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孝景皇后传-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道理,王娡再清楚不过。宫中本就是一个处处钻营的地方,如今幸而她还能平衡二者,不露了错处去。

    太后对她的回答似乎极是满意,点头道:“你肯答应就好。”。

    长公主对她微微一笑,道:“母后当真没有称赞错你,你果然不同于一般女子软弱。”。

    王娡依言谢过,装作不经意间仔细打量了长公主。

    如此看来,长公主倒真真是个得太后倚重的,听闻她与皇帝姐弟情深,这样的女子,王娡便觉得,不能不深交。

    若是日后二人相处融洽,对自己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遇上事情,长公主倒可以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

    只是这样身份尊贵,又不常见面的女子,如何能与她深交,倒真真是要费一番脑筋呢。

    王娡不动声色,心里慢慢盘算着。

第九十七章 长公主() 
半晌,王娡几乎按耐不住时,太后方才抬起眼帘来,淡淡道:“王夫人不必拘谨,哀家与你闲叙家常就好。”。

    王娡从太后的话里听不出半分悲喜,脸上也不见情绪,心中不禁感叹太后城府之深,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学的一星半点。

    太后又闲闲问了几句母亲家中境况,乡野习俗等,王娡见太后总是怏怏的样子,心知她必定还在为章武侯的事情难过,碍于礼节方才敷衍母亲几句

    因此找了个机会,王娡笑着道:“臣妾与母亲叨扰太后与长公主多时,当真是罪过了。如今太后不如早些休息,来日臣妾教好了母亲宫中规矩,再携她来拜见太后。”。

    太后笑一笑,点头道:“原本欲多留你们母女二人说说话的,哀家也许久没有见过宫外的人了,只是奈何精神当真不济,也不虚留你们了。”。

    王娡领了命,与母亲一起跪拜行礼,方才退下。

    回飞羽殿的路上,王娡忍不住责备母亲:“原就是让你少说些话,怎的今日说出那样不敬之语?”。

    王夫人似乎并不甚在意,直笑着道:“太后娘娘并未怪罪,你也不要太多心了。”。

    王娡叹一口气,深觉不知如何才能让母亲明白自己现时的处境。想到此节,她便头疼欲裂。

    回到飞羽殿中,早有宫女准备好了茶水点心奉上来,王娡没有什么胃口,只喝了几口安泰定神的枇杷汤,倒是王夫人,又啧啧赞叹一番,用了许多点心。

    正在吃着,就看见义忠进来,在王娡耳边道:“崔公公让奴才来知会娘娘一声。皇上晚些时候要过来,还请娘娘好生准备。”。

    王娡点一点头,道:“知道了,你累了半日,退下去吃午饭罢。”。

    看见一旁的母亲,王娡便不愿意让她即刻面圣。

    寻思了半日,找了个由头喊来容芷:“晚些时候,你早些陪老夫人去偏殿,切莫让她看见皇上。母亲如今很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若是得罪了皇上,当真是不好办。”。

    容芷跟着她这半日,也看了许多情状,当下便应了一声。

    王娡看看自己的母亲,原本争强好胜的心,竟是有些灰了。

    无论她此刻如何得皇上宠爱,终究没有家世背景,是极不牢靠的。

    而母亲这个样子,不给自己惹上麻烦已是祖宗庇佑,如何敢想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必得有一个靠山才是,皇上与太后虽是母子情深,如今偶尔也有些势力相持,况且无论何事,太后总得顾全大局,一碗水端平,不会怎样偏向自己。

    最重要一点,王娡的眼睛慢慢冷了下来,便是太后已是逐渐有些老态,日薄西山,不可久矣。

    如此看来,能够协助自己的人,倒也是十分明朗了。

    只是她贵为长公主,实在无谓掺合到后宫中来。

    况且她自幼什么样的富贵没有见过?自然不会因为蝇头小利动心。

    若是想与她交好,必得是真正打动她才可,王娡费心思考着,不知如何才能接近长公主。

    她腹中的孩子忽然动了一下,这几日以来,胎动逐渐频繁,邓铭庭解释说是即将临盆,孩子也格外活泼好动些。

    王娡低下头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柔声说:“烟雨乖,不要闹,过几日便可看见母亲和父皇了。”。

