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承包王-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殴一事,微臣认下了,但是勋贵府上的护卫斗殴不是常事吗?所谓伤人无数,伤的是什么人,乃各府护卫,护卫是什么人,不用微臣提醒太子殿下了吧!按照大唐律例,伤一奴罚银多少来着?”李宽一时间没想起来,转头看向了殿中的孙伏伽笑道:“话说老孙,你乃大理寺少卿,伤了一奴仆罚银多少,你说说。”

    孙伏伽与李宽关系不错,出班,无奈一笑:“殿下,微臣如今已是大理寺卿了。”

    “哟呵,恭喜啊,你这是升官了啊,必须得请老朋友吃一顿啊!”李宽拱了拱手,全当没看见李世民和其他人的怒容。

    孙伏伽正色道:“殿下客气,贞观律例中没有伤奴罚银一说,按照惯例得赔付汤药之费。”

    “太子殿下听到了吧!”李宽看着李承乾说了一句,转头看向在场的其他大臣,笑道:“诸位老大人都知道本王就是一商人,本王缺钱吗?不就是汤药费用吗?本王府上的护卫打伤了多少人,本王赔,打伤五十人本王便赔他一百人的汤药费,诸位可还满意?”

    见李承乾哑口无言,李世民不禁摇了摇头,还得历练啊!

    “殿下此言差矣,此事并非钱财之事,殿下贵为楚王,率众斗殴,殴打当朝郡公,影响恶劣,若不惩戒何以正律法?”

    魏征一句话,让李世民点了点头,斗殴在所有人看来都只是小事,关键是民间百姓的看法,其本质还是影响问题。

    “这不是·····”刚开了一个头,便见魏征站的地方变了,官袍也变了,李宽拱手笑道:“原来魏秘书监也升官了,恭喜恭喜,还是升任的侍中啊,不知叔玠兄,如今是何官职啊!”

    此话一出,龙椅上的李世民怒了:“你这是在质疑朕处置不当?”

    “微臣不敢。”李宽看着担任礼部尚书的王珪给他使眼色,笑了笑:“咱们说回原处,魏侍中说本王殴打当朝郡公,这事本王可不敢认。”

    李宽看向了身边的李客师,笑道:“丹阳郡公,话说本王殴打了你吗?没有吧!你这脏水可别泼到本王身上。”

    “事到如今,殿下竟敢当着陛下之面要挟丹阳郡公······”

    李宽再次打断道:“长孙司空,你说这话,本王是否可以告你构陷本王呢?本王何时要挟丹阳郡公了,本王乃实话实说,你说本王殴打丹阳郡公,你可曾看到丹阳郡公任何伤痕?莫非司空大人眼神不好使,要不本王给你看看?”

    “楚王殿下莫要左顾而言他,殿下与丹阳郡公率众斗殴,影响恶劣不假吧!身为皇族,理当做出表率,殿下却言道小事,可将大唐律例放在眼中。”

    见开口之人乃御史言官,李宽也知道这些人的本质,也就没怼,笑道:“本王今日就给诸位理一理发生这件事的缘由。昨日丹阳郡公既无请帖也无拜帖,却率众围住本王府邸,本王还以为丹阳郡公要攻入本王王府了,但是想到丹阳郡公贵为公爷,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本王很客气的请他离去,可是他不走啊!非要围住本王府邸,本王好歹也是一位王爷吧!大家都知道要脸面,本王也要脸面啊!所以本王只好将他打走了。”

    李客师气的想骂娘,若非在太极殿中,在文武百官和李世民的面前,李客师早指着李宽的鼻子骂了,你那是很客气吗?那是叫人滚,自己好歹也是郡公,若真离去了,还有何颜面。

    见李宽依旧强词夺理,一位将军打扮的人出班道:“殿下,丹阳郡公为何围住楚王府,难道殿下不知,皆因殿下殴打丹阳郡公二子所起。”

    “不知这位将军是何人?”

