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兴大汉-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已经打了十几天的仗了,而浚遒很可能就是下一个目标。

    守城的士兵们慌忙的关上城门,拉起吊桥,有的人到城中报信,有的人爬到城头,乱作一团。

    城上守兵迎着声音望去,看见的是二十几骑满身血迹的士兵,身上穿着九江的军服,当先一人正是伏湛帐下的骑将李巍。

    城门刚刚关上,城外还有不少乡人、商贾被拒之门外,见到骑兵驰来,纷纷避让。

    李巍骑马一路奔至城门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和汗水,高声喊道,“我是伏都尉帐下骑督李巍!刘和的军队已经攻破成德,正分兵两路向合肥、浚遒杀来。都尉有令,着我前来禀报曹县令。还不速速给我开门!”

    城外乡人、商贾听说刘军杀来,顿时一阵骚乱,哭喊着让守兵开门,城上也一片混乱,一名当值队率大声问道,“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我是李巍,少他妈废话,快开城门!”

    九江一共两支骑兵,一支在李骧麾下,一支在伏湛麾下。李巍正是伏湛的骑兵统领,骄横跋扈的名声在九江很响,守兵都有耳闻。不少守城的士兵都有幸见到过他,因此也没生疑。

    听说敌军杀来,守兵不敢耽误,放下吊桥之后,立刻开启内外城门。

    三十多名骑兵如风一般席卷着入城,最后一人一刀砍断吊桥的绳索,守兵脸色大变,急忙关上城门。

    不过,这时已经晚了,城门一共才百八十个守兵,城门口才两伙士兵,哪能来得及关门。

    李巍狞笑一声,猛的策骑急冲,拦截的士兵躲闪不及,被一下子撞飞,在长长的马嘶当中,一马当先,率先冲入内门。

    ……

    半个多月前,城门游徼费仲的府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听说时他以前游历豫州是结交的好友,因为战乱,躲来了九江。

    两人的显然交情不错,费仲与其夜夜饮酒作乐,连第二天的军务都耽搁了不少,听说都引起了曹县令的一丝不满。

    但费仲依旧我行我素。

    这一天还不到傍晚,费仲就已经开始张罗起了酒席,准备宴请好友,不响一阵‘砰”“砰”“砰’的敲门声,打乱了他安排。

    片刻之后有人走到院子里问道,“是谁!”

    “快开门,我是王二郎,有急事找游徼。”

    门吱嘎一声开了,是一名费府的下人,显然与这王二郎很熟,不耐烦的道,“啊!有什么事吗,这么急?跟催魂似的!”

    “快,快带我去见游徼,有军队攻进浚遒城了。”

    “什么?”

    下人吓了一大跳,转身飞跑而去,很快,整个府院都被惊动了,费仲提着长刀,带着几十名心腹,快步走来,“王二郎,出什么事了?”

    “我在城门口,看到几十名骑兵风一般的冲进城内,见人就杀,知道大事不好,他来禀报游徼。明庭想必已经获得了消息,下达的军令应该很快就会到来。”

    王二郎音刚落,有一名费仲的手下飞奔而至,禀报道,“游徼,杜将军已经赶了过来,属下已经劝阻,死活都拦不住。”

    这时,一名身高八尺,体魄雄伟的大汉从远处走了过来。费仲摆了摆手,下令手下退下,自己去满面笑容的迎了上去,“我正要安排酒宴,不想出了点小事,惊动了大兄。”

    “感谢仲弟的好意,但我杜庆已被好吃好喝款待了半个多月,闲的都快生锈了。如今贵府有事,为何不派人叫我!”

    来人竟然是杜庆!

    原来那夜救了刘和之后,吴协便带着大队人马追赶刘和去了,杜庆反而带着重伤的马季杀出重围,逃了出去。

    杜庆本来想回去营地,不想吴协竟将刘和遇袭的原因推到了杜庆的身上,对整个军营下达了对杜庆的追杀令。而马季有重伤昏迷,不省人事,急需要救治。无奈之下,杜庆只能携带者马季前来投靠好友费仲。

    杜庆、费仲乃生死之交,中原虽没有义结金兰的风气,当二人依旧以兄弟相称。

    当杜庆带着马季来到费府之后,费仲对杜庆的一切盖不相问,只是延请医匠给马季看伤,好吃好喝的招待二人。

    杜庆为人外冷内热,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却非常感激,听闻除了大事,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杜庆脸色阴沉,也不说话,只是冷冷的盯着费仲。

    费仲无奈,苦笑着道,“这时浚遒军务,实在不方便外人参与,烦劳大兄费心了。”

    说着将刚得来的消息跟杜庆说了一下,转身与带人离开。

    他杜庆心中大急,这几日他也没闲着,一直关注外界的情报,此时他以大约猜出了事情的真相,他一把抓住费仲胳膊,“仲弟慢走,且先听我一言。”

    ……

    费仲诧异地看着他,杜庆面无表情,将费仲拉到一边,低声道:“有些话我本不该说的说,怕影响了仲弟的名声。但事情危急,关乎仲弟的性命和家族的命运,也不得不向仲弟道出实情。”

    费仲闻之惊讶,慌忙止住脚步,在这个时代,家族的传承重于一切。

    于是杜庆将最近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猜测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了费仲。

    “前一阵听说袁军被伏湛挡在成德,别说破城,连羁绊周军的行动都很难办到。但陈纪不是痴人,在成德未下的情况下不可能兵临浚遒。这两天突然传来刘军南下的消息,紧接着就有敌军杀入浚遒城中,要说此时与刘军无关,打死我我都不信!依我看,来者应该是刘和的人,说不定刘军此刻已经拿下了成德。”

    “这怎么可能?兵法有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浚遒距离成德远超过一百里,哪怕是刘军拿下了成德,也不会连休息一下都不,就直奔百里,强袭浚遒吧?”

