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高歌-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鹏低声喝道:“别多管闲事,小心祸从口出。”

103 偶遇丁门令() 
无论乱世盛世,都少不了心术不正的徒,像那些打着官方旗号办差的人,最擅长狐假虎威、借题发挥,那个丁门令的官服只是浅青色,可郑鹏也不小看。

    大唐除了皇帝的龙袍,衣紫为贵,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那个叫丁门令的人,官服颜色是浅青,这是九品小官的标志。

    一个九品小官,领着四个鲜衣怒马的士兵,护送十八名容颜出众的少女,很有可能是与宫里的事有关,郑鹏勒令手下不要惹事。

    于是,二拨人在树阴下,井水不犯河水,各自休息。

    骑马是一项剧烈运动,跑了半天,郑鹏也饿了,休息时正好补充一下体能。

    摊得薄薄的炊饼,在饼上放随身携带的卤肉、酸菜,然后卷成长条状,一口咬下,炊饼里有鲜美多汁的卤肉和开胃的酸菜,好吃又营养,小折叠桌上,还有糕点、酒水和应时水果,简单的一个休息餐,郑鹏硬是吃成野外大餐。

    阿军和二名下人没有坐桌,也没有酒水,不过他们也有卤肉混着炊饼吃,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

    郑鹏几个吃得爽了,可一旁的丁门令有点眼红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平日跑累了,喝口水、吃个胡饼嘎嘎香,可郑鹏一行人,一口饼一口肉,吃得满嘴流油,微风轻拂,风中传来诱人的肉香,光是闻到都流口水。

    跟在后面的下人也吃得那么好,再看看自己,放久了的胡饼又硬又干,嚼着都不知什么滋味,清水喝到嘴里,索然无味,真是越吃越憋闷。

    阿福吃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一大块卤肉在地上,一旁眼尖的丁门令看到,忍不住舔了舔嘴唇,看着那块鲜嫩多汁的卤肉,心里有一种想捡起来吃的可耻想法。

    郑鹏一直暗中打量着这支奇怪的队伍,把丁门令的表情动作尽收眼底,差点忍不住笑了,想了想,吩咐阿寿给那位丁门令送几个加了卤肉的炊饼过去。

    看到阿寿手里饼,丁门令明显是楞了一下,有些吃惊地看着郑鹏,郑鹏对他举起酒杯微微一笑。

    感受到郑鹏的善意,丁门令笑着拱拱手,算是感谢。

    很快,阿寿回来,递给郑鹏一支精致的盒子,说这时丁门令回送给郑鹏的礼物。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精致的毛笔,还是一支手工精湛的湖笔,把玩着手里狼毫,郑鹏对这位丁门令有点刮目相看。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琏改良毛笔,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制成后人所称之“湖笔”,湖笔以工艺精湛、质量上乘备受读书喜爱。

    有点意思,没仗势欺人,给他送几个饼,转头回赠湖笔,明显是不占自己的便宜。

    “收下。”郑鹏把笔收好,转手交给阿福。

    本以为两拨人的交集到此为止,没想到过了一会,丁门令只身走过来,对郑鹏拱拱手:“在下丁横,谢小郎君的赠饼,让某吃到如此美味的炊饼。”

    郑鹏忙站起来,笑着还礼道:“某姓郑名鹏,几个炊饼换了一支上等的湖笔,应是某谢丁门令才对。”

    丁门令哈哈一笑,摆摆手说:“小郎君不必客气,这些都是别人送的土特产,某是一个粗人,留在手里也没用,还不如几个美味的炊饼实在,哈哈哈。”

    郑鹏跟着哈哈一笑,邀请丁横坐下。

    “小郎君,某这次冒昧过来,是想问炊饼包着的肉,是什么肉,吃起来风味独特,某走过的地方也不少,可还是第一次吃这种肉。”

    丁横是一介武夫,说话很直,一坐下就道出自己的来意。

    “这些是卤肉,好像只有魏州有售。”郑鹏没点破卤肉是自己做的。

    “卤肉?”丁横有些懊悔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这次办事,本来可以经过魏州,不过为了赶时间绕过,想不到错失了这般美味,可惜了。”

    看得出,丁横是一个典型的吃货,要不然也不会主动跑过来询问。

    郑鹏好奇地说:“那个,丁门令,护送这么多美女,这是。。。。”

    说完,郑鹏马上补充道:“要是不方便透露,就当某没问过。”

    一行五人,护送六辆马车十八名少女,难得这些少女年龄、身高都相仿,面容也清秀,郑鹏还真有些好奇。

    丁横呵呵一笑,压低声音说:“小郎君,你肯定是猜想,这是皇上选秀女还是宫里要补充宫女,对吧,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左教坊从下面些市署选上来的官婢,用作排练曲目所用。”

    郑鹏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教坊从下面州县的官奴婢中选人,难怪这些少女要三人坐乘一车,身边也没有婢女侍候。

    真是选秀,秀女有可能是未来的嫔妃、甚于皇后,路上官员都不敢怠慢,一路好吃好喝供上,行程肯定不会这么艰辛。

    这不,领头的丁横吃着干巴巴的胡饼和清水,那些少女也是三五成群吃着干粮和清水,没人抱怨累,也没人叫苦,原为她们都是官属奴婢。

    对了,郑鹏这才想起,历史上那位开创开元盛世、风流多情的唐玄宗李隆基,还有一个让后人目瞪口呆的身份:梨园祖师爷。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李隆基在这里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知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明朝皇帝多奇人,有促织天子、木匠皇帝、炼丹狂人,大唐的皇帝相对中规中矩得多,而酷爱法曲(法曲是歌舞大曲中的一部分,也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至隋称为法曲)的李隆基,是唐朝皇帝中的一朵奇葩。

