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承包王-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轮到了李哲,以李哲如今在大唐的作为,李世民敢肯定李哲将来亦不弱于儿子李宽,可惜他弄巧成拙了,丝毫没想到李哲会因为他的一句话而发怒。

    就在李哲准备离去之时,兕子便朝着李哲的脑袋就是一下,因为在她看来,李哲此番作为完全不给自己父皇一点面子,不管李哲到底出于何种理由,这种作为都是错的,作为姑姑教训侄儿是应该的。

    哪知犯了小孩子脾气的李哲根本不在顾及什么姑姑的身份,就在兕子打算开口教训他时,他怒道:“明达姑姑,本皇子敬你才叫你姑姑,别给本皇子摆姑姑的谱儿,你以为你谁啊,你还真把自己当我亲姑姑了,本皇子亲姑姑自由安平姑姑一人。”

    “这句话是谁告诉你的?”龙椅上的李世民忍不住怒了。

    原本因为在台北与李宽一家相处甚欢,他对李宽一家宽容对待。

    可是现在听到李哲这句话,他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话都是李宽教导的,当初的种种相处甚欢不过是一场骗局,一场做秀,他感觉自己受骗了。

    “还用谁说吗?我在大唐待了快一年,当年陛下是如何对待我父皇的,我还能不知晓?原本父皇还说陛下变了,现在看来确实变了,对待我们一家不过是变本加厉罢了,此前种种亦不过是需要我们王府在大唐出力罢了,真是好厉害的手段。”

    李哲的话让李世民心中一喜,只要不是儿子这般认为就好,但欢喜却未持续多久,因为李哲的话触碰到了李世民的痛脚,也让他回忆起了当年种种,一时间有些沉默。

    李哲也不客气,趁着殿中之人同样沉默之际,带着怀恩和张允等人便走。

    殿中之人,若说对李世民内心想法最为清楚的人,无疑是平阳公主了,毕竟他随李世民去了一趟台北,切身感受到了李世民对李宽一家是如何的看重。

    所以在李哲带着怀恩和张允等人快要走出殿门时,平阳公主趁着殿中众人愣神之际,快步走到了李哲身边,将他们一行人给拦住了。

    “哲儿,你可是误会你皇祖父了,你皇祖父初始之言不过是为了考校你而已,你也不想想,你皇祖父怎会做出强抢你王妃之举嘛!

    当初你皇祖父在台北时,对你们一家如何,难道你不知晓?”

    李哲挠头,想了想,天真的问道:“真是这样吗?”

    平阳公主点点头:“之前你都说你父皇说你皇祖父变了,你认为你自己难道比你父皇更有眼光?你想想你曾祖父与你父皇对待你皇祖父的态度,若是你皇祖父犹如当年,又岂会如此?”

    “此事侄孙会询问父皇与曾祖父的,若此事是侄孙的错,侄孙自会给陛下赔礼,不过今日侄孙也不便再留,侄孙就此离去了。”李哲想了想,开口道。

    平阳公主看了眼殿中的众人,叹道:“好吧,你暂且回府,姑祖母会替你说话的。”

    李哲拱手,感谢了平阳公主一番,真就带着怀恩和张允一家走了。

    等到李哲等人离去,李世民才开口问道:“三姐,那小子说什么?”

    平阳公主无奈的笑道:“哲儿说此事他会问过宽儿在行判断,若是他错了,他会亲自给陛下赔礼道歉。”

    李世民冷哼一声:“朕就等着那小子来给朕赔礼道歉,那小子比起他父皇差远了,不过······那股子气势倒是有他父皇几分样子,不愧是他父皇和父皇教导出来的,有几分自立为王的气势了。”

