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这些伪君子为伍,还真不如就干脆当那朝廷的鹰犬做真小人来得痛快。

    当四月中旬,妙虚子抵达京城,与薛良同入“教武堂”后,朝廷对王戈整肃江湖有功的嘉奖圣旨也随之发下。这一年左右,锦衣卫和东厂这两大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情报密探机构,都是相当活跃,只不过锦衣卫是在不断地对建文旧臣抄家审问,而东厂则都是在对付蒙元密探和江湖门派,相比起来,无疑后者在朝臣中的名声要好得多。

第443章 朱高煦的示好() 
第四百四十三章朱高煦的示好

    当皇帝对王戈的嘉奖诏书发下来的时候,王戈已经不在青州,而是抵达了北平。

    朱棣有迁都北平的打算,这是在靖难刚刚结束,朱棣刚刚登基的时候,他就已经从道衍那里得到暗示了。甚至可以说,他是整个大明最早知道这事的人,比朱棣自己都要更早知道——毕竟在后世,永乐朝迁都北平,大明分南北两京的事,是已成的既定事实。

    其实北平作为帝都选择,早在太祖开国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太祖就想要将帝都定于北方,考虑过北平、开封和凤阳。但当时天下初定,北方受战乱影响较重,都比较破败,无法承担一国之都的重任,所以最后还是定在了金陵。

    这次王戈受命前往北平,就是要协助从去年就已经抵达北平秘密筹备迁都事项的朱高煦,整肃北平的各种地下势力,包括可能的来自蒙元鞑靼的渗透。

    虽然东缉事厂对于大众而言,名声远远不及锦衣卫来得大,但官场最顶层的人物,却都知道,这个在永乐朝才出现的新机构,以及武安侯王戈,是比锦衣卫要更有权势的存在,也是朱棣最有力的“匕首”。

    所以王戈刚到北平,朱高煦便亲自带人迎接洗尘,并且专门给王戈准备了一栋占地极广的豪宅。

    此时,朱高煦便把着王戈的手,亲自带他在那豪宅的花园中逛着,为他介绍着各处景致。

    燕王在洪武十三年就已就藩北平,朱高煦恰恰就是洪武十三年出生,可以说他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北平度过,所以对北平自然是无比的熟悉。以他现在的权势,要给王戈找一栋豪宅,也是十分容易。不过从其娓娓道来的介绍就知道,这栋宅子,他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这也是他这番作为,故意要传递给王戈的信息。

    事实上,本来在追随燕王靖难起事的功臣们看来,王戈也确实应该和朱高煦比较亲近,毕竟当初三位王子陷身京城时,朱高煦就是被王戈亲自救出来的。有这层关系在,两人就算私下里有些交流和往来,也不用担心被言官揪着不放。

    朱高煦也是如此默认,所以理所当然地把王戈当成了“自己人”,在王戈到北平后,就立刻示好,送上豪宅大礼。

    但其实王戈自己早就准备了在北平的住所,所以看到朱高煦赠送的这座豪宅和配备的大量仆人时,他一直在考虑的,是怎么样拒绝。

    可以预见,他在北平要待一段不短的时间,等到未来朱棣迁都北平后,更是有可能要常住北平。他肯定不会一直住在一栋由别人精心准备的宅子中,接受别人安排的下人仆从伺候。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并不想和朱高煦扯上太深的关系。

    靖难之役结束、朱棣登基称帝已经过去了整一年的时间,如今都已经是永乐元年了,但太子却一直都没有定下来。

    不仅如此,本就应该封亲王的朱高煦,也依然还顶着洪武末年封的高阳郡王的头衔。

    按理说,这应该是很容易就决定的事,朱高炽是长子,已经当了多年的燕王世子,靖难期间虽然因为一直留守北平,没有跟着大军在前线,立太多功绩,但负责后勤、整备北平的防务,也一直做得井井有条,毫无疏漏,深得北平的军民爱戴。

    但了解朱棣的人都很清楚,相比起身材肥胖,走两步就开始气喘的朱高炽,朱棣在还是燕王时,就一直更喜欢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更像他的朱高煦。

    王戈知道,或者很多人都知道,朱棣一直在犹豫着,要不要废长立幼,要不要立朱高煦为太子。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这正是投资朱高煦的大好机会。

    但王戈却不这么想,一来是他很清楚,未来朱高炽是做了皇帝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朱高炽赢面显然更大。二是他现在已是靖难功臣,甚至某种程度上,在朱棣和道衍的心中都清楚,他是靖难首功,没有必要再去冒险博一个从龙之功。三是……他本身其实很讨厌朱高煦的性格,这家伙在武勇和外貌身材方面或许和朱棣有些像,但在城府和智计方面,却是天差地别。

    至少以王戈看来,这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以后若是参与夺嫡,估计下场不会太好。朱高炽虽然看起来有些痴肥,体弱多病,但至少为人宽厚,行事谨慎,该挺身而出的时候,也没有掉过链子,做个守成之主问题不大。

    “当初在京师,与武安侯你一起救下本王的那位程姑娘,现在可还好?”在为王戈介绍花园中景致的时候,朱高煦忽然话题一转,提到了程浩妍。

    王戈心下忍不住撇嘴,这也是他讨厌朱高煦的点之一,这货自从当初见过程浩妍后,似乎就一直念念不忘,不论是在靖难之役期间,还是在靖难之后,每次见到他,都必要问一下程浩妍。

    王戈很清楚,朱高煦这货,一直都有好色之名,虽然在北平的时候,朱棣管得比较紧,他没办法像其他藩王之子那般肆意妄为,但掳夺良家女子的事情,也并非没干过。当初被程浩妍的飒爽英姿惊艳过之后,就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总是想用各种借口,把程浩妍收到身边。

    “本王内宅正需要一位武功高强的女高手来帮忙看顾,程姑娘功夫那么好,是极佳的人选,不知武安侯能否割爱啊?”

