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高歌-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爸,那我们的下一次行动。。。。。。”

    “作了这么多铺垫,是时候作一个决绝”坌达延把目光投向地图,冷静地说:“事不宜迟,天下也没有不散之宴席,下一次行动,将决定这次行动的成败。”

    大唐由主动出击变成战略防御,给坌达延很大的警示,一个冷静的对手比一个狂怒的对手难对付多了,再说主战场是在大唐境内。

    没有神佑之地的庇护,坌达延没有必胜的把握。

    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把准备功夫做好,提高胜率,一想到即将面对大唐最聪明的人和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坌达延不仅没有害怕,相反,他的内心还满怀期待。

    “滚开,我要见你们大将军。”

    “敢拨剑?好,看看是你们吐蕃的刀锋利还是我们葛逻禄的刀锋利。”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次仁看了坌达延一眼,把手搭在刀柄上,冷笑地说:“是库罗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敢到这里撒野,阿爸,我去教训他。”

    “不”坌达延摆摆手说:“某亲自去会他。”

    营房外,坌达延亲卫把库罗和他的二名侍卫团团围住,大有一触即发的迹象。

    “退下。”坌达延厉声喝道。

    坌达延在军中,向来说一不二,亲卫闻言,马上退下。

    看到坌达延出来了,库罗犹豫一下,还是把武器收起,勉强行了一个礼:“见过大将军。”

    坌达延哈哈一笑:“库罗少族长,吐蕃与葛逻禄一族已经结为盟友,怎么还兵戎相见呢,当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说得好”库罗咬牙切齿地说:“既是盟友,不知大将军派人血洗哇达村,让一百多名葛逻禄的百姓惨死在你们的屠刀之下,不知当中又有什么误会呢?”

    坌达延淡然一笑:“原来是这件事,还以为以少族长的精明,会明白本将这样做的苦衷,看来是有些误解。”

    “大将军杀盟友的百姓,还变得有理?”库罗冷笑地说。

    听到哇达村被血洗,库罗还不敢相信,亲自看了现场,看到族民惨死的情境,当场暴走,马上找坌达延算帐。

    坌达延没说话,次仁在一旁冷笑地说:“库罗,我们是在帮你,这都看不到?”

    “帮我?亏你说得出口。”

    “我们行动这么久,差不多袭击了所有的势力,只有葛逻禄的人从没受过袭击,大唐方面会怎么想?大唐开始调查你们了,不会一点也没察觉吧,哇达村的行动一出,变相替你们摆脱嫌疑,感谢都没一声,还好意思质问?”

    库罗红着眼说:“那是我们葛逻禄一族的百姓。”

    次仁冷笑地说:“成大事者不拘不事,为了这次秘密行动,吐蕃也要使用苦肉计,付出了三个村庄、合计三百多条性命的代价,怎么,你们葛逻禄的百姓是人,我们吐蕃的百姓就不是人?说起伤亡,吐蕃的伤亡是你们葛逻禄的二倍。”

    库罗一时有些语塞,不知该说些什么。

614 真福星也() 
长安,内教坊内,声乐飘飘,盛妆打扮的舞会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宏大的舞台、壮观的排场,再加上训练有素的乐官和舞者,宛如谱写一曲盛世乐章。

    “停!”坐在看座中央的李隆基突然有些暴怒地打断。

    “皇上息怒。”一众乐官、舞伎吓得脸色苍白,一个个跪下认罪。

    伴君如伴虎,宫里的人都知李隆基的心情不好,前二天因为一道菜品不佳,御膳房的人都被打了板子。

    李隆基余怒未消地吼道:“下去,都给朕下去。”

    “尔等还不退下?”从外面高力士适时发声。

    一众乐官、舞伎有些狼狈地退下,高力士走到李隆基身边,讨好地说:“大家又是为西域的事犯愁?”

