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40-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对这里进行合围,我觉得难度有点大。

    卢勇指着地图说出了自己看法,他现在最大的担忧不是能不能出兵大员岛,而是这么的土著一旦没有了一定的部队进行管控,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几万人的俘虏关在一起,就靠几百人来看押,这个危险系数还是相当大的,所以卢勇担心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这一点不只是他能想到,付和林同样能想到这个问题,他在这里与土著打的交道最多自然这里的土著要比澳洲的土著强悍的多,文明程度也会更高。

    当然最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两者之间的实力不同,本土的土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这里可是有食人部落,食人部落的战斗力那是有目共睹。

    现在要将这里的兵员抽调到大员岛长期驻防,同时还要对马六甲开始清缴行动,可以说任务非常繁重,在这种繁重的任务情况下,还要日夜防守着这些土著逃跑或者是发生变动,怎么能叫人不担心呢。

    要说不担心肯定假的,只是国防部已经下达了命令,他们必须去执行。

    这次的任务国防部是任命李洪亮前往,由他带队驻防,由他带队也是经过考虑的,毕竟他是经受过严格考验的,在战场的应变能力还是有的,不然也不可能被任命为付指挥。

    考虑到目前陆军内部能带兵作战就几个人,真的要发生了战事的话,还是得靠有这方面经验的人,要是没有经验的说不定真的会怯场。

    荷兰人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所以不管怎么说都要好好应对,不然真的出现什么事情可就难说了。

    在一个就是现在吕宋岛的作战从总体上来说有付和林与卢勇两个人就差不多,算上一个李洪亮的话反而有点儿多。

    就那么一块地方,到时候分功劳的时候也不好分,干脆就让李洪亮直接去大员岛驻防,这样也可以给他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一旦与荷兰人开战,他打赢了的话那可是非常大的功劳。

    要说此时荷兰人增兵大员岛有没有想过澳洲人的感受,肯定是想过,不然他们也不可能会出兵。

    范迪门被称为远东扩张事业的狂人,他在战略部署上还是非常精准的。

    这一次能够抓住重点,主要是知道澳洲人这个时候应该没有太多的经历来管大员岛的事情,所以就想着趁着这个机会把这里的权利收回,这样做也是经过与底下的一干军官们商讨过的。

    大伙都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所以他才会出动部队前往,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澳洲增兵大员岛之前将这里的控制权拿下,只要拿下了这里,那么澳洲人到时候在来的话就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作用。

    一切都成为定居之后,只要到时候给澳洲人一定的好处,相信他们也不会为此而发动战争,至于西班牙人只能是强忍着。

    不过范迪门等人似乎想的太过牵强了一些,澳洲对大员的重视程度可是一点也不比他们低,怎么可能轻易的放弃这里的权利,更何况西班牙人还发出了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会出动部队进行维护这里。

    所以范迪门这次增兵大员岛可以说是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会让他付出代价的错误,自打临近1644年之后,澳洲国内的主战派就越发活跃了起来,他们已经先后不止一次要求对荷兰人进行开战,扫荡在东南亚的障碍,

    这个时候如果一旦荷兰人先行发动战争,可以想到的是他们一定会被主战派大肆宣传,这样下去澳洲必然会出兵与之作战,所以不用想都知道最后的结局会怎么样。(未完待续。)

第301章 扩张() 
随着李自成逼近京城,逃亡两广的难民也是越来越多,这对于沈犹龙的压力可谓不小,近期以来澳洲也加大了移民速度,但还是赶不上移民进入两广的速度多,这人一多也就越乱,要想保持住两广目前的局势还真别说有点难度。

    除了需要大量的粮食和财力之外,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目前难民都知道往南方跑才会最安全,这就是一个无底洞,人家不停的往你这逃,你总是要接收的吧,要是不接收直接和李自成等人通了气直接进攻咋办呢。

    所以两广的官员也是伤透了脑筋,都是炎黄子孙,谁都想着过上安稳的日子,可毕竟处在了乱世,那也没有什么办法,所以只能是将就着过吧。

    沈犹龙私底下询问过周扬,应该怎么做,毕竟对于他来说,周扬已经给他出了好几个注意不说,还帮助他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目前两广的新军还在招募训练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直接投入到战斗中去,进行实验成效。

    为了帮助两广训练新军,澳洲可以说是没有少出力,毕竟未来有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联合两广共同作战的。

    所以提前帮助他们训练新军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最近据说荷兰人在大员岛一代有动静,似乎他们这些番邦内部也在闹矛盾,沈犹龙就不明白了不是说他们是盟友那,这盟友居然也能闹矛盾,可见这番邦缺乏礼仪信誉的就是不行。

    但是有一点他得不承认,人家有些地方的确是比自己好的,这澳洲老说的对,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很有必要性,所以他就一直在学习澳洲的长处。

