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兴大汉-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就有数千青州兵强行驱赶“陷阵兵”们上前杀敌陷阵,这时他们不再用皮鞭驱赶,改用刀劈矛刺,将一群群企图逃跑的陷阵兵杀死当场。

    前方是威名赫赫的泰山贼,而后面却是残暴不仁的青州兵,数千胆战心惊的民丁进退不得,呆滞的双目中满是绝望。

    但是残暴的青州兵可不在乎这些,他们像屠杀牛羊一般将想要逃亡的民丁们刺翻在地。

    砍掉的人头,堆积的尸体,溅起的血光,死前的哀嚎,刺激得这群无助的民丁青筋暴露,双目赤红。

    在死神的逼迫下,他们最终还是向泰山贼拼死冲去,用尸体为青州兵们趟出一天血路来。

    前方的军队是泰山贼的主力,一共八千多人,由泰山贼将王奎率领,他奉阙宣之命,出城阻拦曹军,为得就是防止曹军携裹者民众攻城,打击守军的抵抗意志。

    “王将军,都是父老乡亲,真的要杀死他们吗?”一名副将皱眉问道。

    “不杀死他们,到时候华县的守兵们受他们影响,导致城破,死的就是我等的亲眷了!杀与不杀,还有什么好选择的吗?”

    王奎冷笑一声,厉声高喊,“弓箭准备!”

    上千把弓箭刷地举起,冰冷的箭头对准了铺天盖地冲来的陷阵兵。?要?看书·1?k?a书n?shu·cc

    “射击!”

    主将的一声令下,泰山贼乱箭齐,密集的箭矢如蝗虫迎面扑来,霎时间惨叫声响成一片,大片大片“陷阵兵”被射翻,他们身上没有皮甲,根本抵挡不住敌军的弓箭。

    数千民丁乱成一团,哭声震天,他们已无路可逃,四周曹军逼迫他们冲锋,稍有后退,便毫不留情杀戮。

    眼看用来陷阵的“陷阵兵”们死伤大半,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新投入夏侯惇帐下的都伯于禁,不由得的焦急起来。

    他频频回,朝着后方的大纛望去,等待着校尉的下一步命令。

    就在此时,他忽然感到了什么,似乎是大地在颤抖。

    他霍地抬头望去,眼睛紧紧盯住远方,只见西方灰蒙蒙一片,浑尘弥漫,遮天蔽日,一支庞大的骑兵出现在了尘雾的尽头,后面是无边无际的步兵。

    “是校尉先前分出的偏师!”于禁见之大喜。

    “是敌军的伏兵!”王奎瞬间脸色大变,神色异常凝重了起来。

    很快,大地更加剧烈地颤抖起来,闷雷般的马蹄声在西北方响起,黑压压的骑兵普天盖地杀来,左右受敌的泰山贼兵们惊恐地大喊起来,“是敌军的骑兵!”

    此时,数千用来陷阵的民丁已经死伤过半,泰山贼兵们的任务已完成,曹军已失去了这群攻城的炮灰。于是王奎连忙指令左军上前结阵,分出去抵御杀来的骑兵。

    王奎当然不会管左军的死活,在将右军分出去砍杀前方的民丁之后,趁着曹军被己军缠住的工夫,王泰急声高呼,“中军集合,按照原计划撤退!”

    中军全是泰山贼众的老弟兄,打仗时的战斗力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逃跑的能力绝对是令曹军望尘莫及。

    只见在丢下了五千军队阻拦曹军追击之后,三千泰山贼骨干如风一般逃进东南方的群山密林当中,沿着事先安排好的密道,逃之夭夭。

    夏侯惇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贼军的动向,很快他就现不对。

    奈何前方有己军的“陷阵兵”阻拦,偏师有敌军

    断后的五千弃军纠缠,曹军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追击,只能眼睁睁的敌军的骨干逃走。