    费仲有些难以置信。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的意思是: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与敌人争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

    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也是这个意思。

    刘和既然能令数千大军听其军令,自然是知兵之人,应该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但费仲思前想后,却也只有这一种可能,否则,城中敌军是哪来的?

    见费仲陷入沉思,杜庆也不打扰,过了一会儿猜才道,“仲弟也该知道,我之前一直在袁术麾下任职,但却不知我已经被袁术转送到了刘和麾下。仲弟应该看得出,周昂如今已大势已去,败亡是迟早的事情,你应该为家族早做打算了。刘和为人之恩善用,不巧我对他又有救命之恩,这正是你的机会啊!”

    费仲闻之心动,认为这时肺腑之言。

    费仲当然知道杜庆袁军将领的身份,只是不知道他已转投刘和帐下之事罢了。杜庆来投,他如此相待,除了两人的情谊,未必没有为家族选择一条后路的意思。

    杜庆表面上粗狂,其实内在却非常信心,这也是他会突然建言的原因。夜袭那一夜,杜庆就已经下定决心彻底投向刘和。既然现在有机会立功,他为什么不抓住呢?

    费仲心中暗忖,“我这位兄长表面上是个粗人,实际上见识非同平凡,将来或有大的成就,跟随他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于是下定决心,回头喝令道:“所有人听大兄指挥,前往城门‘杀敌’!”

    这些手下都是费中的绝对心腹,否则也不会住在费府当中,因此费仲一声令下,几十人迅速动了起来众人跟随杜庆,向城门方向急速奔去。

第60章 善后与流民() 
李巍率军冲入冲入城中之后,发现守军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一触即溃。

    守军不但在里门之后又设了一道拒马、鹿角组成的防线,还放了不少的士兵在后面防御,李巍等人竟然被堵在城门附近杀不进去。

    原来浚遒外松内紧,防线后的士兵,加上及时赶来的巡逻兵,以及跑下城头的守兵,守城的足有一二百多人,就是为了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城。虽然守军当中以丁壮居多,还是给李巍等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幸好李巍等人抢占了先机,最后一道防线还没有及时合拢,便被他们杀入了军阵当中,守军瞬间死了不少人。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有着突袭之利,人少却精悍,骑兵纵横,无人能挡;一方处于守势,人多势众,缠住敌骑不成问题。双方想分出胜负,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但双方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卢龙军的主力害怕被周军发现,所以都埋伏在里县城很远的地方。同时,为了骗开城门,先行的只有李巍及所率的三十多名身披双甲悍卒。而浚遒的乡勇、丁壮都分散在城中,想要聚合起来需要时间。

    只要能够守住城门一段时间,卢龙营的五百余名骑兵赶到,浚遒必下无疑。但若周军能够及时将骑兵杀光或赶出县城,则代表着此次奇袭的失败。

    就在这关键时刻,杜庆摔人及时赶到。

    杜庆率领几十名费仲的手下站在城门之前,冷冷地望着骑兵在守军队伍里纵横冲杀,以及守军的不断拦截。

    守军的一名屯长远远就看到了杜庆等人,心中大喜。他虽不认识杜庆,却识得费仲,于是高声喝道,“费游徼,敌骑凶猛,快来相助!”

    费仲趁机大步走上前,长刀一指李巍,大声喝道“奉丰明庭之命斩杀叛贼李巍,快给我闪开!”

    守兵们求之不得,纷纷闪开,杜庆等人趁机杀了进去。

    杜庆狞笑一声,大刀一挥,,厉声令道:“给我杀进去,守城士兵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守兵们一脸惊愕,被杀的措手不及,李巍等人趁势杀来,守兵们抵抗了没一会儿,便被击溃,四散逃命去了。

    抢在城中的兵力聚拢而来之前,李巍、杜庆等人顺利的掌握了城门。

    一刻钟之后,一支上千人的队伍来到了浚遒城下,带军的是刘和的主簿封旻。虽然只有一千人,但骑兵足足超过五百,还是精锐无比的卢龙兵。

    在卢龙营的铁骑席卷之下,浚遒城中的抵抗力量挣扎了几下,便溃散开来,少数聪明的则在曹县令的带领下投降了。

    曹县令不是没想过反抗,作为周昂的亲信,誓死不屈才是成就自己英名的最好方式,但有些怕死的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挂印出逃。但当城中轰隆隆的马蹄声传来时,曹县令的心脏就忍不住开始发颤,最后连逃跑的念头都打消了,乖乖的献上了县令的大印。

    浚遒就这样拿下了。

    于是封旻便在众将的拥簇下,巡查着整个浚遒县。

    浚遒县本是九江郡内连接东南和西南两地的枢纽,现在成德和浚遒都被攻下,合肥彻底成为了孤城。

    这次的战利品倒是没有多少,也就是是一些县兵丁壮使用的盔甲兵器。这些东西不要说刘和,连封旻自己都看不上,最多只能拿来武装一下帐下的流民。

    但也不是一点收获也没,最起码县中的大户为了花钱买平安,进献了不少黄金财宝。至于不献或者进献太少的,呵呵,封旻可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落魄的士子了。

    为了报答刘和知遇之恩,他也只能下一次狠手了,谁让浚遒的大族没有主动来投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