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40-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得到孙传庭加入两广的消息之后,其他势力各自对此表示了欢迎。同时对自己是否怎么战队的心思又做出了一个新的判断。毕竟老孙加入了两广这里面的意义非常不同,意味着桂王的皇位继承合法。

    如果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那将要面对的就不是满清那么简单了,还要面对孙传庭,很有可能他会带兵过来讨伐,毕竟他刚刚加入两广政权,必然是要送上一份大礼给桂王的不然怎么获得众人的信服,即便是有澳洲人在后面给他撑腰,也必须拿出一点儿实际的东西出来说事、

    否则他还真的很难在两广立足下去,老孙担任兵部尚书一职肯定是要带兵打战的,这次他随同澳洲人一起到来就在军中担任要职,并且负责攻打HN的任务。在得到授权之后,桂王又加封了他为两湖总督,这意思很明显是要让他收复两湖。

    虽然眼下这两个地方还不在桂王的控制下,这个封赏有点虚但实际意思就是告诉他,要想担任总督一职就必须自己拿出一些军功出来,否则难以服众。

    老孙自然也知道这个理,自己虽然是前朝重臣但在桂王这里却是一点功劳也没有,想要不受人把柄就必须立功。按照澳洲的作战方略,JX与HN是同时进军的。HN满清没有驻扎重兵,在JX却是驻扎了一只不少于五万人的部队,这只部队是满清南下的主力部队。

    只要打败他们就等于砍断了满清的一只臂膀,他们要想迅速统一南方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当然这个前提是澳洲人能够打败他们,否则一切都可能是空谈不说,还有可能成为笑柄。在所有人眼里澳洲就必须是能打败满清的对手,否则大明就真的完了。

    如果连澳洲人都不是他们对手,两广的抵抗几乎也就没什么作用了。所以说大伙其实对于孙传庭和澳洲人的期望值都相当高。

    在各种期望的眼光之下,澳洲大军出发了,从广州城开拔,一路由陈军亲自指挥作战,带领着两个团包括大明新军在内,共计一万五千多人的部队朝着广东与江西的交界点开拔而去。

    而另外一路则完全由孙传庭带领,这一路的主力部队是澳洲的一个团,其余部队的人数全都是两广旧军,人数虽然少了一点,但其实战斗力也不弱,沈犹龙派出了自己最精锐部队之一,其目的就是要帮助老孙重新竖立起战神的大牌来。

    当然他能够拿下湖南就要看他到底本事如何了,毕竟孙传庭长年在陕甘一带带兵,对南方的地理环境可能也会不熟悉,这些都有可能会影响战局的胜败。

    不过老孙自己在出发前可是下了军令状,保证拿下湖南回来,要是没有拿下湖南,那么他将辞去一切官职,接受处罚。

    军令状立下了就等于表明了决心,无论是桂王还是沈犹龙都希望他能成功,毕竟在于满清的接连战争中,大明表现出来的一面都是以战败告终,没能获得一次胜利,要是在没有一次关键性的胜利来鼓舞民心的话,那将会受到很重的打击。

    大军开拔,满清的细探自然也知道他们要攻击的地方,阿济格亲自坐镇准备迎战澳洲人,对于澳洲人他还是有一定忌惮的,毕竟双方之间的实力都差不多,更何况一直被吹嘘上天的澳洲,更是让他有些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如果真的如同传言那般,那自己可能将要面对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这是一场硬战,不能有失,大清决不能有一点失败,否则怎个北方都将会陷入到一场动荡之中。

    毕竟刚刚同意不久的地区,想要让他们安心听话肯定需要武力威慑的,要是知道大清的实力并没有那么强大的话,那么他们将绝对不会这么老实。

    所以多尔衮给阿济格下达了命令,不管怎么样,不能打败,即便是守城不出也不能打败,一方面下了死命令,一方面也在集结军队对南方进行支援。

    尤其是支援阿济格,这是主攻南方的主要部队,要是它们被打败了,那要重新建立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对于湖南他到是没有那么在乎,毕竟那里还接近了张献忠,时不时的他也会派出军队出来骚扰一番,这就给了满清不小的打击,他们必须集结优势兵力对付一个地方。

    只有将澳洲人为主的主力部队击垮才有可能改变战场上的结局,当然这其中也需要大量的兵力投入。

    所以多尔衮从北方调集了重兵过来进行支援,至于说孙传庭他们还真的没有怎么放在眼里,一个被李自成打败了手下败将,能够有什么威胁,所以他们把主力都放在了对付澳洲人上面。

    从一定角度来说,孙传庭这场战要打赢几乎没有什么悬念,毕竟满清的主力部队都不在他的方向,要是这样还不能打赢,那就真是能力问题了。

    当初国防部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也是考虑到这个原因,所以才会让孙传庭带领一部分独自作战,主要是为了让他在大明百姓心中重新竖立起一个信心,告诉大伙八旗军并不是不能战胜。(未完待续。)

第341章 对吴三桂的态度() 
桂王朝廷的出兵,同时标志着他正式取代弘光政权为代表的统治,也标志着他们接过了大明权利象征大棒,即便是各方势力不怎么愿意的情况下,但也是相当的无奈,毕竟在他们看来,军队实力不如人家就得听话,这是可以肯定的。

