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大明-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若愚露出为难神色,道:“大人,我们还是进去谈吧?”

    孙越陵恍然,摇头叹道:“哎呀,你看我你看我,见到老朋友就喜形于色,头脑发昏,你说得对,咱们还是进屋聊!”邹若愚之前不来,而选在这个时刻来,明显是想避人耳目,孙越陵一时高兴竟然把这茬给忽略了。

    孙越陵挽着他的手朝内而去,道:“你别左一口大人,右一口大人喊我,我可吃不消,喊我老弟就行。”

    邹若愚笑道:“岂敢岂敢,下官怎能乱了分寸,既然大人不嫌弃,那我就叫你老孙吧!”

    “好哇。”孙越陵道,“这样才对嘛,显得亲切!”

    两人入内坐定后,孙越陵对着他道:“老邹,你什么时候来到的辽东,怎么我一点也不知情?”

    邹若愚叹道:“大人有所不知啊,当年你我二人助朱大人剿灭白莲教后,我便因功升为按察副使,后来你巡察福建时,我再次迁为刑部添注侍郎,本来还有希望可以转正的,可惜因为得罪了崔呈秀,他一纸弹劾便将我贬到了辽东,如今在巡抚衙门里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参议,品级反而比以前还低了几级……”说到这里,摇头不止,嗟叹不已。

    孙越陵听后叹道:“原来如此,你竟是得罪了崔呈秀这厮,哼,这厮本来被我整下去了,可惜魏忠贤视他如肱骨,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又哄得皇上将其提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掌握了朝中的监察要害部门。”

    邹若愚恨恨道:“崔呈秀贪婪成性,胸无点墨,只懂阿谀谄媚,钻营人事,却能在朝中占据高位,朝廷当真是用人不淑!”

    孙越陵亦是冷哼一声,道:“你放心,这厮蹦跶不了多久了,他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第356章 辽饷() 
一番感慨后,邹若愚道:“听说你打算领六千兵马去解锦州之围?”

    孙越陵点头道:“不错,明日一早我便和满将军、孙将军他们一起出发。”

    邹若愚恨恨道:“关宁军几万人马,袁崇焕就调派区区六千人与你同行?这简直就是在拿你和六千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孙越陵叹道:“袁崇焕在辽左经营多年,各镇将领早已受他节制,对此我也毫无办法。”

    “大人乃是朝廷委派的辽东经略,”邹若愚替他不愤道,“按照规矩,辽东各镇军马都由大人一人节制,就连袁崇焕这个辽东巡抚也要听从大人的调遣,他这样做分明就是拥军自重,欺负大人初来乍到,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孙越陵苦笑道:“袁崇焕军权在手,我又能如何?如今只能慢慢来了。”

    “大人!”邹若愚换上一脸严肃表情,看着他道,“你可知袁崇焕为何能够独掌军权,让各军镇将领都俯首帖耳,不敢丝毫违逆于他?”

    孙越陵讶然望向他,皱眉道:“莫非是所谓‘辽饷’?”

    “不错!”邹若愚用力点了点头,好整以暇道,“自从孙阁部督师辽东以来,采取堡垒渐进之法来复辽,然而这个方法的特殊之处,便是要耗费巨大的钱粮物资来打造这条所谓的‘宁锦防线’。朝廷以往花在辽东军镇的军饷其实并不算太多,可自从采用了堡垒渐进之法后,不仅对内加派了辽饷,还将每年花在辽东军镇的饷银提高到了四百万,几可达到大明税收的一半……”

    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看着孙越陵道:“大人您说,每年如此多的银子砸下去,最为受益的是谁?”

    孙越陵淡淡道:“你说的可是辽左各大军镇?”

    “不错!”邹若愚深吸一口气,道:“以前辽左将门根本就拿不到这么多的饷银,可如今他们凭着后金之祸,竟然大发其财,个个都成了富翁。”

    孙越陵脸色凝重起来,道:“你的意思是说,朝廷派发的辽饷都落入了军镇的腰包,没有用到实际的用途中去?”

    “也不尽然是这样。”邹若愚道,“辽左军镇当然不敢将朝廷发下的银子全部纳入腰囊中,但他们通过一些办法从中渔利、获取好处倒是非常容易。据我所知,许多将领就是通过圈养家丁、虚报兵额、置换武备的方式来获取好处,这些年以来朝廷派发的辽饷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发财的最佳途径,而袁崇焕又是这一政策的坚定支持者,所以大人你说,那些辽左将门岂会不奉袁崇焕为财神,不听从他的号令行事?”

    “哼,国难当头,这些人却以各种方法中饱私囊,大发国难之财,简直就是不可饶恕!”孙越陵恨恨说道。

    这些事情他在朝廷时就有所听闻,如今听邹若愚说起更是觉得触目惊心。

    事情真是如此的话,那么不仅仅是袁崇焕被辽左将门所“绑架”,就连整个大明也被“绑架”在了辽左将门的这驾冲向悬崖的马车上,可笑的是辽左将门群体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就在他们大发横财的同时,却也让“宁锦防线”这个“提款机”养富养足了大明的敌人后金。

    邹若愚见他动怒,忙道:“大人,所以说欲要掌握军权,就得先行取得对辽饷的调派权,否则那些辽左将门就不会站到大人的一边来。”

    说了这好些话,原来邹若愚就是在劝自己夺取袁崇焕的财权,未免也有点小觑他的心志了,他冷哼一声,道:“你说的不无道理,不过夺取辽东财权只是第一步,我要做的不仅仅是夺取辽东的财权,还是要改变整个辽东的军事战略部署,将这条将整个大明折腾的半死不活的‘宁锦’防线给撤了,改成其他能够精兵强将的战略部署。”

    “啊?”邹若愚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要把宁锦防线给撤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孙越陵冷然一笑,道:“怎么,你觉得难以成功?”