    这时曹军骑兵已杀到,密集的箭矢射来,数千名断后的泰山贼兵立盾迎击,虽然遮挡住了太半,还是有一片人惨叫着被射倒。

    曹军的这支偏师是由大将李典率领的一千精骑,三千步兵,奉夏侯之命前去奇袭华县。只是守军有了防备,故而他率领四千步骑一直埋伏在华县城外,静静的等待着战机。

    后来现守军派遣了一支大军出城,便悄悄跟了上来,在关键的时刻杀了过来。

    此时,在丁典的带领下,一千曹军骑兵势如破竹般的杀进了贼兵的断后队伍当中,打乱了敌军的阵型,为已驱散开民丁,急杀来的青州兵主力创造了机会。

    此时夏侯惇已经一马当先的杀到了他阵前,他身高八尺三,膀大腰圆,目光冷厉似电,一杆八十斤的大铁枪舞起来如风车一般油泼不进,俨如天神一般。

    他大吼一声,“围剿残敌,一个不留!”

    曹军铁骑如暴风骤雨般杀至,铁骑如虎豹,所过之处,人头劈飞,肢体四裂,血雾弥漫,负责断后的泰山贼被卷入铁蹄之下,哀嚎遍野,马踏成泥。

    断后的贼将打怒,立刻率领泰山贼迎战而上,他挥舞着大刀,想要挑战夏侯惇,可惜一个回合不到,便被夏侯惇一枪刺中,惨叫一声,跌落马下。

    夏侯惇贼将的尸体高高挑起,纵声大笑,“这就是威震三州的泰山贼吗?”

    主将被杀,断后的泰山贼很快便崩溃了,原野里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大屠杀。

    说来也是讽刺,臧霸时代的泰山贼们皆是靠着镇压黄巾起家,受陶谦的招抚,贼将们皆都化贼为官,成为朝廷承认的大将,割据琅琊,被当成是左右徐州局势的一股强大力量。

    如今他们再次被陶谦招抚,却被昔日旧敌组成的青州兵杀得大败,成为了对方成名的垫脚石。

    仅仅半个时辰后,王奎留下的五千泰山贼兵被黄巾转化的青州兵杀得一干二净,只有少数士兵得以逃脱,当然了,曹军抓来的“陷阵兵”也在混战中殆尽。

    青州兵简单的清理一下战场,在收拢其贼兵丢弃的一部分粮草后,其余都被他们一把火给烧掉了。

    接着,上万曹军立刻整军,毫不驻足的向南面的华县杀去。

    ……

    在陶谦联合阙宣杀入泰山之后,他的盟军公孙一方也行动了起来。

    因为陶谦已年过六旬,儿子们又不争气,加上他是正统的文人出身,深受儒家的影响,故而他并没有逐鹿天下的野心。

    这次他进攻泰山,与其说是侵略,倒不如说这是他在曹操咄咄相逼之下的,一次无奈的反击。

    即使是夺取了泰山郡,陶谦也没有名义,或是说没有想法,去占据此郡。故而他推出了阙宣,想要让他盘踞在泰山,成为兖州进攻徐州的阻碍。

    只是他没有占据泰山的名义和想法,但是他的盟友公孙瓒有啊!

    自从他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任命田楷为青州刺史之后,他连兖州也没放过,任命了自己的亲信单经为兖州刺史。

    目前单经还只是个光杆司令,在兖州连一块立足之地都没有。但是此时徐州攻入泰山,让客居青州的单经看到了希望。

    于是在好友兼同僚的请求下,青州刺史田楷决定出兵泰山,与陶谦共同应对曹操可能出的反击,条件就是事后陶谦得将泰山郡送给单经,作为他入主兖州的桥头堡。

    在此之前,他特地派出了使者孙乾前来泰山拜见陶谦,商议相关事宜。

    。。。

第222章 偶遇() 
泰山郡因郡内的泰山而得名,治下多是绵连起伏的山丘高岭,因为世道不靖,故而道路不通,匪患丛生。?壹?看书·1?k?a?n?shu·cc

    这一天,孙乾带着随行的一队骑兵,在接连打退了来袭的好几波山贼、乱兵之后,终于来到了华县城北几十里外的丘陵地带,摆脱了外敌的纠缠。

    只是孙乾所带的这支骑兵,加上他在内,已由五十多人的规模缩减到了五个半,战马也只剩下了一匹,托载着那深受重伤的那半个。

    至于其他的士兵,不是战死,就是走散,孙乾能在最后的那次大败中与其余五名士兵聚合,已经是难得的侥幸。

    孙乾和剩下的四个身体健全的士兵已经没有坐骑,走得并不快,几人在这片密林中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了,饿得头晕眼花,偏偏四周一片林木,就是有野味也难以现、捕杀。