    说到最后,李世民甚至都未察觉到他嘴角轻轻勾起的弧度。

    “陛下,您对哲儿的要求也太高了,他不过是一个稚子,能有此气势已经不错了,宽儿当年还尚未有哲儿如此的气势呢?”平阳公主微微一笑,话锋一转道:“不过,哲儿确实比宽儿要差一些,若是当年的宽儿,说不定早已明白陛下今日的深意了,倒不至于发小孩子脾气。”

    平阳公主在不经意之间就给李哲今日的作为定了性,一切都是小孩子闹脾气,让在场的众人无处发泄,毕竟论地位,在场除了李世民之外,还真没有敢反驳平阳公主的话的人,就算是太子李承乾也差了些。

    当然,李承乾也并未有追究的意思,因为他完全认同李哲离去时说的那番话,在他心里,不无恶意的认为他的父皇就是在利用楚王府罢了。

    有平阳公主插科打诨,场面倒是恢复了之前的几分的热烈。

    可是等平阳公主坐下后,脸上的笑容却消散了几分。

    对于自己这个弟弟,平阳公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从她内心来说,对自己这个皇帝弟弟还是有几分微词的。

    李世民是宠爱侄儿一家不假,可这种宠爱来自于什么地方,平阳公主亦清楚,皆因楚王府对大唐有功,宽儿一家皆乃贤能之人。

    李世民的宠爱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功绩,并非亲情。

    其实从皇子之间的座位就可以看出来,自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就越发宠爱自己的嫡子,完全打乱当年长孙皇后在世时的安排,一切皆按照嫡庶来区分。

    当然,李宽若在,这个座位大抵有变化,可若是李宽没有如此贤能,哪怕如同太子,李宽依旧是不受宠的。

    这点,平阳公主很确定。

    气氛渐渐回暖,同安大长公主却不敢再提及与李治说亲一事,此前种种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大唐,楚王府是特别的,至于特别在什么地方,她却有些疑惑,毕竟她对楚王府太不了解了。

    确实,楚王府是特别的,特别在楚王府对大唐有功,特别在皇室子弟之中亦有不少人佩服李宽,李宽虽不在大唐,亦有不少人支持李宽。

    就如同李愔,在历史上他别李世民评价为禽兽不如,可是就因为李宽,虽说有些放荡却还不至于压榨平民百姓,甚至还作出了些义举,施恩百姓。

    说穿了,李愔在历史上会做出胡作非为之举,无非是李世民不懂的教导儿子,李愔心寒了,以至于破罐破摔。

    虽说李世民现在也不怎么会教导儿子,可架不住李愔有李宽作为榜样啊!

    作为皇室子弟,李愔可了解李宽早年的遭遇,而李宽这些年的作为,他多多少少也从哥哥李恪那里听说过,他自己也打听到一些,李宽当年如此遭遇都未怨天尤人,他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而且在早年期间,李宽对他的那种亲近的态度他一直就记在心里,加上这些年楚王府在他封地开设产业,让他收获颇丰,日子过的逍遥,他一直都挺喜欢这个不常见面的二哥的。

    “三哥,哲儿不错啊,有几分二哥当年的气势,听说前不久哲儿带着重礼去看望了母妃,你说咱们是不是也请哲儿吃顿饭呢?”李愔看了上坐的杨妃,低声给李恪说道。

    “你小子还好意思说,就连哲儿都知道去看望母妃,你回来长安几日了,你可曾去看望过?”李恪教训道。

    “小弟这不是刚回来吗?而前几日一直与道兴王叔商议合作之事,不是没有时间吗?”李愔有些羞愧道。

    李恪点点头,他也知道自家弟弟一直与李道兴有合作,与楚王府有合作,到了年底之时要交接一番,倒是认同了弟弟的说法。

    “确实该请哲儿,且不说哲儿看望母妃,就是二哥这些年对咱们兄弟俩的照顾,也理当请哲儿。”李恪赞同道。

    这些年,李宽虽未吩咐楚王府家臣对皇子们多加照顾,但家臣们却很懂的照顾着皇子们,当然其中尤为照顾的就是李恪哥俩,毕竟楚王府与杨妃母子的关系一直都不错。

    “那就等明日拜见过母妃,回府后请哲儿来叙叙旧。”