    当然等你有实力叫板的时候自然也就能不听了,对于他们出兵攻打这两个地方,郑芝龙首先表示了肯定,随后表示自己也要派兵攻打,接着鲁王政权也宣布了自己的作战方略。

    总之各路人马这个时候都宣布自己要攻打对方的城池,收复哪一块地方,实际上行动的却是只有郑芝龙,郑芝龙像江西东南方向出兵,这里与福建交界,如果能够顺利拿下这一块地方,那么他将拥有了一个缓冲地带。

    双方进行过商讨,毕竟光靠澳洲军想要一下子拿下整个江西是不可能的,这么大的一片土地,就靠几万人来攻打,有点儿不现实,只能是在击败了主力部队之后,让后续部队接收那些地方。

    主力攻打的部队还是要继续前行的如果能够与郑芝龙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那么就能成功的将阿济格的南下主力大军吃掉,确保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攻打南方这是可以肯定的。

    北方虽然名义上是已经统一了,但其实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安稳,时不时的还会有一些残明势力在活动,这些势力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也的确能够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威胁。

    所以北方的部队其实也不能完全抽调一空,一旦全部都抽调一空了,光是依靠那些投靠过来了绿营兵去防守打仗,说不定转过身就和那些反抗势力一起去了。

    他们能够投靠满清,就能倒过来在投靠一次其他人,所以满清也是非常害怕他们会这么做一旦真的这样做了,那么他们统治基础将会受到影响。

    这次各方势力都宣布自己将出兵,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们可能暗中联合在了一起,所以才会共同的出兵,要不然怎么可能会这个时候一起出兵。

    郑芝龙与两广之间的联盟是可以的,另外李自成也与他们结为了盟友,鲁王势力也在暗中与桂王进行接触,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真的准备打算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满清。

    一旦真的联合起来了,那就非常危险了,要不是借着大明内乱,满清也不可能这么快进入中原,要知道当时吴三桂可是把守着山海关,不开关,满清想要打进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然吴三桂投靠他们也是有自己目的,他不可能白白的这么投靠,作为入关南下的主力,关宁军可以说一直都在最前沿,打的战越多,吴三桂被人记恨就越大。

    毕竟是他打开了关,让满清进来,直接导致了大明灭亡,桂王登基的第一天就宣布要杀了吴三桂。

    所以他也不可能重新归顺到大明一边,但即便是这样,也不能表明他就会一心一地的跟着满清干。

    现在看到各方势力都在反对满清他也出了心思,毕竟他单独领军去与张献忠作战,只要拿下了四川他就能占地为王,修生养息,让他们打成一锅粥的时候自己在出手也不迟。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多尔衮让他南下救援他没有急着回话,而是以张献忠的主力部队拖着为由,留在了湖北一代不动。

    这个举动很明显,他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毕竟关宁军的人数其实也就不多,几万人左右,虽说入关后进行了扩编,但是真正具有战斗力的也就一万多人,这支部队才是他的根本。

    没有部队吴三桂也就等于没有依靠,满清自然是不会重用他的,有了兵权在手,即便是将来大明打败了满清他也可以以此为谈判资本,只要桂王想要天下太平就不会杀了自己,一定会对赦免,同时给自己加官封爵。

    他认为桂王就会这么对自己,可以说吴三桂非常自负,其实他也是仗着自己打了这么多次的胜仗,加上两广的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是有他那么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归顺的话,那将会实力大增。

    看到这种情况,所以他才一直没有急着回援阿济格,毕竟也要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不然真的满清败了,自己肯定不可能跟着他们一起退到关外去吧。

    这么做也是像桂王表明一件事,自己并没有出兵援助,还是讲了一点情面的,否则你桂王有澳洲的军队也难以打胜。

    虽然他心里这样想,但是奈何桂王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沈犹龙觉得他也不是好人,这样的家伙抓到了应该杀了,这样才可以给那些想要投靠满清的家伙一个警示作用。

    不然他们都以为只要自己手里握有兵权,朝廷就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

    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周扬给沈犹龙建议,要是抓到了吴三桂最好杀了,至于说他的那些士兵,完全可以打散编入各个部队,这些人长年参加战斗,可是一个不可多得好士兵。

    这样有经验的士兵还是要留着的,只要他们不再一起,没有了主要将领,这些人也就成不了什么大事,只能乖乖的跟着桂王政权。

    这个主意得到了桂王的支持,沈犹龙也表示肯定,毕竟不杀几个大汉奸,那有些人就有可能反复的投靠,要让他们知道情况,不能这样明目张胆的做墙头草。

    墙头草是没有好下场的,这个必须给他们一个警告,拿谁来开刀最为合适,其实吴三桂最为合适。

    要说他是最为合适的一个人,不管怎么样,是他打开了关,直接投靠了满清,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在逼迫或者抓到的情况下投靠的,只有他是自愿的,加上他带兵南下一路的罪行可不比满清士兵少多少,甚至比八旗军还要狠心,所以只能杀。

    即便是他在有作战指挥能力也不行,也必须杀了他,让天下人看看作恶的下场。(未完待续。)

第342章 驻澳大使馆() 
随着桂王的上位,两广政权逐渐成为了大明正统的代表者,沈犹龙终于决定正式在澳洲设立大使馆方便两国之间的正常交流合作。

    毕竟双方之间的合作可以说是全方面的,除了在经济领域之外,在军事上的合作也已经正式走像了前沿。澳洲从国内征掉了一个师近一万人部队前往大明参战这种姿态就说明了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