    李隆基长叹一声,有些无奈地说:“西域之乱,如梗在喉,真是可恶,十万雄师况竟不能保一方平安,朕要他们又有何用。”

    西域流匪之乱,由最开始的治安事件演变成国际事件,不仅仅大唐臣民在观看进展,很多邦国也在密留意这件事的进展,就在今天,大食的使者还主动在朝会上说,愿意出兵协助大唐剿匪。

    这不是帮助,而是一种变相的嘲笑,李隆基差点没在朝堂上骂人。

    可是将领不争气,剿了近一年还没有剿灭,派最精锐的羽林军去,暂时还没看到成效,李隆基的心情被消磨耗尽。

    心情不好,跑到内教坊听曲,本想放松心情,没想到平日最喜欢的乐曲越听越烦,直接叫停。

    “皇上息怒,西域兵强马壮,还有羽林军出马,那伙流匪肯定逃不出生天。”高力士一脸自信地说。

    “哼”李隆基冷哼一声,很快说道:“真有那么好,为什么一个捷报也没给朕,全是糟心的消息。”

    看到高力士手里拿着奏折,李隆基没好气地说:“又有什么事?力士,朕心累了,不想再烦,要是不好的消息,就押后吧。”

    高力士笑逐颜开地说:“大家,好事,大好事,西域传来一个大好事。”

    “西域的流匪歼灭了?”李隆基面上一喜,一脸期待地说。

    李隆基说不上爱民如子,但也看得大唐的子民,流匪动辄就屠村,把大唐百姓视如牲口,内心愤怒异常,再加上西域之乱涉及到大唐颜面,听到西域传来好消息,立马变得期待起来。

    高力士小声地说:“大家,流匪的事,暂时还没有进展。”

    “有什么好事快说,敢跟朕打马虎眼,让人吃板子。”李隆基虎起了脸。

    “大家”高力士连忙说:“这事与郑鹏有关,看看奏折就知道了。”

    李隆基忙拿过奏折,快速看起来,看完后吃惊地说:“望远镜?有了他相当于有了千里目?真是这般神奇?”

    奏折是李显城和郭子仪联名,主要说了二件事,一是郭子仪提了战略转换,这件事唐宽已经上过奏折,没什么出奇,第二件事引起李隆基很大的兴趣,主要说郑鹏捣弄出一种叫望远镜的东西,可以增强人的目力,可以远距离搜寻和监视敌人。

    高力士再次奉上一个长长的锦盒:“大家,这是郑鹏所做的望远镜。

    李隆基亲自打锦盒,只见里面是一只用三层绸布包着的望远镜,望远镜头大尾小,镜身没有镶金嵌玉,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造形,连简单的花纹也没有。

    不夸张地说,这是李隆基看过最朴素的东西。

    李隆基轻轻拿起,感到手有些沉,这个望远镜的镜身是青铜打造,看起来怪怪的。

    “这个望远镜怎么用?”李隆基拿着望远镜,左看右看,有点不知所措。

    高力士又拿出一张纸,开口说道:“大家,这里绘图,说把小的那头放近眼睛,大的那头对准远方,筒身分成二截,可以通过移远来观看远处的东西。”

    李隆基有些吃惊地说:“郭子仪在信中说,十里之外,可以看清一个人鼻子上的汗珠,真有这般神奇?”

    “大家,一试便知真假,不如登高望远。”

    “去朱雀门城楼。”

    很快,主仆二人登上朱雀门的城楼,李隆基按图上的方法一试,清晰地看到明德门守门的士兵汗毛,就像那个人站在自己面前一样。

    放开望远镜,只用肉眼,只能隐隐看到有人,当再次举起望远镜,马上又可以看到守城门士兵的一举一动。

    “神奇,太神奇了”李隆基一脸惊讶地说:“利用热气球把人送到高处,再利用这种望远镜监视和防备,能制敌先机,不错,真不错,这个郑鹏,还真是朕的福星。”

    “大家。。。英明”高力士连忙附和道。

    看到高力士跃跃欲试的样子,李隆基把手里的望远镜递给高力士。

    高力士动作、表情跟李隆基差不多,一会用望远镜,一会放下,就是脸上震惊中带着吃惊的表情,差不多一模一样。

    真是神了。

    又玩了一会,高力士开始把玩起望远镜来,突然指着镜头说:“大家,你看,这是什么宝石?晶莹剔透,比白玉还要纯净、透明,莫非这是一种老奴也没看过的新玉?”