    李恪点头,兄弟二人相视一笑。

    “恪儿,你兄弟二人可有趣事,说出来让大家也高兴高兴。”李世民一直注意着殿中的情况,自然发现了李恪哥俩的情况,不免有些好奇。

    “啊?!”李恪一愣,随即站起身来回禀道:“父皇,儿臣回长安听说哲儿曾代二哥看望母妃,遂与六弟商议请哲儿过府一叙,并未有趣事。”

    儿子懂得感恩是好事儿,杨妃满意的朝兄弟俩笑了笑,而李世民则无趣的点点头:“听说哲儿给你们母妃送了一份厚礼,你兄弟二人确实该感谢一番。”

    好不容易渐渐回暖的气氛,因为李恪再次提起李哲,让殿中不少人又郁闷了,本是一场欢快的家宴,因为李哲最终落得个不欢而散的结果。

    wxi7

第558章 匆匆一年() 
当然,也不能说不欢而散,还是有不少人心中挺高兴的,毕竟李世民的话已经表明了不会追究李哲今日的作为,与楚王府交情不错的人,是挺欢喜的。

    不过交情不错的人之中还是有不高兴的人,此人就是兕子了。

    跟在李世民身后准备回寝殿睡觉的兕子,一想到李哲当时跟她说的话,不由得念叨道:“等我回了台北,定要告诉二哥和二嫂,让二哥和二嫂打那小子的屁股,还要告诉安平姐姐,让安平姐姐拧他耳朵。”

    听到女儿的碎碎念,李世民笑道:“是吗,既然如此,那兕子顺带告诉你二哥二嫂和安平姐姐,就说那小子不识父皇好意,让你二哥他们狠狠的打。”

    “可不能狠狠的打,只要教训教训就行了,若是将胖侄儿打坏了,那就不好了。况且今日本就是父皇的错,都知道胖侄儿的王妃是王家之女,您还刺激胖侄儿,胖侄儿又岂会不反抗?

    就像安平姐姐时常欺负胖侄儿和煜博侄儿一样,要有一个适当的范围,不能欺负的太狠,这样才不至于闹出矛盾,可以一直欺负,关系反而越来越好。”

    “这些话是谁说的?”

    “自然是安平姐姐啦。”

    从兕子的口中李世民听出了别样的意味,好奇道:“那你安平姐姐就没欺负臻儿吗?”

    “大侄儿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欺负他没意思,况且安平姐姐说,大侄儿乃华国的太子,要有威严,不能欺负的。”

    “要有威严吗?”

    李世民喃喃自语,不知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再也没说话。

    ······

    作为一个言而有信之人,李哲回到一间酒楼连夜便给李世民上了封辞官辞爵的奏折,在第二天便差人给李世民送进了宫。

    不过李世民在看到李哲的奏折后,便让连福扔进了火炉,笑叹了一句——这小子别的本事没学到,倒是学会他父皇那倔脾气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李哲也开始了他在长安城的忙碌——应酬。

    首先就去了平阳公主府,感激了一番,算是缓解了去年与平阳公主府闹出的矛盾,而后便是李道宗的王府。

    不过这并非是李哲自己前去拜访,而是李道宗送来的邀请函,请李哲过府一叙,重要的是不仅请了李哲,还请了张允一家。

    儿子李景仁二十一岁就坐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李道宗是满意的,可是李景仁一直没有成婚的打算,这点让他尤其郁闷。

    不过成婚的事情在那日家宴上出现了转机,李景仁对李宽表妹献殷勤的样子,李道宗一直看在眼里,之后李道宗还特意派人打听过张家的情况,知道李宽的表妹尚未许配人家,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

    李景仁是个不错的夫婿人选,且江夏王府与楚王府关系向来很好,对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