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霸途-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讨要粮食只是顺道,赵雍派蔺相如过来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打算在攻晋之战中分一杯羹。赵晋两国是世仇,不久前又刚刚大战一场,各自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时候不趁火打劫,赵国满朝上下都不会答应,更何况是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

    蔺相如讨回了粮食,便换上了一副笑容,开门见山的道明赵国打算与唐、燕联合灭晋的目的,最后笑问:“不知唐公意下如何?”

    方离也早就猜到了蔺相如此行的目的,赵国想要从中分一杯羹,而燕、唐两国也需要借助赵国的军事实力,否则要想吞并实力强大的晋国,仅凭唐、燕两国还真不一定能够做到。

    “赵公打算与唐、燕联合灭晋,寡人当然欢迎,想必燕公知道这个消息后,也会十分开心的。”

    蔺相如客套了几句,又抛出了另一个目的:“敢问唐公,唐燕赵三家结盟攻晋,是不是该选出一个盟主,以便上传下达,令行禁止啊?”

    苏秦早就料到了赵雍的这个条件,不过区区一个盟主虚名,给他又何妨?能够真正从三家分晋中捞到实惠,扩充实力才是王道。

    方离果断点头:“那是自然,寡人会尽快向燕公提议,由赵公来做盟主。‘’

    燕国久居北地,此次攻晋也是为了打通剑指中原的通道,务实为上,又有苏秦从中斡旋,想必对这个盟主的名头不会太过在意。

    得到方离肯定的答复,蔺相如此行目的达成,便辞别唐国君臣离开荥阳返程而去。

    方离对蔺相如欣赏有加,只可惜蔺相如对赵国的忠诚根深蒂固,否则方离还真想挖个墙角。现在的唐国兵强马壮人才济济,缺的就是这种外交型人才。

    正当方离紧锣密鼓的谋划灭晋之时,姬郑册封熊侣为楚王的诏书由邓芝送到了郢都。

    熊侣得报后大喜过望,直对满朝文武大夸方离果然够兄弟,不愧是他熊侣看上的兄弟盟国。想不到自己封王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真是可喜可贺!

    虽然大家对偏安一隅的周王室已经没有多少敬畏,但分封建国的诏令由周天子下达,才有足够的含金量。

    熊侣命人按照仪制备好香案,恭恭敬敬地接过邓芝手中的诏书,喜笑颜开的对满朝文武宣布:“自即日起寡人便为楚王!”

    宣读诏书完毕,熊侣又召集百官在祭坛举办了盛大的称王大典,告慰历代先祖,楚国从周初一偏安一隅的南蛮之族,经过历代君主的奋斗,到了他熊侣这代,终于加冕称王。

    而且是除了天子周王姬郑之后的唯一一个王,就连秦、齐等两强也只能仰望自己。

    熊侣正是踌躇满志,剑指天下之际,群臣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扫楚王的兴,纷纷朝拜:“臣等恭贺大王荣登王位,大楚无疆,千秋万载!”

    百里奚也在叩首的群臣之中,望着楚王熊侣春风得意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

    似乎不久前百里家还在为虞国尽职尽忠,而今,虞国已消失不在,那个他心中的逆徒和他现在效忠的主君结盟,一手将熊侣扶上了楚王宝座。

    然而要说方离对熊侣是真心诚意毫无二心,百里奚却怎么也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他还记得当初方离只是一个小小门客时,表现出的对虞国上下的忠诚,那是一个将演戏当作家常便饭的人。

    一片喜气洋洋之中,大夫屈原沉凝的表情显得额外显眼,熊侣忍不住问:“寡人称王,卿难道不高兴吗?”

    “臣自然高兴。”

    屈原深施一礼,郑重的道,“然而封王也好,提爵也罢,无非都是些虚名,我大楚军队还在和秦军对峙,战况不妙,四周虎狼环视,臣只想提醒大王,万万不可忘形。而且主公封王,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到底是祸是福,现在尤为可知!”

