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40-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情况之下,他的船也就是等于成了一堆木头,而且想卖还没人敢买,郑家放出了话,不准与颜建业进行作生意,谁还敢轻易得罪。

    也多亏了郑家下了这么一个通告,否则这些船也不可能好给了香港海外领。

    至于到底用什么方法将这些船从颜建业那里弄来,本土没多少人关心,颜建业本来就不啥好人,这家伙公然反对澳洲人事情已经在穿越众内部开始传遍,自然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现在事情似乎有些反转,周扬说这些船基本上是颜建业捐赠的,为了与澳洲破镜重圆,重修旧好特意将这些船送给了香港海外领使用。

    准确的说来,这个家伙应该是害怕被暗杀,郑芝龙虽然明面上没有说要将这个家伙干掉,但背地里可不一定会放过这个家伙,而且很有可能派人前往澳门,进行暗杀行动。

    将船给交给香港的澳洲人,不但可以获得庇护,还能让自己获得一个好的名声,所以他才这么决定。

    这个家伙目前算是受雇于香港海外领政府,所有资产已经由澳洲政府入股百分之七十,成为了大股东,算是掌控在香港海外领政府手中。

    目前对这十六条船的规划和用处大家意见不一,主要是有三方的意见,一个是来自香港海外领政府的,他们觉得应该留下六艘作为发展本地航运使用,其余七艘开回国内进行改造。

    但这个建议被人否决了,否决的理由很充分,香港海外领大部分航运依靠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并不需要这么多船作为航运,应该全部收归回国内,交由造船厂进行改造,努力发展长安镇到巴达维亚的航运。

    因为本土的物资大部分来自于这些地区,从大明进口的物资除了茶叶和瓷器丝绸之外,其他的日常用品进口相当低。

    这个反对方案一提出来,肯定遭到了香港海外领地方政府的反对,不用想,在这件事情中他们出力最对,现在告诉他们不能获得一点儿好处,这让谁听了都会不干,更何况坐镇那里的是周扬,周扬的后台是徐仁国,要想从他那里夺食可没有那么简单。

    在本土,周扬还有一个盟友,那就是吴正道,吴正道在本土的影响非常高,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所以这个反对方案要想通过恐怕难度有些大。

    为了尽快的获得船舶,这次海军也出面要求,必须给出八艘舰船,作为发展海军使用。

    八艘,这等于占据了一半的船舶,加上周扬提出的六艘,也就是最后只有两艘归执委会中央政府管理分配,这让其他一些小组非常不满。

    你们海军需要发展没错,可也不能拿走那么多吧,在说造船厂里进行组装的船舶基本上都是海军一千吨级蒸汽船,这个时候给个五艘作为过渡一下不就行了吗。

    恩,王铁锤也有理由,的确是过渡啊,八艘船本土驻扎三艘,其中两艘作为备用舰船和补给船,另外三艘派往香港海外领驻防,防止郑芝龙与西班牙人贸然进攻香港。

    这个理由很充分,分配上也合理,只是这个时候有需要吗,有点儿浪费了吧。

    只要军方提出了要求,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压缩一下,你说扩军到两个连,他最多也就给你一个半,你说造三艘舰船,最多就两艘,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王铁锤是前委员,知道执委会里这般人做法,即便是执委会的委员没有意见,下面的那些小组负责人也会有很大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执委会会充分听取下面各小组的意见。

    所以他开出了八艘舰船的要求,就是等着讨价还价,你要是不开高一点,可能对方就会给你降到更低。

    海军需要舰船这个是不可否认的,现在整个澳洲海上战斗力几乎为零,没有一艘可以出海作战的船舶,所以他的要求被同意了,毕竟徐仁国是军人出身,加上与王铁锤的关系较好,最后同意划拨五艘舰船交由海军司令部。

    既然海军得了五艘,那么其余的怎么分配这个问题就需要好好商讨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香港海外领应该分到多少艘船。

    徐仁国同样是周扬支持者,他不可能看到周扬付出了努力没有回报。

    经过吴正道等人的提议,考虑香港海外领的实际需要,划拨四艘由海外领政府,其余的全部开会国内。

    这些船开回国内具体怎么用,执委会也有了一个探讨,贸易部将获得五艘船,作为外出贸易运输之用,其余的船舶将用来拍卖,私人可以参与竞拍。

    毕竟发展民间贸易运输业也是执委会支持的,要是政府完全不给民间资本一些利益,恐怕会受到质疑,让人说政策只是一个摆设,根本没用。

    虽然只是放出两条运输船拍卖的消息,但还是让部分人两眼放光,看到了一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这个机会抓住了,那么自己就可以成为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所以这对很多人来说都算是一个不错好消息。

第133章 加煤站() 
除了留在香港海外领的四艘船之外,其余十二艘船都会开回国内,执委会已经下了文件,这些船开回国内后将会进行改造,直接装上蒸汽轮机,然后进行重新漆装,成为澳洲的新式蒸汽船。

    改造成蒸汽船没有问题,但关键性的问题在于蒸汽船的动力来源于煤炭,需要使用煤炭作为燃料,驱动蒸汽机工作,带动转轮,船才会跑起来,否则船还是普通的船,并不会有太多优势。

