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高歌-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当然,隋朝名匠李春设计,号称天下第一桥,某还特地到去走过。”

    “这还不醒悟?”兰朵有些鄙视地说“亏你还以聪明人自居,安济桥最大跨度是十一丈二尺,郑鹏硬要比它多跨一丈,这样显得他有能耐。”

    郑鹏闻言嘿嘿一笑,也不作说话。

    李白算是明白过来,忍不住对郑鹏竖起一个大拇指“公子大才,太白,服了。”

    很符合郑鹏的个性,要是不动时,整天懒洋洋的,好像一个提前致仕(官员退休)的人,可他一动起来,那就是惊天动地,像西域从军、上元夺灯魁等,就是郑鹏真实的写照。

    一出手,就瞄准了安济桥。

    跟着这样的东家,李白感到自己就是做个幕僚,也脸上有光。

    突然间,李白的鼻翼动了动,用力吸了一下,全是女子脂粉的香味,抬头一看,不由眼前一亮,指着一边激动地说“公子,你看,那么多美女,都是来看你的。“

    郑鹏抬头一看,果然,不知什么时候,河堤上站满了衣着缤纷的妙龄女子,只见她们撑着油伞,全看着自己的方向,有的还一边掩嘴浅笑一边对自己指指点点。

    看到自己看过去,那些女子不仅不避嫌,有几个大胆的还收起油伞、昂首挺胸。

    “郑公子,看这里。”一个穿着粉色儒裙的女子看到郑鹏看过去,大声喊起来。

    她一开口,顿时间,那些女子纷纷叫了起来

    “郑公子,你真是了不起,到博陵修桥。”

    “长安上元节,奴家刚巧也在,看到郑公子跟林姑娘一起坐热气球,啊,真是太美好了,郑公子你认得奴家吗?”

    “这里山也好,水也好,还有这么多姐妹,郑公子有兴致作一首诗吗?”

    “郑公子,你快成博陵的女婿了,你是喜欢绿姝小姐多一些,还是喜欢林薰儿多一些?”

    博陵是孕育了博陵崔氏,也薰陶了当地的百姓,这里的女子比起其它地方的女子显得较有学问,对那些浪漫的诗和爱情故事非常向往,知道最近风头正劲的郑鹏到博陵的陵河建桥,于是成群结伙来看郑鹏是什么模样。

    这阵势,跟后世追星差不多。

    李渊的女儿李秀宁,女着男穿,在李渊角逐天下时组织英勇善战的娘子军,上阵杀敌,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作风更不用说,上行下效,大唐女子的作风越来越豪放,如果说“三步不出闺房”,绝对不是形容大唐的女子。

    面对这么多美女主动,郑鹏真不敢撩她们,只是拱手行个礼便转过身,有些得意地说“没办法,魅力太大,去到哪时都受欢迎。”

    崔源那老小子本来就不爽,再弄出什么动静,这门亲又不知出什么妖蛾子。

    兰朵在一旁翻了翻白眼,不以为然地说“这些女子是来看你风采的?郑鹏,你想多了,她们是来看你笑话的。”

    。

469 质疑与努力() 
“笑话?这话何解?”郑鹏有些疑惑地说。

    兰朵指着陵河说:“看到没,河这么深,水这么急,人想在水中站稳都是问题,根本很难做桥墩,除非做浮桥,可你偏偏作死,扬言做什么压不垮的百年大桥,人家是在看你,不过是等着看你笑话。”

    古代科技不发达,要想做水坝、修桥也不是没办法,就是编好一个个石笼,在笼里放上石头,绑紧,用麻绳把它们连在一起,然后一起推到指定的位置,这样一来水不易推动,然后用数量的办法,不断堆积,差不多是在水中造山的感觉。

    用这种方法造的桥叫浮桥,道理很简单,当水流冲刷石头下面的泥沙,或水流把“石山”推移,这样桥需要不时调整,郑鹏却对外宣扬造一座百年稳固、压不跨的大桥,浮桥的方式行不运。

    自绝后路,看他怎么办?

    兰朵说郑鹏的时候,围观女子的人群里,小兰无意中看到人群中的崔玉芳,马上走过去:“玉芳,你也来了,看妹婿吗?”

    “小浪蹄子,许你来不许我来啊。”崔玉芳在拧了一下小兰的腰间。

    “别,别,别”小兰连忙求饶:“玉芳,我知错了,你就饶了小女子吧。”

    “算你识相。”

    两人笑着聊了一会,小兰压低声音说:“玉芳,你是不是担心你那套花搁木家具,特地到这里看?”

    “担心?”崔玉芳冷笑地说:“不得不说,这个郑鹏运气不错,做个乐官也能混成将军,写几首就成了大才子,就是去喝花酒也让他得了一个花魁,但是,造桥需要的不是运气,更需要技术,他可是从没没建过桥,不夸张地说,这么急的河水,别说建桥,本小姐看他连个桥墩也建不了。”

    说到这里,崔玉芳有些幸灾乐祸地说:“我那好堂妹,还等着他给博陵建一座压不倒的大桥,然后好娶她过门呢,也不想想,这么些年,就是加上我大父那一代,请了多少名匠、建军了多少次桥,结果只有二样,要么建不成,要么建不好,绿姝把他未来夫君赞得天上有地下无,本小姐今天特地来验验他的成色。”

    小兰扑哧一笑,忍不住笑道:“就是造得出来,凭那堆烂木头,抗得住你一件就压翻小船的那套花搁木家具?依我看,那个郑公子也就一般般,不过他身边的那个侍卫不错,嘻嘻,看见没,一用力,胳膊肘儿的小老鼠跑来跑来,看得人家心都乱了。”

    “小浪蹄子,那些贱骨头、田舍奴你也瞧得上,要是你嫁过去,还不把招作面首?”