    “微臣段志玄。”

    “原来是褒国公啊!”李宽仔细想了想,问道:“不知本王可有何处得罪了褒国公?”

    当李宽问出这句话之后,原本摩拳擦掌的大臣顿时偃旗息鼓,心中暗道:看来楚王是来者不善啊,今日凡是问话之人恐怕被楚王给记恨住了吧!

    段志玄也听出李宽的意思,这是要报复段家?

    不过,段志轩却不担心,毕竟李世民是不会允许楚王府出手报复段家的。

    段志玄正色道:“殿下并无得罪微臣之处。”

    “既然本王未有得罪褒国公之处,那褒国公就是与丹阳郡公和卫国公有旧了?”

    当然有旧,毕竟同殿为臣多年,总有一两分情谊在,段志玄没否认,点了点头。

    “那本王明白了。”李宽也点了点头,怒道:“褒国公当真是有眼无珠啊!”

    “你放肆。”李世民怒道。

    “微臣如何放肆了,在场的诸位大人谁不是消息灵通之辈,难道不知微臣为何殴打李德誉,微臣说褒国公有眼无珠可曾有错。李德誉仗势欺人在先,本王殴打他,理所应当,本王有何错?”

    “殿下为一商户之女殴打郡公二子难道还有理?”

    李宽千想万想也没想到开口之人竟是房玄龄,要知道房玄龄可是向来和楚王府关系不错的,而且房遗爱还是他的好友,房玄龄不帮忙就算了,还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李宽大笑不止:“一国宰相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真是让本王说不耻,岂不知陛下也曾借《荀子。哀公》中的话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房相亦是饱读诗书之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难道还要本王来教你?”

    房玄龄当然知道这些话的意思,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不同的,而他之所以开口也是秉着教训李宽的意思,让李宽不要得罪太多人,这样容易把自己活成独夫,把他自己放在了长辈的位置。

    很合理,但是他没想到李宽一点没明白其中的深意,反而教训起了他。

    见房玄龄苦笑不语,李宽怒道:“商户之女怎么了?商户之女就应该被勋贵子弟强抢,商户之女就必须得按照勋贵子弟的意思去府上做妾?他李德誉算什么东西,竟敢扬言纳本王表姐为妾,殴打本王舅父,若非本王及时赶到,本王表姐已被他侮辱,本王没杀他已经是给李客师面子了。”

    房玄龄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他还真不知道其中牵扯这么多,昨日坐班之时就只是听说了李宽殴打李德誉,今日的朝会只听众位大臣说什么商户之女,他哪里知道众位大臣口中的商户竟然是楚王舅父。

    李宽环视一周,“诸位都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本王这样的小人物还不被大家放在眼里,所以本王表姐就活该去丹阳郡公府做妾,本王舅父就活该被李德誉殴打致残。因为你们都是大人物嘛,一言决定小人物的生死。但是,你们别忘了,小人物也是有血性的,今日的恩情本王记下了,本王必有所报。”

    “好一句必有所报,朕倒要看看你如何报答?”

    李渊和李世民声音同时在太极殿中响起,同样的一句话却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李世民怒不可遏,本意就是要处置李宽,而李渊却笑容满面,他是真想看看这个孙儿的手段。

    “父皇,您怎么来了?”李世民对于李渊还是尊敬的,连忙起身走到了李渊身边。

    “朕若是再不来,这孙儿可就被欺负惨了。”

    “祖父,您不用来,孙儿也不是好欺负的,不就是丢爵罢官吗?孙儿不在乎,大不了去大理寺的监牢坐个一年半载嘛!孙儿也不是没去过。”

    李宽并非是安慰李渊,而是他确实没怎么被欺负,而且他也不在乎自己爵位,到了他现在处的位置,爵位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利益,只要李世民不将他处斩,不将他久留长安,一切都好说,坐个一两年的牢也没关系,一两年不在台湾,影响也不大。

    更何况,李世民敢冒风险杀他吗?会让他坐一两年的牢吗?毕竟想要办到这些可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的。

    :。:

    wxi7

第399章 李世民震惊() 
李宽这些年是白混的吗?

