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40-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样也好,只要他们不对这里太过好奇,对于51区防御工作来说也会好做一点。

    “徐主席,这次时空之门开启的时间与去年第十二次开启的时间有些类似,我估摸着近几日内恐怕会有东西抛出,我们应该做好一定的准备,你觉得呢?”

    现任51区的负责人,陶鹏飞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站在徐仁国面前进行汇报工作,他是付和林调走之后接手51区的工作的。

    这里名义上是属于军事管理区,但实际上是军队与政府共管区域,军队负责外围的安全,内部的事务则由政府负责。

    虽然从付和林开始51区的负责人就是以军人为主,但他们不直接路属于陆军司令部,而是直接由执委会主席徐仁国负责。

    这么做是为了避免这里的秘密泄露,同时也是保证军队不会依靠这里的先进武器来对付政府。

    “你分析的不错,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的确有这种可能,这几天你们要加强巡视力度,同时对外围的巡逻也要加大,不要让可疑的人物靠近。”

    徐仁国听过分析和总结,对于陶鹏飞做出了指示,每一次时空之门打开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最主要的是这个东西或者是人要第一时间被穿越众掌控才是真的,否则落入到其他人手中,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时空之门开启可以说是一件大事,徐仁国除了吩咐陶鹏飞加强巡逻力度之外,还做出了其他一些安排。

    比如医院方面要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另外军队方面也要做好战斗的准备,因为不能保证穿越过来的是不是一支军队还是其他的,所以必须要做出一些相应的安排保证万无一失才行。

    身为执委会的主席,这些东西别人没有想到,但是他必须想到,这是绝对的,否则他也不能当这个主席。

    当然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里的出来的危险还是很小的,除了一些设备之外,就是抛出一些单个的历史名人,这些人还是失忆的,并不知道自己处于哪个时空。

    不得不说时空通道对于穿越众实在太好了,让他们穿越到这个时空,却是没有让他们失去记忆,否则要是像蔡伦和华佗一样,恐怕今天的澳洲也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所以这是不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还是更高级科技文明的有意为之,这一切都是个谜。(未完待续。)

第212章 大坦克() 
时空之门近期内频繁打开的消息在穿越众之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不过相比于穿越众知道这个消息之外,新移民们只是看到了军队的调动,历来军地的调动都预示着会有大事发生。

    虽然民众有各种猜测,但是政府却是没有解释的意思,并且在51区周边还实行了戒严,这让大伙更加坚定了这里发生了什么大事,不过只能祈求不是战争就行。

    饱受战争和饥饿之苦的移民们可不想在看到澳洲也出现战争,战争意味着什么他们比谁都清楚,所以一些人也在高度关注51区方面的动向。

    时空之门再次开启,会不会有什么惊喜还是危险,谁也说不定,只有等到了真正抛出来的东西之后才能知道,毕竟时空之门的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里面究竟会抛出什么来。

    执委会主席徐仁国已经做好了一切安排,就等着时空之门开启时里面抛出的是物体还是人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最多在一周之内,时空之门就会抛出一些物体或者是人,果然在第四天晚上的时候,时空之门突然开启,漆黑一片的黑夜之中突然亮如白昼,随后是一阵轰隆声响起。

    短暂五分钟之后,白光消失,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一辆坦克,身为军迷的陶鹏飞只是走上前观看了一会就已经确定这事一辆59式坦克,这辆坦克从外观的漆面来看保养的还非常不错,只是不知道它能不能开动。

    立马像执委会徐主席报告这里的情况,其他人保护好现场,注意不要轻易靠近物体。

    陶鹏飞只是经过了短暂的观察之后,马上就确定了该怎么做,毕竟是军人出身,做出相应的反应自然要比一般人快。

    电话打到徐仁国家,将这里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并且告诉他目前并没有什么危险出现。

    其实对于大伙来说最怕的事情还是会出现各种可能遇到的危险,毕竟之前有抛出过活人的事情,万一直接抛出一支军队的话,那不是对穿越众来说会造成杀伤性的威胁。

    将危险降到最低才是最为关键的,徐仁国挂了电话,并没有马上急着去51区查看,而是给坐在沙发上的吴正道说起了穿越过来的物品。

    “一辆59式坦克,目前从外观来看判断还算保养的不错,就是不知道性能如何,能不能开动起来。”

    “徐老,这坦克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即便是开不起来也可以拆卸了将里面的零部件拿来用,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

    坦克是现代机械化作战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陆战历史,但是现在即便有这么一辆坦克也没有多大的用处,除了后勤保养上麻烦之外,就是能开的人恐怕没有几个。

    “59式坦克我以前开过,这辆坦克要是能开动起来,在对满清的作战中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徐仁国以前退役军官,不过吴正道还真的不知道他会开坦克,露出一丝惊讶的眼神看着他。

    “刚刚进入部队那会就是坦克兵,所以这个坦克我会开。”

    原来是这样,吴正道就知道为什么他会开了,不过从一个坦克兵到军官也不容易啊。

    看来自己还是缺乏军人统帅战场方面的能力,不然自己怎么没有看出这个坦克在战场能发挥出来的威力。

    一辆坦克能发挥出多大的威力,恐怕很有限吧,这是吴正道的想法,但在徐仁国看来,一辆坦克在作战的时候可以发挥出的威力将会很大,尤其是对付满清的骑兵作战,坦克和汽车的战斗力不容小视。

