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40-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建国前最忙碌的还是要属于建国筹备委员会的人,吴正道是这个筹备委员的成员,他由执委会直接授权领导这个临时组织,主要负责调研工作,和数据推理等工作。

    很多事情需要进行一个调研,就比如一个部门的人员配置,和这个部门成立是否有必要这些都是筹备委员会需要做的事情,他们要通过这些来分析是否需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毕竟经费有限,那种没多大用处的部门,目前还没有必要成立。

    筹备委员会的工作非常忙,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民生,军政都有涉及,再比路建立养老保险福利制度是否适应当前的环境,还有对外关系上的处理。

    总之一大堆事情等着筹备委员们去处理,去调研去模拟去推断,当然他们也是最受关注的对象,大伙都知道这个临时机构是干嘛的。

    一定理论上来说这个机构可是关乎到未来澳洲一些部门建立的存在,他们写的报告将会直接影响执委会委员们的判断,所以很多人都在向他们内部人员进行打探消息。

    消息大家都想要,但能真正获得一些内部消息的其实很少,吴正道给所有人下了一个严格保守秘密协议规定,不得透露出目前的一些数据还有调研后的报告内容。

    这些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泄露出去了,保不准一些人还真的能够靠着它们做一些事情,有时候可别想小看了一些人的能力,看似平常不过,但其实都是隐藏的高手。

    吴正道可不敢说五百人里没有这种人存在,毕竟大伙之间除了一些关系比较亲自的人之外,对一些其他人的能力还真的不了解。

    大部分穿越众同胞对建国后的事情可以说显得非常热情,都在积极主动要求参与进去。

    从这一方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大伙对于建国后的利益分配其实非常感兴趣,都在想自己能获得多少利益的分配,这是一个难题啊。

    利益分配问题已经在建国前就已经体现了出来,就必须要做到公平,穿越众内部的小团体不少,这些人没有一点行动,吴正道是一点也不相信的,这会儿说不定都在各自行动了起来,为建国后自己能够谋到多少利益进行商讨。

    要想完全杜绝这种事情发生基本不可能,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争夺,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所以没有必要可以回避,还是那句话,堵不如疏,最好的方法就是平衡各方的利益。

    所以调研工作的另外一重点就是事先了解各个群体之间真实的诉求,然后根据情况将他们进行划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方便进行统一调整和制定方案,当然作为建国前的几个红人,此时也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

第125章 庆典上的讨论() 
筹备已久的元旦盛大庆典,终于在1642年的元月一号迎来,整个庆典活动将维持三天三夜。

    在这三天时间里,所有政府单位和企业,除必要的人员之外都实行休假庆祝,民众可自行到胜利广场进行观看表演,除了表演之外,到了晚上广场会播放两部影片。

    这两部影片的内容其实也就是动物世界,一些太过超前的影片,穿越众根本不敢拿出来,怕把移民给吓着了,不过就这些动物纪录片也非常不错了,对于缺少娱乐的民众来说,第一次能够在幕布上看到人影在动,甚至在说话,还有动物就已经非常惊讶了。

    为了确保庆典的顺利进行,陆军司令部联合海军司令部做出了一份详细的保卫工作报告,沿岸的边防主要以海军部门负责巡逻,会场的安保工作则由陆军司令部来进行。

    至于警察局这次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人群里的安全工作,毕竟三千多人真要有个什么乱子,也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警察局长刘志对于安保工作非常认真,对其下属的三十名警察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确保安全工作,特别是对各位领导的安全工作。

    元旦晚会的第一个节目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开阔精神的舞蹈表演,这个节目有穿越众内部的文艺青年们编排,起名大河之舞,讲述的内容是华夏先祖如何在黄河流域生存发展,整个舞蹈的表演时间大概十五分钟。

    演员们的舞蹈服装是具有代表性的黄色丝绸,整个舞蹈所用到的演员达到了一百人,也是这届庆典上人数最多的一个舞蹈表演。

    考虑到白天天气炎热,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中暑事件,所以庆典小组将时间调整到了早上八点到十一点,然后在从晚上七点到晚上二十三点这两个表演时间段。

    对于这一点,观众们自然没有意见,观看期间,会场将提供免费的茶水和部分果实,虽说是免费的,但民众们还算表现良好,没有发生哄抢事件的发生。

    在主持人的一声令下,舞蹈表演开始,舞蹈演员们一个个面带的严肃的看着前方,随后出现的的一条五米多宽,十几米长左右的大黄布,这是代表黄河的意思。

    对于这种舞台表演剧,可以说移民们非常好奇,至少他们以前没有见过这种唱戏的方式,这是可以肯定的,还别说澳洲人的表演方式有些特别。

    大伙看的热闹之余就开始评论起了起来,评论着不免就有些人想起了以前生活在大明,这一对比就有了感觉,这澳洲虽然地处异国他乡,但是生活稳定安康,有吃有穿,这当官的没有架子,不比大明强。

    落叶归根,这个思想虽然根生蒂固的埋进了每个大明移民的心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啊,大明现在没有这里好啊。

    一些人边看着表演,边留着泪,这明显是想起了以前的伤心往事,这个情况被刘志发现了,这好好的一出庆祝,你们哭啥呢,你说是吧,他派人上前了解情况之后立马将这个情况告诉了主持人。