    “哎哟,笑话我,看我怎么收拾你。”

    “别,我怕庠,小兰。。。。”

    崔玉芳和小兰等着看郑鹏笑话,现场不少博陵的女子,除了来看看风头正劲的郑鹏长什么模样,也有听说郑鹏要在陵河建桥,特来看看他怎么做。

    除了崔玉芳,很多女子也窃窃私语,多是说郑鹏怎么能在陵河建桥这类问题,不少人脸上都是质疑的神色。

    现在不笑话,要是建不成,那就是笑话了。

    有的女子,还让仆人带了桌子、小板凳,一边看一边在树荫下玩起了叶子牌,反正没什么娱乐,又有的是空闲时间,就当凑个热闹。

    要是别人被这么多女子围观着,估计都有点不知所措,可对郑鹏这种在西域检阅过千军万马、在长安纵横过美女如云平康坊的人来说,这只是小儿科。

    该干嘛就干嘛。

    设计好图样,郑鹏把炭笔一放,拍拍手说:“好了,就按这种样式建。”

    李白指着桥中间一个特别标注的白色区域说:“少爷,这块是干什么的,还特意圈起来?”

    “傻啊,本少爷辛辛苦苦建一座桥,当然要给它起一个名字。”郑鹏毫不客气地说。

    刚刚看到李白时,郑鹏内心可是震憾兼激动,要知道,小时读没少读他的诗,考试也没少从有关他的题目拿分,绝对是学生心中神级偶象,可相处久了,发现李白也是人,也吃五谷杂粮,有时还有点小可爱,对他也变得随意起来。

    “公子,给桥起名的事,就交给太白,保证让你满意。”李白主动请缨。

    作为幕僚,李白寸功未立,早就想表现一下,马上抓住这个机会。

    再不表现,就怕别人说是混吃蹭喝了。

    “行,这事交给你,不过最后决定权在本少爷手里。”

    李白像鸡啄米一样点头:“那是自然。”

    人多力量大,这时锁河索已经做好,崔二小跑着过来说:“公子,这河是锁住了,你看下一步要做些什么?”

    郑鹏跟绿姝已经订了亲,那就是自己未来的姑爷,崔氏三房一脉只有一根独苗苗,很有可能自己还会跟小姐过去,崔二对郑鹏自然格外热情。

    “崔管家辛苦了。”

    “不辛苦,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做下人应该做的,郎君吩咐过,全力配合公子,有事只管吩咐。”

    郑鹏也不客气:“那好,崔管家,你让人把靠我们这边的铁环,七丈以内,把木桩打下去,有多密打多密,我需要一个缓水区来建桥墩,明白吗?”

    “明白。”

    “很好,对面岸也一样。”

    “公子,这事交给我,一定办得妥妥的。”崔二当场拍心口。

    虽说不知郑鹏要做什么,不过他说什么,听他的就是。

    崔二也是一个行动派,很快召集人,把一根根木桩穿过铁环,然后用打桩的方式,紧紧钉在河床上,这是一项体力活,靠岸的还容易一点,深水的地方,很难站得稳,还要想办法爬到高处用力挥锤。

    看到那些健汉,用两把梯子绑在一起,下面用人紧紧地扶着,一个壮汉提着一个大木锤爬上去打桩,看着都觉得危险。

    古代的条件就这样,郑鹏也没办法,只能放手让崔二做,自己马上要去处理别的事情。

    现在是三月,还有不到二个月就是雨季,一定要在雨季之前把两个桥墩都弄好,要不然洪水来,以前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公子,公子”这时一名叫崔大田的采办跑过来:“你要的松香买回来了。”。。

    郑鹏眼前一喜,马上说:“让我看看。”

    崔大田一招手,几名健仆抬着几个麻袋过来,把麻袋放在郑鹏面前,郑鹏一打开,马上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袋子里,全是一块块金黄色、类似琥珀的东西块状物体,正是郑鹏需要的松香。

470 老忠奴的担忧() 
“公子,我们把附近几个县城的所有生药铺的松香都买来了。”崔大田小心翼翼地说。

    松香是松树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提取除去挥发油后所余固体树脂,有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的功效,对痈疽恶疮,瘰疬,痿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等症状有独特的疗效,在后世,它在化工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然而,在唐朝,松香只能作为一味中药,躺在生药铺的药柜里。

    “不错,想办法再收一批,数量跟现在差不多就行。”郑鹏满意地说。

    “明白了,公子,小的马上去。”

    “不用这么急,刚回来先休息一下,半个月内给我凑齐就行,对了,钱找郑福报销。”

    把崔大田打发走后,黄三好奇地看着那些松香,吃惊地说:“少爷,你买这么多松香干什么?”

    郑鹏懒得解释,挥挥手说:“很快你就会明白,让人先搬到库房。”

    “知道了,少爷。”

    去看看了打桩的进度,又去看看高炉炼铁的进展,郑鹏的脚步最后停在木工棚里。

    用竹和木板修成的简易工棚内,二十多名木匠卖力地工作着,大多木匠拿着凿子,在树干上开凿线槽,只见工棚内木屑纷飞,木匠们一个个挥汗如雨地工作着。

    “少爷。”领队的老齐看到郑鹏来了,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计上前行礼。

    老齐是一个木匠,郑鹏修元城新宅子时,从托郭可棠买了一批工匠回来,老齐就是其中一个,因手艺活好、办事细致,升为木匠的领头,这次造桥把他也带过来了。

    郑鹏径直开口问道:“交待你办的事,还要多久办妥?”

    “这些线槽和木板都要现制,有点麻烦,不过现在已经全力开工,三天,三天之内一准完成。”老齐想了想,给出一个答案。

    “好,就三天,不过质量你帮我盯好,出了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