    虽然说的话不无道理,但还是太过扫兴。熊侣沉下脸,挥挥手示意屈原退下,只觉兴致都被扫去大半。

    “既然洛阳在唐公的手中,寡人就暂时放心了。”

    熊侣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封王诏书,对前来宣读诏书的邓芝大笑道,“那姬郑小儿仗着有秦国撑腰,对寡人爱答不理的,现在可好,落到寡人兄弟手上,看他还能耍出什么花样。”

    喜悦过后,熊侣又传令前线的项燕等人寻机给秦军施加压力,他虽然对攻晋没什么太多兴趣,但既然方离讲义气,秦军又恰逢函谷大败士气有所削弱,此时进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现在的唐国除了原本的虞、虢两地之外,又得到了梁国、洛阳周边、以及新建立的延州土地,实力已是扩大了数倍,百姓趋于四百万,兵力也扩充到了三十五万余人。

    除开周瑜麾下大军在秦楚前线不可轻动外,方离命曹操留一万兵马驻守梁国,率四万大军,以及重新打散整合收编后的一万纪国俘虏,共五万大军,号称十万从少梁城出发,以张辽为先锋自西向东越过黄河,拿下清原直插曲沃。

    徐盛黄盖水军则经黄河进入汾水,牢牢遏住太原援军的必经之路,将整个晋国一分为二。

    而方离则率领新招募不久的三万新军,配备新造的五百架投石车、三千元戍弩,以吕布马超为左右先锋,预备途径池阳短暂歇息后,便直接北上与曹操大军汇合。

    同时,赵雍拜老将廉颇为帅,又命庞瑗、乐盛等武将从旁辅佐,率十万精兵从邯郸出发,越过崇山峻岭剑指晋城。

    燕国则以乐毅为帅,也率十万精兵强将南下晋中、太原,对晋国形成四面合围之势,意图将整个晋国北部收入囊中。

    一时间晋国四面楚歌,东西南北皆有敌军进犯,秦国被楚军死死缠住不得动弹,魏国则隔岸观火谁也不帮,诡诸急得焦头烂额,四处问计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直到这时,诡诸才念起被他一手赶走的重耳来,这个儿子文武双全,向来足智多谋,如果有他在,晋国想必不会落到如此危机之中吧。

    先说方离这路,在池阳稍作休整后,方离率军北上进入晋国境内,兵临国都曲沃的南部门户——安邑城下。

    镇守池阳的鞠义虽再三请求加入灭晋大军,还是被方离好言好语地给摁了回去。无他,池阳和绛关是唐国门户,必须有可靠之人镇守以防晋军狗急跳墙,试图拉上唐国来个两败俱伤。

    安邑是北上进攻曲沃的必经之地,一旦被攻破,往北便可畅通无阻,是以诡诸在此地布有重兵。安邑守将名唤贾华,是大将先轸的得意弟子,性格稳重,善守城,颇得诡诸信任重用。

    贾华到任之后,在安邑的城防上下了不少功夫。先是加高城墙,外墙高达九丈,墙体由晋国最好的匠人用青砖铸就,严丝合缝,几乎无法攀爬。东西南北四门外都铸有用于防守的瓮城,敌军来犯时封闭瓮城,不让脆弱的城门暴露在外。

    除此之外,贾华甄选劲卒五千,人人能拉开百斤大弓,攻城者往往碰到城墙之前就已损伤过半,无力再战。

    有如此完备的防御系统,诡诸对安邑十分放心,将大部分兵力都调往了东西两侧,抵御曹操大军和世仇赵军。

    方离等人到达安邑城下时,看到的就是这堪称无懈可击的城防。

    在一次试探性进攻瞬间损失千人后,方离命人就地扎营,召来吕布、马超等将商议对策。

    马超刚从战场退下,此时说到安邑守军的五千百斤大弓仍然心有余悸:“主公,真不是我马超怯战,如果不想办法遏制住敌军的弓箭手,我军根本靠近不了城墙。”