    刘志这个家伙心思比较活络,自打上一次与军方人员的接触失败之后,就有些低调,也许是怕徐仁国对他有什么意见,所以一直都是本本分分的。

    不过最近大家因为建国的事情开始活络了起来,都在为建国后自己的职位进行谋划,刘志是个有野心的家伙,他不可能就担任着长安镇警察局长就满足。

    建国后新的城镇建立,长安镇扩建,他需要在未来的警察局内谋取一个说的上话的职位。

    刘云已经秘密与一些人开始了接触,至于谈论什么目前还没清楚,不过他眼下的事情他觉得自己至少可以在委员们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主持人将刘志发现的情况报告给了在坐几位委员,随后等待他们的吩咐。

    “庆祝自然是要高兴的,将几个喜剧小品表演可以调整一下,提前演出,将这个悲伤的气愤带过去。”杨易不愧是管理民生的,马上拿出了自己解决方案。

    只是一个小小的节目调整表演其实并不会影响多大,而且还能有效的将怎么个现场的气愤带过去,自然是在好不过了。

    杨易对于刘志的看法有些不一,不过相比于他喜欢的两个人,他对刘志算是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这个人现场的布控能力非常强,观察力也非常强,是个可以用的人才,只是有点小九九。

    坐在一旁的徐仁国似乎发现了刘志的眼神在盯着刘志:“怎么了,发现这小家伙不错,准备重用他吗?”

    “人才难得啊,徐主席,别看咱们这五百多人,但真正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是少之又少,很多人都还在学习之中,这个刘志有一定的能力,我觉得他应该换个岗位。”

    换个岗位,徐仁国对这个问题没有想过,对于刘志的印象就是一位与军方人员接触密切人士,这是一个不好现象,所以对他一直持有保留意见。

    现在杨易提起,他觉得,这话其实也说得对,这个人的能力还是有的,这一点不可以否认,但给他换一个岗位,换哪去好呢。

    “那你觉得他建国后担任哪个职位比较合适呢。”

    文化岗位,你觉得怎么样,我对他有过一个调查,他是学习艺术出生的,搞警察这块现在看似非常不错,其实并不是适合他,还是换一些专业的人才上去比较好。

    杨易看过刘志的档案,所以知道他穿越前是干什么的,而且他既然提出了文化岗位,就一定是有依据的。

    “您可能不知道吧,这场庆典的顾问之一,就是他。”

    这到是让徐仁国没有想到,刘志是元旦庆典的顾问之一,这算是一个重磅炸弹啊,一个五大三粗的警察和文艺的的事儿搭边了,这怎么看都觉得有些不对劲啊,不过杨易这个建议可以值得考虑。

第126章 联合报告() 
将刘志调往文化部门的工作的探讨还是只是在徐仁国与杨易两人之间进行,其他委员们并不知道他们这一想法,当然刘志本人就更不可能知道这个想法了。

    这个时候刘志还在认真的负责现场次序,防止可能意外发生,一天的庆典结束,大部分人对今天的表演还算满意的。

    不过有一小部分人似乎陷入到了悲伤情绪之中不能自拔,每当想起自己的亲人或者家人还在大明受苦,吃到嘴边可口的美食就难以下咽。

    肖木匠就是其中之一,他来澳洲可以说一个意外,原本只是听说去澳洲能够混到一碗饭吃,还能有工钱拿,并且澳洲人还会支付一笔移民经费给他的家人,所以他才踏上了澳洲大船。

    来了澳洲,靠着木匠的手艺活被招进了造船厂,虽然对造船没有多少经验,但厂里的工程师会给他们一张图纸,让他们按着图纸来进行拼装,到也不难,工钱吗也挺高的,每月都能领到三十块左右的工钱,而且上班的时候还包吃,每五天休两天,这样的好事可以说上哪也不好找啊,所以他对澳洲的感情很深。

    虽说感情深,但难免对大明的亲人还是非常想念的,按照澳洲的移民政策,移民人员一般是需要拥有一定技术,或者手艺的人,在者就是年轻人,他不是没有想过将媳妇接过来一起。

    可这个政策却是让他犯难了,按照政策来说,他的媳妇没多大优势不说而且孩子也还小,这个肯定很难通过,一般获得澳洲国籍的移民要将家属带过来,至少要满一年以上,或者在自己工作的所在工厂担任了一定职务才享受这样的待遇。

    目前肖木匠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没有任何职务,想要将媳妇孩子接过来,有一种方法就是贷款,不过这个很不划算,媳妇孩子过来之后也只是旅游探亲的身份,并不能在澳洲长期待下去。

    思念之情,让肖木匠陷入到了痛苦之中,元旦庆典的节目表演在怎么精彩他愣是一个没看进去,满脑子都是想着媳妇孩子怎么样了。

    虽说人才澳洲,但广播里每天都会播放一条大明时讯,主要讲的就是大明目前的情况,以及百姓生活的怎么样,从新闻里就能听出,还是以前那个样,似乎比以前还更差了。

    “老肖,咋了,这一整天的都闷闷不乐的,这是想媳妇孩子了吧,我给你说,好好挣钱,以后就能接媳妇孩子过来了。”

    这是一个平时和肖木匠关系比较好的工友劝慰,其实移民中像老肖这样的情况至少有几十个。

    每次大伙都是互相安慰着,话基本都相同,但真正能够能等到难度有多大,大伙心里都明白呢。

    当然,老肖的情况也被另外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