    显然不是,楚王府的产业遍布天下,李宽在商户中的地位尊崇,还有岭南之地的闽州作为后盾,他有足够的势力。

    仅仅因为几句话,李世民也不会犯傻对李宽做什么,而且李世民到底对李宽有父子情在,除去父子情之外,还对李宽有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很复杂,既欣赏又恼怒,欣赏李宽的才干,恼怒李宽的总是跟他做对。

    说到底,闹成现在的样子,在李世民看来归根结底还是父子矛盾而已,若是李宽能像其他子女一般敬重他这个父皇,也就没有现在的这些事了。

    而且经李渊前来这么一搅和,李世民的气也消了,毕竟李渊那句话确实是实话,虽说李宽没受委屈,但是朝臣确实联手欺负了李宽。

    李世民有意放宽对李宽的处罚,还有一个李渊在虎视眈眈,朝臣还能说什么,只能按律法处置了,赔钱了事。

    而且,撇开李世民父子不谈,站在李宽一边的人也不少,这些人被人戏称为楚王一系,如李道宗、李道兴兄弟,杜王府,蔡国公府,礼部尚书王珪,工部尚书段纶,大理寺卿孙伏伽等等,哪一个都不是简单人物,虽说这些人除了李道宗、王珪和孙伏伽三人之外,其他人没什么权势,但是人家有钱啊!

    大唐许多地方都得靠着楚王一系才能发展起来,毕竟有税收才有钱,有钱才有发展嘛!

    不过,李氏一门也没亏,在李世民的判定下,李宽支付了一万贯作为赔偿,一万贯对于李宽而言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对于朝中大臣而言,一万贯不少了,在场的官员家财没有一万贯不少,像御史言官这样两袖清风的官员,别说一万贯,就是一百贯他们也拿不出来。

    当然,李世民没忘记李宽扫他面子的事,所以李宽又被降爵了,责令李宽在长乐公主大婚之前不得出楚王府半步;同时,李世民借机敲诈了一笔钱财,让李宽将茶叶的产业交给皇家,毕竟内库中空空荡荡能跑马,李宽既然有钱就该孝敬嘛!

    但是,李宽倒也实在,不就是钱嘛!咱不差钱,给,都给!

    在宫中和李渊谈了一下午,等他从皇宫回王府之后连夜搬离了楚王府,府上的仆从侍女全都带去了桃源村,回到桃源村的便给李世民上了奏折。

    自请辞去爵位和官职。

    原本心满意足的李世民,心中的火气腾腾燃起,这是想干什么,就算表示不满,也不能这么干啊!还懂不懂规矩了。将手中的奏折放到了跳动的烛火上,不知想到了什么,又收了回来,留中不发。

    得知李宽上奏的李承乾很高兴,连夜在东宫庆贺了一番;得知李宽上奏的李泰也很高兴,请众位兄弟姐妹们吃了一顿饭;就是长孙皇后也笑了笑,李世民跟她说过楚王府的情况,楚王府的产业太大了,就是李世民也不放心开始在想如何削减楚王府的利益,如今李宽辞去王爵和官职,原做一闲散富家翁,对于帝位可就没有一点的威胁了。

    楚王自请去爵辞官之事,在朝臣中流传,除去楚王一系的人,各大臣弹冠相庆,府上的宴席不断,歌舞升平。

    而向来看重李宽的李渊也对这件事闭口不谈,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偶尔望着桃源村的方向发笑,他知道李宽的打算。

    这是准备将来不在返回长安了。

    对于李宽辞去爵位和官职感到不满的或许只有楚王一系和李世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