    吕布等人也对此十分赞同,百斤大弓的射速威力虽不及元戍弩,但胜在射程够远,且贾华将五千弓手冒险安置在同一面城墙,密集的箭雨之下,唐军士卒几乎刚进入射程就已殒命,必须想个办法减少损失才行。

二百二十八 初生牛犊不怕虎() 
    【3Q中文网。】,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晋军不同于唐军此前遇到的任何一支弱国军队,他们在北方称霸已久,又跟赵国死磕多年的晋军兵强马壮,士气昂扬,虽不及秦军素有“虎狼之师”的名号,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劲敌。

    而安邑城位于曲沃正南一百八十里,城高墙厚,乃是北上必经之路,欲取曲沃必下安邑,否则只能插上翅膀飞过去。

    “实在让人感到头疼啊。……”

    方离拍着脑袋郁闷不已,明明曲沃近在眼前,偏偏有个安邑城横亘在眼前,像个刺猬一样让唐军不知该从何处下嘴?

    “如果高顺的陷阵营在就好了。”

    回想起历史上高顺带出来的陷阵营百战百胜的辉煌战绩,方离就羡慕不已,决心这次回去后一定要把高顺调到身边也给自己练出个陷阵营来不可。

    想归想,近在眼前的难题也要解决,方离环视满帐文武一圈:“诸位有何破城之策?”

    吕布的看法简单而粗暴:“让臣率三千死士在前,元戍弩在后压阵,只要能让臣登上城墙,我一定能够打开安邑的城门!”

    这是吕布的骄傲和自信,但方离并不准备采纳。硬拼会给唐军造成太大死伤,前面还有更难攻陷的曲沃,以惨胜的方式拿下安邑并没有意义。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方离走出大帐遥望远处戒备森严的城墙:“对于这个贾华,你们知道多少?”

    马超和吕布对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冲锋陷阵两人二话不说,要说到出谋划策,这二人还真是头痛。

    年轻的刘封倒是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但被刘备以目光示意不要乱说话,毕竟人微言轻,没有绝对的把握,最好不要自找麻烦。

    另外这贾华太过籍籍无名,与先轸、魏丑等魏国大将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晋国攻虞的战争中也从未出现过,故此众唐将也不认识。

    方离无奈地叹了口气,情报收集还是不够。若是知道这个人的弱点,就能想办法将其激怒引诱他出城迎战了。本方的吕布、马超、典韦等人都是阵战高手,只要能想法让安邑守军主动出城,胜利就将掌握在唐军手中。

    就在方离进军安邑的同时,曹操率领的四万大军也已在徐盛水师的运输下渡过黄河抵达了晋国清原。

    清原县地处汾水与湅川两条河流之间,县城西南部和东北部都是绵延的丘陵,清原县城位居其中,四周地形却十分平坦,是个易攻难守之地。

    或许是为了弥补地形上的劣势,晋国在此驻有三万大军,守将是先轸次子先且居,也是晋国赫赫有名的名将。

    与只擅守城的贾华不同,脾气暴烈的先且居对平原作战也是颇有心得,且自幼习武,在晋国中除了父亲先轸谁也不服,尤其爱好两军阵前单打独斗。

    曹操大军人才济济,英布、张辽、马忠、高顺,随便拎出一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又刚刚经历横扫纪国之战,全军上下人人都想多捞点军功,好讨个封赏,庇荫子孙。

    得到唐、赵、燕联袂举兵来犯的消息,先且居曾几次上奏晋诡诸,要求调往东部抵御赵军,或去往太原对抗燕军,在他看来,只有斩杀强国之敌才是名将该干的事情,至于唐国这等小国,不应该是他先且居该考虑的对手。

    诡诸此时已经被四面楚歌的态势搅得焦头烂额,自然懒得理先且居莫名其妙的要求,使得这位骄傲的年轻人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