金饼,內侍接过金饼,千恩万谢地退下了。

    春秋时的春节和现代的春节大不相同,其中为数不多的共同点就是休沐。

    应付完除夕后的祭祀,各国又安稳无事地度过了寒冬的两个月,三月初,万物复苏的季节,大战的乌云又重新笼罩在春秋大陆的上空。

    甘城大营的常备兵已经初见成效,高顺的陷阵营重新扩张到五千规模,同时训练有先登死士两万人,暂时也分属高顺麾下,由孙策和华雄分别带领。

    踏白军三百人已经训练完成,以典韦为主将,方离直辖。

    与此同时,芈月的临盆期也马上就要到了,整个唐公府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偶感风寒的由偿还是不见踪影,方离一边担心芈月的身体,一边冷眼看着赵高忙上忙下,决定等芈月顺利生产过后好好敲打敲打。

    若由偿真的只是身体不济,方离也乐得给赵高一次机会,如果是还有些什么别的念头,一条小內侍的人命而已,根本不会引起任何波动。

    这日,方离刚从甘城大营回来,就听说丞相荀彧和礼部尚书宫之奇已经在大堂中等候多时了。

    刚走进去,果然看见荀彧和宫之奇在大堂中朝自己行礼,看样子确实等了不少时间。

    方离示意两人不必多礼,又着人看茶后才坐下问道:“如此着急找寡人,可是朝中出了什么事?”

    “回禀主公,臣确有急事。”宫之奇跪坐在方离左前方,拱手道,“赵国使者昨日已经到了洛阳,说是赵公欲邀请主公相王。”

    “赵雍要邀请寡人相王?”方离一口热茶差点喷出来,“在这个时候?他脑子出什么问题了?”

    楚国虽然称王了,但那是因为熊侣有那个本事,他赵雍也想称王,就不怕惹怒齐国?

    “主公明鉴,臣以为赵公所说的称王,不过是个幌子。”荀彧抚摸着下颚乌黑浓密的长须,淡然笑道,“赵公真正的意思,应该只是想试探试探。”

    方离放下茶杯若有所思:“试探寡人对赵国是否有意吗?那他赵雍也未免太多疑了。”

    “是试探主公的野心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