    李隆基拿过来一看,惊讶地说:“玉石?玉石有这么通透的吗?朕还真没见过,看样子有点像水晶,可刚才朕摸了,没有水晶的质感,真有新玉?”

    “不管如何,光是这块东西就值老鼻子钱了,可惜。”高力士突然有些婉惜地说。

    “哦,力士,你可惜什么?”

    高力士指着单筒望远镜的镜身说:“别的不说,光是头尾两块晶莹剔透的宝石就价值连城,郑鹏可好,用一个灰不溜秋的黄铜、还是有很多杂质的黄铜,简直就是明珠暗投。”

    这小子,太不上心了,给皇上进献东西,本来就很得李隆基欢心了,偏偏虎头蛇尾,这不是浪费机会吗。

    李隆基倒是不介意,爱不释手地说:“无妨,战场上好看不如实用,有此神兵利器,何愁边境不保,何愁流匪一灭,这个郑鹏还真能给朕惊喜,好,很好。”

    说到这里,李隆基突然说道:“力士,拟旨。”

    这么快就封赏?

    郑鹏受不受封赏,高力士并不在意,让高力士在乎的,是他看到李隆基笑了,对一个老忠奴来说,没什么比这个更值得开心,闻言随口应道:“大家,这是要赏赐郑鹏吗?”

    “不”李隆基出人意表地:“流匪一日不剿,西域的所有兵马,没资格受赏赐,力士,你拟一份旨,有要有二点,一是望远镜在打仗时作用很大,堪称神兵利器,绝不能流入外人之手,下旨有关望远镜的事,要绝对保密;二,传朕旨意,一定要保护郑鹏的安全,绝对不能让他出一点点事,若不然,严惩不殆。

    再次印记郑鹏是大唐的福星,好像有他在就不缺乏惊喜,生怕郑鹏遇上危险,李隆基再一次强调郑鹏的重要性。

    “老奴遵旨。”

    。。。。。。。

    西域,于阗镇以南大约八十里处有一个先锋哨所,先锋哨所建在一座叫石门山的山顶上,平日只有三十人编制的哨所多了二个不逐之客。

    来自猛虎营的陆进和钱杰雄。

    两人站在哨所最高处,陆进手里拿着一支新制的望远镜,不断四处打量。

    大唐对付流匪的策略,由主动出击变成战略防御,郑鹏把望远镜开出来,并没在大肆宣扬,只有猛虎营的兄弟和西域高级将领知道。

    为了防上秘密泄露,也怕被敌人发现,郑鹏起早贪黑赶出来的望远镜,全交到心腹心里,通过外借的方式安插在各处,随时打探敌人的消息。

    “队正”钱杰雄压低声音说:“我们都守了这么多天,那伙流匪现在还不来,会不会听到什么消息,自己躲起来了吧。”

    陆进摆摆手说:“老大分析过,那伙流匪明显不是为了财,他们费了那么多功夫,肯定不会半途而废。”

    

615 伏击与反伏击() 
“等等”陆进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双手紧紧地握着望远镜。

    望远镜中,只见一队骑兵打扮的人从远处飞奔而来,这些人肩背强弓、腰挎弯刀,全是身形高大的青壮,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村民或牧民。

    通过望远镜,陆进可以清楚看到这伙人的相貌、表情和动作,经验丰富的陆进一看就知,这些都是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