    一直到黄昏时分,他们才远远看见了华县城,此时天已经快黑了,几人刚刚走出一座丘岭,准备寻地方觅食过夜,忽然,一声鸣镝从他们头顶上飞过,‘啾——’的一声出尖锐的嘶鸣的声响。

    “抓住他们!”

    近百名埋伏在路两旁的泰山贼士兵从前后左右杀出,不等他们反应过来,便将他们团团围住,数十把弓箭拉弓上弦,对准了他们。

    数次遭袭,孙乾早就有了经验,连忙举手大喊,“我们只是过路的商贾,请不要伤害我们。”

    “胡说!”

    一名贼将大步走出,提起腰刀,指着他们身上的兵器和铠甲,厉声喝道,“你们既然自称是商贾,那你们的货物呢?区区商贾,为何你们会穿拿着如此精良的铠甲和兵器?我看你们定是曹军的探子,给我把他们抓起来。”

    这时,孙乾不慌不忙道,“陶使君何在?我是他远房的族侄,有要事前来见他!”

    几名刚要扑上来的泰山贼士兵停住了脚步,一起回头向贼将望去,屯长闻言一怔,他没有想到,来人竟然会是盟友陶谦的族侄。一?看书?·1?·cc

    他虽然只是泰山贼中一个小小的屯长,但是作为泰山贼扩编成军之前就加入山寨的之的老弟兄,却知道己军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他深知,己军想要占据泰山,并抵御住曹军的反击,离不开徐州方面的支持。

    故而他不敢得罪诸人,只是迟疑了一下,就立刻低声嘱咐一名士兵,令他回去请示上司。

    半个时辰之后,一名大将骑马疾奔而至,其身高只有七尺,却腰大十围,看起来及其雄壮,他一到来,就使得贼兵们都恭恭敬敬退让开来。

    此人便是跟随阙宣从下邳起兵的屠夫牛猛,他虽然不是泰山贼中的老弟兄,却是阙宣在下邳的老部下。

    为了制衡手下一支独大的泰山贼势力,阙宣大举提拔了跟随他北上的昔日部下与家族子弟,牛猛正在其列,为了就是确保阙宣自己在军中的地位稳如泰山。

    牛猛粗人一个,当然不会知道这些,他只知道老大念旧,自己用生命掷下的赌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整个人变得得意和傲慢了起来。

    但是听到手下的斥候上报的消息,他不敢迟疑,骑马飞奔而至,不料听了对方自报门户,牛猛却勃然大怒。

    他手中大刀一挥,雪亮的刀尖顶住了孙乾的咽喉,厉声喝道,“你是何人,胆敢冒充陶使君的子侄,活活的不耐烦了吗?”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皇叔之侄?”孙乾毫不畏惧,注视着牛猛的眼睛。

    “你不知道陶使君是丹阳人吗?”

    牛猛虽然只是一个杀鸡屠牛的屠夫,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因为徐州的接通南北的地理位置和安定繁荣的民治环境,他见过不少的行商走贩,对于各地的口音有着丰富的了解。

    他一听对方的口音,就知道对方生长于是青州一带,根本不可能是丹阳人,故而他尽管从孙乾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种叫自信和镇静的东西,依然确定对方乃是假冒。?一看书?·1?k?a?n?s书h?u·cc

    “陶使君之侄怎么可能是青州人?”牛猛冷笑着,一脸的不屑。

    “怎么不可能?”孙乾依旧镇定如常,丝毫没有谎言被揭破之后的吃惊和不安,他身着甲衣,却自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