    要想发展蒸汽船的前提时,必须弄出合格的蒸汽机,这个第一步算是已经解决了,第二个步骤则是要建立一些加煤站,一艘船装载的煤炭越多,也就意味着运载的货物越少。

    货物的比例小于煤炭,那从经济效益上来说,这个蒸汽船是不划算的,而且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造成运输成本上升,毕竟运输成本上升之后肯定会对货物的价格也进行调整。

    要想降低成本,保证蒸汽船的优势,就是在每间隔一段距离,建有一个加煤点,保证船舶的动力不会断,又保证了蒸汽船的优势。

    所以想要发展本土航运贸易,其实最关键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中途加煤的补给点,从长安镇到巴达维亚这段海路距离有两千多公里,这两千多公里可不是完,即便是完美号加满油的情况下也会消耗三分之。

    林文栋做了一个测试,每相隔五百公里必须建设一个加煤点,这样对船舶来说有一定的好处,既能保证运输量,又能保证蒸汽船的运输优势。

    但是五百公里建设一个加煤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有些海域根本没有岛屿或者说只有一个岛礁,根本不适合人居住,所以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数据,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蒸汽船加满煤炭的运输情况下,可以跑到一千公里,不过这要和船长的操作熟练度有关。

    在顺风的情况下进行能源调整,降低蒸汽机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煤炭使用。

    不管是节约煤炭还是熟练使用,要大规模的使用蒸汽船,就必须有加煤点,长安镇和香港肯定是能建立起来的,在码头一个区域弄一块地方出来存放煤炭就行,但其他地方的煤炭要想弄起来就有点难度了。

    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他们是否会同意在这儿设立一个加煤点,还需要与他们进行探讨。

    不过这次与他们建立大使级关系,应该会给出一些回应,毕竟范迪门可是非常想要与澳洲人进行合作,加上尼克对澳洲的蒸汽船非常有兴趣,肯定也会非常希望看到蒸汽船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首先要第一个要建立的海外加煤站就放在巴达维亚,之所以放在这里也是经过充分考虑的,这里有足够的资源,荷兰人可以提供煤炭,澳洲的船到了这里只需要支付钱给他们就行。

    对于这样一个额外收入,荷兰人自然愿意,这是送上门的钱,而且这个买卖对于他们来说投入资金并不需要很大。

    “尼克先生,对于建立大使级关系您还有其他意见吗?作为谈判的代表,吴正道与尼克展开了会谈,这次谈论的重点将关于建立大使级关系和在巴达维亚设立一个加煤站。”

    随着蒸汽船的运行,加煤站事情必须提上日程否则一旦蒸汽船开始跑了起来,没有煤炭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所以执委会授权吴正道与尼克商讨加煤站事宜,必须尽快将这件事落实。

    “吴部长,我们基本没有意见,对于贵方提出的建立大使级关系,我们表示支持,同时也很愿意继续加深双方之间的合作,为了表示诚意,这个加煤点我们可以答应。”

    尼克指着手中的合同,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对于澳洲人提出的加煤点,他们自然是没有意见的,煤炭这种东西目前还没有大规模使用,开采到是有开采,但澳洲人如果长年购买,这也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很好,如果贵方同意,在你们返回巴达维亚之前,我们将会派出一位大使和几位工作人员随同你的船一起前往巴达维亚。”

    “这个没有问题巴达维亚随时欢迎你们的到来。”尼克很是热情回到。

    “吴,恕我冒昧的问一下,你们是否也会和西班牙人进行合作。”

    这个问题是尼克一直想要问的,毕竟澳洲人本身就与马尼拉的西班牙有过合作,再次合作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既然之前能有合作,那现在就一样可以进行合作,在尼克看来,这种可能性非常大,毕竟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也不笨,他们也会千方百计的与澳洲人进行合作,据说颜建业在发动对郑芝龙的攻击时,西班牙人就过问过有没有澳洲人的参与,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们希望与澳洲人进行合作。

    “恩,尼克,我们是朋友,我就不瞒你了,我们的确会与西班牙人进行合作,不过这要取决于他们的回应态度,如果他们不愿意,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那也就只能想一想了。”

    取决于西班牙人的态度,这个恐怕不难吧,西班牙人一定会与澳洲人进行合作的,他们巴不得与澳洲人进行合作呢,又怎么可能会不愿意。

    所以这才是关键,澳洲人并不想与西班牙交恶,所以邀请他们参与攻打马尼拉这样的事情基本上就不可能,既然合作就不可能与对方开战,这是他们基本原则。

    尼克总算明白了,不过这也不能完全说明澳洲与马尼拉之间的关系就会非常好,至少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之间互信度非常高。

    现在他们之间的互信度要说恐怕还没有与巴达维亚之间高,这对于巴达维亚来说还是有机会的,至少他们比马尼拉更早的建立了大使级关系,加上加煤站的合作,只会让双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而马尼拉想要拥有这些还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与时间。

第134章 西班牙人的态度() 
与荷兰人的谈判很成功,双方除了加强之前的贸易合作之外,还将加深文化方面的交流与互助,同时最受人瞩目的就是双方宣布将互派大使常驻于该国。

    这对澳洲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澳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建立外交对象的地区将被载入历史,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也将正式成为澳洲的邦交。

    至于尼克之前提出的军事联盟,目前还没有通过,对方也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继续追问,主要的原因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