    然而,她心中忽的一动,一个念头慢慢浮到水面上来。她的嘴角绽开一点柔柔的笑意,这孩子,倒当真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她招手换来青寒:“你去打听打听,长公主如今身在何处?可还在宫里?注意悄悄的,别惊动了人。”。

    青寒虽然有些不解,倒也是极快地答应着去了。

    长公主与她,同为女子,且都是做母亲的人,有什么能比孩子还要好的契机?

    身为人母,最疼爱者,不过就是自己的孩子,如今若是与长公主谈论些生儿育女之道,既不会突兀又可多得垂怜,当真是无本万利的事情。

    想到这里,王娡笑意愈深。

    青寒跟着王娡久了,在宫里也逐渐与别的宫女宦官熟络起来,许多事情,交给她去打听,倒是极为便当。

    因此不过一盏茶工夫,她便回来复命了。

    “回禀小姐,奴婢打听清楚了。长公主从长信宫出来后,便去往了金华殿。那金华殿原是长公主下嫁之前的居所,如今长公主每每来看太后,也是就近住在这里。”。

    王娡点一点头:“你倒打听得清楚。罢了,你去备些婴儿所用长命锁之类,选些女孩儿式样的,待会儿跟我往金华殿走一趟。”。

    青寒应了一声,便下去收拾准备。

    容芷送了王夫人回房午休,回来便正好听见二人谈话,问道:“娘娘如此对长公主好,可是有意拉拢?”。

    王娡轻轻一笑,靠在椅背上;“也只有你和青寒那小蹄子,敢与我这样直接地说话。不错,我的确是存了这样的心思。如今这几日,你也看到了,我的家世实在不堪,不得不给自己找一处荫蔽之地。”。

    容芷了然地点一点头:“娘娘思虑的极是。只是与长公主这样身份的人谈话时,咱们必得处处小心,不能显得有所企图。奴婢听闻,长公主性子虽是温和,却是个眼里最揉不得沙子的。且她自幼娇惯,手段也比旁人直接干脆。”。

    王娡听闻,笑意深了几分:“原来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这样的性子,倒是让人更想与她相交呢。”。

    王娡从来不是那等识人不明的,她深知,若是一个人性子过于爽利,便是最好的盟友与最恶的敌人,一切只看自己如何利用罢了。

    而如今,长公主这步棋,是她深思熟虑之后走出来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失手。

    不多时,青寒回来了,捧了一个银丝楠木盘子。王娡走过去翻拣着,那长命锁是水田玉的,在日头底下色泽通澈温润,一看便知是上好之物。

    王娡皱了皱眉头,犹嫌不足,道:“再去将前几日我吩咐宫匠给烟雨做的那对银刻丝缕金脚镯取来,拿红绸布包好了。”。

    青寒有些不解,惋惜道:“那脚镯是给小公主预备的爱物。且娘娘不是说长公主不在意礼物贵重么?不如将脚镯留下来也罢了。”。

    王娡轻轻道:“她是可以不在意,我却不能马虎。东西看不看得上眼是她的事情,我的心意必得体现出来才是。你只管去拿就是。”。

    青寒见状,虽是百般不舍,也只得去了。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王娡方才让青寒与她一同动身前去金华殿。

    外面晴空万里,一片天青水碧之色,若是无闲事绕心间,四季本该都是好时节。

    王娡忽然想起幼时曾读过的句子:“澎淮九月,山巍巍峨,长空一碧,落雁当哭。”。

    这样醉人的景致,在千里之外的长安自是无法看到,此生若能去一次江南,方才叫做死而无憾。

    想到这里,王娡低下头,微微自嘲地笑出来,如今也不知怎么的了,越发爱胡思乱想起来。

    自己这一生,必得困于这重重宫墙之中,何必痴心妄想呢?