    这样看来,丁横应是左教坊的一名小官吏,奉命为左教坊挑选新人。

    从丁横的说话行事看得出,他是一个爽直、不拘小节的人,郑鹏笑嘻嘻地说:“出京办事,这可是一等一的肥差,丁门令可是摊了一个好差事。”

    郑鹏前世是一个小贩,最擅长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番话一出,两人的距离立马拉近,丁横有些愤愤不平地说:“屁,那些市令,一个个鬼精,看某没靠山,就拿一些笔啊、纸啊、墨啊这些不值钱的玩意唬弄,要是某进了尚书省都官,要他们好看。”

    要是油水多,就不用吃那些干巴巴的胡饼了。

    郑鹏也不知怎么安慰,笑着给他倒了杯酒说:“那些都是势利眼,不管他,我们这次碰面,也算是一种缘分,丁门令,某敬你一杯。”

    “小郎君真是一个爽快人,某恭敬不如从命,先饮为敬。”丁横闻到酒香,早就馋了,闻言也不客气,一饮而尽。

    喝完,忍不住啧了一下,开口叫道:“好酒。”

    郑鹏一向注重品质生活,在吃食方面从不亏待自己,带的酒是从郭可棠送的,这可是郭府窖藏上了年份的好酒,比外面卖的好得多。

    两人天南地北地聊了好久,直到丁横的手下来催,这才跟郑鹏告辞上路,临走时,郑鹏给丁横送了一只卤猪蹄还有一大包卤肉,丁横只是推了一下,在郑鹏的坚持下,很高兴地笑纳了。

104 梦回长安() 
“少爷,这位丁门令,还真是一个趣人。”阿军有些感叹地说。

    先是用笔回赠,算是互不拖久,然后主动过来套近乎,拉好关系后,也不把自己当外人,说话的时候,嘴巴就没个消停的时候,炊饼、卤肉、红豆糕、水果等,有什么吃什么,不断往嘴里塞。

    一大盘卤肉,他一个人就吃了大半。

    走的时候,提着郑鹏送的卤肉,高兴得像个孩子。

    郑鹏有些莫测高深地说:“也就是有趣,除非他有什么大的际遇,要不然,他也就只能是一个跑腿的门令。”

    爽直是一个优点,可是一个官场打滚的人,几个炊饼一杯好酒,差点老底都给陌生人掏出来了,要是郑鹏是敌人怎么办?

    某些时候,优点会变成致命缺点。

    “少爷说话真是深奥”阿军说完,然后一脸正色地说:“少爷,到了午练的时辰,我们开始吧。”

    为了增强自己的体质,郑鹏每天早、中、晚跟阿军练半个时辰武艺,并一直坚持下来。

    不奢望自己成为什么高手,起码让自己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惊魂之夜,崔源霸气嚣张、独断冷漠给郑鹏很大的刺激,此外就是那个高挑的女子,一出现就身如鬼魅拍晕绿姝,让郑鹏对武艺有了新的向往和期待。

    中飞檐走壁、摘叶伤人的武功有很大的夸张成份,郑鹏问过阿军,他说武艺练到火候,无论持久力还是爆发力都是常人的几倍,阿军在战场上,亲眼目睹过一名擅长陌刀的偏将,扛着一把约九十五斤的陌刀(隋制,换成后世大约40斤左右)激战三个时辰还有力气冲锋,普通敌兵扛不住他的一刀。

    四十斤重的武器,估计很多人抬都抬不起呢,可别人却能拿着冲锋陷阵。

    前世郑鹏看过一个记录片,一个大师级赌徒,换牌的时候,那手速别说肉眼,就是慢放的摄像机都捕捉不到,就在你眼皮底下换了牌也浑然不知,这说明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武侠梦,身边放着一个高手,郑鹏不肯轻易放过。

    “好!”郑鹏应了一声,让阿福阿寿看着马匹和行李,自己跟着阿军找一个离官道远一点的地方。

    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郑鹏在阿军的指导下,先练了一套吐纳法,据阿军说,这套不知名的吐纳法有助于强身健体,其实就是配合不同的动作,呼吸的节奏也不同,有的动作很难做,有点像高难度的瑜伽,还要闭着气做,郑鹏每次都完,全身大汗淋漓,有一种做完剧烈运动后的轻松感。

    吐纳完,郑鹏就开始练习一套名为虎啸拳的拳术。

    这是一套气势十足的拳法,一边打拳,一边大声吼叫,据阿军所说,练到大成时,吼如惊雷、势如猛虎,一拳击中,拳风中隐隐着着虎啸的声音,所以又叫虎啸拳。

    郑鹏凭着记忆,有板有眼把一套虎啸打完,一边喘气一边问道:“阿军,不知为什么,总有不得要领的感觉,你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阿军打拳的时候,虎虎生风,而郑鹏打拳的时候,那是吼吼生风,气势全靠嘴。

    “少爷,你练这套拳的日子还短,能打出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只是有几个关键的动作,要领没掌握好。”阿军一脸认真地说。

    “哦,哪个动作?”

    “少爷,你试试黑虎掏心这招。”

    郑鹏点点头,双腿叉开,左脚向后退一步,然后猛的一转身,右脚一探,大吼一声,右拳跟着挥出,直击前方。

    这招的精髓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