    自打澳洲人教会他不用把眼光放在一处的时候,他就彻底的明白了,虽说两广的土地有点少,但这里与安南交界啊,完全可以朝着安南扩张啊。

    这安南是哪,就是以前的交趾吗,这地方可以说以前就是咱们大明的,只不过后来被这蛮夷给占了,现在应该让他们还回来的时候了。

    老沈也没有直接叫他们还,毕竟这种事情不是他一个地方官员能管的,必须朝廷发出召会才行,由朝廷说了算。

    周扬交给他的方法就是打枪的不要,悄悄的进村,咱们可以慢慢的往边境地区移民居住,不断的渗透等到有了一定的实力时候在设府建衙,到时安南人胆敢说话直接教训他们就是。

    简单粗暴用拳头说话进行,这就是澳洲人交给他的方法,所以他决定用这个方法进行扩张。

    初期的效果还不错,在安南边境地带不知不觉中已经移民了五万多人过去开垦荒地,这里可以说已经完全成为了两广地方。

    现在随着人口越来越多,那就必须拥有更多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要怎么做呢,只能是继续扩张。

    对于扩张手底下的人也是有少部分人表示担忧的,毕竟害怕朝廷怪罪下来到时不好交代,可是对着京城危机他们也越发感觉到朝廷要想管理这里的可能性基本上已经没了。

    基本上现在就是沈犹龙说了算,这天下大乱的时候,手握一方兵力的就是一方诸侯,最后谁能入主中原还说不定你。

    所以不管怎么说还是支持总督大人的行动好,不然真的到时论功行赏的时候,那还有自己什么事情。所以这次在沈犹龙提出扩张的时候,底下的官员居然全都表示了同意,这对于他来说可是头一次。

    以前大伙都会考虑再三或者商讨一番什么的,现在不同了,现在大伙似乎发现天下越来越乱可能会遇到千载难逢的机会。

    朝安南不停的扩张也意味着他们将会在这里设立府衙,沈犹龙说考虑到大明百姓的安全,会派出新军在这一代进行训练。

    说起这新军大伙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说他老沈这个时候训练一支部队出来,什么意思啊,完全就是有其他的想法。

    所以这个时候你不支持他,到时候万一老沈坐了天下那还有你什么事。

    朝着安南扩张,不但可以解决内部的门口过多的问题,还能帮助大明开疆扩土,未来史书上都会写上这么一笔,这样的荣耀老沈岂会不要。

    为了让自己的行动更为顺利,他再次请教周扬自己的这方法可行度有多大。

    周扬没有想到他请教的是这个问题,可以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啊。

    这怎么说呢,老沈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现在这画面突变,的确让他有些受不了啊。

    老沈要是取代范迪门成为东方的扩张狂人了吗,这样很危险啊,不过至少还在理性之中。

    沈犹龙扩张是完全为了解决难民问题,这些难民一直在两广的地界上待着就是一个流动性的炸弹可以这么说,要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两广的社会安稳也有利于大明。

    他其实想的都是国家,只是很多人可不是这么想。

    对于大明方向的扩张,安南国内因为叛乱,这个时候也管不了边疆那点事情,毕竟这个时候没有明显的国界线,都是以百姓居住的区域来划分的,一般来说这个区域住的大明百姓多的,那这里就是大明地界。

    要说周扬交给他这个方法也是正好适合当前的形式。

    既然老沈一直想着要扩张,那么也不能打击别人不是,周扬告诉他没有问题,而且这个思想很多,完全可以让新军去安南的军队打几战正好训练一下,用条约的方式固定下这里是大明的土地避免以后有争执。

    派出新军部队去作战,这个沈犹龙觉得目前暗暗方面也没有出来反对,就没有必要了,毕竟自己占了好处,也不能太把别人逼急了,毕竟还是文明礼仪之邦啊。

    这要是传出来以后对大明的确有些不好,所以还是没有必要这么做,只是接受了继续扩张,至于作战,要是他们不首先开战,那他不会首先动手,没有想到老沈这似乎还有一点后世国内的做法,不首先打响第一枪。

    (未完待续。)

第302章 历史的时刻() 
自打李自成起兵之日起,就从没有想过会如此顺利,虽然途中多有波折,但在孙传庭失踪之后,大明朝廷就在也抵挡不住农民军的进攻,可以说一路走来很多地方都是主动打开城门投降。

    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因为澳洲人的到来发生太多的改变,李自成还是在历史上的那一天入京了,但在入京之前他曾经派出过人与崇祯帝谈判,大概的意思是要割据西北,仍然尊称崇祯为帝。

    这个条件要说其实也不怎么过分,毕竟当时他已经兵临城下,掌握了主动权,但显然双方其实都有各自的想法。

    李自成虽然占据了北方以及西北一代,但其实江南一代并不在他的统治范围内,甚至可以说富庶的江南对于大明的认可度非常高,他没有信心拿下江南,到不如自己回去做西北王,仍然让崇祯做皇帝好。

    只是崇祯等人在这种局势之下,居然不懂得任何的应变,就是不同意,最后只能是落个吊死煤山。

    崇祯上吊自杀的消息是周扬告诉沈犹龙的,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开,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传来,最多三天的时间就能传遍大江南北。

    李自成已经入京,沈犹龙不相信这个是真的,但是看周扬又不像是在说谎,他知道对方的性格,绝对不会拿这种事情来开玩笑,在说也没有什么玩笑可开的。

    澳洲人知道大明的礼仪,拿天子开玩笑,那是不敬,所以绝对不会。

    周扬告诉沈犹龙要事先准备一下,崇祯一死太子下落不明,必然会天下大乱,更何况各地的封王必然也是蠢蠢欲动。

    别说各地的诸侯王了,就是拥兵自重的军阀也会有所想法,逐鹿天下,开万事基业的事情谁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