    邹若愚默然半晌,方道:“改变辽东军事部署,撤销宁锦防线,只怕会激怒那些辽左将门,大人你可要考虑清楚,这事非同小可,牵一而发动全身,别说那些辽东将门了,恐怕袁崇焕就不会答应。”

    孙越陵高深莫测一笑,道:“你放心,如无意外的话,袁崇焕在辽东应该呆不长了。到时候,就需要你来扛起这项重大事情的变革,你一定得帮我。”

    邹若愚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他,半晌后才咬牙道:“既然大人信心满满,那么下官愿意听从大人安排,全力为大力效命!”

    孙越陵点了点头,道:“好,老邹你果然是我的好兄弟。”

    送走邹若愚后,孙越陵心中思虑起伏,难以平静。

    虽然来到宁远不到一日,可与袁崇焕的一番争议已经让他清楚了辽东军防的不少情况。如今辽东防务在堡垒渐进之法的施行下越陷越深,这个平辽方案已经成为了朝廷中一部分臣子和整个辽左将门的共识,想要改变谈何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前几任辽东大员如王在晋、高第被免职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放弃堡垒渐进法的方案彻底触动了某些利益集团,在他们或明或暗的反扑之下难以凑效。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他是明白的,朝中有不少人赞同这个方案,其中就以阉党张瑞图和霍维华最为积极,这二人一人是阁臣,一人是兵部侍郎,都是能量不小之人,袁崇焕之所以对这个方案全力推行,极有可能就是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好在孙越陵是知道这段时期的一些历史的,按照目前袁崇焕的举动来看,他应该在宁锦之战后便被朝廷罢职,只要历史的轨迹仍然如此发展,那么他便可顺利接掌辽东大局,到了那个时候,有首辅黄立极和诸多朝中同僚的支持,他就不相信斗不过这些辽左将门。

    孙越陵深吸一口气,心中下定决心,只要他能够执掌辽东军务,一定要将堡垒渐进之发给废弃,转而以三方并进之策来经营全辽。

    ……

    宁远西门外,满桂军营,火光熊熊。

    副将尤世禄身着紫花罩甲,手按雁翎刀,站在十名军中斥候面前,一指身旁一身软甲黑斗篷的方逸尘,道:“这位便是京师内赫赫有名的‘剑侠’方逸尘方大人,今夜,便由他带领你们前往锦右探查,你等六人凡事务必要听方大人之令,不得有误!”

    十名斥候齐声道:“是。”

    说完齐刷刷把目光朝着方逸尘看去,对他们来说,方逸尘简直就是一个传奇人物,早年就曾协助王化贞经营辽东,还曾单枪匹马闯入辽阳城刺杀奴酋努尔哈赤,虽然这个壮举没能成功,但亦足以让整个辽东士气为之一振。

    他们这个斥候队本来有数十人之多,可如今只剩下了十人,大多数人都是死在了崇鼎盟高手的手里,现在方逸尘这个剑道高手重新回到辽东助阵,顿时让他们失落的心情为之一振。

    尤世禄转向方逸尘,道:“方大人,跟他们说几句?”

    方逸尘面对十名斥候,沉声道:“我知道,你们都是军中的精锐,个个武艺不俗。我也知道,你们有许多兄弟都折在了后金和崇鼎盟的手中,此刻,我只想问你们一句,你们还有胆量前去锦右么?”

    十名斥候互相看了几眼后,齐声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方逸尘见军心可用,再次道,“但是我仍然要告诉你们,此时此刻,后金、崇鼎盟必定在我们的前路之上布下了重重陷阱,我等此去势必凶险万分,也许,你们当中有些人就再也不能活着回来,你们怕不怕?”

    “怕,我们当然怕!”斥候队长老何迎上了方逸尘的目光,道,“但是就算再怕再难,我们也不会后退半步,因为我们要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要将后金鞑子赶出我们的地盘!”

    方逸尘对他赞赏了几句,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们报仇心切,斗志可嘉,但你们是军中斥候,是军队的眼线,我们这一去,并不是去和敌人硬拼,而是去和敌人周旋。我们的目的,就是查探清楚后金派出阻截我们的将领是谁,有多少人。我将会把所有人分成三组,四人一组,剩下人随我同行,记住,一旦被敌人发现便即刻后退,不得与敌人纠缠。”

    十人齐声应命。

    方逸尘点了点头,对着尤世禄道:“尤将军,孙大人还等着我们的消息,事不宜迟,我们这便出发了。”

    尤世禄道:“有劳方大人了。”

    方逸尘对着尤世禄一抱拳,喝道:“出发!”大步朝着拴在一旁的骏马走去,翻身上马,第一个策骑而出。

    十名斥候在他一声令下纷纷翻身上马,追在他身后而去。

    不多时,十一骑从军中营房驰出,朝着北面疾速而去,很快就掩没在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第357章 笊篱山之战() 
次日天未放亮,孙越陵便命令七千兵马出动,北上援救锦州。

    这七千人当中,二千骑兵来自满桂部,由满桂指挥;二千骑兵来自关宁军本部,由游击将军吴襄指挥;二千步卒来自蓟镇兵,由孙祖寿指挥。

    七千兵马分为三部行军,孙越陵带来的一千兵马与孙祖寿的二千人居中而行,满桂部策应左翼,吴襄部策应右翼,疾速朝着北面开去。

    军队奔行约二十里,前方探马回报,说是发现了昨夜派出的斥候。

    孙越陵连忙命人将斥候带来过来,见他们只有二人,个个满脸血污,棉甲碎裂,问道:“方逸尘呢?前方情况如何?”

    其中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