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承包王-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城王妃母子不在大堂,在后院。”

    明白了,大堂之中全是男子,而任城王妃一妇人带着孩子肯定是不能位于大堂之中的,现在又没有妇人前来,安排任城王妃在偏厅又有些孤独,所以杜伏威安排在了后院,难怪杜伏威刚刚从后院出来。

    李宽点头,调转方向,朝后院走去。

    一进后院,房中就传来了“这孩子,真是俊朗不凡,有杜王爷的英气又不失姐姐的俊俏·······”一长串的话语,全是夸赞孩子的。

    李宽就不明白了,这才刚刚出生三天的婴儿,满脸皱巴巴的,就像小老头一样,任城王妃是从哪里看出俊朗不凡的,还什么有老杜的英气,老杜哪来的英气,一脸的傻气还差不多。

    李宽准备推门,门却自动打开了,李景恒闷头撞到了李宽身上;李景恒连忙给李宽赔礼,行礼行的颇有老夫子的味道,严肃、古板。

    “咱们兄弟聊聊?”李宽笑问。

    听闻这句话一般人会说什么,一般都会说“好,聊聊”,或许会直接问聊什么?而李景恒不同,听到李宽的问话,又躬身行了一礼,回道:“是。”

    弄得李宽像傻子一样站着,这是该回礼呢?还是该回礼呢?

    李宽没回礼,指了指小院中的石凳,“过去坐坐,咱们兄弟聊聊,别行礼了,你就是行礼,我也不会给你回礼的。”李宽说完朝屋里的三人“嘿嘿”一笑,关上了房门。

    落座前,又是一礼,李宽不是没见过李景恒,只是见的次数不多,而且每次都有李道宗在,也就没怎么关注过李景恒;李宽万万没想到这李景恒竟然这样迂腐。

    没错,就是迂腐,或许在大唐的其他人眼中这是恭敬有礼、恪守礼数,但是在李宽眼中就是迂腐,这还能叫做孩子吗?活活的一迂腐的老夫子嘛!当初小胖子回家受罚,李宽还以为是李景恒告刁状,现在看来,性格使然啊!

    “你说咱们兄弟聊聊什么?”

    “二哥所言,小弟自当听从。”

    妈蛋,这怎么聊天,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还自当听从,那我要你去死,你也去啊?

    “景恒啊!你能不能改改你这习惯?”

    李景恒听的摸不着头脑,疑惑的出声问道:“小弟可是哪里说错了?”

    李宽心中的怨念蹭蹭的往上涨,你没有错,就是你这样聊天很容易被打。

    “没错、没错,是二哥的错。”李宽服了,心服口服。

    “二哥哪里错了?小弟不甚明白。”

    李宽不说话了,不是不想说,而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李景恒见李宽不说话,也不说话,确实是个守礼数的好孩子。

    不久,秦王妃长孙带着李承乾来了后院,李宽与李景恒向长孙行礼;长孙去了里屋,李承乾却被她留了下来,也不知道长孙是不是故意的。

    李景恒又是老一套,对着李承乾拜拜,李承乾笑呵呵向李景恒拜拜,然后对着李宽怒目而视。

    “看什么看?是不是又想挨巴掌了?”李宽对李承乾可没好脾气。

    “哼,野蛮之人,才行野蛮之事。”李承乾指了指另一边的石桌石凳,说道:“景恒族弟,咱们过去叙话,你我二人畅聊一番。”

    李景恒只是古板、恪守礼仪,并不是傻;尽管这个二哥有些不尊礼法,至少从称呼上来看,便能看出是真心与自己亲近,而承乾族兄明显就是在利用自己而已。

    “族兄咱们在此处也可畅聊,况且二哥在此地,小弟离开于礼不合。”

    李承乾或许是知道李景恒的性子,没发怒,自顾自的和李景恒聊了起来,说的全是儒家礼仪,明显是说给李宽听的。

    李宽根本没听,心中一直在思考,李世民怎么会想到来给老杜庆贺,老杜现在可是太子太保,名义上还是李建成的师父,李建成明显会来庆贺啊!这尼玛到时候遇上了多尴尬啊!难道是来拉拢老杜的,别说还真有可能,按照李世民的性子,指不定以后就要让老杜这个李建成师父来抹黑一把!