    骑兵是目前战斗力最为强的部队,抛开其他的不说,骑兵作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步兵在骑兵面前的优势不明显,这种情况直到机枪的出现才发生了改变,不然骑兵一直都是战场的最为强悍的军队。

    不过澳洲拥有机枪,咖啡磨机枪的性能虽然不怎么样,但对付骑兵还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大的杀器。

    “你别看是一辆坦克,它就像是一座移动炮台和跑垒,一般的火炮根本对他没有威胁,部署在关键的位置,可以让敌人动荡不得,所以我说它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也许是为了解释吴正道疑惑的心里,所以徐仁国解释了起来,不过这个解释还是让吴正道非常赞成的,的确可以说是一座移动炮台,这对陆军作战来说极为方便。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是他可以随时开动到其他地方,只要拥有足够的燃油保证就行,现在油田开采,燃油方面的问题其实应该不大,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输和保养维修上,这方面的摸索肯定需要一个时间段。

    还有就是里面的零部件坏了也不是那么容易换的,毕竟属于现代产品,澳洲还不能生产出来。

    即便是技术上拥有这个生产能力,但是材料方面也会不过关有些部件的材料特殊性不是搞技术方面的人才是绝对不懂的。

    不管怎么说,这辆坦克对于陆军来说都是一样大杀器,一直以来,陆军对于海军拥有完美号等蒸汽战舰就非常羡慕,而陆军本身确实没有什么太过出众的装备,除了火炮和咖啡磨机枪这两样的大杀器之外,其余的武器其实和本时空的武器相差不远,这也是为什么陆军一直比较担忧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战场上所拥有的武器越是领先于敌人越多,就意味着战胜的可能性就越大,自己一方的牺牲也就会越少,现在出现的这辆坦克虽然还没有给出直接是否能开动的答案,但无疑对于陆军来说一件大好事。

    作为陆军司令出身的徐仁国主席,自然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说出了坦克在战场上发挥的重要性评论,不过说到底,还是需要通过鉴定之后才能确定。

    林文栋估计已经在前往51区的路上,工业小组的人对于研究这辆坦克一定比其他人更有兴趣,毕竟对于工业小组的人来说,研究坦克的构造甚至可以制造出一辆蒸汽坦克。

    (未完待续。)

第213章 经济下滑() 
随着时间进入到1642年中旬,发生在大明的内战也越来越激烈,李自成,张献忠等的起义军都先后攻占了多坐城市,并且以此为据点进行发展经营,这对澳洲的货物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除了大明的不稳定之外,欧洲也是打的火热,西班牙人发动了对法兰西的进攻,在之后,他们双方的战争似乎处于了对峙的状态,这个时候都希望拥有外部势力进入,只要战争的天平稍微倾斜一下,似乎就会发生改变,不过这种改变并没有出现,三十年战争期间能参战的国家基本上已经参战了,就算是这个时候投入进来也没有多大用处。

    荷兰人在欧洲的战场上一直不给力,别看在海外屡次挫败了西班牙,要不是有英国人和他们共同抗击西班牙的进攻话,他们早就被西班牙军队打败了。

    所以欧洲的市场也有所萎缩,战争打的越厉害,也就意味着商品越是难以销售出去,这个时候买奢侈品的贵族也少,今天还不知道明天的事情,所以一般观赏性的东西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到是荷兰人偷偷走私回去的枪支弹药受到了好评。

    军火买卖一直在澳洲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因为澳洲的技术与这时期的欧洲国家制造枪炮的技术代差不算太大,国家安全委员们最担心的是,被他们反超了过去。

    毕竟技术的发展是站在另外一项基础上进行的,只要拥有了前期的积累,后期的技术就相对要容易多了,这个是时候他们只要拥有一个参照物,就能模仿出来,虽然澳洲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防护措施,但还是不能保证这种事情发生。

    不要小看工匠们的才智,有些时候他们甚至比普通人要聪明的多,最早的一些发明就是工匠在实践中通过摸索进行改造发明的。

    国家安全委员的要求是必须在出口武器上做到严格限制,但是现在市场萎缩,对于澳洲这样完全依靠出口的国家来说,的确是一场不小的打击,现在至少要保证大明南方的市场稳定。

    要保证南方市场稳定就必须做到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战争才能保证稳定的发展,当然这需要大明本地的官员做到,澳洲不可能直接出兵干涉。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最重要的是保证两广的市场稳定,这里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环境,从后世的历史来看,这里也的确算是不错,发生的战事较少,爆发农民起义也比较少。

    相对来说南方还是非常稳定的,这个时候两广在沈犹龙的治理下还算不错,如果不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难民比较多的话,其实两广的治安环境是绝对没有说的。

    当然保证两广的稳定,势必关系到澳洲的出口重要大事,所以香港海外领以及远东情报中心对于这项工作都必须严密注意局势的发展。

    其实沈犹龙也透露过想要购买军火的打算,只是不太强烈,想比较起来,福建的郑家透露出来的意愿更大,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