    她垂下眼睛,缓缓走着。

    不多时,便走到了金华殿。守在殿门口的宫女见她们来了,似乎有几分惊讶,旋即笑道:“娘娘稍候,奴婢进去通传长公主。”。

    王娡欠一欠身,笑意温婉:“有劳了。”。

    她立在秋风肃肃的金华殿外,宫中多种植桐木,秋风一起,满地萧黄。

    王娡看着落叶索索,不禁也有了几分伤秋之意。

    最是凄仇离人苦,黄叶梧桐,秋波万里掖庭湖。

第九十八章 阿娇() 
片刻之后,先前进去的宫女走了出来,微微施了一礼:“长公主正在殿中等候,娘娘烦请移步。”。

    王娡客气谢过宫女,慢慢走进金华殿。

    殿中极沉静,似是古庙般毫无波澜,空气里有隐隐的素净的芬芳气味,似乎还有婴儿特有的奶香。

    长公主正端坐在榻前,仿佛是在烹茶。

    她一举一动,无不端庄,那是真正的金枝玉叶沉淀出来的,举手投足之间,不可磨灭的端和气质,而非寻常金银珠宝,堆砌而成那般空洞无物。

    王娡不愿意扰了这宁静的氛围,因此举手投足格外轻。

    饶是这样,长公主还是笑着抬起头来,温声道:“你来了?”。

    那样的语气,仿佛是王娡方才去赏了花般,完全熟稔的口气,让王娡心中多了几分平和。

    她嘴角一点柔美的笑意:“臣妾参见长公主。”。

    长公主连声道:“王美人请起,你我二人辈分相当,不必如此客气。”。

    王娡低头道:“长公主身份尊贵,臣妾怎敢僭越不敬?”。

    果然长公主语气中多了几分赞赏之意,道:“素日常常听闻母后赞赏你知书达理,我原以为母后诓我呢,谁曾想竟是真的。你不必站着了,我正煮了上好的云间茶,你一起来品赏也好。”。

    王娡略微推辞后,方才小心翼翼盘腿坐到长公主对面。

    她二人相对而坐,茶水的雾气袅袅升起,映照的对方的容颜都有些虚浮。

    二人静默无言,只听到小银吊子上茶水翻滚的声音,溢出阵阵清幽的香气。

    王娡笑道:“这茶当真好香,似乎有寒冬腊梅松柏的清冽气味,又有百花齐放的馨香,甚是沁人心脾。原先只听闻真茶是无甚香气的,这样看来,也是在胡说了。”。

    长公主声音温和,细密如鸦羽的睫毛微微垂着:“凡事总有例外。这是上好的云间茶,此茶需得平旦时分采摘。初初采下,有露珠在叶上,有处子以身体温暖,才得芳香扑鼻,入口清冽。”。

    说罢,她卷起袖子,露出一截白腻的皓腕,一串浓绿色楚玉镶籽金的珠串映得她的手愈发白皙。

    她拿过一柄精巧的铜勺,舀了鲜水冲泡茶叶。原本蜷曲的茶叶,舒展开来,似是一朵朵碧色的小荷花。

    她递过一杯给王娡:“此茶性暖,有孕女子饮用也是无妨的。”。

    王娡感激于她的细心,微微吹凉了手中的茶水,轻抿一口,唇齿留香,她不禁赞叹道:“果真是好茶。”。

    长公主笑意中带了几分促狭,道:“如今虽说早是我家的媳妇,到底吃了茶才算数呢。”。

    王娡登时红了脸,吃茶这个典故,她是知道的,从前永涵也与她这样玩笑过,只是如今长公主也这样说,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