    李宽也不知道他想了多久,等到他回神的时候,里屋中的女人一脸笑呵呵的出来了,此时的李宽突然想到了一个计谋——夫人外交。

    李宽来到大堂,便见着杜伏威给李世民哥俩陪着笑脸,估计那老脸都有些笑僵了,不然那笑容怎么那么僵硬。

    别看李宽年纪小,但他是李渊亲封的一品亲王,实打实的楚王府的当家人,又是杜伏威的结拜兄弟,论地位除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场的人还真没有比他高的,他自然没和李母一起在偏厅用饭,而是做到了主桌上。

    主桌上气氛很诡异,准确的说大堂中的气氛都很诡异,虽说大家也都该吃吃、该喝喝、该说笑也说笑,但总有一股压抑的气氛在大堂中环绕;远没有偏厅中那么和谐的氛围。

    李宽今日可是“大出血”,不仅送了厚礼,让小泗儿和李石来杜王府做了一天的免费苦力,所以李宽在主桌上大吃大喝,毫无顾忌。

    这顿饭自然是没有宾主尽欢的,但是他们却不得不表现出一幅宾主尽欢的样子,而真正吃欢快了的只有李宽一人尔。

    众人散尽,只有李宽还留在杜王府大门前。

    “大哥,你附耳过来,小弟告诫你一些房事问题。”

    杜伏威“嘿嘿”一笑,附耳到了李宽嘴边,李宽悄声说到。

    “大哥,如果你愿做一闲散王爷,小弟劝你两不得罪,莫入此局;如果大哥想挣份功勋,那你选李世民吧!只因李世民必胜,但功高盖主,你应知晓;小弟言尽于此,至于何去何从大哥仔细思量。”

    李宽说完便走了,留下了一脸思索的杜伏威。

第111章 豪赌() 
杜伏威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李宽不知道,他只知道不久后李世民便会弑兄囚父,皇宫中也会变的一团乱,李渊是不需要他救的,可是万贵妃,李宽想要接她到桃源村安享晚年。

    翌日,李宽带着福伯进宫,先去拜见了李渊,随后便去了万贵妃的寝宫。

    午时,李渊来了万贵妃寝宫用膳;用膳后,李宽便忽悠起了万贵妃,“祖母,孙儿见您脸色不好,要不孙儿给您把把脉。”万贵妃哪能想到李宽的小心思,见李宽如此有孝心,她又怎会拒绝,自然而然的伸出了手。

    李宽把了把脉,装出一脸难看的表情,还皱了皱眉头,又装作不经意的抬头,看了眼李渊和万贵妃,笑道:“祖母并无大碍。”

    见李宽这样说,李渊心中更是生疑,连忙吩咐人去叫御医,一脸的担忧等待着;要说李渊对万贵妃无情?那是不可能的,虽未立万贵妃为皇后,但是李渊却让万贵妃管理后宫,可见万贵妃在李渊心中的分量。

    不久,小黄门带着御医来到万贵妃的寝宫,诊脉,脉象平和,这根本就没病啊!况且楚王殿下跟随孙道长学医已有许久,这脉象楚王殿下便能诊治,陛下为何急冲冲的叫来老臣,难道真有病症,而是老夫未能诊治出来?

    御医越想越是谨慎,又诊了一遍,李渊见此有些心惊,御医看了眼一脸忧愁的李渊,又看了眼装作一脸难看的李宽,小心翼翼的说道:“贵妃娘娘,并无大碍,只是操劳过度,身体有些虚弱。”

    这话说的,听的李宽都信义为真了,明明脉象平和,根本没病,这老头儿还能说出这番话来,果然能在皇宫混的都不简单,胡话张口就来;不过李宽很高兴,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这个效果吗?