    王戈面无表情地说道:“王爷,之前属下就说过了,程姑娘只是属下在江湖上结识的朋友,并不为属下效力,所以属下也无法决定她要去何处。”

    “那……不如武安侯替本王引荐一下,本王相信可以用诚意打动程姑娘的。”朱高煦笑道。

    “属下现在也不知道程姑娘在何处,怕是没法帮王爷这个忙了。”

    “哦?本王却听说,程姑娘这几年,一直都住在青州?”

    “不知王爷听谁所说?”

第444章 负气而走() 
第四百四十四章负气而走

    朱高煦盯着王戈,脸上的笑容慢慢收起。

    王戈的这番话,已经几乎相当于是直言顶撞了,这要是其他人,他早就已经命人拖下去砍了。

    他其实也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王戈似乎一直对他保持着距离,不愿意与他太过亲密。但并未太过在意,毕竟王戈奉父皇之命提督东厂,身份比较敏感,和皇子接触,也容易引猜忌。

    可今日他费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多的心思和金钱,弄了这栋豪宅来赠王戈,不说多感激涕零,至少也不应该这么一副冷淡疏离的表情吧?

    再说那程浩妍的事,既然也不是王戈的女人,那他想要弄到身边来当护卫,又有什么问题?身为下属,臣子,不说赶紧送上来就算了,竟还反问他是听谁说的?这是在给他甩脸子?

    王戈没有与朱高煦对视,毕竟那样也太过挑衅——虽然之前的言语就已经够挑衅了。

    过了片刻,就连不远处负责朱高煦安全的几名高手都觉得气氛有些奇怪,投过目光来的时候,朱高煦才开口说道:“莫非武安侯对那程姑娘有意?若是如此的话,倒是要怪本王了。”

    “王爷误会了,我与程姑娘,只是并肩作战过的江湖同道而已。”王戈表情淡漠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武安侯为何总是不愿意让程姑娘与本王相见?”朱高煦问道。

    “王爷若是需要护宅的女高手,属下可以帮忙安排。不过程姑娘行走江湖一向无拘无束,断是不会接受这等差事的,所以王爷就不要多想了。”

    “除了程姑娘,其他的女高手,本王都看不上。”朱高煦也和王戈杠上了,语气坚决地说道。

    “这样的话……那属下恐怕是无能为力了。”王戈摇了摇头说道。

    “莫非你是想让本王自己派人去请程姑娘?”朱高煦眯着眼睛,语带威胁地说道。

    “若是王爷能请得来,那自然是王爷的本事。”王戈很无所谓地说道。若是朱高煦真地派人去青州“请”程浩妍,那王戈是绝对不会客气的,保证来一个消失一个,来十个也别想回去半个。

    朱高煦又笑了起来:“那看来,本王是不能让武安侯小看了。”他现在是真的有些动怒了,但心里却又有些犯嘀咕,有些搞不太明白,王戈为什么有胆气这么顶撞他。

    “王爷说笑了,这大明,怎么可能有人敢小看王爷。”王戈说着,微顿了一下,看了眼不远处花园中间的荷塘,说道:“属下此次到北平来,是身负皇命,住在这大宅中,并不适合办差,何况无功不受禄,凭白收下这宅子,属下也难心安。所以……王爷的厚爱属下心领,但这宅子,还请王爷收回。”

    王戈干脆趁着程浩妍的事情和朱高煦有些争执的时候,把态度挑明了。以他现在的功劳、地位和圣眷,还真不是很怕得罪这么位还是郡王头衔的皇子,哪怕这位皇子很得皇帝喜爱,甚至有成为太子的可能。

    除非这皇子,未来真的变成了太子,又变成了皇帝,王戈才真的需要担心——而王戈知道,这结果至少在其已知历史中并不会发生——在这个历史中,他也不会让其发生。

    而且他知道,朱棣是不会因为他和皇子甚至太子不对付,就迁怒于他的,反倒可能会觉得高兴。

    “你也知道自称属下,在这北平城里,你要做事,也是要听本王命令的……”朱高煦盯着王戈说道。

    “那是自然,只要是属下应该做的,王爷旦有吩咐,属下莫敢不从。”王戈肯定的说道。

    这话乍听起来像是在肯定朱高煦所言,但实际上却是在说“你要是想命令我做不该我做的事,我可未必会从。”

    朱高煦的表情变得有些难看,没有想到王戈竟然敢用这样强硬的态度对他,但偏偏王戈的态度越强硬,他反倒就越有顾忌,越有疑虑。

    因为王戈说是到北平“辅佐”、“协助”他,但其实真要说直接的统属也并没有,王戈提督东缉事厂,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是能直接给皇帝递密折的。虽然之前王戈在青州而非京城,但那离京城也比北平要近得多,加上可能有其他的消息渠道,所以朱高煦有些怀疑,是不是朝中出了什么事,或是皇帝私下里给了王戈什么信息,才会让他有这种反应?

    否则以朱高煦对王戈一向行事为人的风格来判断,他待人接物似乎不应该如此刚硬直接才对。

    于是犹豫了一会后,朱高煦并没有直接在这里对王戈发作,而是对他说了一句:“现在不方便,不代表以后也不方便,宅子就先给你留着,你什么时候想住了,就住进来便是。”

    而后,朱高煦和随从离开了那座豪宅。

    一出宅院,要上马车的时候,旁边有个随行的太监过来低声问道:“殿下,宴席已经准备好了……这是……要换其他地方给武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