    李渊挥了挥手,御医悄声退下,李宽这才开口道:“皇祖父,您这是不相信孙儿的医术,孙儿可是一直跟随师父学医呢!”

    “你以为朕没瞧见你皱眉,朕也是担忧爱妃的身子。”

    “皇祖父,孙儿皱眉是因为祖母过度操劳,不爱惜身子。”李宽突然跪在李渊的面前,说道:“皇祖父,祖母在后宫操劳,身体虚弱,孙儿想接祖母去桃源村静养一段时间,求皇祖父成全。”

    “难得你由此孝心,朕准了。”

    他还以为会费一番口舌,没想到这就准了。

    就这样万贵妃被李宽接回了桃源村,五月中旬,万贵妃给李宽说过要回皇宫,可是李宽坚持不让万贵妃回宫,这一坚持,便到了六月。

    武德九年,六月初五,张信来了桃源村,张信一来,李宽就知道玄武门之变发生了,毕竟没有大事,张信是不会亲自来桃源村禀告的。

    玄武门之变具体是什么时候发生李宽知道,至于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李宽不知道;前世他一个理科生,又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也就是看看历史小说的时候,偶尔有了感兴趣的人、感兴趣的事才会查查资料;而玄武门之变李宽前世也就是在历史书上学过,但是早就还给历史老师了,那会记得那么多。

    不过现在身处大唐,李宽对此还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在他看来,玄武门之变算是李世民的一次豪赌;只是这次豪赌赌的有些大,赌上了身家性命,索性李世民是赢了。

    李宽并不觉得他说玄武门之变是一场豪赌是错的,他那便宜大伯真如史书上写的那么不堪吗?就拿淫乱后宫来说,李建成一太子,成年之人,没有李渊传召,岂能轻易出入后宫,再说他那祖父李渊在皇宫中可谓是遍布眼线,李宽一进宫门都能被他知道;更何况淫乱宫廷。其次便是治理才能,他那便宜大伯可不是简单人物,治理之能并不一定比李世民差,在《旧唐书。建成传》中说李建成当了皇太子后,“高祖忧其不娴政书,每令习时事,自非军国大务,悉委决之”,可见李建成才干,其中也可见李渊对李建成的信任。

    对朝堂李宽不慎了解,可是也知道李建成手中的文官重臣不少,可见朝堂的话语权,李建成相比李世民而言要重许多,李建成自可以等到李渊去世后登基称帝,文官集团又怎会不支持李建成。所以说李宽认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在赌,也是他不得不赌,不赌,李建成登基便已成定局,他李世民会有好日子?其实就算他不赌,他身后的武将集团也会推着他去赌一把,世间之人谁又逃得过名利二字呢?

    在李宽心中,他不否认李世民是千古一帝,立下不世之功;可是他还是替他那便宜大伯感到些许的遗憾,李建成确实有君子之风,至少也是比李世民有情的,魏征就曾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历史上也有记载:“征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而李建成却没有接受,以至于后来魏征当面对李世民说:“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而李世民并没有否认,还启用了魏徵为詹事主簿。可见为帝者,脸厚心黑是必要的,李建成就是缺了这两样东西,而李宽替李建成感到遗憾的缘由,无他,有情尔。

    思虑良久的李宽,发现张信还跪在地上,出声道:“起来,坐下慢慢回话。”张信依言端坐在书房中。

    李宽出声问道:“昨日杜王府杜王爷可有带人出府?”

    张信心中一惊,难道小王爷知道昨日长安城中发生了何事?看来小王爷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其他的势力。

    张信怎么可能知道李宽是根据前世的记忆加上自己的猜测,猜测出玄武门之变的。

    想到此,张信越发的恭敬,回话道:“回禀王爷,昨日杜王爷府上并未有一人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